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强力推进县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规划、设计包括课程安排,教师配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课型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内容等,要在实际过程中,切实使综合实践课程在整体上实现科学化、系列化、系统化、规范化。
关键词:综合实践;规划;设计;县域推进;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9-0010-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重大的结构性突破;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程。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无课程标准,二无免费教材,三无教参,因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领导认识难,教师认同难,内容开发难,实施过程难,评价方式难,课程管理难”等“难上加难”的客观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县域实情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上,我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了统筹谋划和整体设计。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县教育局成立了“行唐县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各乡镇以学区为单位,县直小学、民办小学、初中以学校为单位,分别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
教育局在转发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科学指导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二、整体设计,保障课程科学、有效实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和晨(夕)会、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若干非指定领域。由于学校和教师整合各领域内容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较弱,我们统一要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进行如下安排。
1.晨(夕)会:安排在每天上午上课前或下午下课后,每次10~15分钟。
2.班团(队)活动: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1课时/周;小学1~2年级班(队)活动利用晨(夕)会时间进行安排。
3.信息技术教育:小学3~6年级,初中7~8年级,1课时/周。采用省统编教材《信息技术》(河大出版社)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项目活动:小学3~6年级,初中7~8年级,1课时/周;初中9年级,2课时/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项目活动,要求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内容,以主题活动或项目活动的形式开展。
5.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利用每学年2周的机动时间以学年为单位统筹安排;学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年年有科体艺节会、校校有科体艺团队、班班有科体艺活动、人人有科体艺特长。
6.其他专题教育活动(如德育实践专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环境保护专题活动等):学校可随机安排。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教师的潜心研究和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这门课程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实施。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必须建立和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规定学校至少每12个班级设立1名专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个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均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兼职教师,根据每一个主题或项目活动实际,每一兼职教师担任若干个学生小组指导任务,同时学校也可以联系一些社会专业人员和家长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选题指导课、开题指导课、过程指导课、过程答疑课、结题指导课、成果展示课等课型,由专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研究方案设计、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过程以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为主。
(三)系统化、具体化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课程目的、目标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总的目标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各学段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决定了其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有所不同。因此,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活动和学生的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系统化,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有效实施。
根据活动开展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活动目标设计如下: (四)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难点。为指导各学校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县教育局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两条思路供学校选择。
一是学校自主购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二是学校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依据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条线索,把握源于生活、指向实践、尊重自主、立足学校特色、依托社区资源的原则,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县教育局对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提供参考示例。
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参考示例如下: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等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准备阶段的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实施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并提供充分的准备。
活动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在特定实践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搜集与处理各种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学重点:实践经历和体验,对方法的尝试和了解,以及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活动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和提升,对全过程中得与失进行全面的总结和交流;要突出对活动的过程、活动结果、活动的体会、活动的方法等方面的总结、交流与反思。活动总结阶段的教学重点:反思、表达交流、分享、评价、提升与生成。活动总结阶段的教学注意事项:要注意实事求是;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和个性。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要求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课型教学操作要求
活动准备阶段:主要包含两种课型,选题指导课和开题论证课。
1.选题指导课
(1)主要任务:围绕活动主题创设活动情景,激发活动兴趣,引导发现问题或感兴趣的话题、活动项目;指导学生交流、汇总发现的问题或话题,归纳、梳理,初步形成课题;层层筛选课题,确定活动课题;指导活动分组,推选小组核心负责人。
(2)基本模式: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确定研究主题(课题)——指导分组
(3)教学要求:
①创设情境是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引入、制造或创设与主题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便于引导学生发现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了解主题内容的过程。
情景创设要自然巧妙,充分发挥激发兴趣的作用。
②发现问题是指根据所创设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预设主题中所涉及的问题的过程。
教师引导面要尽可能开阔,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不要先入为主,一下把学生引到狭小的范围内。
交流、汇总问题方式要灵活多样,不能总是老师问学生说,一一写到黑板上,形式单一;可以先让小组汇总,再由小组长汇报。
③筛选问题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在发现的所有问题中选择一个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问题的价值大小、研究的可行性程度,分类梳理问题,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排队,要明确哪些问题该保留、哪些问题可合并、哪些问题暂时搁置、哪些问题该放弃,并要说明理由,渗透筛选依据。
④确定研究主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选择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过程。
研究主题的题目要醒目具体,准确反映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深度;表述要准确,特别是关键词选用要准确、贴切;表述要注意语序,主题犹如论文的标题,并非句子,因此,在确定标题时要改变正常的语序,用短语形式来表达。
⑤小组组合要尽量优秀生、普通生合理搭配,每组都有骨干。民主推荐产生小组负责人,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分组有多种方式:可以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后按照兴趣分组,注意合理调控;也可以先分组,再让小组选课题,选的不合理时再指导调控。
2.开题论证课
(1)主要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引导学生针对活动方式,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
(2)基本模式:小组研讨、初步制定——组际交流、学习借鉴——二次研讨、初步修改——典型指导、正反提示——三次研讨、修改完善。
(3)教学要求:
①提供活动方案表格,使学生了解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但不要规定太死,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选择空间。
活动方案表
②活动方案要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商量,自主尝试后再交流、指导,也就是贯彻“先学后教”的原则。
③要启发学生通过多次研讨、相互学习借鉴、自己感悟,实现活动方案的优化,不要担心费时间耽误进度。 ④典型指导不在多而在精。选哪个活动方案作典型,事先要调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选择的依据是能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因此,不一定选最优秀、最精彩的活动方案,也不一定是最差的活动方案,关键看它能从哪个方面给大家提供范例,或暴露出的问题最具有典型性、普遍性。
⑤为了减小学生自己探索的难度,教师可以提供活动方案典型实例。
活动实施阶段:
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主要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完成。但这一阶段,也不是一个可以放任自流的过程,在活动实施阶段,需要推出一些课型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支撑,并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主要课型包括:方法指导课和中期交流课等。
3.方法指导课
(1)主要任务:方法指导课主要在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时开设,其目的是考虑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程中,可能会在研究方法方面产生的问题,而为之提供指导的课型。因此,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主题活动、实践探究所需要的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
(2)教学要求:
①方法指导课可以根据学生主题研究活动的需要适时组织。
②根据活动具体指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使活动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③指导学生了解调查、访谈的基本要素,明确调查、访谈的基本要求及步骤。
④教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如查阅图书的小窍门、上网的方法、资料的取舍等
⑤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做好记录,掌握几种记录的方法。
⑥指导学生养成保存资料、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
4.中期交流课
(1)主要任务:组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工作或成果进行交流,并进行针对性研讨;学生反馈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案;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活动方案,明确下一阶段活动。
(2)基本模式:小组准备——汇报交流——相互答疑——反思总结——调整活动方案。
(3)教学要求:
①教师课前可通过下列方式,掌握学生的活动动态,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分类。
甲、请各小组将本组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小组形式进行上报。
乙、与各个小组沟通情况,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丙、通过查看学生的活动日记、小结,了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②课上每个小组先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进程或者研究成果,提出自己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教师依据问题分类,讲解一些和问题接近的知识来启发学生。
④教师依据问题分类,逐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⑤根据讨论,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解决方案。
⑥老师总结,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⑦各小组调整活动方案。
活动总结阶段:主要包括两种课型,即总结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
5.总结指导课
(1)主要任务:此课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成果总结与表达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包括研究报告的撰写、收获体会的总结等。
(2)教学要求:
①对于不同的活动方式,总结指导课要有所侧重。课题研究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侧重指导课题报告的撰写;参观访问与体验活动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体验与感想,并形成文字。
②在总结指导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如何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梳理与提炼;二是指导学生如何把无形的体会与收获转换成有形的成果。
6.成果展示课
(1)主要任务:指导学生确定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形式和方法;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和欣赏;及时发现新问题,拓展和生成新的研究内容。
(2)基本模式:
小组全面回顾活动过程与收获,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准备——分组展示交流,共享活动成果与活动感悟——组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借鉴——推选优秀成果、优胜小组、先进个人——小组进一步研讨,明确今后活动设想。
(3)教学要求:
①指导学生对活动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汇总,使之条理化。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活动成果。引导各小组确定最佳的成果呈现形式。
②指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在总结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
③指导学生能根据小组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发挥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展示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帮助每一位同学树立自信。
④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既关注有形成果,又注意挖掘活动中隐性且有价值的活动体验。
⑤指导各小组做好活动的评价工作,对学生的成果和展示给予积极肯定。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设计
1.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在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时,内容主要有:
①小组的选题及计划落实情况。
②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③小组问题解决的情况。
④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
⑤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
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①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
②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③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④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⑤履行职责与成果。
(2)评价方式
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可以运用于学生小组或个人的评价:
①档案袋评价方式:对活动小组或个人建立的活动档案袋或过程实录手册进行评价,主要看收集的材料是否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如是否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的信息是否进行过处理等。
②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方式:主要针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如成员参与活动的态度,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情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与缺点等。
③成果展示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小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过程性材料、展示性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成果,对小组或个人作出评价。
④能力小测试:根据不同年段的课程目标,设计各种能力小测试,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判断学生小组或个人能力发展的水平。
2.教师评价
(1)评价内容
①参与态度:是否主动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②教育教学:是否清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能抓住重点、难点为学生释疑、解惑。
③活动设计:是否能结合活动主题,调动自己已有知识储备及周边可利用资源,有创意地设计活动内容,或在他人活动设计基础上,利用周边资源,对活动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④资源开发:是否有资源开发的意识,对学校及周边可利用资源基本了解,并能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开展活动。
⑤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
⑥合作意识:是否有与他人智慧分享的合作意识,在为学生解决问题或困难的过程中,能积极调动学生、同伴的主动性,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在学生或同伴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奉献自己的智慧。
⑦继续教育: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⑧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成果展示是否有一定的质量。
(2)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①常规检查: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的记录。通过教师自主申报方式,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由此了解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课堂师生关系的处理及有效教学的情况。
②问卷调查:分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该教师活动指导的满意度。这项工作一般可由学校教务部门在学期结束时进行。
③作品评价: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作品的检查和评价,也可以相应看出指导教师的态度、水平等情况。
3.学校评价
(1)评价内容
①组织领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是否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是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是否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②课程开设:学校是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进课表,国家规定的课时是否得到落实。
③课程规划:学校是否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设计,课程规定的内容能否在规划中得到体现;是否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学生活动计划;是否有每学期课程实施的相关总结材料。
④课程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积累了能说明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过程性材料;每学期,学生是否至少能参与和经历2~3个完整的研究活动过程;是否有较完整的活动设计方案、学生活动的记录和成果(报告)等;指导教师是否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教学指导、帮助及评价。
⑤资源积累: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是否能自觉进行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学校是否建立起课程资源收集、分类、管理的常态机制。
⑥制度保障:学校是否建立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激励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教师、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校本教研制度,促进课程的研究和发展。
⑦校本特色: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体现学校的校本特色和学生的个性需求。
(2)评价方式
学校评价可结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台账检查、成果评比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①问卷调查:通过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情况。
②常规调研:可对学校课程开设与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包括听课、座谈,以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效果等。
③查看台账:主要看学校是否有课程常态实施的计划或规划,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学生活动是否有过程性资料,学校的各项课程保障制度是否健全。
三、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我县以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开展县域教师培训、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公开课展示、教学论坛经验交流、教学竞赛等形式,深入教学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效与发展目标
(一)已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学校特色建设。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3.促进了学生素质提升。
(二)今后发展目标
1.对课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2.对课程的管理进一步到位。
3.师资队伍质量进一步提高。
4.课程开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5.对课程的评价进一步完善。
6.课程实施的社会环境、氛围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综合实践;规划;设计;县域推进;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9-0010-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重大的结构性突破;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程。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无课程标准,二无免费教材,三无教参,因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领导认识难,教师认同难,内容开发难,实施过程难,评价方式难,课程管理难”等“难上加难”的客观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县域实情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上,我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了统筹谋划和整体设计。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县教育局成立了“行唐县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各乡镇以学区为单位,县直小学、民办小学、初中以学校为单位,分别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
教育局在转发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行唐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科学指导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二、整体设计,保障课程科学、有效实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和晨(夕)会、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若干非指定领域。由于学校和教师整合各领域内容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较弱,我们统一要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进行如下安排。
1.晨(夕)会:安排在每天上午上课前或下午下课后,每次10~15分钟。
2.班团(队)活动: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1课时/周;小学1~2年级班(队)活动利用晨(夕)会时间进行安排。
3.信息技术教育:小学3~6年级,初中7~8年级,1课时/周。采用省统编教材《信息技术》(河大出版社)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项目活动:小学3~6年级,初中7~8年级,1课时/周;初中9年级,2课时/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项目活动,要求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内容,以主题活动或项目活动的形式开展。
5.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利用每学年2周的机动时间以学年为单位统筹安排;学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年年有科体艺节会、校校有科体艺团队、班班有科体艺活动、人人有科体艺特长。
6.其他专题教育活动(如德育实践专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环境保护专题活动等):学校可随机安排。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教师的潜心研究和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这门课程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实施。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必须建立和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规定学校至少每12个班级设立1名专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每个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均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兼职教师,根据每一个主题或项目活动实际,每一兼职教师担任若干个学生小组指导任务,同时学校也可以联系一些社会专业人员和家长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选题指导课、开题指导课、过程指导课、过程答疑课、结题指导课、成果展示课等课型,由专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研究方案设计、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过程以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为主。
(三)系统化、具体化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课程目的、目标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总的目标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各学段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决定了其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有所不同。因此,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活动和学生的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系统化,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有效实施。
根据活动开展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活动目标设计如下: (四)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难点。为指导各学校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县教育局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两条思路供学校选择。
一是学校自主购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二是学校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依据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条线索,把握源于生活、指向实践、尊重自主、立足学校特色、依托社区资源的原则,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县教育局对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提供参考示例。
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参考示例如下: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等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准备阶段的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实施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并提供充分的准备。
活动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在特定实践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搜集与处理各种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学重点:实践经历和体验,对方法的尝试和了解,以及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活动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和提升,对全过程中得与失进行全面的总结和交流;要突出对活动的过程、活动结果、活动的体会、活动的方法等方面的总结、交流与反思。活动总结阶段的教学重点:反思、表达交流、分享、评价、提升与生成。活动总结阶段的教学注意事项:要注意实事求是;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和个性。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要求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课型教学操作要求
活动准备阶段:主要包含两种课型,选题指导课和开题论证课。
1.选题指导课
(1)主要任务:围绕活动主题创设活动情景,激发活动兴趣,引导发现问题或感兴趣的话题、活动项目;指导学生交流、汇总发现的问题或话题,归纳、梳理,初步形成课题;层层筛选课题,确定活动课题;指导活动分组,推选小组核心负责人。
(2)基本模式: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确定研究主题(课题)——指导分组
(3)教学要求:
①创设情境是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引入、制造或创设与主题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便于引导学生发现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了解主题内容的过程。
情景创设要自然巧妙,充分发挥激发兴趣的作用。
②发现问题是指根据所创设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预设主题中所涉及的问题的过程。
教师引导面要尽可能开阔,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不要先入为主,一下把学生引到狭小的范围内。
交流、汇总问题方式要灵活多样,不能总是老师问学生说,一一写到黑板上,形式单一;可以先让小组汇总,再由小组长汇报。
③筛选问题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在发现的所有问题中选择一个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问题的价值大小、研究的可行性程度,分类梳理问题,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排队,要明确哪些问题该保留、哪些问题可合并、哪些问题暂时搁置、哪些问题该放弃,并要说明理由,渗透筛选依据。
④确定研究主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选择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过程。
研究主题的题目要醒目具体,准确反映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深度;表述要准确,特别是关键词选用要准确、贴切;表述要注意语序,主题犹如论文的标题,并非句子,因此,在确定标题时要改变正常的语序,用短语形式来表达。
⑤小组组合要尽量优秀生、普通生合理搭配,每组都有骨干。民主推荐产生小组负责人,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分组有多种方式:可以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后按照兴趣分组,注意合理调控;也可以先分组,再让小组选课题,选的不合理时再指导调控。
2.开题论证课
(1)主要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引导学生针对活动方式,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
(2)基本模式:小组研讨、初步制定——组际交流、学习借鉴——二次研讨、初步修改——典型指导、正反提示——三次研讨、修改完善。
(3)教学要求:
①提供活动方案表格,使学生了解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但不要规定太死,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选择空间。
活动方案表
②活动方案要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商量,自主尝试后再交流、指导,也就是贯彻“先学后教”的原则。
③要启发学生通过多次研讨、相互学习借鉴、自己感悟,实现活动方案的优化,不要担心费时间耽误进度。 ④典型指导不在多而在精。选哪个活动方案作典型,事先要调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选择的依据是能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因此,不一定选最优秀、最精彩的活动方案,也不一定是最差的活动方案,关键看它能从哪个方面给大家提供范例,或暴露出的问题最具有典型性、普遍性。
⑤为了减小学生自己探索的难度,教师可以提供活动方案典型实例。
活动实施阶段:
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主要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完成。但这一阶段,也不是一个可以放任自流的过程,在活动实施阶段,需要推出一些课型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支撑,并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主要课型包括:方法指导课和中期交流课等。
3.方法指导课
(1)主要任务:方法指导课主要在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时开设,其目的是考虑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程中,可能会在研究方法方面产生的问题,而为之提供指导的课型。因此,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主题活动、实践探究所需要的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
(2)教学要求:
①方法指导课可以根据学生主题研究活动的需要适时组织。
②根据活动具体指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使活动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③指导学生了解调查、访谈的基本要素,明确调查、访谈的基本要求及步骤。
④教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如查阅图书的小窍门、上网的方法、资料的取舍等
⑤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做好记录,掌握几种记录的方法。
⑥指导学生养成保存资料、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
4.中期交流课
(1)主要任务:组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工作或成果进行交流,并进行针对性研讨;学生反馈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案;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活动方案,明确下一阶段活动。
(2)基本模式:小组准备——汇报交流——相互答疑——反思总结——调整活动方案。
(3)教学要求:
①教师课前可通过下列方式,掌握学生的活动动态,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分类。
甲、请各小组将本组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小组形式进行上报。
乙、与各个小组沟通情况,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丙、通过查看学生的活动日记、小结,了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②课上每个小组先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进程或者研究成果,提出自己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教师依据问题分类,讲解一些和问题接近的知识来启发学生。
④教师依据问题分类,逐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⑤根据讨论,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解决方案。
⑥老师总结,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⑦各小组调整活动方案。
活动总结阶段:主要包括两种课型,即总结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
5.总结指导课
(1)主要任务:此课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成果总结与表达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包括研究报告的撰写、收获体会的总结等。
(2)教学要求:
①对于不同的活动方式,总结指导课要有所侧重。课题研究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侧重指导课题报告的撰写;参观访问与体验活动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体验与感想,并形成文字。
②在总结指导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如何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梳理与提炼;二是指导学生如何把无形的体会与收获转换成有形的成果。
6.成果展示课
(1)主要任务:指导学生确定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形式和方法;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和欣赏;及时发现新问题,拓展和生成新的研究内容。
(2)基本模式:
小组全面回顾活动过程与收获,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准备——分组展示交流,共享活动成果与活动感悟——组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借鉴——推选优秀成果、优胜小组、先进个人——小组进一步研讨,明确今后活动设想。
(3)教学要求:
①指导学生对活动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汇总,使之条理化。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活动成果。引导各小组确定最佳的成果呈现形式。
②指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在总结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
③指导学生能根据小组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发挥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展示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帮助每一位同学树立自信。
④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既关注有形成果,又注意挖掘活动中隐性且有价值的活动体验。
⑤指导各小组做好活动的评价工作,对学生的成果和展示给予积极肯定。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设计
1.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在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时,内容主要有:
①小组的选题及计划落实情况。
②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③小组问题解决的情况。
④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
⑤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
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①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
②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③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④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⑤履行职责与成果。
(2)评价方式
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可以运用于学生小组或个人的评价:
①档案袋评价方式:对活动小组或个人建立的活动档案袋或过程实录手册进行评价,主要看收集的材料是否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如是否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的信息是否进行过处理等。
②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方式:主要针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如成员参与活动的态度,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情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与缺点等。
③成果展示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小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过程性材料、展示性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成果,对小组或个人作出评价。
④能力小测试:根据不同年段的课程目标,设计各种能力小测试,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判断学生小组或个人能力发展的水平。
2.教师评价
(1)评价内容
①参与态度:是否主动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②教育教学:是否清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能抓住重点、难点为学生释疑、解惑。
③活动设计:是否能结合活动主题,调动自己已有知识储备及周边可利用资源,有创意地设计活动内容,或在他人活动设计基础上,利用周边资源,对活动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④资源开发:是否有资源开发的意识,对学校及周边可利用资源基本了解,并能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开展活动。
⑤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
⑥合作意识:是否有与他人智慧分享的合作意识,在为学生解决问题或困难的过程中,能积极调动学生、同伴的主动性,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在学生或同伴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奉献自己的智慧。
⑦继续教育: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⑧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成果展示是否有一定的质量。
(2)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①常规检查: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的记录。通过教师自主申报方式,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由此了解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课堂师生关系的处理及有效教学的情况。
②问卷调查:分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该教师活动指导的满意度。这项工作一般可由学校教务部门在学期结束时进行。
③作品评价: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作品的检查和评价,也可以相应看出指导教师的态度、水平等情况。
3.学校评价
(1)评价内容
①组织领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是否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是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是否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②课程开设:学校是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进课表,国家规定的课时是否得到落实。
③课程规划:学校是否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设计,课程规定的内容能否在规划中得到体现;是否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学生活动计划;是否有每学期课程实施的相关总结材料。
④课程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积累了能说明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过程性材料;每学期,学生是否至少能参与和经历2~3个完整的研究活动过程;是否有较完整的活动设计方案、学生活动的记录和成果(报告)等;指导教师是否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教学指导、帮助及评价。
⑤资源积累: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是否能自觉进行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学校是否建立起课程资源收集、分类、管理的常态机制。
⑥制度保障:学校是否建立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激励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教师、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校本教研制度,促进课程的研究和发展。
⑦校本特色: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体现学校的校本特色和学生的个性需求。
(2)评价方式
学校评价可结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台账检查、成果评比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①问卷调查:通过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情况。
②常规调研:可对学校课程开设与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包括听课、座谈,以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效果等。
③查看台账:主要看学校是否有课程常态实施的计划或规划,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学生活动是否有过程性资料,学校的各项课程保障制度是否健全。
三、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我县以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开展县域教师培训、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公开课展示、教学论坛经验交流、教学竞赛等形式,深入教学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效与发展目标
(一)已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学校特色建设。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3.促进了学生素质提升。
(二)今后发展目标
1.对课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2.对课程的管理进一步到位。
3.师资队伍质量进一步提高。
4.课程开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5.对课程的评价进一步完善。
6.课程实施的社会环境、氛围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