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 关爱 引导 心理健康
引言 高中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有些职高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或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这是我们职业学校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的确要和学生心心相映,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让他们看未来的希望。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增加对学生的理解。
职高学生青春活力无限,他们的情绪受自己喜好支配。加上初中成绩不理想,来到不被社会看好的职业学校,其心理打击更大,思想更封闭。如他们思想经常表现得含而不露,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有事只愿和知己的同齡人交谈。对待社会班级一些事,往往多疑不满。总认为社会好像和他们过不去,处处刁难他们。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是否公平对待每一个人非常敏感。即使在处理某个问题时,你站在他的立场为他说话,如果他认为你不公平,他不但不领情,还认为你老师做事不公正。从这一点看,职高生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评判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对待学生问题上,要小心﹑公心、爱心。从多方分析,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与其自身发展有关的问题。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自己的教育活动。虽然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和独立性的一面,但他们还是具有可塑性的一面。这时我们就要用自己的爱心,加以积极的干预和调节,来避免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免疫力,使其终身受益。
其次了解学生的家庭。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保证。首先,家庭情绪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和谐、融洽、谅解氛围中生活的学生,表现出对人、对事的态度是互助、互爱、合作,乐于接受教育;家庭成员争吵不休,处事自私,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学生,表现出对人、对事偏执不合作,甚至把不快迁移到他人身上,以求心理平衡,这种学生好闹事,难教育。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学生,有时都有点不可理喻,怎么办,还是要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他。其次,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发展。专横的教养方式易形成胆小、自卑或蛮横、逆反,这种学生以捉弄他人求得心理补偿和平衡。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易形成孤独、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格,他们情绪不安、反复无常、易怒,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而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学生对人坦诚友好、自尊自信、关心他人。從刚才的分析看,学生的有些问题都来自家庭,来自家长不良的教养方式。所以对家长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也很重要。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有些家长在外面,对孩子的教育都落在我们老师的身上,我们要耐心和学生家长沟通。
三 教师教育理念要转变,教育方法要适应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转变新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了解学生心理,善于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首先,教育这个职业是一个使教育者本身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其次,教育理念的转变不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我们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更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平等相处,热爱、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学生的自尊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在和学生相处中表现出善意和公正的态度,也才能真正理解学生。这样做,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好的施展我们的才华。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加服从我们的管理,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 走进学生心理 尊重学生人格
爱学生的另一核心内容是尊重学生。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亦然。学生的个性特点各具形态,对于学生的某些特征,比如内向、易燥、好动等,应循序善诱,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强暴的遏制。尊重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比如设计一个学习园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佳作;利用班会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和知识竞赛等。这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和团队精神。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就特别重视。在某个活动中,孩子们总有闪光点。这点就是他们人生前进的原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职高学生学习成绩差是暂时的,而不是长久的。他们学习差但思想品德具有可贵之处,有的纪律散漫却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只要教师用爱心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每个学生都可以进步,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五 在集体严格要求中成长
在学校班级是学生的家庭。作为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制订班规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或修改集体目标,并使每一个目标都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同。师生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能动的主体。同时建设一支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使每一个学生干部明确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要经常组织他们学习“班干部职责”,实行班干部岗位责任制,使他们明确集体对他们要求。
让学生自己提出目标,是使学生认同和参与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目标经学生讨论后确定。这样,讨论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认同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成了学生参与目标实现的过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随之增强,实现目标也较容易变成全班每个同学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各个争做班级体的主人。在实践中,要较为注意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在参与集体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用关爱的钥匙,打开职高学生的心灵。给职高学生一个健康心理,让他们“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 《陶行知教育文集 》作者:胡晓风等主编 出 版 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2 《中学班级目标管理的研究》 作者 付世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3 沃建中主编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关键词 关爱 引导 心理健康
引言 高中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有些职高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或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这是我们职业学校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的确要和学生心心相映,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让他们看未来的希望。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增加对学生的理解。
职高学生青春活力无限,他们的情绪受自己喜好支配。加上初中成绩不理想,来到不被社会看好的职业学校,其心理打击更大,思想更封闭。如他们思想经常表现得含而不露,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有事只愿和知己的同齡人交谈。对待社会班级一些事,往往多疑不满。总认为社会好像和他们过不去,处处刁难他们。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是否公平对待每一个人非常敏感。即使在处理某个问题时,你站在他的立场为他说话,如果他认为你不公平,他不但不领情,还认为你老师做事不公正。从这一点看,职高生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评判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对待学生问题上,要小心﹑公心、爱心。从多方分析,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与其自身发展有关的问题。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自己的教育活动。虽然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和独立性的一面,但他们还是具有可塑性的一面。这时我们就要用自己的爱心,加以积极的干预和调节,来避免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免疫力,使其终身受益。
其次了解学生的家庭。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保证。首先,家庭情绪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和谐、融洽、谅解氛围中生活的学生,表现出对人、对事的态度是互助、互爱、合作,乐于接受教育;家庭成员争吵不休,处事自私,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学生,表现出对人、对事偏执不合作,甚至把不快迁移到他人身上,以求心理平衡,这种学生好闹事,难教育。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学生,有时都有点不可理喻,怎么办,还是要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化他。其次,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发展。专横的教养方式易形成胆小、自卑或蛮横、逆反,这种学生以捉弄他人求得心理补偿和平衡。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易形成孤独、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格,他们情绪不安、反复无常、易怒,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而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学生对人坦诚友好、自尊自信、关心他人。從刚才的分析看,学生的有些问题都来自家庭,来自家长不良的教养方式。所以对家长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也很重要。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有些家长在外面,对孩子的教育都落在我们老师的身上,我们要耐心和学生家长沟通。
三 教师教育理念要转变,教育方法要适应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转变新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了解学生心理,善于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首先,教育这个职业是一个使教育者本身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其次,教育理念的转变不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我们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更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平等相处,热爱、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学生的自尊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在和学生相处中表现出善意和公正的态度,也才能真正理解学生。这样做,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好的施展我们的才华。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加服从我们的管理,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 走进学生心理 尊重学生人格
爱学生的另一核心内容是尊重学生。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亦然。学生的个性特点各具形态,对于学生的某些特征,比如内向、易燥、好动等,应循序善诱,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强暴的遏制。尊重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比如设计一个学习园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佳作;利用班会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和知识竞赛等。这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和团队精神。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就特别重视。在某个活动中,孩子们总有闪光点。这点就是他们人生前进的原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每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职高学生学习成绩差是暂时的,而不是长久的。他们学习差但思想品德具有可贵之处,有的纪律散漫却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只要教师用爱心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每个学生都可以进步,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五 在集体严格要求中成长
在学校班级是学生的家庭。作为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制订班规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或修改集体目标,并使每一个目标都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同。师生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能动的主体。同时建设一支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使每一个学生干部明确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要经常组织他们学习“班干部职责”,实行班干部岗位责任制,使他们明确集体对他们要求。
让学生自己提出目标,是使学生认同和参与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目标经学生讨论后确定。这样,讨论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认同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成了学生参与目标实现的过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随之增强,实现目标也较容易变成全班每个同学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各个争做班级体的主人。在实践中,要较为注意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在参与集体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用关爱的钥匙,打开职高学生的心灵。给职高学生一个健康心理,让他们“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 《陶行知教育文集 》作者:胡晓风等主编 出 版 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2 《中学班级目标管理的研究》 作者 付世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3 沃建中主编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