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中运动语言有三个方面,被拍摄主体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剪辑带来的蒙太奇运动。在叙事语境中,运动摄影造成的时空联系不仅有助于推进故事情境的变化,丰富故事结构形式,還可以对树立人物形象、情感表述起到很好的外化作用,包含象征和隐喻功能的运动摄影,还可以升华电影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运动语言;视知觉;叙事语境;修辞
运动是影视艺术中最独特、最重要的特征。这种运动性包括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剪辑,造成的运动等等。正是这些运动综合表现在银幕或者荧屏上,使得影视艺术具有了无限的视觉表现力,它可以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跨度中跳跃,成为一门真正在空间和时间上享有绝对自由的艺术。
一、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电影通过不断变换的画面突破了摄影的“框”的局限,在运动过程中,连续性的空间呈现带来了变化中三维空间的深度感,摆脱了二维画面固定而刻板的内在结构,人和物在一个封闭式的景框中运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行动来讲述故事。电影通过动作塑造银幕人物形象,通过外部动作表现人物内在的复杂心理活动。
画面的运动性也是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最大区别。绘画通过静止的图片向人们传达某种思想和意境,而电影则通过运动的画面向观众传达一个运动线性发展的过程,并且更形象。比起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平面性以及各人想象性的人物形象,电影更能刻画出人物的空间立体感——不是直接用言语传达,而是通过各种动作、表情及台词让观众能够自觉地感知。
二、摄像机的运动
一部电影中,摄影机运用推、拉、摇、移、跟、升降和手持等不同形式的手法拍摄,能带来流畅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造型韵味。一位成功的电影导演总会充分利用摄影机的方位变化拍摄出带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和个人风格的电影画面———这也是电影能成为独立艺术的重要因素。摄影机的每一个取景角度和方位的变化都体现了导演独具匠心的暗示及象征。
1.景别镜头的运动。常见的景别镜头分为大、全、中、近、特五种。通过全景,将人物放在这种大环境中,着重突出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况——故事主题处于不断变化的地点之中,在广阔空间内提供一个叙事背景的介绍。而特写镜头是任何戏剧手段都无法达到的的境界,特写镜头是最容易传达情感的,甚至不需要语言,仅仅通过面部表情即能完成意义的传递。特写镜头深入到我们的感知世界当中,完成情绪的发展,也是一种叙事的运动。五种景别的交替使用,根据导演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景别,传达不同的意义,还能通过景别的衔接来完成并不枯燥的动作的发展。
2.拍摄方式的运动。著名电影理论家埃利·福尔津津乐道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摄影机的技巧能把我们引进一个隐蔽的现实核心里去,并且使我们看到这种现实在实质上就是一种运动。拍摄对象在运动,摄影师也在不停地运动。所以需要不停地调整摄影机的拍摄方位、角度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摄影机的运动是电影中最基础的运动,也正是摄影机的加入使电影完全区别于戏剧,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运动摄影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一个镜头内不经过外部剪辑,主要由连续不断运动着的画面来体现。摄影机的运动摄影既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又可以强化影片的速度和节奏。
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方式最直观地体现了摄像机的运动。推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介绍物;拉镜头相反,将注意力远离介绍物;移镜头大多以摇臂和轨道做辅助,拍摄稳定的运动镜头;跟是有目的性的跟随以突出拍摄主体;摇镜头大多用于大范围环境的介绍。跟镜头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通过镜头的主体运动构成叙事空间的一种转移。
所谓主观镜头就是摄影机镜头模仿片中特定人物的视点或视线角度所获得的画面。“明显表示出导演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在银幕上的直观效果上可产生间离感。通常通过异常的运动摄影获得。”运用运动摄影拍摄的主观镜头,将使观众与影片本身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让观众产生强烈参与感。通过剧中人物的视角拍摄的主观镜头更容易使观众获得特定人物在情节中的心理情绪,从而对观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冲击。
在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结尾马大三人头落地时主观镜头的设计,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来模拟马大三的视角,马大三被砍下的头在地上翻滚时,从这个头看出去的景像是天旋地转,头颅转动九圈,眼珠转了三圈,画面变成彩色,最终头颅在地面停止转动,视线也顺着地平线定格在日本兵的小腿和模糊的戏楼。
创作者对运动摄影的速度做主观化处理,加快或放慢摄影机的运动速度,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节奏变化、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样是推镜头,快推、急推是一种特别强调,慢推、缓推则是一种不易觉察的情绪渗透和渲染;同样是摇镜头,快摇富有冲击力,可以产生突然的,令人惊异的效果,慢摇则形成累积的、从容的视觉感受。比如在影视剧制作中,缓慢的推镜头和前移运动常被用于描述角色感情,进入角色内心从而与观众产生互动。
希区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中“浴室谋杀”一场戏,用了45秒钟表现刺杀动作和被害者倒下的动作,这比实际的时间要长多了,然而并不感到拖沓,相反,却十分紧张。因为导演用了78个摄影机位来表现这一场面。平均每个机位只有14个画格,即半秒钟一个镜头。短镜头、迅速变换机位加上情节本身的紧张度,使这个场面恐怖而抓人。
三、蒙太奇——镜头的内部运动
所谓“蒙太奇”,就是“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予节奏感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想法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邮寄的技术整体。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把蒙太奇视为“创造性的剪刀,认为它能创造出并能让观众感受到原先在镜头里所看不到的东西。”
1、叙事蒙太奇。就是将镜头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因果关系组接在一起,它能连接的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
叙事蒙太奇的使用压缩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从杂乱无章的现实生活中删去剧情的薄弱环节从而理出一条完整线索。
在《海上钢琴师》中,1900由着他的养父哄睡了之后,镜头切换到航行的船上,然后又切到1900身上,这里他明显长大了,这中间航行的船象征着正在流失的时间和1900的成长。
2、节奏蒙太奇。节奏并不单纯存在于画面本身,它也存在画面的连续运动中,节奏蒙太奇以镜头长度和画面内部的运动为基础。用短焦距摄影镜头拍摄被摄体的运动,可以加快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强画面的视觉节奏感。例如拍摄战场厮杀或相互追逐的场面时,常用这种办法表现紧张的气氛和节奏。
3、剪辑蒙太奇。同样的材料通过不同的见解就会产生不同的影片内涵。在这个剪辑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赋予影片以一种运动的节奏感。在电影《逆风飞翔》中,裕翔和朋友赶去参加音乐比赛,小洁参加国际舞蹈团舞蹈演员甄选,两个人为了梦想努力尝试,在这段戏中,镜头来回切换,两人在不同的空间里,随着钢琴曲的想起,小洁嗯哼裕祥仿佛融合在了一个空间,一个人谈钢琴,一个人跳舞。随着音乐的伸展,大家都进入了状态,忘记了从前受到的轻视,忘记这一路的辛苦,忘记了坚持的过程需要多少勇气,这一刻都释放了,为了自己活着,为了自己努力一次。整部电影多采用跟拍手法,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使观众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除上述各种运动性外,一部影片中还有其它很多元素都具有运动性——可以利用光线的明暗强弱、明暗比例、光线效果等产生影片的节奏变化;可以利用摄影机在明暗依次变化的环境中运动,都可以产生运动的节奏感;影片的色彩也具有运动。
在一些作品中,通过支离破碎、无逻辑关系的镜头剪辑造成跳跃式的画面运动,是一些新锐导演传达个性化叙事策略的方法。
例如,在梦之安魂曲中,最典型的就是在嗑药的部分,下粉、吸食、注射器抽动、红细胞飘逸、瞳孔散大等等镜头配上抽象的配音将整个过程形象到神化的地步。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关键词:运动语言;视知觉;叙事语境;修辞
运动是影视艺术中最独特、最重要的特征。这种运动性包括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剪辑,造成的运动等等。正是这些运动综合表现在银幕或者荧屏上,使得影视艺术具有了无限的视觉表现力,它可以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跨度中跳跃,成为一门真正在空间和时间上享有绝对自由的艺术。
一、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电影通过不断变换的画面突破了摄影的“框”的局限,在运动过程中,连续性的空间呈现带来了变化中三维空间的深度感,摆脱了二维画面固定而刻板的内在结构,人和物在一个封闭式的景框中运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行动来讲述故事。电影通过动作塑造银幕人物形象,通过外部动作表现人物内在的复杂心理活动。
画面的运动性也是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最大区别。绘画通过静止的图片向人们传达某种思想和意境,而电影则通过运动的画面向观众传达一个运动线性发展的过程,并且更形象。比起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平面性以及各人想象性的人物形象,电影更能刻画出人物的空间立体感——不是直接用言语传达,而是通过各种动作、表情及台词让观众能够自觉地感知。
二、摄像机的运动
一部电影中,摄影机运用推、拉、摇、移、跟、升降和手持等不同形式的手法拍摄,能带来流畅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造型韵味。一位成功的电影导演总会充分利用摄影机的方位变化拍摄出带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和个人风格的电影画面———这也是电影能成为独立艺术的重要因素。摄影机的每一个取景角度和方位的变化都体现了导演独具匠心的暗示及象征。
1.景别镜头的运动。常见的景别镜头分为大、全、中、近、特五种。通过全景,将人物放在这种大环境中,着重突出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况——故事主题处于不断变化的地点之中,在广阔空间内提供一个叙事背景的介绍。而特写镜头是任何戏剧手段都无法达到的的境界,特写镜头是最容易传达情感的,甚至不需要语言,仅仅通过面部表情即能完成意义的传递。特写镜头深入到我们的感知世界当中,完成情绪的发展,也是一种叙事的运动。五种景别的交替使用,根据导演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景别,传达不同的意义,还能通过景别的衔接来完成并不枯燥的动作的发展。
2.拍摄方式的运动。著名电影理论家埃利·福尔津津乐道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摄影机的技巧能把我们引进一个隐蔽的现实核心里去,并且使我们看到这种现实在实质上就是一种运动。拍摄对象在运动,摄影师也在不停地运动。所以需要不停地调整摄影机的拍摄方位、角度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摄影机的运动是电影中最基础的运动,也正是摄影机的加入使电影完全区别于戏剧,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运动摄影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一个镜头内不经过外部剪辑,主要由连续不断运动着的画面来体现。摄影机的运动摄影既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又可以强化影片的速度和节奏。
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方式最直观地体现了摄像机的运动。推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介绍物;拉镜头相反,将注意力远离介绍物;移镜头大多以摇臂和轨道做辅助,拍摄稳定的运动镜头;跟是有目的性的跟随以突出拍摄主体;摇镜头大多用于大范围环境的介绍。跟镜头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通过镜头的主体运动构成叙事空间的一种转移。
所谓主观镜头就是摄影机镜头模仿片中特定人物的视点或视线角度所获得的画面。“明显表示出导演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在银幕上的直观效果上可产生间离感。通常通过异常的运动摄影获得。”运用运动摄影拍摄的主观镜头,将使观众与影片本身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让观众产生强烈参与感。通过剧中人物的视角拍摄的主观镜头更容易使观众获得特定人物在情节中的心理情绪,从而对观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冲击。
在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结尾马大三人头落地时主观镜头的设计,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来模拟马大三的视角,马大三被砍下的头在地上翻滚时,从这个头看出去的景像是天旋地转,头颅转动九圈,眼珠转了三圈,画面变成彩色,最终头颅在地面停止转动,视线也顺着地平线定格在日本兵的小腿和模糊的戏楼。
创作者对运动摄影的速度做主观化处理,加快或放慢摄影机的运动速度,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节奏变化、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样是推镜头,快推、急推是一种特别强调,慢推、缓推则是一种不易觉察的情绪渗透和渲染;同样是摇镜头,快摇富有冲击力,可以产生突然的,令人惊异的效果,慢摇则形成累积的、从容的视觉感受。比如在影视剧制作中,缓慢的推镜头和前移运动常被用于描述角色感情,进入角色内心从而与观众产生互动。
希区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中“浴室谋杀”一场戏,用了45秒钟表现刺杀动作和被害者倒下的动作,这比实际的时间要长多了,然而并不感到拖沓,相反,却十分紧张。因为导演用了78个摄影机位来表现这一场面。平均每个机位只有14个画格,即半秒钟一个镜头。短镜头、迅速变换机位加上情节本身的紧张度,使这个场面恐怖而抓人。
三、蒙太奇——镜头的内部运动
所谓“蒙太奇”,就是“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予节奏感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想法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邮寄的技术整体。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把蒙太奇视为“创造性的剪刀,认为它能创造出并能让观众感受到原先在镜头里所看不到的东西。”
1、叙事蒙太奇。就是将镜头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因果关系组接在一起,它能连接的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
叙事蒙太奇的使用压缩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从杂乱无章的现实生活中删去剧情的薄弱环节从而理出一条完整线索。
在《海上钢琴师》中,1900由着他的养父哄睡了之后,镜头切换到航行的船上,然后又切到1900身上,这里他明显长大了,这中间航行的船象征着正在流失的时间和1900的成长。
2、节奏蒙太奇。节奏并不单纯存在于画面本身,它也存在画面的连续运动中,节奏蒙太奇以镜头长度和画面内部的运动为基础。用短焦距摄影镜头拍摄被摄体的运动,可以加快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强画面的视觉节奏感。例如拍摄战场厮杀或相互追逐的场面时,常用这种办法表现紧张的气氛和节奏。
3、剪辑蒙太奇。同样的材料通过不同的见解就会产生不同的影片内涵。在这个剪辑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赋予影片以一种运动的节奏感。在电影《逆风飞翔》中,裕翔和朋友赶去参加音乐比赛,小洁参加国际舞蹈团舞蹈演员甄选,两个人为了梦想努力尝试,在这段戏中,镜头来回切换,两人在不同的空间里,随着钢琴曲的想起,小洁嗯哼裕祥仿佛融合在了一个空间,一个人谈钢琴,一个人跳舞。随着音乐的伸展,大家都进入了状态,忘记了从前受到的轻视,忘记这一路的辛苦,忘记了坚持的过程需要多少勇气,这一刻都释放了,为了自己活着,为了自己努力一次。整部电影多采用跟拍手法,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使观众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除上述各种运动性外,一部影片中还有其它很多元素都具有运动性——可以利用光线的明暗强弱、明暗比例、光线效果等产生影片的节奏变化;可以利用摄影机在明暗依次变化的环境中运动,都可以产生运动的节奏感;影片的色彩也具有运动。
在一些作品中,通过支离破碎、无逻辑关系的镜头剪辑造成跳跃式的画面运动,是一些新锐导演传达个性化叙事策略的方法。
例如,在梦之安魂曲中,最典型的就是在嗑药的部分,下粉、吸食、注射器抽动、红细胞飘逸、瞳孔散大等等镜头配上抽象的配音将整个过程形象到神化的地步。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