独行于宋元山水间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早知道施立华的名字,是多年前在一个拍卖会的预展上。那天我看到有两件淡雅的荷花图,笔墨俊秀,气象不俗。落款是施立华。问拍卖行的人,施立华是谁,他们竟也不甚了解。
  后来有一次在与画家陈家泠、杨正新的闲聊中,听得杨正新笑谈一个叫施立华的朋友的风流韵事,这才知道施立华本是沪上画坛才子,早年师从谢稚柳、陈佩秋,后又与陈家泠一起就读于浙江美院。1986年去了美国。
  我生也晚,不能与如此画坛风流才子相识,心中自觉遗憾。于是跟陈家泠、杨正新他们说,一旦施立华回上海,让我认识认识。杨正新告诫我:“不要告诉他我跟你说的那些事啊!”
  前几年,施立华回到了上海,而且从此大多数时候在上海,美国只是偶尔一去了,我们能经常相见。由于知道他的“风流韵事”在前,便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人,忍不住向他考证那些“风流韵事”的底细,果然他哈哈笑着坦然应对,毫不介意。
  认识他不久,朋友说,施立华现在的画不是画在宣纸上的,而是画在麻布上的。我顿觉这是个非常聪明的点子。
  在施立华的家里,主人捧出了一大叠心血之作,大多是山水,少数是花鸟、人物,都是画在托裱好的麻布上的。
  他画的山水花鸟人物,风格极为传统,基本上是取法宋元的一路,心平气和,精勾细描,层层皴染。今人画宋元山水,往往容易误人工匠俗路,而施立华却汲取了古人淡雅高迈的气息,并强化这种气息。他利用麻布的自然毛糙质感,避免将画画得太“实”。麻布的空隙,造成了画面中无数意到笔不到的朦胧感,为观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
  他是怎么会想到用麻布画国画的呢?
  原来施立华在美国开了两个公司,一个是设计公司,公司里当然有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另一个是纺织品公司,仓库里有各式各样的面料。聪明人自然喜欢异想天开,与众不同。施立华便想,人家都用宣纸作画,我何不用布来作画?最初他尝试在丝织品上作画,但效果不好,材料过于光滑细腻,有“脂粉气”,而且和古人在绢上作画没什么两样。于是他又想,可否在麻布上画?拿来一试,麻布上的纹理质感有助于使画面产生自然、厚重、混沌的大气象,正好与宋元工笔画的精致细腻调和,营造出既传统又新颖的审美效果。
  施立华的画可以说很传统,也可以说很新。他的画挂在布满明清家俱的地方很合适;挂在简洁抽象的现代环境中也很合适。就像是个气息好的美人儿,到什么场合都惹人垂青。
  有的画家,画很“新派”,人却很“老派”;有的画家人很“新派”,画却很“老派”。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代,中国画坛也陷入了焦虑的漩涡。在“新派”画家们纷纷将自己“解构”,重新拼装成“西式唐装”时,施立华这个开车经常吃罚单的不守规矩者,却在宋元遗韵中悠悠漫笔,十足的贵族派头。
  我是个不主张“专一”的人,看画更是如此。抽象的,具象的,新派的,老派的……只要是到位的,我都无法不喜欢。画乃心象,要的是真,是自然。真,便有生命;生机勃发,便是新。施立华对宋元气象自有心得,这是最重要的。他真的感受到了别人感受不到的境界,于是表达出来,而且用了别人未曾想到的手法。
  想起他在大学时就敢冒政治风险发表文章反驳当时权威对艺术的曲解,再看如今他逆时代“进步”之潮流,而沉溺于宋元,这其实正是一个艺术家不屈的人格,骄傲的内心。待人处世要求同,而艺术之旅,或许只能是独行。
其他文献
[事件1一封印着爱心图案,被人们亲切唤作“LOVE信”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北二环边上,有个范家北村。村口有个大门楼,贴着黑色的大理石,看上去是有些气势的。那门楼上竖着范家j¨寸四个大字,字下的门楣上还有一匾;上头写着是“祥德运昌”。相比之下,村子里挂着“陕西省回归研究会中途服务站”木牌的大门,显得要逊色多了。进村问路,连问几个都是摇头,说不知道村里有这么个服务站。其实,服务站的存在已经有了6年的历
期刊
英国有许多已经成年的孩子,在离开父母以后经常长期回家来住,并且来去自由,把老家当作旅馆。其中包括甚至已是三四十岁的子女,他们或是因为缺乏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或是因为住在老家舒适,而~-fl'3的父母也容忍他们这样做。这跟美国很不一样。在荚国,即使是在大富豪的家庭里,子女一旦能独立,立即被父母赶出老家,让他们自己去谋生。英国《泰晤士报》女记者英迪亚最近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调查——  近十年来伦敦的房价
期刊
阿西说,我对西安感到绝望,因为它离大海那么远。  古城西安却是诱惑人的。一个颓废失意的男人坐在古城墙的断壁残垣下吹埙,天上不知有没有月亮,季节可能是秋天。这些意象构成了我对西安的最初印象。  我已经不怎么习惯叫它长安了。长安是长安,西安是西安。长安比现在的西安大五倍,繁华更是缺乏可比性了。长安街上走着的是波斯人印度人大食人罗马人,走着穿着暴露的艳丽胡姬,他们在长安这座国际大都会生活,享乐。一些小国
期刊
“巴金文学奖” & 赵树理文学奖    去年11月24日是巴金老人的101岁华诞。巴金的侄子李致对记者称,巴老坚持不以他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  最近,“赵树理文学奖”评奖新闻座谈会在中国作协召开,标志着停办了23年的赵树理文学奖将再次启动。民间与官方合办,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据说,奖金一定是国内最高的。还争取办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  不知,倘若赵树理在世,是否会像巴老一样
期刊
[策划人语]早春二月,是更衣赏花之时,也是勤于备考、发贴子及多诗季节,真正所谓万物自然之萌动,只是乡间消息。  其间,可以看出的是,城市人在兢兢业业地表达生活的韵味儿,归根结底,是一些物质的元素,但是,精神上让人感觉清新,感受城市生活的源远流长,忽然明白,到现在为止,墟市人希望充分享受艺术的快乐,也许是因为,艺术还是可以向日常生活提供一些新鲜的事儿或新鲜的做法,尽管所描述的也许是祖辈或父辈的故事,
期刊
低调以不夺人耳目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前提条件非常苛刻,艺术而不张扬,退让又彰显深刻细节。由此而命名的低调生活方式,也就一定不是指短缺时期的那种单一的朴素    读过无数描绘上海人生活的文本,但真正让我口服心服的不多。可以这样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像老舍写北京一样写上海。就像上海人讲上海话一样,只有生活在这座城市,融入这座城市的人,才能自如地体昧上海生活的魅力。而靠说、靠表演,似乎都难以
期刊
海岸,男,1965年生于浙江。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外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与翻译。80年代后期在上海办过民刊《喂》。1989年获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曾翻译《塞缪尔·贝克特诗选》、《狄兰·托马斯诗选》,《中国新诗选》(中英对照)等。2001年出版《海岸诗选》。现居上海。    1.遥远不再是遥远,如果你动身去旅行     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可飞抵汉城,记得去年夏天飞抵济州岛还不
期刊
寻找与快乐镶边的任何事物,甚至独自享受着孤独的快乐,这可是“老古董”们所无法理解,甚至不屑—顾的所谓“不成熟”,但这却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全部念头。前卫、另类、DIY等等,那些无论如何可以与时髦搭边的东东,都是每日饭后闲聊的谈资。喧嚷、纷扰、热闹、欲望,痛定思痛后地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任人招摇比阔、炫耀斗富,我们才不屑一顾,新人类要的是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于是乎,将所有的传统家私来个彻底颠覆。
期刊
走向别致院落,现是早上八点,舒家大院门前是八点钟的安静景象,隔着院门槛,朱家角镇八点钟的河面,安静丰足,水色在八点时刻波光粼粼,太阳穿过薄雾,正照耀悄无声息的舒家大院——八点钟,来到这座院子。  光线中,桥石在摇晃,再次的晃荡,有艘船开过来了,咿呀抑扬,船舷紧跟水波,平滑交错,划开一道瘦长花纹,拖沓它远离,这条船终于没有停住;本来以为,船篙是插到门前石埠旁边,有一名船夫伸出头来对准大院的门喊:舒老
期刊
有这样一个集中的群体,有这么多双单纯的眼睛。在知识的灌溉里成长,在时光的旅岸中相伴度过。是深深对流光的眷念,是多么盼望也回不去的从前。忘不了那一声称呼——老师……  岁月斑驳,想起初三那会儿,涉陷紧张的高考复习。在这种紧迫的气氛里,让愚钝的我感到没有一刻的空闲。每当上化学课,戴着一幅镀金颜色眼镜的俞老师就成了我心灵中的恐惧。事情还得从……  一次,上化学课。俞老师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回答不出,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