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尝试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激活学生的语言文字意识,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技能,引导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都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 训练 尝试
  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工作是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怎样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明确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是要凭借一篇篇课文来进行的。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确定好训练点,还要尽可能选择既能体现语言文字规律,又能发展思维,陶冶学生思想的典型段式或句子。通过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下面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几点尝试。
  一、激活学生的语言文字意识
  语言文字意识是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时有个大致的理解,初步形成知识的框架,为引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以第二段(说走就走至茫茫的跟蓝天相接)为例进行尝试理解:
  (1)这一段主要讲些什么?
  (2)为什么把芦苇比作浪花?
  (3)欢笑着、翻滚着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浪花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4)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看了尝试题激起了兴趣,再认真的阅读课文,让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有一位同学回答说:“这一段写作者在草塘边上看到草塘的美丽景色。作者把草塘的草比作浪花,是因为一望无际的草塘,放眼望去,到处绿油油的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而且草在微风的吹拂下时起时伏,样子的确像大海中的浪花。”
  第一个问题解决后,学生就联系上下文,理解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等词。
  有的同学说:“草塘的草绿得浓厚,发光发亮,再加上草被风吹动后轻轻地摇动,似给人欢笑翻动涌向前方的感觉。”
  有的说:“作者在写草塘的美丽景色时,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塘的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显然,学生尝试理解得很透彻,对文章产生了化静为动的感觉,深深地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脉络,并以情激情,体会到了语言文字中情深、境美、味浓的意境。
  一步步尝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意识,而且懂得运用语言和自我发展语言,同时还伴随着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技能
  语言文字是教学的工具,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形成技能,才能熟练运用。因此,就语文教学实际而言,便是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在设计常识题进行训练时,应把尝试题设计在诱发学生智力开发区,突出语言文字训练,尽可能提高学生表达技巧,丰富表达的形式,创造语言转换的机会,让他们多说多写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做到逐步提高,发展智力。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以描写夏天一段为例。作者为表达小兴安岭夏季的美景,不惜笔墨,用了较多的字词,较长的句式尽情倾诉,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教学时,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而后放出录音,录音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了学生兴奋的情绪。然后出示尝试题:
  (1)夏天的树木有什么特征?
  (2)作者是怎样说明树木葱葱茏茏的?
  (3)怎样理解封、挡、遮这些词?
  (4)雾从山谷中升起来的时候,整个森林起了什么变化?
  (5)从穿过、照射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6)作者为什么还要抓住野花来写?
  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有的读课文,分析、咀嚼句子;有的查字典,质疑时,老师借机点拨指导,使学生有了较深理解。有的说:“作者抓住葱葱茏茏来体现夏天的特征,说明树木的颜色和长势,封、挡、遮三个形象化的动词给人以树木密不透风的感觉。”为了深刻的体会这三个动词的意思,我还让学生走到讲台上模拟动作。
  有的说:“因为树木茂密,林间充足的水汽不易分散,才形成浓雾,浓雾使森林由葱葱茏茏的绿色变成了乳白色。”
  有的说:“文中的穿过、照射体现了阳光的强烈,作者在这里抓住野花来写,更能体现林中美景。”
  就这样通过尝试,不仅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语言文字技能,享受了尝试后获得成功的快乐,还体会到作者描写的逼真,用词的准确,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朴实美。
  三、引导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
  任何一篇文章的细想感情都蕴含在语言文字中,再到体会文章情感,欣赏美词佳句,领会思想内涵,引起感情共鸣。如《落花生》一文结尾:“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 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心上。”
  父亲的话为什么铭记不忘,显然不仅是因为父亲的话重要,还在于语言表达的巧妙。我在指导学生领会思想内涵时,出示尝试题:
  (1)在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父亲的话为什么深深印在我心上?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三段吃花生时的议论。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父亲说的话所蕴含的哲理,懂得父亲以果树中桃、石榴、苹果来与花生对比,深刻地说明了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花生埋在地里;桃子、石榴、苹果高高的挂在枝头,花生矮矮的长在地上。懂得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就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的话说得浅显明白,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所以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实践证明,运用尝试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对激活学生语言意识,训练语言技能,领会文字的思想内涵,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也学得主动、活泼,掌握得牢固、扎实。
其他文献
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
作为学生基本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毋庸讳言,我们现行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少束缚学生手脚,抑制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听说读写的各项语文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写”的地位过于偏重,迫使听说读的能力成为其附庸,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2.过重的学习负担使挣扎于茫茫题海的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和
【摘 要】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情绪波动最大的阶段,步入青春期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常常受到情绪的制约,认识和了解情绪追求的教学意义,利用、引导、点拨叛逆期学生的情绪活力投入到正确的学习活动中去,对指导初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情绪追求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最容易在适合其情绪追求的各种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动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导动机常常与某种能给自己带来即时的积极情绪体验的
“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这一论断提示了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本质,指出了时代发展对培养人才创新素质的呼唤。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因此,教育必须实行高层次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手段,重视开发学生的创
【摘 要】“以德治校”是当今校长的口头禅。如何以德治校?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校长 以德治校 浅见  所谓“德”者,《说文》里把“德”解读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释名·释言语》则解释为 “德者,得也,得事宜也”。现《现代汉语词典》则注释为“道德、品行、政治品德、恩惠”等。那么,校长该如何“以德治校”?  一、认清以德治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江泽民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多,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大都任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意志比较薄弱,怕苦怕累,特别不愿参加一些耐力锻炼和带器械性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教育中,也呈现出种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存在着形式的运动心理阴影。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势必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已成为当前
【摘 要】儿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我国小学生的体质有下降和身体身长发育有提前出现的趋势。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关键词】南阳市七小 小学学生 身长发育 身高 体重  前 言  近年来在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研究工作中,判断儿童发育水平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