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学习主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增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连贯性和乐趣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的主要问题出发,简要阐述了几种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良性互动的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写作训练;良性互动
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发展学生高兴思维和丰富书写方式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写作训练具有重要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写作是学生情感的输出口,只有好的文笔和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这与阅读教学的意义又不谋而合,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的主要问题
1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误区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往往事倍功半,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体验,学生独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压抑,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毫无灵性可言。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进行阅读教学时只注重理解课文内容,有的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把课文内容讲清楚,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而完全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也就是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这就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失衡现象而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根源。
1.1 结合过程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
当前在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只抓住了实现互动结果的目的,却忽略了在互动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方式的结合与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这一目标设立实际的授课计划和练习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抓住具体的互动思路,很难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和词、句的处理方法,也很难在写作训练中发挥和提高对阅读情感的把握,阻碍了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互动的效果。
1.2 重视阅读,忽视写作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陷入“重教学轻练习”的误区,总是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的学习方法、知识框架和写作方法等等理论,却忽视了提高学生对这些理论的实际掌握程度,在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互动中,也存在这一误区。教师对阅读的解读和分析详细而彻底,但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过程中,总是敷衍了事,仅仅只是批改分数和错误之处,却不给予学生怎么提高、改正的指导,让学生难以把握具体的提高方法,对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造成了影响。
2 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良性互动的策略
2.1 在阅读训练中进行写作训练的策略
在阅读训练中进行写作训练,要从情感表达、文章结构分布、词句运用等多方面进行。情感是阅读与写作互动的基础与桥梁,各种形形色色的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是多种而丰富的,学生通过对阅读中各种情感的学习和体会,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各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描述手法,提高学生写作的情感表达能力;文章结构的分布和描述手法,是学生完善写作的整体性及丰富写作手法的重要学习和参考依据,教师可以先从模拟写作开始,在遇到比较具有特色的文章结构和叙述手法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提高学生写作的实践能力;对于词句的运用,每个作者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某些具有代表性和学生感兴趣的作者引导学生进行讲解。从细微的角度出发,学习作者用词的深意,有益于提高学生对自身写作的谨慎程度。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用典型的“鲁体”让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不管是鲁迅独特的对词和句的处理方法,还是其文章中一直蕴含的批判与讽刺精神,都是丰富学生写作手法的重要素材,通过对鲁迅文章的学习与模仿,也能提高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感悟,又从文章中反映生活的务实能力。
2.2 在写作训练中培养阅读情感的策略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训练,不管是文体还是情感训练,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对各种情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在这些训练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感,并通过这些情感的学习弥补学生人生经历和体验不足的缺陷,从而增加学生写作中情感的真实性和切实的感人性,而写作训练中的这些情感学习,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阅读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欣赏文章,增加阅读教学效果,促进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例如,在進行《微笑面对生活》这一主题的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和励志故事宣传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那一个个历尽艰难困苦、忍受无数人生磨难却仍然笑对生活、努力生活的榜样去感动学生,唤醒学生真实的情感体会,进而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3立足教材涵盖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写作方法是一个很宽泛的文学语言。从表达方式而言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从表现手法而言,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等。笔者这里仅从课文的选材、开头、结尾的结构特点方面给大家谈谈。
2.4 从挖掘教材的选材特点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5]而现行教材的每篇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写作方法方面都是学生写作很好的范本,教学时应善于挖掘教材潜在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指导。七年级下册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文章以“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乏味的生活对比来揭示文章的主题,而就选材而言,文章前部分又通过“夏天百草园的有趣景色”、“美女蛇的传说”和“雪地捕鸟”典型小事件来写“百草园”的乐趣,教学时,不妨指导学生学习“夏天百草园的有趣景色”的描写方法,以《校园的秋天》诸如的作文题进行片段性写作训练,然后,再从文章选材的角度,以《童年趣事》或《我的童年生活》类似作文题进行完整性作文训练,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付诸于实践训练,有利培养学生从模仿到创新写作的能力,可见,通过挖掘教材这些潜在的选材特点进行写作指导,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一定会给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跟任务,针对性地完成计划教学内容,更好地促进阅读教育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实行多方面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在写作训练中培养阅读情感,紧抓教材,把握学生情感的转化,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更易体会到阅读与写作直接的联系,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月. 试论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6(3):70-70.
[2]叶丽凤.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互动的有效实现[J]. 课外语文, 2017(31):132-132.
[3]吴秀云. 探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纽带的建立和完善[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 13(1):111-112.
(作者单位:霍州市教育科技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写作训练;良性互动
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发展学生高兴思维和丰富书写方式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写作训练具有重要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写作是学生情感的输出口,只有好的文笔和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这与阅读教学的意义又不谋而合,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的主要问题
1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误区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往往事倍功半,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体验,学生独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压抑,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毫无灵性可言。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进行阅读教学时只注重理解课文内容,有的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把课文内容讲清楚,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而完全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也就是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这就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失衡现象而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根源。
1.1 结合过程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
当前在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只抓住了实现互动结果的目的,却忽略了在互动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方式的结合与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这一目标设立实际的授课计划和练习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抓住具体的互动思路,很难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和词、句的处理方法,也很难在写作训练中发挥和提高对阅读情感的把握,阻碍了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互动的效果。
1.2 重视阅读,忽视写作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陷入“重教学轻练习”的误区,总是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的学习方法、知识框架和写作方法等等理论,却忽视了提高学生对这些理论的实际掌握程度,在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互动中,也存在这一误区。教师对阅读的解读和分析详细而彻底,但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过程中,总是敷衍了事,仅仅只是批改分数和错误之处,却不给予学生怎么提高、改正的指导,让学生难以把握具体的提高方法,对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造成了影响。
2 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良性互动的策略
2.1 在阅读训练中进行写作训练的策略
在阅读训练中进行写作训练,要从情感表达、文章结构分布、词句运用等多方面进行。情感是阅读与写作互动的基础与桥梁,各种形形色色的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是多种而丰富的,学生通过对阅读中各种情感的学习和体会,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各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描述手法,提高学生写作的情感表达能力;文章结构的分布和描述手法,是学生完善写作的整体性及丰富写作手法的重要学习和参考依据,教师可以先从模拟写作开始,在遇到比较具有特色的文章结构和叙述手法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提高学生写作的实践能力;对于词句的运用,每个作者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某些具有代表性和学生感兴趣的作者引导学生进行讲解。从细微的角度出发,学习作者用词的深意,有益于提高学生对自身写作的谨慎程度。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用典型的“鲁体”让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不管是鲁迅独特的对词和句的处理方法,还是其文章中一直蕴含的批判与讽刺精神,都是丰富学生写作手法的重要素材,通过对鲁迅文章的学习与模仿,也能提高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感悟,又从文章中反映生活的务实能力。
2.2 在写作训练中培养阅读情感的策略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训练,不管是文体还是情感训练,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对各种情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在这些训练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感,并通过这些情感的学习弥补学生人生经历和体验不足的缺陷,从而增加学生写作中情感的真实性和切实的感人性,而写作训练中的这些情感学习,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阅读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欣赏文章,增加阅读教学效果,促进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例如,在進行《微笑面对生活》这一主题的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和励志故事宣传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那一个个历尽艰难困苦、忍受无数人生磨难却仍然笑对生活、努力生活的榜样去感动学生,唤醒学生真实的情感体会,进而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3立足教材涵盖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写作方法是一个很宽泛的文学语言。从表达方式而言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从表现手法而言,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等。笔者这里仅从课文的选材、开头、结尾的结构特点方面给大家谈谈。
2.4 从挖掘教材的选材特点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5]而现行教材的每篇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写作方法方面都是学生写作很好的范本,教学时应善于挖掘教材潜在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指导。七年级下册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文章以“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乏味的生活对比来揭示文章的主题,而就选材而言,文章前部分又通过“夏天百草园的有趣景色”、“美女蛇的传说”和“雪地捕鸟”典型小事件来写“百草园”的乐趣,教学时,不妨指导学生学习“夏天百草园的有趣景色”的描写方法,以《校园的秋天》诸如的作文题进行片段性写作训练,然后,再从文章选材的角度,以《童年趣事》或《我的童年生活》类似作文题进行完整性作文训练,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付诸于实践训练,有利培养学生从模仿到创新写作的能力,可见,通过挖掘教材这些潜在的选材特点进行写作指导,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一定会给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跟任务,针对性地完成计划教学内容,更好地促进阅读教育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实行多方面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在写作训练中培养阅读情感,紧抓教材,把握学生情感的转化,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更易体会到阅读与写作直接的联系,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月. 试论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6(3):70-70.
[2]叶丽凤.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互动的有效实现[J]. 课外语文, 2017(31):132-132.
[3]吴秀云. 探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纽带的建立和完善[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 13(1):111-112.
(作者单位:霍州市教育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