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中胡琴配乐对人物情感的刻画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7年6月,一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播出,在影视界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而贯穿整部电视剧的背景音乐,是由赵季平老师同名改变的民族交响乐,深邃意境和现实人格的“谐和之美”的凸现,以至作品一经上演,即刻在民族音乐圈内引发强烈的震动。而胡琴作为交响乐队的主奏器乐之一,在演奏过程中,无论是独奏还是和小乐队、交响乐队的配合,都是围绕影视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各种情感的表达需要。
  关键词:胡琴艺术;乔家大院;情感刻画
  整部《乔家大院》的交响乐曲中,总共出现了三种胡琴乐器,在《序曲》这一乐章中,同时出现了晋胡、二股弦两种乐器,后来在《爱情》《商路》这两个乐章中又出现了二胡,最后的《远情》乐章也是由晋胡和二股弦合奏结尾的。可以说,在整部交响乐中,胡琴演奏占了主要的作用。而整部交响乐组曲,作为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配乐,主要用来衬托电视剧中人物的情感表现,胡琴的高亢清亮、细腻婉转,十分贴切的表达了剧情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折。
  一、胡琴独奏在《乔家大院》中对人物情感的刻画
  在交响乐《乔家大院》组曲的《爱情》和《商路》两个乐章中出现了同一旋律的二胡独奏。这同一旋律的独奏,放在两个不同的乐章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果这段旋律只单独的放在《爱情》这一乐章中,能表达出主人公坎坷甜蜜的爱情,拟人化的琴声,犹如在轻声细语的诉说。弦乐细腻的表达出时而忧怨,时而欢欣甜美之声,而且二胡所特有的内外弦的不同音色,左手手指在琴弦上的滑揉,抑扬顿挫的右手运弓,再加上并不特别明亮的鼓、镲之声揭示了爱恨交织矛盾心理。都是对那个时代的简简单单的爱情描绘和向往。而同样的一段旋律如果放在《商路》这一乐段中,在演奏的过程中主旋律基本上没什么改变,但是在乐曲的配乐上稍微的减少了几件乐器,使的整首旋律的感觉更加的平淡,对应着的场面就好像是第二天就要出发开辟商路,好好享受出发前的最后一个夜晚,那种宁静,悠远的场景,为后面商路开拓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樣的一段旋律在不同背景下的诠释,就好像同样的一首乐曲由不同的演奏家演奏出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同样的一段旋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析。而且稍微改动一点旋律的节奏和力度的变化,这段旋律就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这也是音乐最大的魅力。而配乐音乐也是这样,根据剧情的不同,人物心理的不同,背景音乐的演奏方式和表达的情感也会相应的不同。二胡演奏家邓建栋的演奏,无论其演奏的风格特色,还是演奏的技巧,都把这段音乐完美的表达出来。
  二、胡琴与小乐队的配合在《乔家大院》中对人物情感的刻画
  在交响乐《乔家大院》组曲的第一乐章《序曲》中,音乐以大提琴低沉浑厚的齐奏开场,青年歌唱家谭晶与合唱团一咏三叹的歌声,充满岁月的沧桑感,然后是山西特色乐器晋胡、二股弦的演奏,配合小乐队的伴奏,把人们带进古老的晋中大地。在整部作品中,晋胡和二股弦这两件不起眼的地方戏曲的特色乐器的运用最为叫绝,可谓是匠心独运。
  而在《爱情》这一乐章,经过前面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的描述,通过一段与乐队的短暂配合,为后来的爱情埋下伏笔之外。后面乐段和小乐队配合,用小快板的节奏,快捷的音头和小滑音的技巧,充分的表现出了陷入甜蜜爱情的主人公的欢快与喜悦。
  在最后的《远情》这一乐章中,再次重现了《序曲》时的苍凉的场景,尤其是在最后,晋胡、二股弦的再次出现,那缠绵、有穿透力的音色,一下子是音乐变得非常明亮,它直奔凄美的音乐主题,既准确的表达感情的内容,有准确的表达感情的强度。它像是一种灵魂的语言,借声音抒发深邃的喜悦或悲哀,超越自然感情之上。而伴随着这两个乐器同时出现的主旋律,作为“山西”的代表音调,已传遍神州大地,还留传到国外,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见,只有好的音乐作品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乐器的潜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胡琴和交响乐队的配合在《乔家大院》中对人物情感的刻画
  胡琴与交响乐队的配合还是主要体现在《爱情》这一乐章,在这一樂章的最后,二胡与交响乐队的一问一答的交替配合模式,不仅讲述了主人公的爱情生活,还诉说了另外一个女人对深爱的人的仰慕,最后却很无奈的面对“春去秋来,叹世事沧桑,算人生成败相当”的悲惨命运。
  将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三个小时的配乐,改编成一部民族交响组曲,仅构思,赵季平先生花了整整半年多时间。在这部作品中,凄美音乐中的哲理清思,犹如东坡先生论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四、结语
  胡琴艺术通过民族交响乐《乔家大院》的成功演出,在民乐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为胡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道路。首先要有一个有情节,有故事,有内涵的曲目,然后有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还要有一个高素质的演奏家,音乐就会发展壮大。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成功演出,是中国民族交响乐创作上的又一次有益的尝试,不仅对如何借鉴和应用民族音乐素材进行交响乐创作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更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在国际造船行业领域中曾嘗试以低成本优势抢占造船市场份额,从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价不断下跌,人民币开始贬值,上升的劳动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都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如何降低船舶建造成本、控制风险和增加企业效益就要从船舶焊接方面着手。无损检测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于船舶建造中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为产品管理質量主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煤油白粉法、超声波探伤、荧光探伤、磁粉探伤以及射线探伤等
期刊
摘要:当今,机械自动化生产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对数控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職学校也要对数控专业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这篇文章首先介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探讨培养对策,从而指导我国的中职学校不断进程创新。  关键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就业岗位需求;培养策略  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品格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近年来,环境污染形势每况愈下,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迫在眉睫。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境保护的管理水平,以确保生态环境获得有效保护是每一位生活在地球家园的公民均需思考的问题。目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被提升日程,国家政府领导人均对其予以了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就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对策进行探究,就相关工作开展过程
期刊
摘要:20世纪30年代正值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的蓬勃发展时期,中国的群众歌曲创作,经过了“学堂乐歌”时期和“五·四”运动时期的酝酿、起步,到30年代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日军全面入侵的危机,全面抗战成为所有中国人的呼声。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爱国音乐家们创作了大量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题的抗战救亡歌曲,形成了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史上一个空前的高峰。  关键词:贺
期刊
摘要:服饰文化是同语言一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既是精神文明的表现,又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在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服饰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发展。从我们祖先披着树皮树叶御寒,到进入保暖时期,再进步到保暖与美兼备的时期。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之中,服饰的保暖作用与审美结合,促进了服饰的发展。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服饰对于人类来说,不仅有保暖和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体现出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传统图案是现代服饰设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再创造空间,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元素及其文化内涵,探索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使传统文化元素既能传递传统文化内涵,又能传递时尚信息。  关键词:传统服饰;传统元素;现代设计;服装设计  中华民族的剪纸艺术相传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铝是我国工业发展重要的资源,在新时期我国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我国铝资源大量消耗,在再生铝产业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得到全面发展,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经形成产业圈,而且逐步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但是就其具体过程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再生铝最新
期刊
摘要:光赋予万物以色彩,光线是人和一切昼行动物大部分生命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又是推动生命活动的热量的视觉对应物。有了光,世界才成为可视的,并进而产生视觉艺术。光在绘画艺术制作中的运用,某种程度上说一直贯穿始终,光色的表现也一直被不断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光线;亮度;绘画;表现特征  光线本身作为一种人类生命条件的自然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深层心理及全部精神层面,而光又是绘画的核心,没有光,就没
期刊
摘要:水墨人物画是在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对西方绘画的吸收,蒋兆和先生更是将这一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传统蒋兆和先生依旧主张水墨画要用“白描”的方式,对于西画,蒋兆和先生吸收其科学的解剖、结构等方法理论。对于艺术的精神追求,蒋兆和先生用绘画的方式承载着人的苦难、希望、美善、智慧和信仰,以及蕴藏着人对内与外的生命情感体验。  关键词:蒋兆和;写实;水
期刊
摘要:黄筌是西蜀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家,花鸟画在唐朝时期渐渐形成单独的一门画科,但从青涩逐步走向成熟并到达绘画的顶峰却到了五代时期。其中以宋代花鸟画的发展最为迅速,它不只是陶冶了文人士大夫的情操,更是逐渐成为了皇家权贵甚至于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审美标准。现如今我们所知道的两宋期间的宫廷画家众多,其中以黄筌最具代表性。黄筌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态丰满,赋色浓艳华丽,线条勾勒精細,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