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长期以来,中小学美术教学往往只注重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开发,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能力是社会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应培养哪些能力呢?
关键词: 美术教育 观察力 想象力 创造力
一、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人的多种感知觉的综合。它既是学生绘画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的基础。
就写生而言,它要求学生正确而真实地描绘事物的形象、主要特征及其周围环境的各种现象。写生的过程是观察→感受→认识→表达,前提是观察。只有提高观察力,才能提高写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教会其具体的观察方法。如教学明暗素描,首先应解决观察方法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把部分观察变为整体观察,把平面观察变为立体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明部、半明部、明暗交界线、暗部、观察反光、投影等。通过以上整体到局部、从大的结构关系到各个细小部分的认真细致观察,学生对客体才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感受与认识,在脑中形成鲜明清晰的形象。表达时因整体形象了然于胸,各部分印象明晰,因而能较准确地再造物体形象的整体美。
观察不仅仅依靠视觉,还有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观察时应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形状特征和结构关系的分析。对于单个物体,应引导观察分析其形状大小、结构比例、色彩浓淡、光线明暗及透视等;对于组合物,应观察它们的长短、方圆、高低、远近等搭配关系。
二、想象力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通常在欣赏教学中进行。美术欣赏作品既是作者认识生活认识的成果,又是欣赏者再认识的对象。因此,美术欣赏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和想象、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运用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通过讲解、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通过作品的具体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可引导学生透过他的脸,想象其忠厚善良、朴实慈祥的性格;透过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想象其一生的忧患、劳苦与辛酸;引导学生观察那黝黑的老年斑、“苦命痣”,想象他凝结着人民的艰辛;通过观察那虽有些昏花、呆滞,但深邃安详的眼睛,想象他并没有什么悲哀和怨恨,有的只是无限的欣慰和期望;透过那青筋罗布、骨节隆起、粗糙得如同干树皮却很有力气的大手,引导学生联想其勤劳的一生,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满腔心血都交付给祖祖辈辈劳作生息的土地,交付给正在成长发育的儿女子孙,他的一生勤苦创造了生活的一切,但他所需求的却像一碗清水那样平常。通过以上的观察想象,学生感知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深刻认识理解了“父亲”的形象特点、品格特点和艰辛的生活历程,不得不在思想上对他肃然起敬,内心深处的感动油然而生,这就把想象力的培养与思想品德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创造力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美术创作教学之中,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通过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发展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结语
在创作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基础,选择常用的添画、记忆画、组画、想象画、命题画等形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为目的。此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搜集创作素材,通过“绘画的眼睛”,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创作主题所需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场景,在有了形象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发挥,展开联想与追忆,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如有学生根据椰毛联想到大猩猩的毛,于是创造了大猩猩的形象。尽管创作出来的作品稚拙,但活泼而饶有情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享受到创作的喜悦。创作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齐冰梅,苏婧婧.浅析艺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高琪,刘中原,万金贵,祖英利,李蓓华.工程训练中创新实践教育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
[3]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
[4]曾小珊.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刘红蕾.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
[6]郭长虹,郭东林.遗传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
[7]刘燕,任露泉.基于仿生学教学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
关键词: 美术教育 观察力 想象力 创造力
一、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人的多种感知觉的综合。它既是学生绘画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的基础。
就写生而言,它要求学生正确而真实地描绘事物的形象、主要特征及其周围环境的各种现象。写生的过程是观察→感受→认识→表达,前提是观察。只有提高观察力,才能提高写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教会其具体的观察方法。如教学明暗素描,首先应解决观察方法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把部分观察变为整体观察,把平面观察变为立体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明部、半明部、明暗交界线、暗部、观察反光、投影等。通过以上整体到局部、从大的结构关系到各个细小部分的认真细致观察,学生对客体才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感受与认识,在脑中形成鲜明清晰的形象。表达时因整体形象了然于胸,各部分印象明晰,因而能较准确地再造物体形象的整体美。
观察不仅仅依靠视觉,还有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观察时应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形状特征和结构关系的分析。对于单个物体,应引导观察分析其形状大小、结构比例、色彩浓淡、光线明暗及透视等;对于组合物,应观察它们的长短、方圆、高低、远近等搭配关系。
二、想象力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通常在欣赏教学中进行。美术欣赏作品既是作者认识生活认识的成果,又是欣赏者再认识的对象。因此,美术欣赏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和想象、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运用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通过讲解、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通过作品的具体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可引导学生透过他的脸,想象其忠厚善良、朴实慈祥的性格;透过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想象其一生的忧患、劳苦与辛酸;引导学生观察那黝黑的老年斑、“苦命痣”,想象他凝结着人民的艰辛;通过观察那虽有些昏花、呆滞,但深邃安详的眼睛,想象他并没有什么悲哀和怨恨,有的只是无限的欣慰和期望;透过那青筋罗布、骨节隆起、粗糙得如同干树皮却很有力气的大手,引导学生联想其勤劳的一生,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满腔心血都交付给祖祖辈辈劳作生息的土地,交付给正在成长发育的儿女子孙,他的一生勤苦创造了生活的一切,但他所需求的却像一碗清水那样平常。通过以上的观察想象,学生感知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深刻认识理解了“父亲”的形象特点、品格特点和艰辛的生活历程,不得不在思想上对他肃然起敬,内心深处的感动油然而生,这就把想象力的培养与思想品德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创造力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美术创作教学之中,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通过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发展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结语
在创作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基础,选择常用的添画、记忆画、组画、想象画、命题画等形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为目的。此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搜集创作素材,通过“绘画的眼睛”,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创作主题所需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场景,在有了形象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发挥,展开联想与追忆,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如有学生根据椰毛联想到大猩猩的毛,于是创造了大猩猩的形象。尽管创作出来的作品稚拙,但活泼而饶有情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享受到创作的喜悦。创作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齐冰梅,苏婧婧.浅析艺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高琪,刘中原,万金贵,祖英利,李蓓华.工程训练中创新实践教育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
[3]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
[4]曾小珊.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刘红蕾.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
[6]郭长虹,郭东林.遗传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
[7]刘燕,任露泉.基于仿生学教学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