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东局势骤然紧张,日本侵略军企图迅速侵占上海,进攻南京。1937年7月11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订立《陆海军航空协定》,打算一举急袭歼灭中国空军,夺取制空权。8月13日,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上海。第2天,中国空军就以“4:0”的辉煌战果,取得震惊世界、彪炳史册的首次对日空战大捷,给日本侵略军当头棒喝。
★航委会接连发布《空军作战命令》——中国空军揭开第二次淞沪抗战序幕
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政府终于下定抗战决心。8月13日,南京航空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空军全部兵力,移用于京沪地区”。14时,第二次“淞沪抗战”爆发仅5个小时,航委会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1号》,急令空军各部队于14日16时至18时调防进驻完毕,并完成攻击前一切准备。
其时,空军第4航空大队原驻江西南昌,“卢沟桥事变”后奉命秘密调防山西阳明堡,准备参加北上作战,但因油料、弹药匮乏,中途转停河南周家口机场,正等待航委会下达命令。这个大队装备较为先进的“霍克Ⅲ”飞机,成员大多为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毕业的优秀学员,大队长是他们的航校教官高志航。第二次“淞沪抗战”一爆发,身怀国仇家恨、朝思暮想抗战的高志航再也按捺不住。他深知战机不能延误,但又考虑到电话请战极有可能遭日军窃听,于是打算亲自去南京。高志航抵达南京后,直奔航委会,找到了航委会主任、空军总指挥周至柔,研究制定全套作战计划。
旧中国积贫积弱,中日空中力量悬殊极大。“九一八”事变时,东北空军300余架飞机全部落入日军之手,全国空中力量损失过半,仅剩各型飞机215架。同时期的日本,虽然没有独立空军,其空中力量主要来源于陆、海军航空兵,但飞机数、质量上都占绝对优势,拥有飞机1639架。全面抗战前,中国空军仅有战斗机305架,各式飞机加起来才600架,而日本拥有飞机2700多架,因此极其藐视羽翼未丰的中国空军。
8月13日23时50分,日本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中将命令“应以全兵力,先发制敌,击破敌空军”。但是,由于台风过境,淞沪地区风速达22米/秒,其海军舰载机无法起飞。14日凌晨5时30分,长谷川清不得不更改数小时前发出的空袭令,“在天气好转之前,暂停空袭”。令他措手不及的是,弱小的中国空军则不顾恶劣天气影响,胸怀视死如归、杀敌卫国的大无畏精神主动出击。
14日凌晨3时30分,按照《空军作战命令第2号》,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24中队9架驱逐机,在中尉队长刘粹刚率领下从扬州机场起飞,沿长江向东搜索,半小时后发现白龙港附近停泊1艘敌舰,立即俯冲投下第1枚炸弹,虽然炸偏了,但副中队长梁鸿云接着投下了第2枚炸弹,击中敌舰尾部,顿时浓烟翻滚;早晨7时,中央航空学校教官组织的暂编大队第35中队5架“可塞”式战斗机,在中队长许思廉率领下从笕桥机场起飞,袭击了上海日军军械库等目标,顿时库区起火,浓烟冲天;8时40分,驻安徽广德机场的第2大队21架“诺斯罗普”式轰炸机,在副大队长孙桐岗率领下轰炸了吴淞口的敌舰及公大纱厂、汇山码头等敌军据点……至当日16时30分,中国空军第2、5航空大队和中央航空学校暂编大队,共出动飞机9批次、76架次,突袭了上海日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等多个重要军事目标,以及停泊在黄浦江面的日舰,炸伤日海军驱逐舰1艘,炸死炸伤日军官兵无数,给日本侵略者予以沉重打击。
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到:“大家都把这一次淞沪会战称为‘八一三’战役,实际上8月13日并未开战,不过是两军对垒。”因此,年轻的中国空军在8月14日主动出击,勇敢地成为了第二次“淞沪抗战”的揭幕者。
★中共地下党员首次参加空战并击落敌机——第四大队“4:0”完胜日军精锐
中国空军从凌晨开始痛击日寇,但真正的“八一四”空战(又称“笕桥空战”),发生在傍晚时分。
面对中国空军的重拳出击,9时40分,长谷川清被迫发布第三道命令,要求驻台北的海军精锐“鹿屋航空队”报复中国空军。14时50分,日军18架“96”式陆上重型轰炸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每3架组成“品”字形小队,飞抵浙江永康上空后分道袭向预定目标笕桥、广德,两支空袭队各9架飞机,分别由新田慎一少佐、浅野楠太郎少佐驾机领队。然而,18时10分,笕桥机场预先发出空袭警报,已收到曹娥机场防空哨所来电通报:日军9架轰炸机,经曹娥江飞向笕桥。
此时的笕桥上空,云底高仅300至500米,能见度很低。18时30分,嚣张跋扈的日军发现了笕桥机场,立刻疏开队形,肆无忌惮地向笕桥机场投弹(这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在侵华战争中投下的第一枚炸弹),殊不知已成为瓮中之鳖。其时,日机在云层底下投弹,但命中率不高,仅命中了机场一些附属设施和加油车。而紧急升空的第4大队飞机,都爬升在4000米高度,所以刚开始并没有发现日机,但隐约听到了爆炸声,遂判断日军机群在云下,于是穿云而下,很快发现了日机。
“八一四”空战正式开始!
分队长谭文率先追击1架日机,但因杀敌心切,在最佳射程之外开了火。高志航发现后,立刻加速抢占有利位置,紧紧咬住这架日机,先对护尾机枪手发起射击,将其击毙后抵近攻击左侧发动机。这架日机立即起火,引燃机翼油箱,然后侧旋下坠,不及地面便已解体,残骸坠落在海宁以西钱塘江边。这是抗战史上被中国空军击落的第一架日机,仓皇跳伞的飞行员立刻被俘虏。
高志航和谭文首开纪录后,第23中队飞行员梁添成在甫明机场上空击落了第2架日机。但是,不少著作和文章认为击落这架日机的是中队长李桂丹和飞行员柳哲生、王文驿。这3人联合击落的1架日机发生在8月15日。李桂丹牺牲前共击落敌机3架,地点为笕桥、曹娥机场上空。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公布的空军战绩(8月14日至31日)中,明确记载梁添成击落4架敌机(轻、重型轰炸机各2架),分别为8月14日、16日各1架,15日2架。 击落第3架日机的是中共地下党员、第22中队中队长郑少愚。当时,郑少愚已从广德机场加油后飞往杭州,途中发现1架日机正往钱塘江方向逃窜,旋即猛力追赶,最终将其击落,坠毁于曹娥江中。
此外,高志航还重创1架日机,这架飞机共中弹73发(左翼14发、右翼21发,其它部位38发),左发停车起火,但因高志航的飞机油料告罄得以逃脱,最终依靠右发飞返台北,降落松山机场时触地损毁,不能修理。
而在广德上空,浅野楠太郎领队的9架日机,与中央航空学校暂编大队所属第34中队队长周庭芳驾驶的飞机相遇。周庭芳当日赴上海轰炸了日军军舰“出云号”等目标,返回笕桥机场着陆后,听说另有9架日机飞向广德,于是立刻起飞追击,虽以一敌九、势单力薄,但毫不退缩。他驾机勇猛冲入日机群,迫使日机队形打乱,匆忙投弹后落荒而逃,使得停放在广德机场上的第二航空大队所属30余架轰炸机免受灭顶之灾。另外,周庭芳还击中1架日机的燃料箱,但也因航油告罄停止追击,这架日机飞返台北时,只能摇摇晃晃地勉强低空飞行,未及回到机场就在基隆港以北海面迫降坠毁,人员获救。
“八一四”空战中,第四大队以“4:0”完胜日军鹿屋航空队。据中日双方资料,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3架、重伤敌机2架、轻伤敌机4架。但第四大队也有4架飞机在空战中受轻伤,另有两架飞机起飞时因油罄熄火而迫降受损,即刘树藩、金安一驾驶的飞机,刘树藩在野外迫降时飞机触及树端,头部受伤,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金安一受轻伤,飞机轻微受损。
★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八一四”空战奠基——空战胜利绝非偶然、影响深远
“八一四”空战是中国空军首次对日空战大捷,彻底洗刷5年前首次“淞沪抗战”中国空军惨败的耻辱,破灭了日军“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鼓舞了全国军民参加抗战的信心决心。
空战结束仅2小时,杭州就出了“号外”,向来不被注意的杭州街头报童仿佛成了空战英雄,杭州80万市民迅速把当晚“号外”抢购一空。因为这次空战太出乎人们意外(包括蒋介石开始也不相信,得知“6:0”的战果后异常高兴,在日记中写道“倭寇空军技术之劣,于此可以寒其胆矣”),所以不少听说过这次空战的人,至今还坚持认为“6:0”的战绩不是误传。
“八一四”空战的胜利绝非偶然。首次“淞沪抗战”时,淞沪地区守军违抗了国民政府意愿,最终放弃抵抗,空军抗日也以惨败告终。此后,我们党在长征路上针对华北事变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大力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呼吁全民族抗战……在我们党不计前嫌、不断努力下,国共双方终于就如何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多轮谈判,蒋介石也改变了此前观望和不抵抗态度,并于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8月6日发布《告空军将士书》,要求空军将士恪守其职,“及时奋发,以死报国”;“八一四”空战当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9月底,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所以,“八一四”空战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逐步形成和日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国共两党同举一面旗的抗日政策为空战胜利奠基。
“八一四”空战的胜利影响深远。8月15日零时,航委会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3号》。当日,中国空军继续对上海日本海军和地面军事目标进行空袭,日军展开疯狂报复,其海军“加贺”号航母45架轰炸机、攻击机倾巢出动,袭击以笕桥机场为中心的军事目标,而第4大队挟首战胜利之威,成功击落日机13架。中午,笕桥空战刚结束,第4大队就奉命移防南京,当日下午又赢得保卫南京的首次空战胜利,击落日海军精锐“木更津航空队”的“96”式重型轰炸机5架,16日又一鼓作气击落日机11架。全面抗战仅两个星期,日海军木更津航空队、鹿屋航空队连遭重创,飞机被歼过半,木更津航空队司令石井大佐在痛苦、绝望中切腹自杀。全面抗战开始后3个月,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85架,炸毁43架,日本报纸惊叹“今日之中国,已非昔日之支那”。
“8.14”空战大捷,戳穿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不久,高志航晋升为空军驱逐司令兼第4大队大队长,第4大队命名为“志航大队”。1939年9月,国民政府还采纳《航空杂志》读者建议,将8月14日确定为“空军节”。空军司令部还邀请著名作曲家刘雪庵谱写歌曲《永生的八一四》,广为传唱:“八一四、西湖滨,海风怒吼山岳倾,浓云如墨天地昏,血溅何兮我雏鹰。志航队、飞将军,群英奋起如流星,掀天揭地鬼神惊,中华男儿万人敌,笕桥精神万古新!”1993年,张学良为《高志航传》一书题词“空军战魂,东北飞鹰”。如今,高志航、李桂丹等一批空日空战英烈,已被国家民政部列入第一、第二批抗日英烈名录。
“以寡击众、临危不乱、忠勇爱国”的“笕桥精神”光耀神州!血战长空、捐躯卫国、义薄云天的笕桥骄子名垂青史!
★航委会接连发布《空军作战命令》——中国空军揭开第二次淞沪抗战序幕
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政府终于下定抗战决心。8月13日,南京航空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空军全部兵力,移用于京沪地区”。14时,第二次“淞沪抗战”爆发仅5个小时,航委会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1号》,急令空军各部队于14日16时至18时调防进驻完毕,并完成攻击前一切准备。
其时,空军第4航空大队原驻江西南昌,“卢沟桥事变”后奉命秘密调防山西阳明堡,准备参加北上作战,但因油料、弹药匮乏,中途转停河南周家口机场,正等待航委会下达命令。这个大队装备较为先进的“霍克Ⅲ”飞机,成员大多为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毕业的优秀学员,大队长是他们的航校教官高志航。第二次“淞沪抗战”一爆发,身怀国仇家恨、朝思暮想抗战的高志航再也按捺不住。他深知战机不能延误,但又考虑到电话请战极有可能遭日军窃听,于是打算亲自去南京。高志航抵达南京后,直奔航委会,找到了航委会主任、空军总指挥周至柔,研究制定全套作战计划。
旧中国积贫积弱,中日空中力量悬殊极大。“九一八”事变时,东北空军300余架飞机全部落入日军之手,全国空中力量损失过半,仅剩各型飞机215架。同时期的日本,虽然没有独立空军,其空中力量主要来源于陆、海军航空兵,但飞机数、质量上都占绝对优势,拥有飞机1639架。全面抗战前,中国空军仅有战斗机305架,各式飞机加起来才600架,而日本拥有飞机2700多架,因此极其藐视羽翼未丰的中国空军。
8月13日23时50分,日本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中将命令“应以全兵力,先发制敌,击破敌空军”。但是,由于台风过境,淞沪地区风速达22米/秒,其海军舰载机无法起飞。14日凌晨5时30分,长谷川清不得不更改数小时前发出的空袭令,“在天气好转之前,暂停空袭”。令他措手不及的是,弱小的中国空军则不顾恶劣天气影响,胸怀视死如归、杀敌卫国的大无畏精神主动出击。
14日凌晨3时30分,按照《空军作战命令第2号》,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24中队9架驱逐机,在中尉队长刘粹刚率领下从扬州机场起飞,沿长江向东搜索,半小时后发现白龙港附近停泊1艘敌舰,立即俯冲投下第1枚炸弹,虽然炸偏了,但副中队长梁鸿云接着投下了第2枚炸弹,击中敌舰尾部,顿时浓烟翻滚;早晨7时,中央航空学校教官组织的暂编大队第35中队5架“可塞”式战斗机,在中队长许思廉率领下从笕桥机场起飞,袭击了上海日军军械库等目标,顿时库区起火,浓烟冲天;8时40分,驻安徽广德机场的第2大队21架“诺斯罗普”式轰炸机,在副大队长孙桐岗率领下轰炸了吴淞口的敌舰及公大纱厂、汇山码头等敌军据点……至当日16时30分,中国空军第2、5航空大队和中央航空学校暂编大队,共出动飞机9批次、76架次,突袭了上海日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等多个重要军事目标,以及停泊在黄浦江面的日舰,炸伤日海军驱逐舰1艘,炸死炸伤日军官兵无数,给日本侵略者予以沉重打击。
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到:“大家都把这一次淞沪会战称为‘八一三’战役,实际上8月13日并未开战,不过是两军对垒。”因此,年轻的中国空军在8月14日主动出击,勇敢地成为了第二次“淞沪抗战”的揭幕者。
★中共地下党员首次参加空战并击落敌机——第四大队“4:0”完胜日军精锐
中国空军从凌晨开始痛击日寇,但真正的“八一四”空战(又称“笕桥空战”),发生在傍晚时分。
面对中国空军的重拳出击,9时40分,长谷川清被迫发布第三道命令,要求驻台北的海军精锐“鹿屋航空队”报复中国空军。14时50分,日军18架“96”式陆上重型轰炸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每3架组成“品”字形小队,飞抵浙江永康上空后分道袭向预定目标笕桥、广德,两支空袭队各9架飞机,分别由新田慎一少佐、浅野楠太郎少佐驾机领队。然而,18时10分,笕桥机场预先发出空袭警报,已收到曹娥机场防空哨所来电通报:日军9架轰炸机,经曹娥江飞向笕桥。
此时的笕桥上空,云底高仅300至500米,能见度很低。18时30分,嚣张跋扈的日军发现了笕桥机场,立刻疏开队形,肆无忌惮地向笕桥机场投弹(这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在侵华战争中投下的第一枚炸弹),殊不知已成为瓮中之鳖。其时,日机在云层底下投弹,但命中率不高,仅命中了机场一些附属设施和加油车。而紧急升空的第4大队飞机,都爬升在4000米高度,所以刚开始并没有发现日机,但隐约听到了爆炸声,遂判断日军机群在云下,于是穿云而下,很快发现了日机。
“八一四”空战正式开始!
分队长谭文率先追击1架日机,但因杀敌心切,在最佳射程之外开了火。高志航发现后,立刻加速抢占有利位置,紧紧咬住这架日机,先对护尾机枪手发起射击,将其击毙后抵近攻击左侧发动机。这架日机立即起火,引燃机翼油箱,然后侧旋下坠,不及地面便已解体,残骸坠落在海宁以西钱塘江边。这是抗战史上被中国空军击落的第一架日机,仓皇跳伞的飞行员立刻被俘虏。
高志航和谭文首开纪录后,第23中队飞行员梁添成在甫明机场上空击落了第2架日机。但是,不少著作和文章认为击落这架日机的是中队长李桂丹和飞行员柳哲生、王文驿。这3人联合击落的1架日机发生在8月15日。李桂丹牺牲前共击落敌机3架,地点为笕桥、曹娥机场上空。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公布的空军战绩(8月14日至31日)中,明确记载梁添成击落4架敌机(轻、重型轰炸机各2架),分别为8月14日、16日各1架,15日2架。 击落第3架日机的是中共地下党员、第22中队中队长郑少愚。当时,郑少愚已从广德机场加油后飞往杭州,途中发现1架日机正往钱塘江方向逃窜,旋即猛力追赶,最终将其击落,坠毁于曹娥江中。
此外,高志航还重创1架日机,这架飞机共中弹73发(左翼14发、右翼21发,其它部位38发),左发停车起火,但因高志航的飞机油料告罄得以逃脱,最终依靠右发飞返台北,降落松山机场时触地损毁,不能修理。
而在广德上空,浅野楠太郎领队的9架日机,与中央航空学校暂编大队所属第34中队队长周庭芳驾驶的飞机相遇。周庭芳当日赴上海轰炸了日军军舰“出云号”等目标,返回笕桥机场着陆后,听说另有9架日机飞向广德,于是立刻起飞追击,虽以一敌九、势单力薄,但毫不退缩。他驾机勇猛冲入日机群,迫使日机队形打乱,匆忙投弹后落荒而逃,使得停放在广德机场上的第二航空大队所属30余架轰炸机免受灭顶之灾。另外,周庭芳还击中1架日机的燃料箱,但也因航油告罄停止追击,这架日机飞返台北时,只能摇摇晃晃地勉强低空飞行,未及回到机场就在基隆港以北海面迫降坠毁,人员获救。
“八一四”空战中,第四大队以“4:0”完胜日军鹿屋航空队。据中日双方资料,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3架、重伤敌机2架、轻伤敌机4架。但第四大队也有4架飞机在空战中受轻伤,另有两架飞机起飞时因油罄熄火而迫降受损,即刘树藩、金安一驾驶的飞机,刘树藩在野外迫降时飞机触及树端,头部受伤,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金安一受轻伤,飞机轻微受损。
★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八一四”空战奠基——空战胜利绝非偶然、影响深远
“八一四”空战是中国空军首次对日空战大捷,彻底洗刷5年前首次“淞沪抗战”中国空军惨败的耻辱,破灭了日军“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鼓舞了全国军民参加抗战的信心决心。
空战结束仅2小时,杭州就出了“号外”,向来不被注意的杭州街头报童仿佛成了空战英雄,杭州80万市民迅速把当晚“号外”抢购一空。因为这次空战太出乎人们意外(包括蒋介石开始也不相信,得知“6:0”的战果后异常高兴,在日记中写道“倭寇空军技术之劣,于此可以寒其胆矣”),所以不少听说过这次空战的人,至今还坚持认为“6:0”的战绩不是误传。
“八一四”空战的胜利绝非偶然。首次“淞沪抗战”时,淞沪地区守军违抗了国民政府意愿,最终放弃抵抗,空军抗日也以惨败告终。此后,我们党在长征路上针对华北事变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大力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呼吁全民族抗战……在我们党不计前嫌、不断努力下,国共双方终于就如何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多轮谈判,蒋介石也改变了此前观望和不抵抗态度,并于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8月6日发布《告空军将士书》,要求空军将士恪守其职,“及时奋发,以死报国”;“八一四”空战当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9月底,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所以,“八一四”空战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逐步形成和日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国共两党同举一面旗的抗日政策为空战胜利奠基。
“八一四”空战的胜利影响深远。8月15日零时,航委会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3号》。当日,中国空军继续对上海日本海军和地面军事目标进行空袭,日军展开疯狂报复,其海军“加贺”号航母45架轰炸机、攻击机倾巢出动,袭击以笕桥机场为中心的军事目标,而第4大队挟首战胜利之威,成功击落日机13架。中午,笕桥空战刚结束,第4大队就奉命移防南京,当日下午又赢得保卫南京的首次空战胜利,击落日海军精锐“木更津航空队”的“96”式重型轰炸机5架,16日又一鼓作气击落日机11架。全面抗战仅两个星期,日海军木更津航空队、鹿屋航空队连遭重创,飞机被歼过半,木更津航空队司令石井大佐在痛苦、绝望中切腹自杀。全面抗战开始后3个月,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85架,炸毁43架,日本报纸惊叹“今日之中国,已非昔日之支那”。
“8.14”空战大捷,戳穿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不久,高志航晋升为空军驱逐司令兼第4大队大队长,第4大队命名为“志航大队”。1939年9月,国民政府还采纳《航空杂志》读者建议,将8月14日确定为“空军节”。空军司令部还邀请著名作曲家刘雪庵谱写歌曲《永生的八一四》,广为传唱:“八一四、西湖滨,海风怒吼山岳倾,浓云如墨天地昏,血溅何兮我雏鹰。志航队、飞将军,群英奋起如流星,掀天揭地鬼神惊,中华男儿万人敌,笕桥精神万古新!”1993年,张学良为《高志航传》一书题词“空军战魂,东北飞鹰”。如今,高志航、李桂丹等一批空日空战英烈,已被国家民政部列入第一、第二批抗日英烈名录。
“以寡击众、临危不乱、忠勇爱国”的“笕桥精神”光耀神州!血战长空、捐躯卫国、义薄云天的笕桥骄子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