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坚持与时俱进,着力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著力培育党建工作新品牌。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树立党建品牌、培育党建品牌、宣传党建品牌,不断激发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创新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党支部根据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确立党建工作突破项目,用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推进项目实施,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具体化,把工作抓准、抓实、抓到点子上,切实解决支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二是努力打造过硬党支部新阵地。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以全面深化过硬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做到党组织“应建尽建”,党组织按期换届“应换尽换”,党务工作力量按不低于职工总数1%“应配尽配”,党建工作经费按工资总额1%“应提尽提”,活动场所设施“应设尽设”,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推动了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将每个支部都打造成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是加强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努力把那些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合格、品行过关、作风过硬、业务突出的良将贤才选拔到国企领导岗位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人才的培养使用,不断优化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有计划地采取双向挂职、实践锻炼等措施,磨炼和考验年轻干部,使他们胜任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选用政治素质过硬、组织协调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业务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大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培训班,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工作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轮岗交流,提高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发展生产一线班组长、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员工入党,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
三、坚持目标导向,着力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已日臻完善。但就党建工作而言,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已建立的也大多处于自发探索阶段,如何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既报经济账、又报党建账,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到,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一是强化考核意识。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十条意见》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经常性督查制度,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首次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当前,部分国企党组织地位边缘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从属化、党建工作空心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意识,改变党建考核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的状况,努力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二是完善考核要素。将各级党组织贯彻上级精神情况纳入考核,将企业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安排部署的重点性工作纳入考核,将企业日常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情况纳入考核,将企业创新工作中的品牌、亮点、特色纳入考核,建立统一规范的具体制度和机制,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机制等,并不断改进和规范考核评价内容、标准、方法与结果运用。三是加强考核体系的可操作性。近年来上级巡视、内部巡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中发现,有的单位在党建考核,尤其是在动态考核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集中检查、轻日常考核”“重规定动作、轻自选动作”“重定性评价、轻定量考核”“重考核分值、轻结果运用”等问题和现象。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内容,改变查阅资料、随机调研、实地察看、个别听取意见等考核方式,发挥好考核结果对奖惩、晋升、收入方面的导向作用,切实沉到支部走近党员进行全方位考核,逐步探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量化考核的路径,确保党建考核的整体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只要我们找准着力点,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就一定能够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一是著力培育党建工作新品牌。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树立党建品牌、培育党建品牌、宣传党建品牌,不断激发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创新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党支部根据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确立党建工作突破项目,用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推进项目实施,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具体化,把工作抓准、抓实、抓到点子上,切实解决支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二是努力打造过硬党支部新阵地。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以全面深化过硬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做到党组织“应建尽建”,党组织按期换届“应换尽换”,党务工作力量按不低于职工总数1%“应配尽配”,党建工作经费按工资总额1%“应提尽提”,活动场所设施“应设尽设”,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推动了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将每个支部都打造成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是加强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努力把那些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合格、品行过关、作风过硬、业务突出的良将贤才选拔到国企领导岗位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人才的培养使用,不断优化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有计划地采取双向挂职、实践锻炼等措施,磨炼和考验年轻干部,使他们胜任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选用政治素质过硬、组织协调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业务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大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培训班,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工作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轮岗交流,提高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发展生产一线班组长、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员工入党,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
三、坚持目标导向,着力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已日臻完善。但就党建工作而言,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已建立的也大多处于自发探索阶段,如何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既报经济账、又报党建账,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到,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一是强化考核意识。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十条意见》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经常性督查制度,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首次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当前,部分国企党组织地位边缘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从属化、党建工作空心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意识,改变党建考核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的状况,努力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二是完善考核要素。将各级党组织贯彻上级精神情况纳入考核,将企业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安排部署的重点性工作纳入考核,将企业日常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情况纳入考核,将企业创新工作中的品牌、亮点、特色纳入考核,建立统一规范的具体制度和机制,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机制等,并不断改进和规范考核评价内容、标准、方法与结果运用。三是加强考核体系的可操作性。近年来上级巡视、内部巡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中发现,有的单位在党建考核,尤其是在动态考核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集中检查、轻日常考核”“重规定动作、轻自选动作”“重定性评价、轻定量考核”“重考核分值、轻结果运用”等问题和现象。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内容,改变查阅资料、随机调研、实地察看、个别听取意见等考核方式,发挥好考核结果对奖惩、晋升、收入方面的导向作用,切实沉到支部走近党员进行全方位考核,逐步探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量化考核的路径,确保党建考核的整体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只要我们找准着力点,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就一定能够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