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素养来源于德育实效
《教育》旬刊: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檀传宝:辅导员专业化属于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而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的专业化和教育专业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对辅导员来说,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教育专业素养。
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重在方法上。辅导员培训只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制约了教学效率和德育实效的提高,也没有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学习的机制。对辅导员工作来讲,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政治学习,而是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大学德育效果不好,就在于其许多做法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比如强制已经是成年人的他们接受特定思想观念、参加特定活动等等。而这很大程度上与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有关。一些辅导员做工作不符合教育规律,他们不了解品德发展的基础,对德育的实效性不重视。很多辅导员对于活动安排、讲话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一窍不通。举个简单的例子,17岁到21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什么共同的心理特征?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性别、个性的学生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教育?能有几个辅导员可以很准确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其实,一些问题的答案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著作里都有。辅导员不知道怎样“辅导”,只知道“空谈”马列主义,学生能信服吗?
《教育》旬刊:您怎么解决“辅导”与“空谈”这个问题?
檀传宝:应该改善辅导员的配置。一定时期内辅导员工作比重较大,但不可过分强调专职辅导员。为什么呢?第一,辅导员如果没有自己的专业,没有专业声望,在大学很难获得学生的尊重,当然就很难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辅导员所宣扬的价值观;第二,对辅导员自身来说,若干年后专业上一无所获,对大学来说,是一种人才浪费,也不利于辅导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第三,世界上少有国家有高校辅导员制度,而只是有专人作专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我个人不排斥有人愿意做专职辅导员,有人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来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或者个别有大教育家情怀的人,可以终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但是作为国家来说,从制度设计上说,不能有太硬性的、终生的、专门的辅导员制度。折中的办法也许可以让一些高校教师在特定阶段以辅导员工作为主,专业工作为辅。
辅导员重在专兼结合“两肩挑”
《教育》旬刊:对于辅导员专业化,您的看法是什么?
陈立思:既然谈辅导员的专业化,那么专业标准、体系是什么,培训体系是什么?我个人不主张把专业化作为提高辅导员素质的方向,应专兼结合,双肩挑,继承原来的优良传统。辅导员所做的学生工作包括学生事务和学生思政两部分,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根源在于学生工作的分化程度不高。我建议在学校成立各种中心,比如经济财政辅导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医疗保健中心等,为学生的生存、身健、心健服务,另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和课业辅导。有的学校会有某一两个院系有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应把这些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统一由校一级管理,配置到中心去。在中心工作的人员按行政岗位设置,实行高校管理职员制,不评聘职称。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高校的管理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由两类人来承担,一类是高校社会工作者,比如大学城的学生公寓配置的工作人员,以社区化为方向;另一类就是纯粹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有学历的要求,从学士、硕士一直到博士,形成系列。当专业分工和分化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专业化才能实现。目前,辅导员采取校系两级分工管理,岗位设置不明确,职能不清,学生工作无限责任,这样,如何实现专业化?
《教育》旬刊:您认为辅导员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陈立思:当前辅导员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素质不高,而这是由体制和管理决定的。辅导员一直以来按照德育系列来评聘,而对辅导员的要求和教师一样,这就导致了其无法竞争,造成发展空间有限,造成了辅导员的流失,只剩下年轻的,但也不安心。辅导员工作也需要专业经验积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年限,中途流失与不断的新人补充,就造成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有的高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由学工部老师和辅导员共同来讲授,以促进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不过,这无形中将辅导员按教学岗位教师的形象来塑造,定位还是模糊,辅导员也不一定能讲好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对授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他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背景,还要了解形势与政策。有的学校在政策上倾向“两课”教师,把职称评定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社科部,遭到了后者老师的不满,因为“两课”教师既没有论文,也没有专著,不符合教师系列的评聘条件。想要评职称的辅导员,很多人搞回了自己的专业,比如原来学电子的就发表电子方面的论文,学历史的就发表历史方面的论文,这样,对实际工作没有推动。
《教育》旬刊:如何有效提高辅导员素质?
陈思立:辅导员应尽快实行职员制,评审要有独立的系列和标准,其中,学生的评价要占较高比重。辅导员准入门槛应该放宽,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来源较单一,基本是留校学生,香港高校是面向社会招聘,MBA也可以作主任,把营销的理念和体系引入学生管理等,同时,还要严格考核上岗资格,每个岗位设置不同的级别,并有相应的培训体系,可考虑实行资格考试,不过要考虑是否有与教师系列或者行政系列的职称衔接问题;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分化的程度和分工的细度,专兼职结合与岗前培训相结合,并单设职称评定系列和标准,解决好出口问题。
辅导员入职前的兴趣考察有待加强
《教育》旬刊:您认为当前辅导员专业化有什么不足?
蒋建荣:我认为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忽视了职前兴趣的考察。辅导员不能为学生信任,不是因为其素质和能力无法胜任,而是因为其角色。辅导员有双重角色,一个是管理者,一个是服务者,而管理者的角色是和学生对立的。目前,很多辅导员单凭热情工作,形不成经验和模式,学校为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比如作为干部培养的后备力量,或者转为教师,容易助长他们急功近利的心理,往往导致他们不把辅导员当做一个岗位,而看作一个跳板。学校要考虑他们的发展,但是更要考虑工作需要。入岗前要真正进行评估,实现人职匹配,确保其有从事这个工作的经验或能力。
南开大学的辅导员有职称评聘体系,可以评教授,为什么还是不安心?这就要求在选拔和招聘辅导员的时候要考虑他们的职业兴趣。在入职前,就要解决“为什么要当辅导员”的问题,岗前培训的内容要有能力、技术、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但最需要提升的是100%负责任的态度,这样,他们就不抱怨了,工作也就做好了。很多人关注外在评价,却不回看自身,因此外职业生涯发展很快,但内职业生涯发展不成熟。我想呼吁的是不要把一些还是半成品的人扔到学生工作去锻炼,学生工作不是试验田,它关系到鲜活的生命,一定要在岗前就把其素质提升起来,把真正热爱学生工作,真正胜任学生工作的人,放到辅导员岗位上去。
《教育》旬刊:职前兴趣的考察怎么实现?
蒋建荣:这就需要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现在高校的辅导员的培训在这一方面还是空白。现在学生的特殊性对辅导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一些辅导员自身的生活阅历决定了他们在担负“人生导航”职责时存在一定局限,往往“辅”有余,而“导”不足。这就需要及时地培训,满足辅导员修养、能力提升的多重需要,更需要有一个好的平台给他们提供交流和提升的空间。但很多学校的辅导员培训仅留在入职的基础层面,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体制。
同时,要致力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学校各级各类人员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要有全面、准确的认识,辅导员不应是学校分流富余人员的、可以滥竽充数的工作岗位,而是专业性强、素质要求高的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辅导员减负增效,保证和促进辅导员能履行好自己职责的同时,按一定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使辅导员岗位成为他们匆匆而过的客栈,并有效遏制辅导员不正常的快速流动趋势。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梯队,以造就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色的教育管理专家,使辅导员成为高校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岗位之一。
《教育》旬刊: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檀传宝:辅导员专业化属于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而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的专业化和教育专业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对辅导员来说,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教育专业素养。
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重在方法上。辅导员培训只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制约了教学效率和德育实效的提高,也没有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学习的机制。对辅导员工作来讲,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政治学习,而是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大学德育效果不好,就在于其许多做法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比如强制已经是成年人的他们接受特定思想观念、参加特定活动等等。而这很大程度上与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有关。一些辅导员做工作不符合教育规律,他们不了解品德发展的基础,对德育的实效性不重视。很多辅导员对于活动安排、讲话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一窍不通。举个简单的例子,17岁到21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什么共同的心理特征?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性别、个性的学生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教育?能有几个辅导员可以很准确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其实,一些问题的答案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著作里都有。辅导员不知道怎样“辅导”,只知道“空谈”马列主义,学生能信服吗?
《教育》旬刊:您怎么解决“辅导”与“空谈”这个问题?
檀传宝:应该改善辅导员的配置。一定时期内辅导员工作比重较大,但不可过分强调专职辅导员。为什么呢?第一,辅导员如果没有自己的专业,没有专业声望,在大学很难获得学生的尊重,当然就很难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辅导员所宣扬的价值观;第二,对辅导员自身来说,若干年后专业上一无所获,对大学来说,是一种人才浪费,也不利于辅导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第三,世界上少有国家有高校辅导员制度,而只是有专人作专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我个人不排斥有人愿意做专职辅导员,有人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来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或者个别有大教育家情怀的人,可以终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但是作为国家来说,从制度设计上说,不能有太硬性的、终生的、专门的辅导员制度。折中的办法也许可以让一些高校教师在特定阶段以辅导员工作为主,专业工作为辅。
辅导员重在专兼结合“两肩挑”
《教育》旬刊:对于辅导员专业化,您的看法是什么?
陈立思:既然谈辅导员的专业化,那么专业标准、体系是什么,培训体系是什么?我个人不主张把专业化作为提高辅导员素质的方向,应专兼结合,双肩挑,继承原来的优良传统。辅导员所做的学生工作包括学生事务和学生思政两部分,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根源在于学生工作的分化程度不高。我建议在学校成立各种中心,比如经济财政辅导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医疗保健中心等,为学生的生存、身健、心健服务,另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和课业辅导。有的学校会有某一两个院系有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应把这些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统一由校一级管理,配置到中心去。在中心工作的人员按行政岗位设置,实行高校管理职员制,不评聘职称。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高校的管理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由两类人来承担,一类是高校社会工作者,比如大学城的学生公寓配置的工作人员,以社区化为方向;另一类就是纯粹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有学历的要求,从学士、硕士一直到博士,形成系列。当专业分工和分化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专业化才能实现。目前,辅导员采取校系两级分工管理,岗位设置不明确,职能不清,学生工作无限责任,这样,如何实现专业化?
《教育》旬刊:您认为辅导员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陈立思:当前辅导员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素质不高,而这是由体制和管理决定的。辅导员一直以来按照德育系列来评聘,而对辅导员的要求和教师一样,这就导致了其无法竞争,造成发展空间有限,造成了辅导员的流失,只剩下年轻的,但也不安心。辅导员工作也需要专业经验积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年限,中途流失与不断的新人补充,就造成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有的高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由学工部老师和辅导员共同来讲授,以促进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不过,这无形中将辅导员按教学岗位教师的形象来塑造,定位还是模糊,辅导员也不一定能讲好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对授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他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背景,还要了解形势与政策。有的学校在政策上倾向“两课”教师,把职称评定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社科部,遭到了后者老师的不满,因为“两课”教师既没有论文,也没有专著,不符合教师系列的评聘条件。想要评职称的辅导员,很多人搞回了自己的专业,比如原来学电子的就发表电子方面的论文,学历史的就发表历史方面的论文,这样,对实际工作没有推动。
《教育》旬刊:如何有效提高辅导员素质?
陈思立:辅导员应尽快实行职员制,评审要有独立的系列和标准,其中,学生的评价要占较高比重。辅导员准入门槛应该放宽,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来源较单一,基本是留校学生,香港高校是面向社会招聘,MBA也可以作主任,把营销的理念和体系引入学生管理等,同时,还要严格考核上岗资格,每个岗位设置不同的级别,并有相应的培训体系,可考虑实行资格考试,不过要考虑是否有与教师系列或者行政系列的职称衔接问题;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分化的程度和分工的细度,专兼职结合与岗前培训相结合,并单设职称评定系列和标准,解决好出口问题。
辅导员入职前的兴趣考察有待加强
《教育》旬刊:您认为当前辅导员专业化有什么不足?
蒋建荣:我认为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忽视了职前兴趣的考察。辅导员不能为学生信任,不是因为其素质和能力无法胜任,而是因为其角色。辅导员有双重角色,一个是管理者,一个是服务者,而管理者的角色是和学生对立的。目前,很多辅导员单凭热情工作,形不成经验和模式,学校为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比如作为干部培养的后备力量,或者转为教师,容易助长他们急功近利的心理,往往导致他们不把辅导员当做一个岗位,而看作一个跳板。学校要考虑他们的发展,但是更要考虑工作需要。入岗前要真正进行评估,实现人职匹配,确保其有从事这个工作的经验或能力。
南开大学的辅导员有职称评聘体系,可以评教授,为什么还是不安心?这就要求在选拔和招聘辅导员的时候要考虑他们的职业兴趣。在入职前,就要解决“为什么要当辅导员”的问题,岗前培训的内容要有能力、技术、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但最需要提升的是100%负责任的态度,这样,他们就不抱怨了,工作也就做好了。很多人关注外在评价,却不回看自身,因此外职业生涯发展很快,但内职业生涯发展不成熟。我想呼吁的是不要把一些还是半成品的人扔到学生工作去锻炼,学生工作不是试验田,它关系到鲜活的生命,一定要在岗前就把其素质提升起来,把真正热爱学生工作,真正胜任学生工作的人,放到辅导员岗位上去。
《教育》旬刊:职前兴趣的考察怎么实现?
蒋建荣:这就需要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现在高校的辅导员的培训在这一方面还是空白。现在学生的特殊性对辅导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一些辅导员自身的生活阅历决定了他们在担负“人生导航”职责时存在一定局限,往往“辅”有余,而“导”不足。这就需要及时地培训,满足辅导员修养、能力提升的多重需要,更需要有一个好的平台给他们提供交流和提升的空间。但很多学校的辅导员培训仅留在入职的基础层面,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体制。
同时,要致力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学校各级各类人员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要有全面、准确的认识,辅导员不应是学校分流富余人员的、可以滥竽充数的工作岗位,而是专业性强、素质要求高的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辅导员减负增效,保证和促进辅导员能履行好自己职责的同时,按一定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使辅导员岗位成为他们匆匆而过的客栈,并有效遏制辅导员不正常的快速流动趋势。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梯队,以造就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色的教育管理专家,使辅导员成为高校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岗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