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立12年,450多次义务打捞,不图名,不为利……牛振西和他的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成了黄河上一道别样的风景。12年里,他们受过质疑,遭过谩骂,也得到了很多宽慰与鼓励。他们说,12年的坚持,只求一份内心里的安定。
和黄河抢人命
住在黄河边上的人都知道,黄河“面善性险”, 年复一年的水携泥沙,冲刷堆积,水面下深坑遍布,再加上河水不断改道,河岸渔网密布,水流环境成为迷之罗网。这样的罗网,每年都要吞噬掉不少人命。
牛振西和队友成立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就是为了打破这片罗网。12年来,只要一个溺水求助电话打过来,无论白天还是深夜,牛振西都会立刻通知队员抓紧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落水后有效救援的时间只有4分钟,所以,牛振西能做的大多数是打捞那些已被黄河吞噬的生命。在这样的打捞中,他和他的队友也看到了纷繁的世事与人心。
一对夫妻总是吵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面对他们又一次燃起的“战火”,他們19岁的儿子默默地走出家门。一小时后,夫妻俩接到孩子的电话:“人家都过得那么好,我们家为什么不能好好过日子,为什么每天吵架……”最后一句话,他告诉母亲:“我在人工湖,来给我收尸吧……”当牛振西和队友将男孩打捞出来时,那对夫妻抱在一起大哭:“我们应该跳下去,给孩子说声对不起啊。”
一个12岁女孩,带着采来的野花到黄河边洗手,一不小心滑进了河里。当牛振西把孩子捞起来的时候,女孩已经没有了呼吸。女孩的母亲伤心欲绝,不断给牛振西发信息:“每次想起女儿,都没有活下去的心情。”后来,这位母亲到城里打工,临走之前都会采把野花插到女儿的坟上。每年女孩落水的那一天,她都会返回村里,给女儿带一束花。
一名刚参加完高考完的考生玩耍时不慎落水,被打捞上来两天后,录取通知书到了;一名男子酒后驾车,一头扎进黄河,在河中还和妻子通话:“我不知道在哪里,周围全是水……”话没说完便断了线;一对父母花10元钱买了个救生圈,把孩子独自放到黄河郑东新区段的人工湖里,自己在旁边树林绑了吊床休息,一阵风吹过,救生圈还在,孩子没了……
牛振西说,每一次打捞,心底就多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最大限度地去尊重
牛振西团队和黄河的绝大部分对抗,都没能打捞上来生机。尽管如此,他们依然用时间与脚步,摸清了当地的每一条河道,懂得了黄河的险,并学会最大限度地去尊重那些逝去的生命。
“掉到黄河里,很难救活;死在黄河里,很难找到。”因为黄河水流环境的复杂,在其他水域开展水下打捞行动成功率高达70%,换到了黄河里,就只剩下了20%。但即便打捞希望渺茫,牛振西团队也绝对不会提“失败”二字。
2017年7月23日,一个17岁的女孩在郑州北黄河滩不慎落水。之后,牛振西组织了一次历时5个小时的搜寻打捞。行动前牛振西就已判断打捞出来的希望渺茫,当最后一名队员钻出水面时,牛振西知道,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打捞。上岸后,队员们什么都没说,默默收拾装备。作为队长,牛振西走近女孩的父母,轻轻说:“天热,别在岸边守着了,在旁边租个房吧,三天后,她能出来就出来了。”
牛振西说:“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行动已经失败,但‘失败’这两个字却不能说。希望对于家属来说很重要,毕竟家人还要活下去。”
“失败”二字不会说,但“让他们脸朝下”却曾是牛振西说得最多的一句叮嘱。
溺亡者出水,是家属最悲伤的时刻。“一个活生生的人,音容笑貌还一直在家人的脑海中,但在河水中浸泡后,脸无血色,面目狰狞,散发着臭气,至亲的家人根本接受不了。”家属们悲伤痛苦的神情,让牛振西团队有了最严格的打捞流程:尽量下水用手打捞,以免伤及遗体;出水时头部朝下,用衣物覆盖面部,给死者最后的尊严,最重要的是,不给家属太大的刺激。
但这样的打捞流程也意味着需要打捞者更大的勇气、更强的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的打捞设备。牛振西的团队不缺勇气和心理素养,但因为他们是义务救援,全部费用自理,专业设备一度成了拦路虎。
为了减少资金压力,牛振西“忽悠”队员自己买装备,“一套潜水设备2万元,自己买的才会爱惜。”而公用的几大件,都是多方“化缘”而来——两艘皮艇来自一位企业家的捐赠,一辆救援车是一位队员的捐赠。微信朋友圈的朋友也会时不时有些零星捐赠……
牛振西觉得这不是办法。“我爱面子,第一次捐钱我收了,第二次收了,第三次就不好意思了,再收觉得自己像个要饭的。”
牛振西和队员们开始收缩开支。需要添新设备,全体队员众筹;车不够用,就把设备和人堆到一起,人坐在设备上,号称“卧铺”;吃饭的时候,啃烧饼,一人四个,最多加点猪头肉……
就算是报答命运
这样的日子很苦,但更苦的,是来自外界的各种质疑、嘲讽、不理解。
牛振西一直面临这样的质疑,“你们真的免费吗?网上可都有‘挟尸要价’,你们不是骗人的吧?”“义务救援?不要钱?你们图什么?”“什么都不图?鬼才信。”
牛振西说,他也没想到团队会走到现在。
牛振西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照明灯饰管理处的一名普通职工,冬泳爱好者。2005年以前,他经常和几个同好在郑州一处水域玩,偶尔会遇到溺水者的遗体。“不把他捞出来,第二天就没法在这里游了。遗体打捞出来,交给派出所。后来他们知道我们水性好,就将我们和110挂上了钩,再遇到溺水者,110就打电话让我们打捞。”牛振西和朋友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于是,每喊必到。
后来,牛振西亲眼目睹了一起溺水事故,当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号传来时,牛振西也忍不住落泪了。之后,他就和身边游泳伙伴商量,组建了一支水上义务救援队。
然而,没有正式注册、没有统一服装标识,牛振西的救援队遭到了不少质疑。最伤心的,还有一些家属的态度。
一年冬天,牛振西和队员们匆匆赶到现场时孩子已落水十几分钟。顾不得做热身运动,队员们就跳下河救人。河水冰冷刺骨,但孩子的家人看到有个队员把头伸出水面换气,竟然粗暴地说:“快下去啊!为啥还不赶快去救他?是不是不给钱就不好好救?”
2011年8月4日,一名女子溺水。当牛振西团队赶往事发地准备下水打捞时,被水域管理方阻拦,要求他们出示打捞证。家属和管理方各执一词,拒不退让,最后,当牛振西团队终于能下水打捞时,溺水女子已失去生命。这次事件在全国引发了巨大争议,牛振西团队的“野战军”性质也受到了多方质疑。
2017年6月,在一次救援结束后,牛振西招呼队员在现场合了张影。合影被传到了几个微信群里,一个媒体人不由分说地批评:“救人每分每秒都很宝贵,你们居然有时间合影,来宣传自己。”
每次回想起这一幕幕,牛振西和队员们都会觉得扎心的痛:“我们是民间自发的救援队,对队员的出勤没有强制,但也要有个统计,所以每次行动结束后在现场拍张照片,统计每个队员的出勤率。我们不要钱,不要名,甚至工作都不要了,还想我们怎么样?”
尽管承受着种种委屈,牛振西和队友们依然热爱着这样一份吃亏不讨好的“工作”。团队发展至今,已成为100多名成员的大集体,骨干分子80多名。他们有劝服自己留下来的理由:“生离死别的哀伤让人心痛,坚持做这个,就算是对生命的一种报答吧。”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和黄河抢人命
住在黄河边上的人都知道,黄河“面善性险”, 年复一年的水携泥沙,冲刷堆积,水面下深坑遍布,再加上河水不断改道,河岸渔网密布,水流环境成为迷之罗网。这样的罗网,每年都要吞噬掉不少人命。
牛振西和队友成立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就是为了打破这片罗网。12年来,只要一个溺水求助电话打过来,无论白天还是深夜,牛振西都会立刻通知队员抓紧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落水后有效救援的时间只有4分钟,所以,牛振西能做的大多数是打捞那些已被黄河吞噬的生命。在这样的打捞中,他和他的队友也看到了纷繁的世事与人心。
一对夫妻总是吵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面对他们又一次燃起的“战火”,他們19岁的儿子默默地走出家门。一小时后,夫妻俩接到孩子的电话:“人家都过得那么好,我们家为什么不能好好过日子,为什么每天吵架……”最后一句话,他告诉母亲:“我在人工湖,来给我收尸吧……”当牛振西和队友将男孩打捞出来时,那对夫妻抱在一起大哭:“我们应该跳下去,给孩子说声对不起啊。”
一个12岁女孩,带着采来的野花到黄河边洗手,一不小心滑进了河里。当牛振西把孩子捞起来的时候,女孩已经没有了呼吸。女孩的母亲伤心欲绝,不断给牛振西发信息:“每次想起女儿,都没有活下去的心情。”后来,这位母亲到城里打工,临走之前都会采把野花插到女儿的坟上。每年女孩落水的那一天,她都会返回村里,给女儿带一束花。
一名刚参加完高考完的考生玩耍时不慎落水,被打捞上来两天后,录取通知书到了;一名男子酒后驾车,一头扎进黄河,在河中还和妻子通话:“我不知道在哪里,周围全是水……”话没说完便断了线;一对父母花10元钱买了个救生圈,把孩子独自放到黄河郑东新区段的人工湖里,自己在旁边树林绑了吊床休息,一阵风吹过,救生圈还在,孩子没了……
牛振西说,每一次打捞,心底就多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最大限度地去尊重
牛振西团队和黄河的绝大部分对抗,都没能打捞上来生机。尽管如此,他们依然用时间与脚步,摸清了当地的每一条河道,懂得了黄河的险,并学会最大限度地去尊重那些逝去的生命。
“掉到黄河里,很难救活;死在黄河里,很难找到。”因为黄河水流环境的复杂,在其他水域开展水下打捞行动成功率高达70%,换到了黄河里,就只剩下了20%。但即便打捞希望渺茫,牛振西团队也绝对不会提“失败”二字。
2017年7月23日,一个17岁的女孩在郑州北黄河滩不慎落水。之后,牛振西组织了一次历时5个小时的搜寻打捞。行动前牛振西就已判断打捞出来的希望渺茫,当最后一名队员钻出水面时,牛振西知道,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打捞。上岸后,队员们什么都没说,默默收拾装备。作为队长,牛振西走近女孩的父母,轻轻说:“天热,别在岸边守着了,在旁边租个房吧,三天后,她能出来就出来了。”
牛振西说:“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行动已经失败,但‘失败’这两个字却不能说。希望对于家属来说很重要,毕竟家人还要活下去。”
“失败”二字不会说,但“让他们脸朝下”却曾是牛振西说得最多的一句叮嘱。
溺亡者出水,是家属最悲伤的时刻。“一个活生生的人,音容笑貌还一直在家人的脑海中,但在河水中浸泡后,脸无血色,面目狰狞,散发着臭气,至亲的家人根本接受不了。”家属们悲伤痛苦的神情,让牛振西团队有了最严格的打捞流程:尽量下水用手打捞,以免伤及遗体;出水时头部朝下,用衣物覆盖面部,给死者最后的尊严,最重要的是,不给家属太大的刺激。
但这样的打捞流程也意味着需要打捞者更大的勇气、更强的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的打捞设备。牛振西的团队不缺勇气和心理素养,但因为他们是义务救援,全部费用自理,专业设备一度成了拦路虎。
为了减少资金压力,牛振西“忽悠”队员自己买装备,“一套潜水设备2万元,自己买的才会爱惜。”而公用的几大件,都是多方“化缘”而来——两艘皮艇来自一位企业家的捐赠,一辆救援车是一位队员的捐赠。微信朋友圈的朋友也会时不时有些零星捐赠……
牛振西觉得这不是办法。“我爱面子,第一次捐钱我收了,第二次收了,第三次就不好意思了,再收觉得自己像个要饭的。”
牛振西和队员们开始收缩开支。需要添新设备,全体队员众筹;车不够用,就把设备和人堆到一起,人坐在设备上,号称“卧铺”;吃饭的时候,啃烧饼,一人四个,最多加点猪头肉……
就算是报答命运
这样的日子很苦,但更苦的,是来自外界的各种质疑、嘲讽、不理解。
牛振西一直面临这样的质疑,“你们真的免费吗?网上可都有‘挟尸要价’,你们不是骗人的吧?”“义务救援?不要钱?你们图什么?”“什么都不图?鬼才信。”
牛振西说,他也没想到团队会走到现在。
牛振西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照明灯饰管理处的一名普通职工,冬泳爱好者。2005年以前,他经常和几个同好在郑州一处水域玩,偶尔会遇到溺水者的遗体。“不把他捞出来,第二天就没法在这里游了。遗体打捞出来,交给派出所。后来他们知道我们水性好,就将我们和110挂上了钩,再遇到溺水者,110就打电话让我们打捞。”牛振西和朋友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于是,每喊必到。
后来,牛振西亲眼目睹了一起溺水事故,当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号传来时,牛振西也忍不住落泪了。之后,他就和身边游泳伙伴商量,组建了一支水上义务救援队。
然而,没有正式注册、没有统一服装标识,牛振西的救援队遭到了不少质疑。最伤心的,还有一些家属的态度。
一年冬天,牛振西和队员们匆匆赶到现场时孩子已落水十几分钟。顾不得做热身运动,队员们就跳下河救人。河水冰冷刺骨,但孩子的家人看到有个队员把头伸出水面换气,竟然粗暴地说:“快下去啊!为啥还不赶快去救他?是不是不给钱就不好好救?”
2011年8月4日,一名女子溺水。当牛振西团队赶往事发地准备下水打捞时,被水域管理方阻拦,要求他们出示打捞证。家属和管理方各执一词,拒不退让,最后,当牛振西团队终于能下水打捞时,溺水女子已失去生命。这次事件在全国引发了巨大争议,牛振西团队的“野战军”性质也受到了多方质疑。
2017年6月,在一次救援结束后,牛振西招呼队员在现场合了张影。合影被传到了几个微信群里,一个媒体人不由分说地批评:“救人每分每秒都很宝贵,你们居然有时间合影,来宣传自己。”
每次回想起这一幕幕,牛振西和队员们都会觉得扎心的痛:“我们是民间自发的救援队,对队员的出勤没有强制,但也要有个统计,所以每次行动结束后在现场拍张照片,统计每个队员的出勤率。我们不要钱,不要名,甚至工作都不要了,还想我们怎么样?”
尽管承受着种种委屈,牛振西和队友们依然热爱着这样一份吃亏不讨好的“工作”。团队发展至今,已成为100多名成员的大集体,骨干分子80多名。他们有劝服自己留下来的理由:“生离死别的哀伤让人心痛,坚持做这个,就算是对生命的一种报答吧。”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