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何其大,莫能安书桌!”在我的工作簿扉页上赫然记着这么一句话,那是我干了六年兼职编辑之后回到学校再次听到来自会议讲话中的刺耳的“自以为是”而写下的,以此时时警醒自己:即便在这酱缸的浸染中,也要让自我保持一种阅读的自觉以“自洁”,几乎可以说,除了上课,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大家之书”上。或许有人会说,而今的阅读更多的是线上阅读,大数据的资源很多,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阅读,此语不假,但却忽视了“零散的瞬时阅读”很难获得丰富的内在经验,也无助于思考的整体性,倒是助长了内心的浮躁。这从侧面印证了“不安书桌”所产生的诸多不良后果,当然,局中人自我感觉良好!真正的阅读往往是属于个人的长久之事,我对于那种阅读的“集权推动”总是保持一种戒备之心——因其比较容易变味,而那种教师个体的“无用之读”倒是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动力。睁眼四望,我发见大环境特有的暗力对于心智的矮化与侵蚀是比较严重的,为了避免受其荼毒,我在新居中安置了一个空间极大的书房,并对儿子说:这个书房是我用半辈子的时间换来的,既是我的,更是你的!不管身处何方,我几乎把书当成随身必带之物,或者“时时心中有书”。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毋宁说,一日无书,便觉言之无物,说之无趣。那些喜好阅读的人,彼此之间有一种相类的密语,冥冥之中,他们对于文脉的赓续皆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据此使各自的生命时光得以增值。青灯黄卷终不悔,板凳甘坐十年冷。这是读书者的命业,也是教书人值得永远眷念、回望、期待的阳光大道。
读哲学之书是专业阅读的起点亦是归宿。如果要溯源自己的阅读,起初的读,属于本专业的,寥寥无几,比较多的是零散的读,比如职业之初,读了两年的《中国教育报》。2006年开始,在新思考网上的博客书写,再到后来的1+1教育网,竟然在写的推动下,歪打正着地有了一系列的哲学书籍的阅读。一大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系列)在书房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这些时读时新的宝书,确乎能够在众声喧嚣之中立马让自己沉静下来,在人生的许多低谷处重新发现亮光。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个真正善良和明智的人,他们都会很好地利用一切机遇,以现有的条件出发,尽可能永远地做好”,换言之,就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一件事堅持到底,把其做到极致,一如陶行知所言“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这样就能使自我德性达到完善的境界,并在各种各样的磨炼之中寻回属于自己的快乐。此中,勇敢是德性的硬核,“一个勇敢的人必须坚忍不拔,按照理性的命令而感触而行事,以崇高为目的,按照理性的原则行事”,要达到此一目的,则对那些“过度的行为”要有所批判,对那些“可怕的东西”,则不能过分自信或过分恐惧——不然,面对眼前种种“与教育无关”的行为之干扰,教者往往容易迷失心志,更有甚者,会成为某种歪风邪气的帮闲而不自知。
哲人之思,比较难懂,但那些语词又总是在不经意之中提振着你的思维高度与深度,同时又唤醒了一种另类的直觉力。慢慢地,你的思维视角会变得与众不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在一个好的制度中,公民的精神是自由而又有创见的,“公共的事情也就越重于私人的事情,私人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整个的公共幸福就构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幸福,所以很少还有什么再需要个人费心去寻求的”,对于公共领域的关注,实质上也是为了保障个体的存在与生命的延续。在阅读康德的“三大批判”中,往往要停留在许多抽象的专业术语上思虑良久,他那个著名的论断——“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则抓住了感性与知性相互作用的本质,有比较形象的剖析,当人的内心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形成印象时,这种接受性的感觉便是感性,知性则是认识的自发性——对感性直观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这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产生知识。其实,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这也算是一个公共知识领域了,在这里,应该还原其本有的面相:对人性、知性与社会性的深广探寻!由是,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才能名至实归。
读教育经典是直抵本质亦是养护心力。要言不烦,至简至美,在教育经典的品读中,你会发现大方之家对于教育场域中的普遍性问题皆有直抵本质的阐述与剖解,如果遇到个性活跃的大师,还可以感受到其春风般的思想风格对人的自由精神之呵护。在这里,你会有一种“熟悉的陌生”之欣欣然,会有语词发现的窃喜,会有久旱遇甘霖般的滋润感,待到这些经典阅读的积累到了更高的层次,便会有“登泰山而小鲁”的快意,当聆听别人讲述教育经典的时候,就会在共鸣之中触发更多维的视角,从而激发自己去构建属于个体性的经典文本。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宗旨来看,每一位富有独立精神、自由人格的教师,他或她,其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极佳的经典。想起世界教育巨匠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就有莫名的感动,他一辈子待在帕夫雷什中学当老师和校长,二十二年如一日,以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姿态践履着他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他的教育经典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后来者。陶行知的教育经典,则是我们永远不能绕开的一座峰巅,他在中国教育改造、普及乡村教育等领域,皆作出了更早的、更广泛的杰出贡献,得益于一以贯之的经典系列阅读,在对陶行知全集的研读之后,我对于本土教育学的认知有了丰厚的基础,并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晓庄,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2007年),这让我对“教学做合一”的探索有了依托。随后,又在该报登出了《实用、规律、理性:斯宾塞的教育规律》(2007年)和《为生命的觉醒而育人》(2008年)。说来也奇怪,当我关注了这些“大问题”之后,许多来自教育现场的是与非、得与失,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对于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何其幸运!跳出教育看教育,在“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的研读中,我不断地扩展了自己的视域,走出去也好,在经典的殿堂上朝圣也罢,总是有一种方式适合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一定有大富大权,但一定有心魂的安顿,它可以使你的每一天因这些经典的关联而富有创造的内涵。对于所处环境某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痼疾,你会因大师的某个场景的描述,或某句话、某个词的点拨而醍醐灌顶,并在释然之中发见自己的教育主张已悄然浮现。时至今日,我依然感念于当初的“无用之读”,只是率性而为的选择,恰巧遇见了美好的人,并有了一段关于教育经典阅读的珍贵记忆。 读语文教育名家是专业的精进亦是艺术的朝向。如果没有哲思与经典的铺垫,我对于语文名家的精辟论述或许依然缺乏敏感,可以说,生命中的许多伏笔早已在那里等着你。细究这二十四年来的教学历程,可圈可点的高光时刻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在原地打转,或者是绕了许多弯路又回到了原点,这当然有点儿可惜,毕竟时间不允许蹉跎,许多拐点一旦错过,就很难寻回。之所以如此,还是与自己的专业阅读积淀先天性不足有很大的关系,中师时期即便有“阅读课程”与“写作课程”的训练,但彼时的课程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连起码的学术研究意识都没有,再加上后天的专业阅读较零散,起步较晚,有时也缺乏自觉的阅读行动,故此,在吸纳扬弃与自我更新上,也就错过了许多良机。直至读到了“新时期语文教育名家论丛”,才有了最基本的系统的专业阅读,其中要数孙绍振的《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给我的震撼最多,以至于后来几近完整地收藏了他的论著。孙老先生的“文本分析七层次说”涵盖了“阅读学、写作学”众多重要领域的奥义,同时在哲学方法的运用上,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引领学生去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这样说来,它不僅能够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少慢偏废伪”等沉疴,还能为师生的阅读积淀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
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教师个体的成长就不会寂寞了。毋宁说,在少有人走的路上,不时地会有三两好友相互照应,更有人类文明史上众多大师的观照,“中有足乐者”,感奋激越之心常有,夫复何求!那些势利的自负者,自以为手握资源就有生杀大权,殊不知,即便他赚到脑满肠肥,却仍不得人心。对于《叶圣陶教育文集》的阅读,算是对本专业“原典”的“补课”,如果在最初的专业训练中有这样高规格的积淀,就能在“听说读写思”的整体教学实践中,有更多的突围与超越。叶老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是一针见血的,在《变相的语文教学》一文中,他通过对几个课堂的教学考察,指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弊端——“除了听讲、抄写与记录外”,学生就不用做其他事了,我们的学生只是“容器与瓶子”,甚至是“行尸”——没有思想,对教师的讲授惟命是从,这样的教学焉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语文教学中一些“朴素的想头”和“很省事的办法”已经严重地制肘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还美其名曰: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上有所作为,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技能!我们宁可要一个毫无情感的天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要一个血肉丰满的俗人,这岂不怪哉?
读百家之长是成就自己的生命化课堂亦是成全学生之美。教师专业阅读的前期阶段往往以“有用之读”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阅读会更多地走向“无用之读”的奇妙之境——我在读心理学系列、美学系列、史学系列、文学系列时,似见众名家在进行一场场思想碰撞的盛宴。在这种不自觉的漫读中,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似乎也是我专业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我们有一定的认知,知道要因材而教,同时对于那些超过了教师的“关注范围”而产生的问题也能够比较理性地去看待。霍德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阐述让我明白了不同的学生个体,其智能的结构与学习所擅长的领域是各不相同的,因其不同,教师就更应该客观地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教育的敏感准确地把握住“学生智能的倾向、当今时代的需求以及激励学生正面发挥潜能的方式”,从而引导富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朝着我们所期待的“社会与历史”方向发展。从《智能的结构》到《多元智能新视野》,加德纳在这三十多年的研究中,为我们能够系统地了解人的智能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当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施教的时候,需要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质有所觉知。教者对于学生的特质越熟悉,就越能借助学科教学的优势去激励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哪怕是学生的一点小小的进步,也会让我们为之惊喜不已。
教学的敏感来自于大量的专业阅读,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对于教室角落里的那位男生,已经两个星期不动笔写笔记了,我很是揪心,但一直未找他聊,想给他更多时间去适应。这一天,他对于学习仍然无动于衷,恰巧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没想到,才说不了几句话,他就说“不想读书了”,经由办公室里众人的相劝,总算暂时缓解了学习上的对立情绪。他的内心隐藏着许多冲突,只是身边的人无法为其找到化解之法,其实,其症结应该还是在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上。当他回到教室之后,在我的提示下,终于拿起了笔,记下了该写的内容,这一刻,他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深刻的思想斗争。在课堂上,谁能察觉到学生细微的变化,谁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也就能把握住改变学生学习轨迹的主动性。在“读写说合一”的实践体系中,我正千方百计地引领学生行走在生命语文的乐园之中,先帮助他们每人完成第一本最美“读书笔记”,让其学习的时光在课堂里增值。在这凝聚了众多心力的一方小小的课堂上,我抬头仿佛看到了吴非老先生的教诲——“不跪着教书”,低头看见学生的眼神充满了灵性,他们也如我这般——“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书房很小,但精神的世界却很大,在书香的浸润中,人的内在品质会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提升。书房里的另一侧,想为上幼儿园的女儿准备一张小书桌,可是她却问:“为什么要这么小,我要大的。”我微微点头,说:“好吧,等你长大了,你也有一张大书桌。”遵循内在的选择,让一个声音执勤,“由一个词挺入教育的内核”(张文质语),这种安然自适可以融化来自教育现场的躁动。这生命的时光啊,就在小小的书房中增值,而属于我的系列阅读会越来越博且精,立足于本专业的跨界阅读,依然是一种不变的历史视界、生命承续与文化要义在当下的自我烛照。
(作者单位:广东普宁市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毋宁说,一日无书,便觉言之无物,说之无趣。那些喜好阅读的人,彼此之间有一种相类的密语,冥冥之中,他们对于文脉的赓续皆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据此使各自的生命时光得以增值。青灯黄卷终不悔,板凳甘坐十年冷。这是读书者的命业,也是教书人值得永远眷念、回望、期待的阳光大道。
读哲学之书是专业阅读的起点亦是归宿。如果要溯源自己的阅读,起初的读,属于本专业的,寥寥无几,比较多的是零散的读,比如职业之初,读了两年的《中国教育报》。2006年开始,在新思考网上的博客书写,再到后来的1+1教育网,竟然在写的推动下,歪打正着地有了一系列的哲学书籍的阅读。一大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系列)在书房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这些时读时新的宝书,确乎能够在众声喧嚣之中立马让自己沉静下来,在人生的许多低谷处重新发现亮光。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个真正善良和明智的人,他们都会很好地利用一切机遇,以现有的条件出发,尽可能永远地做好”,换言之,就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一件事堅持到底,把其做到极致,一如陶行知所言“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这样就能使自我德性达到完善的境界,并在各种各样的磨炼之中寻回属于自己的快乐。此中,勇敢是德性的硬核,“一个勇敢的人必须坚忍不拔,按照理性的命令而感触而行事,以崇高为目的,按照理性的原则行事”,要达到此一目的,则对那些“过度的行为”要有所批判,对那些“可怕的东西”,则不能过分自信或过分恐惧——不然,面对眼前种种“与教育无关”的行为之干扰,教者往往容易迷失心志,更有甚者,会成为某种歪风邪气的帮闲而不自知。
哲人之思,比较难懂,但那些语词又总是在不经意之中提振着你的思维高度与深度,同时又唤醒了一种另类的直觉力。慢慢地,你的思维视角会变得与众不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在一个好的制度中,公民的精神是自由而又有创见的,“公共的事情也就越重于私人的事情,私人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整个的公共幸福就构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幸福,所以很少还有什么再需要个人费心去寻求的”,对于公共领域的关注,实质上也是为了保障个体的存在与生命的延续。在阅读康德的“三大批判”中,往往要停留在许多抽象的专业术语上思虑良久,他那个著名的论断——“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则抓住了感性与知性相互作用的本质,有比较形象的剖析,当人的内心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形成印象时,这种接受性的感觉便是感性,知性则是认识的自发性——对感性直观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这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产生知识。其实,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这也算是一个公共知识领域了,在这里,应该还原其本有的面相:对人性、知性与社会性的深广探寻!由是,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才能名至实归。
读教育经典是直抵本质亦是养护心力。要言不烦,至简至美,在教育经典的品读中,你会发现大方之家对于教育场域中的普遍性问题皆有直抵本质的阐述与剖解,如果遇到个性活跃的大师,还可以感受到其春风般的思想风格对人的自由精神之呵护。在这里,你会有一种“熟悉的陌生”之欣欣然,会有语词发现的窃喜,会有久旱遇甘霖般的滋润感,待到这些经典阅读的积累到了更高的层次,便会有“登泰山而小鲁”的快意,当聆听别人讲述教育经典的时候,就会在共鸣之中触发更多维的视角,从而激发自己去构建属于个体性的经典文本。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宗旨来看,每一位富有独立精神、自由人格的教师,他或她,其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极佳的经典。想起世界教育巨匠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就有莫名的感动,他一辈子待在帕夫雷什中学当老师和校长,二十二年如一日,以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姿态践履着他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他的教育经典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后来者。陶行知的教育经典,则是我们永远不能绕开的一座峰巅,他在中国教育改造、普及乡村教育等领域,皆作出了更早的、更广泛的杰出贡献,得益于一以贯之的经典系列阅读,在对陶行知全集的研读之后,我对于本土教育学的认知有了丰厚的基础,并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晓庄,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2007年),这让我对“教学做合一”的探索有了依托。随后,又在该报登出了《实用、规律、理性:斯宾塞的教育规律》(2007年)和《为生命的觉醒而育人》(2008年)。说来也奇怪,当我关注了这些“大问题”之后,许多来自教育现场的是与非、得与失,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对于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何其幸运!跳出教育看教育,在“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的研读中,我不断地扩展了自己的视域,走出去也好,在经典的殿堂上朝圣也罢,总是有一种方式适合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一定有大富大权,但一定有心魂的安顿,它可以使你的每一天因这些经典的关联而富有创造的内涵。对于所处环境某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痼疾,你会因大师的某个场景的描述,或某句话、某个词的点拨而醍醐灌顶,并在释然之中发见自己的教育主张已悄然浮现。时至今日,我依然感念于当初的“无用之读”,只是率性而为的选择,恰巧遇见了美好的人,并有了一段关于教育经典阅读的珍贵记忆。 读语文教育名家是专业的精进亦是艺术的朝向。如果没有哲思与经典的铺垫,我对于语文名家的精辟论述或许依然缺乏敏感,可以说,生命中的许多伏笔早已在那里等着你。细究这二十四年来的教学历程,可圈可点的高光时刻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在原地打转,或者是绕了许多弯路又回到了原点,这当然有点儿可惜,毕竟时间不允许蹉跎,许多拐点一旦错过,就很难寻回。之所以如此,还是与自己的专业阅读积淀先天性不足有很大的关系,中师时期即便有“阅读课程”与“写作课程”的训练,但彼时的课程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连起码的学术研究意识都没有,再加上后天的专业阅读较零散,起步较晚,有时也缺乏自觉的阅读行动,故此,在吸纳扬弃与自我更新上,也就错过了许多良机。直至读到了“新时期语文教育名家论丛”,才有了最基本的系统的专业阅读,其中要数孙绍振的《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给我的震撼最多,以至于后来几近完整地收藏了他的论著。孙老先生的“文本分析七层次说”涵盖了“阅读学、写作学”众多重要领域的奥义,同时在哲学方法的运用上,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引领学生去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这样说来,它不僅能够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少慢偏废伪”等沉疴,还能为师生的阅读积淀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
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教师个体的成长就不会寂寞了。毋宁说,在少有人走的路上,不时地会有三两好友相互照应,更有人类文明史上众多大师的观照,“中有足乐者”,感奋激越之心常有,夫复何求!那些势利的自负者,自以为手握资源就有生杀大权,殊不知,即便他赚到脑满肠肥,却仍不得人心。对于《叶圣陶教育文集》的阅读,算是对本专业“原典”的“补课”,如果在最初的专业训练中有这样高规格的积淀,就能在“听说读写思”的整体教学实践中,有更多的突围与超越。叶老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是一针见血的,在《变相的语文教学》一文中,他通过对几个课堂的教学考察,指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弊端——“除了听讲、抄写与记录外”,学生就不用做其他事了,我们的学生只是“容器与瓶子”,甚至是“行尸”——没有思想,对教师的讲授惟命是从,这样的教学焉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语文教学中一些“朴素的想头”和“很省事的办法”已经严重地制肘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还美其名曰: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上有所作为,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技能!我们宁可要一个毫无情感的天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要一个血肉丰满的俗人,这岂不怪哉?
读百家之长是成就自己的生命化课堂亦是成全学生之美。教师专业阅读的前期阶段往往以“有用之读”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阅读会更多地走向“无用之读”的奇妙之境——我在读心理学系列、美学系列、史学系列、文学系列时,似见众名家在进行一场场思想碰撞的盛宴。在这种不自觉的漫读中,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似乎也是我专业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我们有一定的认知,知道要因材而教,同时对于那些超过了教师的“关注范围”而产生的问题也能够比较理性地去看待。霍德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阐述让我明白了不同的学生个体,其智能的结构与学习所擅长的领域是各不相同的,因其不同,教师就更应该客观地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教育的敏感准确地把握住“学生智能的倾向、当今时代的需求以及激励学生正面发挥潜能的方式”,从而引导富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朝着我们所期待的“社会与历史”方向发展。从《智能的结构》到《多元智能新视野》,加德纳在这三十多年的研究中,为我们能够系统地了解人的智能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当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施教的时候,需要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质有所觉知。教者对于学生的特质越熟悉,就越能借助学科教学的优势去激励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哪怕是学生的一点小小的进步,也会让我们为之惊喜不已。
教学的敏感来自于大量的专业阅读,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对于教室角落里的那位男生,已经两个星期不动笔写笔记了,我很是揪心,但一直未找他聊,想给他更多时间去适应。这一天,他对于学习仍然无动于衷,恰巧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没想到,才说不了几句话,他就说“不想读书了”,经由办公室里众人的相劝,总算暂时缓解了学习上的对立情绪。他的内心隐藏着许多冲突,只是身边的人无法为其找到化解之法,其实,其症结应该还是在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上。当他回到教室之后,在我的提示下,终于拿起了笔,记下了该写的内容,这一刻,他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深刻的思想斗争。在课堂上,谁能察觉到学生细微的变化,谁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也就能把握住改变学生学习轨迹的主动性。在“读写说合一”的实践体系中,我正千方百计地引领学生行走在生命语文的乐园之中,先帮助他们每人完成第一本最美“读书笔记”,让其学习的时光在课堂里增值。在这凝聚了众多心力的一方小小的课堂上,我抬头仿佛看到了吴非老先生的教诲——“不跪着教书”,低头看见学生的眼神充满了灵性,他们也如我这般——“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书房很小,但精神的世界却很大,在书香的浸润中,人的内在品质会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提升。书房里的另一侧,想为上幼儿园的女儿准备一张小书桌,可是她却问:“为什么要这么小,我要大的。”我微微点头,说:“好吧,等你长大了,你也有一张大书桌。”遵循内在的选择,让一个声音执勤,“由一个词挺入教育的内核”(张文质语),这种安然自适可以融化来自教育现场的躁动。这生命的时光啊,就在小小的书房中增值,而属于我的系列阅读会越来越博且精,立足于本专业的跨界阅读,依然是一种不变的历史视界、生命承续与文化要义在当下的自我烛照。
(作者单位:广东普宁市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