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建构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建构说,是指人在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能够能动地反映事物的审美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知、情、意系统,包括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审美人格,等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美的规律规范和优化言语实践行动,追求艺术化的理想境地。让小学生在审美的胜境中得到语文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人文性、愉悦性、创造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建构不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其人格,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缺席”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精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内容之上,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能力缺少审美的参与,导致学生审美之感的缺失。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提出如下建构思路:首先教师需要把握阅读教学,掌握教学内容的审美之处,为创设教学情境打好基础,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内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最后开展延伸阅读,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运用审美能力。
一、把握教材,掌握审美
语文本身就渗透着语言之美,发现这些美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并以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会学生欣赏美、表达美与创造美。
只有教师先掌握了阅读课文之美,才能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构建,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的《西湖》一文时,教师首先就需要通过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文章结构及修辞等途径去感受、发现西湖之美。比如:“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这段文字采用的由远及近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山的绿、青、浓、淡四种视感,将西湖比作银镜等,都需要教师通过文字在脑中构建情境,体会西湖之美和文字之美。
二、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建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审美元素,创设与学生的审美相一致的情境,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形成对话,进而快乐地学习知识并获得审美体验。
1.创设审美交流对话情境。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好言好动,基于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组织学生从审美角度就课文的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文章结构等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以此让学生感受审美的愉悦性,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审美的方向发展。
2.语言描绘情境。
语言是构建审美情境的基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语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审美情境的构建需要语言的参与,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生动、优美的语言能够为学生创设如诗如画的情境,让学生尽情领略文章之美与语言之美,还可以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感受情境,更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王二小》这篇文章时,教师用深沉低缓的语调描述王二小壮烈牺牲的一幕:“王二小被敌人用刺刀挑起来,摔死在大石头上,他的血染红了这块石头,染红了周围的草地……”将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深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萌发对抗日英雄的敬重之情。
3.借助媒体,再现情境。
小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长时间的语言说教未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再现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情境,使得课文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PPT播放庐山瀑布的奔腾画面,观看“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华美画面,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影像,再将影像和作品相结合,体会文章的美感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文章人物的情感及当时的心理状态,为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语言文字做好铺垫。比如二年级下册的《狐假虎威》是一篇预言故事,也是一篇易于做角色扮演游戏的文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体味动物们的情感色彩,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延伸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只有在学生真正融入美的氛围之中,对阅读真正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取得最佳阅读教学效果。延伸阅读为学生运用审美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比如学完《三打白骨精》可以延伸阅读《大闹天宫》和《三借芭蕉扇》等文章。
语文本身就充满一种美,需要学生用心体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为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审美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缺席”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精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内容之上,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能力缺少审美的参与,导致学生审美之感的缺失。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提出如下建构思路:首先教师需要把握阅读教学,掌握教学内容的审美之处,为创设教学情境打好基础,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内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最后开展延伸阅读,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运用审美能力。
一、把握教材,掌握审美
语文本身就渗透着语言之美,发现这些美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并以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会学生欣赏美、表达美与创造美。
只有教师先掌握了阅读课文之美,才能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构建,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的《西湖》一文时,教师首先就需要通过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文章结构及修辞等途径去感受、发现西湖之美。比如:“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这段文字采用的由远及近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山的绿、青、浓、淡四种视感,将西湖比作银镜等,都需要教师通过文字在脑中构建情境,体会西湖之美和文字之美。
二、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建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审美元素,创设与学生的审美相一致的情境,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形成对话,进而快乐地学习知识并获得审美体验。
1.创设审美交流对话情境。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好言好动,基于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组织学生从审美角度就课文的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文章结构等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以此让学生感受审美的愉悦性,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审美的方向发展。
2.语言描绘情境。
语言是构建审美情境的基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语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审美情境的构建需要语言的参与,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生动、优美的语言能够为学生创设如诗如画的情境,让学生尽情领略文章之美与语言之美,还可以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感受情境,更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王二小》这篇文章时,教师用深沉低缓的语调描述王二小壮烈牺牲的一幕:“王二小被敌人用刺刀挑起来,摔死在大石头上,他的血染红了这块石头,染红了周围的草地……”将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深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萌发对抗日英雄的敬重之情。
3.借助媒体,再现情境。
小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长时间的语言说教未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再现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情境,使得课文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PPT播放庐山瀑布的奔腾画面,观看“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华美画面,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影像,再将影像和作品相结合,体会文章的美感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文章人物的情感及当时的心理状态,为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语言文字做好铺垫。比如二年级下册的《狐假虎威》是一篇预言故事,也是一篇易于做角色扮演游戏的文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体味动物们的情感色彩,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延伸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只有在学生真正融入美的氛围之中,对阅读真正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取得最佳阅读教学效果。延伸阅读为学生运用审美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比如学完《三打白骨精》可以延伸阅读《大闹天宫》和《三借芭蕉扇》等文章。
语文本身就充满一种美,需要学生用心体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为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审美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