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07-02
价值观的领导是校长的首要领导,其内涵是校长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普适性的人类基本价值、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所在组织的特殊要求,去引导、规范和整合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体价值。古今中外,优秀的校长、真正的教育家在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价值观方面发挥了主导、示范和凝聚作用,能够并善于把价值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式,引领学校共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成为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阐述者、体现者、追求者和实现者。
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创办于2000年9月,前任校长王跞提出了以“博雅”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定位。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博雅”文化定位,就是明确学校育人的价值观,即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博爱众生、知识广博、气质优雅、行为文明的人。面对应试教育依旧轰轰烈烈、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学生的修养有待提高等严酷的现实,王跞校长及继任者引领全体教师在“博雅”文化的打造中,不断认识到教育不能只满足学生学得现成的知识,而应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牢固的素质基础。实践证明,打造学校文化是培育共同教育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之一。
一、诠释“博雅”文化,确立共同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诠释好学校“博雅”文化,就是要在精神、制度和环境三个方面不断认识和丰富“博雅”的内涵 ,进而使全体教师确立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诠释“博雅”精神文化,追求教育的崇高境界。學校文化的内核是精神文化,它直接影响师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博中求精,精中见雅的“博雅”精神文化,它彰显了学校博爱众生、海纳百川的大气象,蕴涵了学校博古贯今、继往开来的大智慧,更体现了学校博览众山、誓为人先的大境界;它喻示着学校师生将努力具备博大精深的气魄,博学多才的素养,儒雅端庄的气质,文明得体的行为——这些将成为我校师生广泛认同的精神追求、育人理念、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专题讲座、技能培训、专业比武、读书活动、评优争先都是学校向教师诠释“博雅”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肖淑芬老师在其个人文集《踏歌而行》上曾深情写到:“从教十余年,在数学教学上越研究越觉得自己缺陷众多,只好以‘君子病无能’来不断勉励自己‘增益其所不能’。基于此,行——行走,是最合适我的一种状态,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常态。踏歌——牵手踏地,边歌边舞,我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从容潇洒!为生活而歌,为事业而舞,就权当是对自己的期许吧。” 毫无疑问,“博雅”精神文化拥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指引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以追求教育的崇高境界。
诠释“博雅”制度文化,呼唤教育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级管理事务中普遍认同的原则,尤其成为当今各个企业、机构的文化和价值观。“博雅”制度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广大教师以人文关怀和发展的空间,提倡每个教师在工作中设计自我,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对于我校刚创办时制定的《前埔南区小学管理手册》,为了使之更加具有时代特色,特邀老校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逐篇逐条修改,并经教代会讨论和通过。《管理手册》涉及常规管理、教育科研、奖惩考核等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学术环境,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教师个体的身上,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例如,我校在《“生本”课堂模式建构实验管理办法》中提出以项目实验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能力的目标及实施方法,对教师参与学术沙龙、论坛和课例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和案例分析等提出了共性量化要求,学校又针对参与项目实验的教师的特点,采取了“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帮扶。年青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存在“有热情,难坚持;有实践,缺理论;有点子,少策略”的情况,为此,学校聘请专家,定时到校,听课,评议,协助青年教师凝练策略,建立模式。这样的实验工作管理办法突出了管理与服务,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学校还开设了“校园心理驿站”,开通了“南小论坛”、“校园留言板”、“校长在线”、对话“直通车”等,弱化强硬的管理,强调平等对话。人性化的制度固化校园文化,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得管理体现创新,体现人文色彩。教师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在制度执行中教师感受到被关爱与尊重,他们也会同样的把这样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诠释“博雅”环境文化,凸现教育的无穷魅力。环境对人的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外界状况的宁静优雅与否,很容易调适或扰乱师生的心境,使之或欢愉安适或躁动不安。“博雅”环境文化就是要求通过美化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仅激发求知兴趣,而且身心愉悦。为此,我校搭建了科学、艺术、经典三个平台,引导学生与科学对话、与艺术对话,与经典对话,并通过对话让校园每一堵墙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作用。我校独具特色的各班教室门口的猫形板、博雅园地更是展示班风班貌,彰显班级特色的一片天地,学校从“洁化、绿化、美化、教育化”四个要求着手,鼓励各班形成既有个性,又有特色的教室环境布置,形成了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学校建立开放式的主题活动园地“心理角”、“英语角”,“心理角”里小桥流水,鱼儿在水中徜徉;钢琴不时传出美妙的音乐;富有层次的园林小品散发出清新的气息。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如今,我校的师生正拥抱着优雅的校园环境,感受着校园环境博大的胸襟,进而凸现“博雅”环境文化所带来的无穷 的教育魅力。
二、打造“博雅”文化,形成共同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共同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需要通过全体师生来演绎和表达。我校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加入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博爱众生的人格。2004年12月学校成立了红十字会,前埔南区小学高高的扬起红十字的旗帜,在旗帜下聚集一批批朝气蓬勃,充满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师生,学校组建红十字救护队,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培训活动,经常安排救护队队员到前埔医院实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校红十字救护队员的综合素质,救护队经常在全校集会时演示急救方法,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人道理念和紧急状态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校园送温暖活动、爱心资助更是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美丽风景线,师生的“博爱”之心和奉献精神得到培养。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知识广博的人才。读书是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最为快捷的方式。学校创建书香校园,时间和读本上做好保障,大力推进“读书进课堂活动”。辅之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图书漂流”、“亲子共读”等活动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读书氛围。学校创建读书推进机制,明晰活动推进主体。在实践中,我们将“读书是一种需要”提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儒雅端庄的气质。艺术的熏陶能让人变得高雅起来,打造学校艺术教育品牌,学校人人参与的文化艺术节活动是重头戏。每年4月份,全校师生就在期盼文化艺术节。以班级为单位的美工作业展示、全校性的美术精品专栏展示、现场粉笔画比赛、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校园小歌手“卡拉OK”演唱比赛、“小灵童”乐器演奏会、综合性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11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学校的一张“金字招牌”。许多精彩的片段依然历历在目;许多动人歌乐依旧余音绕梁。当艺术节的第一个音符在校园的上空飘起时,“博雅”的理念以不可抗拒的气势融入到全校师生每一个人的生活,走进学校的每一寸空间,也在悄然地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文明得体的行为。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意义深远,而其实效性有待创新。我校开展了“甄选校园铃声”、“征集课间小活动”、“征集期末奖项”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尝试工作。如今的校园铃声正是老师学生们喜爱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课间活动文明有序,学生们自己设计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期末奖项童趣十足,学生乐于争取。毫无疑问,这有助于营造校园优雅的氛围,进而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行为文明的人,有助于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三、营建“博雅”精神家园,升华共同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的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依赖学校全体员工共同精神追求的一种柔性化、隐性化的管理,所以它必须关心师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
营建“博雅”精神家园,让教师产生归属感。杰克·费茨·恩兹博士在《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中指出:“从历史看,美国最成功的公司创立者懂得,必须创造一个‘家庭’,并让员工们感到他们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公司这一母体中,他们有安全的保障,会取得成功。”我校尤其重视在教师队伍中营建“博雅”精神家园,善于从一人一事中发现文化精神蕴育的火种,借助微小之力,培育全体教师的情感、信念、价值观、团队精神、责任与义务等高层次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并为升华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奠定基础。2011年,我校参与了由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广电总局举办的以弘扬马拉松精神,展现学校才艺为宗旨的“为马拉松喝彩啦啦队比赛”。尽管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可是在预赛阶段只取得小组第二名的成绩,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进军决赛存在风险。不少师生眼中噙着泪水,更有甚者放声大哭。在预赛次日的集会上,我们告诉全校师生:“失望的泪水,沮丧的眼神,透過这些,我们感受到的是前埔南小勇争第一的志向!预赛最佳人气奖的获得,让我们感受到了外力的支持!前埔南小拥有这些就是拥有了‘争创一流品牌学校’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在随后的比赛中,全校师生全力拼搏,顺利进入决赛,并一举拿下最佳人气奖、突出贡献奖、团体金奖、决赛季军四座奖杯,全校师生群情振奋……以“博雅”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得以凝聚,教师的归宿感得到增强。学校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得到升华。
营建“博雅”精神家园,让教师产生成就感。2011年,是我校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在面临很多挑战的同时,取得了很多成绩,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我们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推出了“感动南小年度人物”评选,评选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教师。组织这样的“教师评教师”活动旨在发现感动、传承感动、体验感动、积淀感动,弘扬校园正气、歌颂校园真情、倡导真善美,凝心聚力。“在失去母亲的日子里,李惠芳老师化悲痛为力量,坚持上好区级研讨课,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体现她心中的广博之爱——对于学生的爱,对于教育事业的爱!”“桑丽阳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区级数学骨干教师,由于学校需要,需要她暂时转教语文学科,她一无返顾地同意了,跨学科教学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她通过努力,一步一步朝着未知的领域迈进!从漂亮的粉笔板书,精彩的课文范读,从准确的文本把握、到位的课堂引导……我们看到了丽阳老师顽强的毅力和敬业的精神,她超越了自我!”从教师质朴的颁奖词,我们不难看出“南小”人“博雅”的师德师能和崇高的精神追求。隆重的颁奖典礼上,十个感动人物的事迹让全体教师热泪盈眶。在持久的掌声中,“南小”人的教育价值观得到升华。
如今,办校仅十余年的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先后获得了全国德育管理先进校、省红十字青少年教育模范校、市级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践行的以“博雅”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教育价值追求。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主动求知的乐园、诗情画意的花园、全社会向往的精神家园,“南小”人正为之而奋斗!
价值观的领导是校长的首要领导,其内涵是校长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普适性的人类基本价值、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所在组织的特殊要求,去引导、规范和整合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体价值。古今中外,优秀的校长、真正的教育家在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价值观方面发挥了主导、示范和凝聚作用,能够并善于把价值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式,引领学校共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成为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阐述者、体现者、追求者和实现者。
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创办于2000年9月,前任校长王跞提出了以“博雅”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定位。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博雅”文化定位,就是明确学校育人的价值观,即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博爱众生、知识广博、气质优雅、行为文明的人。面对应试教育依旧轰轰烈烈、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学生的修养有待提高等严酷的现实,王跞校长及继任者引领全体教师在“博雅”文化的打造中,不断认识到教育不能只满足学生学得现成的知识,而应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牢固的素质基础。实践证明,打造学校文化是培育共同教育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之一。
一、诠释“博雅”文化,确立共同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诠释好学校“博雅”文化,就是要在精神、制度和环境三个方面不断认识和丰富“博雅”的内涵 ,进而使全体教师确立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诠释“博雅”精神文化,追求教育的崇高境界。學校文化的内核是精神文化,它直接影响师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博中求精,精中见雅的“博雅”精神文化,它彰显了学校博爱众生、海纳百川的大气象,蕴涵了学校博古贯今、继往开来的大智慧,更体现了学校博览众山、誓为人先的大境界;它喻示着学校师生将努力具备博大精深的气魄,博学多才的素养,儒雅端庄的气质,文明得体的行为——这些将成为我校师生广泛认同的精神追求、育人理念、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专题讲座、技能培训、专业比武、读书活动、评优争先都是学校向教师诠释“博雅”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肖淑芬老师在其个人文集《踏歌而行》上曾深情写到:“从教十余年,在数学教学上越研究越觉得自己缺陷众多,只好以‘君子病无能’来不断勉励自己‘增益其所不能’。基于此,行——行走,是最合适我的一种状态,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常态。踏歌——牵手踏地,边歌边舞,我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从容潇洒!为生活而歌,为事业而舞,就权当是对自己的期许吧。” 毫无疑问,“博雅”精神文化拥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指引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以追求教育的崇高境界。
诠释“博雅”制度文化,呼唤教育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级管理事务中普遍认同的原则,尤其成为当今各个企业、机构的文化和价值观。“博雅”制度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广大教师以人文关怀和发展的空间,提倡每个教师在工作中设计自我,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对于我校刚创办时制定的《前埔南区小学管理手册》,为了使之更加具有时代特色,特邀老校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逐篇逐条修改,并经教代会讨论和通过。《管理手册》涉及常规管理、教育科研、奖惩考核等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学术环境,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教师个体的身上,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例如,我校在《“生本”课堂模式建构实验管理办法》中提出以项目实验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能力的目标及实施方法,对教师参与学术沙龙、论坛和课例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和案例分析等提出了共性量化要求,学校又针对参与项目实验的教师的特点,采取了“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帮扶。年青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存在“有热情,难坚持;有实践,缺理论;有点子,少策略”的情况,为此,学校聘请专家,定时到校,听课,评议,协助青年教师凝练策略,建立模式。这样的实验工作管理办法突出了管理与服务,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学校还开设了“校园心理驿站”,开通了“南小论坛”、“校园留言板”、“校长在线”、对话“直通车”等,弱化强硬的管理,强调平等对话。人性化的制度固化校园文化,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得管理体现创新,体现人文色彩。教师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在制度执行中教师感受到被关爱与尊重,他们也会同样的把这样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诠释“博雅”环境文化,凸现教育的无穷魅力。环境对人的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外界状况的宁静优雅与否,很容易调适或扰乱师生的心境,使之或欢愉安适或躁动不安。“博雅”环境文化就是要求通过美化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仅激发求知兴趣,而且身心愉悦。为此,我校搭建了科学、艺术、经典三个平台,引导学生与科学对话、与艺术对话,与经典对话,并通过对话让校园每一堵墙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作用。我校独具特色的各班教室门口的猫形板、博雅园地更是展示班风班貌,彰显班级特色的一片天地,学校从“洁化、绿化、美化、教育化”四个要求着手,鼓励各班形成既有个性,又有特色的教室环境布置,形成了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学校建立开放式的主题活动园地“心理角”、“英语角”,“心理角”里小桥流水,鱼儿在水中徜徉;钢琴不时传出美妙的音乐;富有层次的园林小品散发出清新的气息。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如今,我校的师生正拥抱着优雅的校园环境,感受着校园环境博大的胸襟,进而凸现“博雅”环境文化所带来的无穷 的教育魅力。
二、打造“博雅”文化,形成共同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共同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需要通过全体师生来演绎和表达。我校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加入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博爱众生的人格。2004年12月学校成立了红十字会,前埔南区小学高高的扬起红十字的旗帜,在旗帜下聚集一批批朝气蓬勃,充满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师生,学校组建红十字救护队,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培训活动,经常安排救护队队员到前埔医院实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校红十字救护队员的综合素质,救护队经常在全校集会时演示急救方法,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人道理念和紧急状态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校园送温暖活动、爱心资助更是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美丽风景线,师生的“博爱”之心和奉献精神得到培养。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知识广博的人才。读书是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最为快捷的方式。学校创建书香校园,时间和读本上做好保障,大力推进“读书进课堂活动”。辅之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图书漂流”、“亲子共读”等活动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读书氛围。学校创建读书推进机制,明晰活动推进主体。在实践中,我们将“读书是一种需要”提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儒雅端庄的气质。艺术的熏陶能让人变得高雅起来,打造学校艺术教育品牌,学校人人参与的文化艺术节活动是重头戏。每年4月份,全校师生就在期盼文化艺术节。以班级为单位的美工作业展示、全校性的美术精品专栏展示、现场粉笔画比赛、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校园小歌手“卡拉OK”演唱比赛、“小灵童”乐器演奏会、综合性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11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学校的一张“金字招牌”。许多精彩的片段依然历历在目;许多动人歌乐依旧余音绕梁。当艺术节的第一个音符在校园的上空飘起时,“博雅”的理念以不可抗拒的气势融入到全校师生每一个人的生活,走进学校的每一寸空间,也在悄然地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
打造“博雅”文化,培育文明得体的行为。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意义深远,而其实效性有待创新。我校开展了“甄选校园铃声”、“征集课间小活动”、“征集期末奖项”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尝试工作。如今的校园铃声正是老师学生们喜爱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课间活动文明有序,学生们自己设计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期末奖项童趣十足,学生乐于争取。毫无疑问,这有助于营造校园优雅的氛围,进而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行为文明的人,有助于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三、营建“博雅”精神家园,升华共同教育价值观
学校文化的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依赖学校全体员工共同精神追求的一种柔性化、隐性化的管理,所以它必须关心师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
营建“博雅”精神家园,让教师产生归属感。杰克·费茨·恩兹博士在《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中指出:“从历史看,美国最成功的公司创立者懂得,必须创造一个‘家庭’,并让员工们感到他们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公司这一母体中,他们有安全的保障,会取得成功。”我校尤其重视在教师队伍中营建“博雅”精神家园,善于从一人一事中发现文化精神蕴育的火种,借助微小之力,培育全体教师的情感、信念、价值观、团队精神、责任与义务等高层次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并为升华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奠定基础。2011年,我校参与了由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广电总局举办的以弘扬马拉松精神,展现学校才艺为宗旨的“为马拉松喝彩啦啦队比赛”。尽管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可是在预赛阶段只取得小组第二名的成绩,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进军决赛存在风险。不少师生眼中噙着泪水,更有甚者放声大哭。在预赛次日的集会上,我们告诉全校师生:“失望的泪水,沮丧的眼神,透過这些,我们感受到的是前埔南小勇争第一的志向!预赛最佳人气奖的获得,让我们感受到了外力的支持!前埔南小拥有这些就是拥有了‘争创一流品牌学校’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在随后的比赛中,全校师生全力拼搏,顺利进入决赛,并一举拿下最佳人气奖、突出贡献奖、团体金奖、决赛季军四座奖杯,全校师生群情振奋……以“博雅”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得以凝聚,教师的归宿感得到增强。学校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得到升华。
营建“博雅”精神家园,让教师产生成就感。2011年,是我校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在面临很多挑战的同时,取得了很多成绩,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我们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推出了“感动南小年度人物”评选,评选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教师。组织这样的“教师评教师”活动旨在发现感动、传承感动、体验感动、积淀感动,弘扬校园正气、歌颂校园真情、倡导真善美,凝心聚力。“在失去母亲的日子里,李惠芳老师化悲痛为力量,坚持上好区级研讨课,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体现她心中的广博之爱——对于学生的爱,对于教育事业的爱!”“桑丽阳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区级数学骨干教师,由于学校需要,需要她暂时转教语文学科,她一无返顾地同意了,跨学科教学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她通过努力,一步一步朝着未知的领域迈进!从漂亮的粉笔板书,精彩的课文范读,从准确的文本把握、到位的课堂引导……我们看到了丽阳老师顽强的毅力和敬业的精神,她超越了自我!”从教师质朴的颁奖词,我们不难看出“南小”人“博雅”的师德师能和崇高的精神追求。隆重的颁奖典礼上,十个感动人物的事迹让全体教师热泪盈眶。在持久的掌声中,“南小”人的教育价值观得到升华。
如今,办校仅十余年的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先后获得了全国德育管理先进校、省红十字青少年教育模范校、市级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践行的以“博雅”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教育价值追求。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主动求知的乐园、诗情画意的花园、全社会向往的精神家园,“南小”人正为之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