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楼市·居住房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777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经营对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房子排着队都买不到的时候,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忽略,但当“冬天”来临,企业面临政策环境变化、资金紧张等状况,品牌的重要性就一下子凸显出来。可惜,很多企业这时候才开始动手似乎有点来不及了。
  在这方面,一向领先的上海,在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塑造上明显滞后。2006年,人口仅有全国总人口1%、全国城镇人口的5%的上海,其商品房销售额高达2177亿元,占到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0510亿的10.6%。与此相对应当是,9000多万人口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2006年商品房销售额2491亿,只比上海略多。北京2006年商品房销售额2159亿元,还少于上海。由此可见上海地产业对全国地产业举足轻重。
  然而,在房地产业正日益走向品牌化生存与发展的今天,上海地产业尽管在市场容量、市场规格上相对兄弟省市还有一定优势,但在塑造优质地产企业、提倡地产企业内涵发展方面已经滞后于全国先进行列。广东已经拥有万科、恒大、碧桂园、富力、合生创展、雅居乐、保利等一批全国性地产知名品牌,在2007年“中国房地产企业200强”中垄断前两强、前6强中占据4位、前9强占据6位。北京地产也拥有SOHO中国、华润置地等全国知名品牌。上海自身的地产企业虽然也有绿地、瑞安、金地、复地、世茂这样已经成功走向全国的优秀品牌,但在规模上、名气上跟广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2007年“中国房地产企业200强”中十强仅有一位(绿地排名第三),20强中也仅有3家。
  根据《上海统计》统计,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额前三名企业一直处于更换之中。如1 998年前三名依次为恒立、金兴、中星;2000年是中星、仲安、绿地;2002年是绿地、大华、上海世贸;2005年是大华、复地和中华企业。这两年则又是绿地为首。房地产企业始终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的加速和中央及上海市政府新一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上海地产企业正面临着融资环境趋紧、销售波动加大、内外竞争加剧、行业诚信严峻、消费者心理变化不定、宏观不确定性增加等诸多新挑战。同时,房地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业组织集中度逐步提高、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向品牌化、规模化与跨区域化方向转变。这些挑战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们注意到,2006年上海房地产企业50强占全市市场销售额的25%,尽管为历年之高,但这个市场聚集度还是偏低,绝大多数上海地产企业还是只开发一两个区域性小楼盘的作坊企业,这对于上海地产企业发挥规模效应、做大做强品牌十分不利。上海地产企业中只有“世茂股份”一家进入胡润2007年社会责任企业50强,这说明上海地产企业对自身社会形象塑造的重视尚有待提高。
  上海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其实早在2000年就提出过,但上海房地产市场在2001~2005年间全国最为火爆,上海各大小地产企业无需下力气练内功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盈利,对品牌塑造意识普遍不强。随着上海成为国家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对象的重中之重,上海所有楼盘普遍旺销的局面自2005年5月之后就不再复现。这促使众多地产开发商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海市政府也开始高度重视地产作为一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以品牌塑造为中心来培育核心竞争力、调整发展定位、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完成发展模式转变,将是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任务。
  国外对房地产营销的研究非常强调品牌构建,认为要以品牌塑造为中心来指导整个营销活动,并且强调对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地产品牌营销中的应用。国内也有很多人提出,我国地产企业应及早进入品牌营销时代,更有明确提出要把地产品牌看作成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人才、资本、房屋产品、客户服务及品牌五个要素组成。
  还要指出,地产品牌要区分企业品牌和项目(楼盘)品牌,楼盘品牌辐射性差,只有企业品牌才能传递企业经营理念、质量水平、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和对消费者的态度,才能有效突破区域壁垒,实现跨地区经营发展。同时,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土地的有效和友好利用问题,为此,要以绿色、环保为核心来塑造品牌形象。现在公认,诚信是地产企业品牌能否塑造成功的关键。当然,差异化、个性化,出奇制胜,是品牌营销的通用法则,对地产品牌营销同样具有意义。总之,品牌战略已经越来越被公认为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地产企业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越高,社会和政府对地产企业的要求也就更高。尤其是在地产企业力量扩张的同时,他们将面临全新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游戏规则。只有那些品牌地产企业,也就是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好”地产企业,才能够获得发展的社会许可,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继《楼市》4月1日刊特别企化栏目“京津联动布环渤海楼市新局”刊发后,京津两地的诸多开发商和买房人反馈希望能持续关注京津两地楼市,加之,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在即,京津一体化正在提速。《楼市》杂志自6月1日起将持续追踪报道“京津互动”话题。另,《楼市》有关京津互动的系列推广活动也将拉开序幕,敬请读者关注。    京城知名中介机构“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辉今年以来每个月都会到天津分公司探讨业务,在两地公司的联
期刊
奥运会渐行渐近,但是居住在奥运场馆附近——马甸某高档公寓的高级白领孙小姐夫妇却丝毫没有心情去关心这些,最近房东又开始用各种理由挑剔,目的明确:要么加租金,要么走人。“都是奥运惹的祸!”搬到这里半年,房租已经涨过一次,忍无可忍,二人开始寻找下个居住目标。  不仅高档公寓,这种情况在最近的租赁市场上时有发生,赶集网、58同城等各大网站租赁论坛上,租客抱怨不断,矛头直指奥运。  各种纠纷的发生真的是奥运
期刊
还有两个多月,奥运会就将在北京拉开帷幕。目前,31个北京奥运场馆已全部建设完毕,正逐步接受检验。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前,每个场馆将承载各项体育赛事。那么今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之后,这些投资上百亿元的场馆将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如何避免出现“人去楼空”的尴尬?    仅靠奥运难以支撑后续发展    国家游泳中心即“水立方”、国家体育场即“鸟巢”以其独特设计、高额建造费用成为北京奥运会场馆的代名词。然
期刊
随着奥运倒计时100天、90天、80天,一天天靠近,奥运圣火传递从境外到境内,从海南到江西、浙江,奥运概念股随之卷土重来,北京北辰实业、万通地产、金融街控股等地产类个股,亦给业内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早在几年前就热炒的“奥运概念”在奥运临近时再次在上市房企中热演。  5月9日,冯仑挂帅的万通地产6.7亿购进北京万通中心D座商业地产,在公司公告上明确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预计五年内可获得租金收入3
期刊
如果说万科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风向标,估计没什么人会反对,这不仅体现在万科全国第一的市场占有率,更表现在万科对于政策走势的敏感性和反应力。率先自建廉租房、中小户型设计方案大赛、发起“海螺行动”、抢先降价、公开宣扬“拐点论”,万科的步调与调控政策出奇地一致。  效果若何?万科年报显示,其2007年业绩同比2006年出现大幅增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四项指标都实现了100%左右的高增长。
期刊
5月历来都是楼市的黄金时段,尽管今年市场观望氛围甚重,但新盘仍显示出强劲的入市势头。根据中大恒基不动产营销市场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原定于3、4月间推出,但因市场环境不利推迟入市的楼盘将陆续亮相市场,致使5月有46个项目集体面市,其中有一半的项目是纯新盘,而高端住宅仍是5月新盘的主流产品。    5月纯新盘占比50%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有46个项目将陆续进入市场,其中不乏原定于4月前
期刊
即将在6月亮相的万科公园五号,与朝阳公园核心板块10年来精装修加大户型的传统产品路线不同,项目将主推针对国际化移动人群的商务居住公寓——“都市小官邸”。  作为万科在北京精心打造的首个地标性建筑,万科公园五号的产品定位再次印证了行业领跑者在高端产品布局上的“差异化”匠心。万科公园五号的入市,将彻底打破10年来朝阳公园板块清一色的精装大户豪宅为共性的“浮世绘”,而谱就中央公园板块的“新家居时代”。 
期刊
4月26日,由楼市传媒、《北京月讯》杂志社、《Urbane》杂志、搜狐网、焦点房地产网共同主办的首届“外国人评楼暨外国人最喜爱的北京社区评选活动”,在华贸公寓、阳光上东、富力城等社区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表及设置投票专区,正式开始了“外国人评楼走进社区”的第一站。  截止至5月中旬,主办方利用每个周末,分别至珠江帝景、东区国际、观湖、阳光上东、乐成国际、海晟国际公寓、星河湾、万达发放调查问卷及设置投票专
期刊
在近半年的打折风潮后,京城多数地产开发商收获的并非因观望所导致市场骤冷的尴尬;相反,在“现金为王”的主流开发模式之下,“誓死一搏”的高端公寓项目销售资金却迅速回笼。据《楼市》市场研究部统计,2008年1~4月全市商品住宅总成交金额达333.7亿元,其中单价两万元以上高档公寓总销售金额为111.3亿元。而去年同期,全市商品住宅总成交金额达到465.97亿元。  尽管同比下降40%,但在自去年9月份便
期刊
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弹指间已逾九年,如今的中关村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吸引着中外各大高科技企业的相继加入。各种企业主、海归、外籍在华投资人士、IT精英、外企白领等资本与“智本”二者兼修的人群也大量汇集于此,中关村产生出一种纯粹住宅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