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60-01
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径上的偏差,在幼儿常规教育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规则内容的成人化。即无论是社会行为规则,还是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都是由成人制定的,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者和无条件地服从者,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单纯根据权威的意志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来制定标准,导致班级生活规则的繁冗累积,尤其在许多生活活动的细节上也充满了大量不必要的规定,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
规则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师既不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又不考虑知识之间的整体性,片面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宣讲规则,使规则流于形式,结果是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脱节;
规则执行的他律性。即否认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的社会活动和共同生活中适应、内化、形成规则意识,而只是以教师的裁判和纪律的约束来训练孩子,导致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
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能够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常规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例如:希望孩子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让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也会变得很小,那样让人看了也不整齐。只有让孩子了解常规的意义,能够真正的认同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这样才能顺畅的进行每一天的活动。
常规既然定了,就要贯彻执行。在学校里,我们该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维持班上的常规呢?当老师在执行常规时,老师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是孩子忘记了?是孩子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有时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这样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或纪律。
常规除了能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外,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班上的常规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这时老师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室的空间太宽阔了?教室就好像运动场一样,暗示着孩子赶快跑步,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们“在教室,我们都是轻轻地走的,尽量不打扰别人”如此一来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又如:课间的洗手问题,教师左叮咛右嘱咐,说了千遍万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儿因为水池太滑而跌跟头,甚至有的孩子额头上竟然摔出了一个包,究其原因,发觉是老师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够。可是问题又来了,老师照顾到水池这边的幼儿又照顾不到教室里的孩子呀!于是我们便让孩子们在解小便洗手时集体排队一起去,然后再集体排队一起回来,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体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現象。对此我们便采取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措施,即当孩子们去水池时,请一名幼儿专门在那边看着有没有人玩水,是不是洗过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干的,喝过豆浆洗茶杯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实际证明,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是从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首先所必须遵守的。大到国家法律,小到集体的规章制度,都约束了一些人的不规范行为。当前,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又有约束的集体活动之中,又要接受集体教育,难免给幼儿带来一些不适。幼儿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慢慢成熟,尤其是大班幼儿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是非能力,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见。这时教师不能把一切要求强加于幼儿身上,而是应该让幼儿自己考虑应该怎样做,不该怎么做。
例如,我班幼儿,由于是新组建的班级,幼儿都是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以在常规方面的管理就比较棘手,因为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玩区域游戏时,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很差,随意性很大。往往是:绘画画区的幼儿画几笔就跑到玩具角去;玩具角的一会儿又跑到体育角去;不同玩具的组之间也会互相乱窜,还将不同的玩具混在一起。尽管老师在活动前再三地讲要求,可是收效甚微,往往大多数幼儿说是一套,做又是一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便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
一、幼儿自定规则,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听到教师这样对幼儿说:“要互相谦让,大家一起玩,懂得谦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打人不对,快说对不起”。这样教育方式的后果是幼儿根本不理解谦让等行为的意义,因而还出现两人抢玩具,其中一个孩子还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他不谦让我。”这种说教式教育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应该让孩子真正成为班级里规则的主体,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定规则,从中自我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如:班上有了一组新玩具,可让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使大家都玩到玩具,并且不拥挤很安全,使幼儿自定出轮流玩、分组玩的规则;又如:上课时幼儿发言,大家抢着说,谁也听不清,这时老师可组织幼儿讨论上课发言的规则,即上课时安静地听别人发言,才能知晓别人发言的内容,举手发言才是尊重别人的孩子。
二、设定图标,促使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所谓图标,就是把一个个规则绘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通过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进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如:在从头到脚这一主题,结合礼貌,卫生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设立不同的图标,使他们针对图标为自己贴小红旗等,使幼儿理解并自觉遵守规则。
三、教师针对个性差异,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由于受家庭环境、周围人的教育方式等影响,养成了一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往往是故意破坏,不遵守集体规则,让他们很快做到自律是很难的。因此,必须多进行个别针对性的教育,在集体性力量的推动下形成自律品质。
当然,对幼儿进行常规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孩子一个规范的空间,同时又是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孩子们一定能够在规范的空间得到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径上的偏差,在幼儿常规教育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规则内容的成人化。即无论是社会行为规则,还是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都是由成人制定的,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者和无条件地服从者,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单纯根据权威的意志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来制定标准,导致班级生活规则的繁冗累积,尤其在许多生活活动的细节上也充满了大量不必要的规定,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
规则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师既不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又不考虑知识之间的整体性,片面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宣讲规则,使规则流于形式,结果是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脱节;
规则执行的他律性。即否认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的社会活动和共同生活中适应、内化、形成规则意识,而只是以教师的裁判和纪律的约束来训练孩子,导致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
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能够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常规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例如:希望孩子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让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也会变得很小,那样让人看了也不整齐。只有让孩子了解常规的意义,能够真正的认同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这样才能顺畅的进行每一天的活动。
常规既然定了,就要贯彻执行。在学校里,我们该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维持班上的常规呢?当老师在执行常规时,老师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是孩子忘记了?是孩子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有时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这样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或纪律。
常规除了能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外,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班上的常规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这时老师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室的空间太宽阔了?教室就好像运动场一样,暗示着孩子赶快跑步,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们“在教室,我们都是轻轻地走的,尽量不打扰别人”如此一来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又如:课间的洗手问题,教师左叮咛右嘱咐,说了千遍万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儿因为水池太滑而跌跟头,甚至有的孩子额头上竟然摔出了一个包,究其原因,发觉是老师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够。可是问题又来了,老师照顾到水池这边的幼儿又照顾不到教室里的孩子呀!于是我们便让孩子们在解小便洗手时集体排队一起去,然后再集体排队一起回来,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体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現象。对此我们便采取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措施,即当孩子们去水池时,请一名幼儿专门在那边看着有没有人玩水,是不是洗过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干的,喝过豆浆洗茶杯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实际证明,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是从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首先所必须遵守的。大到国家法律,小到集体的规章制度,都约束了一些人的不规范行为。当前,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又有约束的集体活动之中,又要接受集体教育,难免给幼儿带来一些不适。幼儿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慢慢成熟,尤其是大班幼儿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是非能力,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见。这时教师不能把一切要求强加于幼儿身上,而是应该让幼儿自己考虑应该怎样做,不该怎么做。
例如,我班幼儿,由于是新组建的班级,幼儿都是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以在常规方面的管理就比较棘手,因为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玩区域游戏时,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很差,随意性很大。往往是:绘画画区的幼儿画几笔就跑到玩具角去;玩具角的一会儿又跑到体育角去;不同玩具的组之间也会互相乱窜,还将不同的玩具混在一起。尽管老师在活动前再三地讲要求,可是收效甚微,往往大多数幼儿说是一套,做又是一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便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
一、幼儿自定规则,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听到教师这样对幼儿说:“要互相谦让,大家一起玩,懂得谦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打人不对,快说对不起”。这样教育方式的后果是幼儿根本不理解谦让等行为的意义,因而还出现两人抢玩具,其中一个孩子还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他不谦让我。”这种说教式教育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应该让孩子真正成为班级里规则的主体,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定规则,从中自我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如:班上有了一组新玩具,可让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使大家都玩到玩具,并且不拥挤很安全,使幼儿自定出轮流玩、分组玩的规则;又如:上课时幼儿发言,大家抢着说,谁也听不清,这时老师可组织幼儿讨论上课发言的规则,即上课时安静地听别人发言,才能知晓别人发言的内容,举手发言才是尊重别人的孩子。
二、设定图标,促使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所谓图标,就是把一个个规则绘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通过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进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如:在从头到脚这一主题,结合礼貌,卫生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设立不同的图标,使他们针对图标为自己贴小红旗等,使幼儿理解并自觉遵守规则。
三、教师针对个性差异,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由于受家庭环境、周围人的教育方式等影响,养成了一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往往是故意破坏,不遵守集体规则,让他们很快做到自律是很难的。因此,必须多进行个别针对性的教育,在集体性力量的推动下形成自律品质。
当然,对幼儿进行常规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孩子一个规范的空间,同时又是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孩子们一定能够在规范的空间得到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