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中国3年多的Kindle正在改变它最初的策略。
毫无意外,无论电子书的购买量还是设备保有量,北上广深始终是Kindle的数据库中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在Kindle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亚马逊也同其他公司一样,把最大的关注点放在了一线城市。
但Kindle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电子书阅读报告,在分析不同城市的电子阅读行为时,这家电子阅读服务商并没有将各城市的购书总量作为重要指标,而是更多地强调了阅读完成率、阅读时间、城市人群偏好等Kindle使用情况的数据。
在这些指标上,昆明、武汉、东莞等新一线或二三线城市的表现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这份《2015年Kindle电子书阅读行为报告》显示,在Kindle上,中文付费图书完成率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武汉、东莞、哈尔滨。前十名中没有北上广深,这4座城市中最靠前的广州位列第13名,上海紧随其后。
关于这一点,亚马逊中国Kindle市场总监于洪给出的一个解释是,由于生活方式不同,二三线城市的人们花费在沉浸式阅读上的时间会比一线城市更多。
东莞通常会被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在Kindle的电子书阅读报告中,它的表现超过了多数人们印象中的书香城市。
武汉集中了7所211大学和成片的科研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数据,武汉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有约96万人,仅次于广州的102万人。不仅如此,武汉在2010年至2012年都是中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
徐宇豪算得上是Kindle在中国的第一批用户。在Kindle刚进入中国的2013年,当时还在武汉念初中的徐宇豪就从朋友那知道了这个电子阅读器,并在姐姐的资助下买了一台Kindle Paperwhite。“我空闲时间拿起Kindle的频率比拿起手机的频率高多了。”徐宇豪说。
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学生群体是符合Kindle在中国的目标人群定位的,而庞大的高校学生数量与武汉能在“中文付费图书完成率”这一更考验用户黏性的指标上位居榜首不无关系。
在重庆某家事业单位做财务的张明汉称自己是Kindle的忠实用户,几乎天天睡前会看一会儿,长距离通勤与长途旅行也都会带着它。他在重庆到厦门的动车上看完了《琅琊榜》。
张明汉算是电子阅读的原生用户,早在2011年他就习惯在一台屏幕大小约等于iPad mini的MP4上看书。2013年他在豆瓣小组推荐阅读神器的帖子里,看到了被称做“800元机”的Kindle Paperwhite,随后他果断抛弃了原本想买的汉王。
2015年,张明汉一共在Kindle上花了100多元,买了五六十本好书,其中看完的有二十多本。徐宇豪也在Kindle上看完了十几本书。
相比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各类不断兴起的室内外娱乐活动,在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生活的人们相对不受社交与工作所累,更容易静下心来阅读。
Kindle不是刚刚发现电子阅读在二三线城市的机会。在刚进入中国的第二年,它就已经开始拓展二三线城市,在苏宁、国美等3C商场里开设Kindle设备的专卖区—截至2015年,这类专卖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个,覆盖超过50个城市。此外,在全国30家机场书店,以及有超过300家实体店的中信书店里,也有Kindle设备销售。
于洪认为,二三线城市的电子书阅读行为表现抢眼的原因更多在于地域文化、人的行为和生活节奏。但仅2015年就在30个城市新增线下销售渠道这样的策略下,Kindle一定会被更多正在经历阅读行为转型的二三线城市人熟知。
2015年4月,Kindle邀请了7位建筑设计师,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和厦门6个城市的书店中,设计不同风格的阅读空间,让读者体验沉浸式阅读。除了在现有城市中增设更多店面,Kindle接下来还准备把销售渠道覆盖到更多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中,比如机场、校园、超市或社区。
3年多来,Kindle的月活跃付费用户增长了37倍。
看起来电子书正在中国迎来一个好时机,不仅仅是二三线城市居民对电子书阅读兴趣浓厚,这种更便捷的阅读方式与纸质书的互动也正在加强。
“这几年来能接受纸电同步的出版社越来越多。”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中国Kindle总经理张文翊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出版社在运营过程中发现,电子书作为新的业务,每年的增长力度比纸书要高得多,这给它们带去了附加值。”
Kindle发现,电子书如果能和纸质书同步推出,前者可以推动后者的销售。主持人大冰在2014年9月出版了《乖,摸摸头》,并在Kindle同步上线了电子书版本。到2015年年底,这本书在亚马逊中国畅销书榜上排名第七,在Kindle的榜单上也是销量排名第五的电子书。
而大冰更早一些出版的另一本同类型的《他们最幸福》,由于电子书比纸质书晚了4个月出版,在亚马逊和Kindle上,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销量都比《乖,摸摸头》少了近10倍。
Kindle电子书店的中文首页显示,当前Kindle共有30多万册电子书在售,而在2013年年底这个数字仅为 6.2万册。电子书的数量在短短两年内翻了5倍。
传统出版也不再对电子书怀有敌意,电子出版正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进入出版行业。
以前出版社决定了人们该读哪些书,却对人们的阅读反馈浑然不知。纸质书时代,你从来不知道书是谁买走的。但Kindle数据部门了解到用户行为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数据能描绘目标消费者的人群特征,甚至能区分不同城市的人群偏好。
在上方的各类别电子书阅读比例排行榜中,你能看到北方城市更爱看社科类的书,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7个处于长江以北地区;而阅读经管类图书占比最高的10个城市中,7个城市属于广东省;喜爱文学的城市则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带。
人们更喜欢在Kindle上阅读文学类书籍,文学类图书排名前10的城市,文学书下载量占比差不多是所有类别书目的一半,其次是经管类。
徐宇豪喜欢在Kindle上看科幻、小说、散文、漫画类的书,属于轻阅读范畴。张明汉在Kindle上也大多看消遣类的书,如果是相对严肃的话题,他则更倾向纸本阅读,比如讲美国民主的《历史深处的忧虑》。
在深入二三线城市的过程中,Kindle还有更大的野心。“Kindle进入中国这3年,核心用户还是消费类的读者,”张文翊说,“我们下一步要开发的是更专业的用户。”但即使在美国和欧洲,Kindle及其他的电子阅读服务商都还没有真正占领过严肃阅读这一领域。
毫无意外,无论电子书的购买量还是设备保有量,北上广深始终是Kindle的数据库中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在Kindle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亚马逊也同其他公司一样,把最大的关注点放在了一线城市。
但Kindle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电子书阅读报告,在分析不同城市的电子阅读行为时,这家电子阅读服务商并没有将各城市的购书总量作为重要指标,而是更多地强调了阅读完成率、阅读时间、城市人群偏好等Kindle使用情况的数据。
在这些指标上,昆明、武汉、东莞等新一线或二三线城市的表现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这份《2015年Kindle电子书阅读行为报告》显示,在Kindle上,中文付费图书完成率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武汉、东莞、哈尔滨。前十名中没有北上广深,这4座城市中最靠前的广州位列第13名,上海紧随其后。
关于这一点,亚马逊中国Kindle市场总监于洪给出的一个解释是,由于生活方式不同,二三线城市的人们花费在沉浸式阅读上的时间会比一线城市更多。
东莞通常会被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在Kindle的电子书阅读报告中,它的表现超过了多数人们印象中的书香城市。
武汉集中了7所211大学和成片的科研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数据,武汉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有约96万人,仅次于广州的102万人。不仅如此,武汉在2010年至2012年都是中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
徐宇豪算得上是Kindle在中国的第一批用户。在Kindle刚进入中国的2013年,当时还在武汉念初中的徐宇豪就从朋友那知道了这个电子阅读器,并在姐姐的资助下买了一台Kindle Paperwhite。“我空闲时间拿起Kindle的频率比拿起手机的频率高多了。”徐宇豪说。
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学生群体是符合Kindle在中国的目标人群定位的,而庞大的高校学生数量与武汉能在“中文付费图书完成率”这一更考验用户黏性的指标上位居榜首不无关系。
在重庆某家事业单位做财务的张明汉称自己是Kindle的忠实用户,几乎天天睡前会看一会儿,长距离通勤与长途旅行也都会带着它。他在重庆到厦门的动车上看完了《琅琊榜》。
张明汉算是电子阅读的原生用户,早在2011年他就习惯在一台屏幕大小约等于iPad mini的MP4上看书。2013年他在豆瓣小组推荐阅读神器的帖子里,看到了被称做“800元机”的Kindle Paperwhite,随后他果断抛弃了原本想买的汉王。
2015年,张明汉一共在Kindle上花了100多元,买了五六十本好书,其中看完的有二十多本。徐宇豪也在Kindle上看完了十几本书。
相比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各类不断兴起的室内外娱乐活动,在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生活的人们相对不受社交与工作所累,更容易静下心来阅读。
Kindle不是刚刚发现电子阅读在二三线城市的机会。在刚进入中国的第二年,它就已经开始拓展二三线城市,在苏宁、国美等3C商场里开设Kindle设备的专卖区—截至2015年,这类专卖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个,覆盖超过50个城市。此外,在全国30家机场书店,以及有超过300家实体店的中信书店里,也有Kindle设备销售。
于洪认为,二三线城市的电子书阅读行为表现抢眼的原因更多在于地域文化、人的行为和生活节奏。但仅2015年就在30个城市新增线下销售渠道这样的策略下,Kindle一定会被更多正在经历阅读行为转型的二三线城市人熟知。
2015年4月,Kindle邀请了7位建筑设计师,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和厦门6个城市的书店中,设计不同风格的阅读空间,让读者体验沉浸式阅读。除了在现有城市中增设更多店面,Kindle接下来还准备把销售渠道覆盖到更多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中,比如机场、校园、超市或社区。
3年多来,Kindle的月活跃付费用户增长了37倍。
看起来电子书正在中国迎来一个好时机,不仅仅是二三线城市居民对电子书阅读兴趣浓厚,这种更便捷的阅读方式与纸质书的互动也正在加强。
“这几年来能接受纸电同步的出版社越来越多。”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中国Kindle总经理张文翊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出版社在运营过程中发现,电子书作为新的业务,每年的增长力度比纸书要高得多,这给它们带去了附加值。”
Kindle发现,电子书如果能和纸质书同步推出,前者可以推动后者的销售。主持人大冰在2014年9月出版了《乖,摸摸头》,并在Kindle同步上线了电子书版本。到2015年年底,这本书在亚马逊中国畅销书榜上排名第七,在Kindle的榜单上也是销量排名第五的电子书。
而大冰更早一些出版的另一本同类型的《他们最幸福》,由于电子书比纸质书晚了4个月出版,在亚马逊和Kindle上,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销量都比《乖,摸摸头》少了近10倍。
Kindle电子书店的中文首页显示,当前Kindle共有30多万册电子书在售,而在2013年年底这个数字仅为 6.2万册。电子书的数量在短短两年内翻了5倍。
传统出版也不再对电子书怀有敌意,电子出版正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进入出版行业。
以前出版社决定了人们该读哪些书,却对人们的阅读反馈浑然不知。纸质书时代,你从来不知道书是谁买走的。但Kindle数据部门了解到用户行为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数据能描绘目标消费者的人群特征,甚至能区分不同城市的人群偏好。
在上方的各类别电子书阅读比例排行榜中,你能看到北方城市更爱看社科类的书,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7个处于长江以北地区;而阅读经管类图书占比最高的10个城市中,7个城市属于广东省;喜爱文学的城市则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带。
人们更喜欢在Kindle上阅读文学类书籍,文学类图书排名前10的城市,文学书下载量占比差不多是所有类别书目的一半,其次是经管类。
徐宇豪喜欢在Kindle上看科幻、小说、散文、漫画类的书,属于轻阅读范畴。张明汉在Kindle上也大多看消遣类的书,如果是相对严肃的话题,他则更倾向纸本阅读,比如讲美国民主的《历史深处的忧虑》。
在深入二三线城市的过程中,Kindle还有更大的野心。“Kindle进入中国这3年,核心用户还是消费类的读者,”张文翊说,“我们下一步要开发的是更专业的用户。”但即使在美国和欧洲,Kindle及其他的电子阅读服务商都还没有真正占领过严肃阅读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