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74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参照组、观察组,各37例,给予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气道护理,对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为16.22%,参照组的发生几率为40.54%,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较佳,值得于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人工气道;针对性护理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
人工气道是用来保证患者气道通畅,纠正其缺氧状态的通气管道。但该治疗方式易出现并发症状,比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极大[1]。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人工气道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对选取的74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气道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74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参照组,各37例。
参照组:年龄14-78岁,平均(53.92±11.28)岁;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比为20:17。
观察组:年龄16-80岁,平均(55.39±10.95)岁;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比为21:16。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此研究工作经我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核、批准;③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不配合此次研究工作者。2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对较。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气道护理,在参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内容为:①人工氣道导管护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确保口腔周围清洁,及时更换胶布,对气管插管的深度作仔细检查。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时留出余地,防止患者体位变化而出现分开情况。对躁动患者行保护性约束,避免意外拔管情况的出现。②口腔护理:对患者行口腔冲洗,后予以口腔护理。用2-3%的硼酸溶液擦洗口腔pH较高者,2%的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腔pH较低者,0.9%的氯化钠注射液擦洗口腔pH呈中性者。③湿化人工气道:维持病房内湿度于60-70%范围内,温度于20-22℃范围内;定时对患者用沐舒坦行雾化吸入,便于痰液稀释、排出;对患者应用人工鼻,呼气时保留水分及热量,吸气时得以释放,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应用呼吸机湿化器进行加温加湿,对吸入气体的温湿度进行调节。④气管切开护理:颈部切口确保清洁,并定时消毒、清洁,定期更换气切垫。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对患者体温、敷料渗液、切口渗出、气管分泌物性质及量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立刻上报医师。限制病室探视次数,室内定期消毒。⑤排痰护理:使用机械振动排痰,降低肺不张发生几率,改善通气功能;定时对患者行吸痰措施,确保其呼吸道通畅。⑥鼻饲管护理:针对痰量较多者,鼻饲饮食进行前,先行吸痰,喂食期间将床头抬高,约为30-45°,饮食温度以38-40°为宜。鼻饲结束后,避免立即拍背、翻身、排痰,防止出现呕吐现象,引发食物反流。
1.3观察指标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用Hunter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h,或者拔管48h内发生以下5项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①白细胞计数上升,至10×109/L;②体温升高,且≥38.5℃;③呼吸道分泌物伴脓性现象;④肺部X线片呈新浸润现象;⑤痰液经培养,生长出致病菌。[3]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对文中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代表2组人工气道患者在以上方面统计学均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为16.22%,参照组的发生几率为40.54%,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人工气道患者较多见的并发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4-5],且人工气道患者若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会增加医疗费用,延迟住院时间,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基础状况差、长期卧床、年龄大、机械通气时间长等。本文研究中主要对选取的人工气道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在人工气道导管护理、口腔护理、湿化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护理、排痰护理、鼻饲管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效果较佳。
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为16.22%,参照组的发生几率为40.54%,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较佳,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利静,何树娟,陈红梅等.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11):1050-1052.
[2]李晶,王旭东,张丹等.重点环节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2242-2244,2288.
[3]田小华.人工气道不同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的效果比较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56,60.
[4]胡莲,庞双艳,海梦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38-139.
[5]陆翠玲,唐晟,刘京涛等.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9):20-23.
关键词:人工气道;针对性护理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
人工气道是用来保证患者气道通畅,纠正其缺氧状态的通气管道。但该治疗方式易出现并发症状,比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极大[1]。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人工气道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对选取的74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气道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74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参照组,各37例。
参照组:年龄14-78岁,平均(53.92±11.28)岁;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比为20:17。
观察组:年龄16-80岁,平均(55.39±10.95)岁;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比为21:16。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此研究工作经我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核、批准;③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不配合此次研究工作者。2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对较。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气道护理,在参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内容为:①人工氣道导管护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确保口腔周围清洁,及时更换胶布,对气管插管的深度作仔细检查。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时留出余地,防止患者体位变化而出现分开情况。对躁动患者行保护性约束,避免意外拔管情况的出现。②口腔护理:对患者行口腔冲洗,后予以口腔护理。用2-3%的硼酸溶液擦洗口腔pH较高者,2%的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腔pH较低者,0.9%的氯化钠注射液擦洗口腔pH呈中性者。③湿化人工气道:维持病房内湿度于60-70%范围内,温度于20-22℃范围内;定时对患者用沐舒坦行雾化吸入,便于痰液稀释、排出;对患者应用人工鼻,呼气时保留水分及热量,吸气时得以释放,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应用呼吸机湿化器进行加温加湿,对吸入气体的温湿度进行调节。④气管切开护理:颈部切口确保清洁,并定时消毒、清洁,定期更换气切垫。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对患者体温、敷料渗液、切口渗出、气管分泌物性质及量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立刻上报医师。限制病室探视次数,室内定期消毒。⑤排痰护理:使用机械振动排痰,降低肺不张发生几率,改善通气功能;定时对患者行吸痰措施,确保其呼吸道通畅。⑥鼻饲管护理:针对痰量较多者,鼻饲饮食进行前,先行吸痰,喂食期间将床头抬高,约为30-45°,饮食温度以38-40°为宜。鼻饲结束后,避免立即拍背、翻身、排痰,防止出现呕吐现象,引发食物反流。
1.3观察指标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用Hunter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h,或者拔管48h内发生以下5项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①白细胞计数上升,至10×109/L;②体温升高,且≥38.5℃;③呼吸道分泌物伴脓性现象;④肺部X线片呈新浸润现象;⑤痰液经培养,生长出致病菌。[3]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对文中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代表2组人工气道患者在以上方面统计学均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为16.22%,参照组的发生几率为40.54%,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人工气道患者较多见的并发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4-5],且人工气道患者若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会增加医疗费用,延迟住院时间,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基础状况差、长期卧床、年龄大、机械通气时间长等。本文研究中主要对选取的人工气道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在人工气道导管护理、口腔护理、湿化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护理、排痰护理、鼻饲管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效果较佳。
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为16.22%,参照组的发生几率为40.54%,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较佳,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利静,何树娟,陈红梅等.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11):1050-1052.
[2]李晶,王旭东,张丹等.重点环节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2242-2244,2288.
[3]田小华.人工气道不同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的效果比较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56,60.
[4]胡莲,庞双艳,海梦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38-139.
[5]陆翠玲,唐晟,刘京涛等.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