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超越人的习性,认识人的本性,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就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对图书的教育价值就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弥补诸多的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的不足,就可以开列一个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的推荐书目。
关键词:教育见地;图书层次;推荐书目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85-02
只有对教育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对图书的教育价值就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才能研制出更有价值的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
1.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机构和个人,热衷于为青少年阅读拟订推荐书目。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判断,这些书目中,一流书极少,二流书不多,绝大部分为三流书,甚至有一部分是不入流的书。
本文拟从教育见地、图书层次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为研制更有教育价值的推荐书目提供参考。
2.教育的见地
教育的见地,就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所达到的层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见地取决于人们对人性的认识。
通常所言的人性,一般是就人的习性而言的。习性,是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习染而成的特性,习善则善,习恶则恶。仅见其善者,持性善论;仅见其恶者,持性恶论;既见其善又见其恶者,持有善有恶论。
我们知道,所谓明明德,所谓明心见性,所言并非习性,而是本性,本然德性。通常我们不见本性,是因为习染而成的有善有恶的习性,障蔽了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的本性。
对人性的认识达到什么层次,教育见地就可能达到什么层次。如果将对人性的认识粗分为三层,那么,相应的就有三个层次的教育见地。
第一层,不知道何为习性,也不知道何为本性,只是模糊地感觉应该顺性而为。例如,德国人卢安克提出“與孩子的天性合作”。教育实践中,他认为要“跟着兴趣走”,他强调“我选择了自由”。再如,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儿童天性率性发展。还有人提出儿童立场,认为儿童的天性在于自由和探索,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的这种天性。这些说法,认为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而教育,但是所顺之性基本停留在习性层面。
第二层,只看到习性,并且误以为是本性。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这种观点以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受到后天的污染才有了恶的一面。相反,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这种观点以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强调修为的重要。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罢,都希望人们通过教育弃恶从善。其实,这两种论点,都把人的习性的两个侧面,误以为是人的本性。所以,并没有达到认识本性的高度。
第三层,超越习性,认识本性。人的习性有善恶,然而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习善则善,习恶则恶。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论述,既认识人的习性,又超越习性,认识人的本性。如此,我们谈教育,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进而揭示其本质。
3.图书的层次
如果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一本书,就要分析此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有助于发明人的本性,这本书的价值就越高;越有助于滋长人的习性,这本书的价值就越低。
一流书是述道书。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天地常道、揭示人与社会关系的人间正道、揭示人与灵魂关系的心灵至道,古今圣人证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并讲给天下的人们,这样的书,为述道书。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老庄、孔孟、佛陀之作,是述道书;在世界文化语境中,《圣经》《古兰经》也是述道书。
述道书,指导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己,超越习性,发明本性。
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千古而不易,因而,述道书永远也不会过时。有人说,那些经典有精华也有糟粕,那些经典也有不合时宜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今的人们多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超越世俗的经典,于是就有了种种误解。
二流书是解惑书。圣人的述道书,世人能读懂者不多,加之有些望文生义的误解,所以,能把握本义的贤人就对这些书进行注解演说。这样,就有了解惑书。
历代学者,为传播圣学,不遗余力。所以,到了后世,述道书就有了很多解读。像王弼解老、朱熹解孔,皆属此类。解惑书,虽未必直达本性,然为初学者不可或缺的阶梯。
三流书是致用书。此类书,分属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军事、医学、建筑等,体现作者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
致用书直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人们带来现实利益,所以普遍为大众欢迎。此类书基本上是向善者,然而多为小善,未达大善,甚或终未为善。
流外书是消闲书。此类书,纯粹顺应人的习性,若引人向善,派作消闲,未尝不可;然而,也有引人向恶者,其罪莫大焉。
4.书单的比较
人们热衷于为青少年儿童推荐好书,以为此举功德无量,于是就有了很多版本的推荐书目。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新阅读研究所发起研制的系列书目,《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初中书目)》《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高中书目)》。
这四份书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俗性和文学性是书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注重图书内容的质量。所以,按照这个序列进行阅读,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三份书单,绝大部分是三流书,一流书、二流书极少。高中书单中,一流书、二流书也非常有限。
我们可以将新阅读研究所的书单,与钱穆、胡适、南怀瑾三位先生列的书单对照,看看其中长短。
(1)钱穆的书单
钱穆先生列出了7本书,作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2)胡适的书单
胡适先生应记者之邀,为将要留学的少年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书目。《书目答问》《法华经》《左传》《中国人名大辞典》《阿弥陀经》《文选》《九种纪事本末》《坛经》《乐府诗集》《中国哲学史大纲》《宋元学案》《全唐诗》《老子》《明儒学案》《宋诗钞》《四书》《王临川集》《宋六十家词》《墨子閒诂》《朱子年谱》《元曲选一百种》《荀子集注》《王文成公全书》《宋元戏曲史》《韩非子》《清代学术概论》《缀白裘》《淮南鸿烈集解》《章实斋年谱》《水浒传》《周礼》《崔东壁遗书》《西游记》《论衡》《新学伪经考》《儒林外史》《佛遗教经》《诗集传》《红楼梦》。
(3)南怀瑾的书单
为了在青少年儿童中推广中国文化经典,南怀瑾先生指导编辑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大学》《老子》《论语》《弟子规》《笠翁对韵》《孝经》《庄子》《千字文》《昔时贤文》《孟子》《诗经》《菜根谭》《易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内经述》《鉴略妥注》《礼记》《医学三字经》《药性赋》《唐诗选》。
三位先生所认识的教育,在于发明人的本性。所以开列书单,以一流书和二流书为主,三流书辅之。
新阅读研究所认识的教育,在于顺应人的习性。所以开列书单,以三流书为主,一流书、二流书辅之。
5.书目的指正
教育,若停留于顺应习性,则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教育,欲一步跨到发明本性,则缺乏根基,是不现实的。中庸的做法是,以改善习性为基础,以发明本性为目标。
读书,若停留于三流书,会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读书,若纯粹阅读一流书,则视野狭隘,也是不可行的。中庸的做法是,广泛涉猎三流书,认真阅读二流书,反复诵读一流书。
如此,可以开列一个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的推荐书目。把上述三位先生的书单中一流书、二流书检点出来,把新阅读研究所书单中流下书剔除出去,然后合在一起,基本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理想的推荐书目。我们可以给这个书目起一个名字,叫做本性书目。如果再参阅其它推荐书目,找到一些好书作为补充,则本性书目会日趋完善。
6.结论
综上所述,超越人的习性,认识人的本性,我们具有了较高的教育见地,对图书教育价值的层次有了比较准确的判断,参考甄别各种层次的推荐书单,才能研制出优质的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
参考文献
[1]王守仁.传习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6.05
[2]南怀瑾.儿童中国文化导读[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11
[3]胡適.胡诗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7
关键词:教育见地;图书层次;推荐书目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85-02
只有对教育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对图书的教育价值就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才能研制出更有价值的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
1.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机构和个人,热衷于为青少年阅读拟订推荐书目。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判断,这些书目中,一流书极少,二流书不多,绝大部分为三流书,甚至有一部分是不入流的书。
本文拟从教育见地、图书层次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为研制更有教育价值的推荐书目提供参考。
2.教育的见地
教育的见地,就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所达到的层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见地取决于人们对人性的认识。
通常所言的人性,一般是就人的习性而言的。习性,是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习染而成的特性,习善则善,习恶则恶。仅见其善者,持性善论;仅见其恶者,持性恶论;既见其善又见其恶者,持有善有恶论。
我们知道,所谓明明德,所谓明心见性,所言并非习性,而是本性,本然德性。通常我们不见本性,是因为习染而成的有善有恶的习性,障蔽了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的本性。
对人性的认识达到什么层次,教育见地就可能达到什么层次。如果将对人性的认识粗分为三层,那么,相应的就有三个层次的教育见地。
第一层,不知道何为习性,也不知道何为本性,只是模糊地感觉应该顺性而为。例如,德国人卢安克提出“與孩子的天性合作”。教育实践中,他认为要“跟着兴趣走”,他强调“我选择了自由”。再如,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儿童天性率性发展。还有人提出儿童立场,认为儿童的天性在于自由和探索,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的这种天性。这些说法,认为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而教育,但是所顺之性基本停留在习性层面。
第二层,只看到习性,并且误以为是本性。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这种观点以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受到后天的污染才有了恶的一面。相反,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这种观点以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强调修为的重要。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罢,都希望人们通过教育弃恶从善。其实,这两种论点,都把人的习性的两个侧面,误以为是人的本性。所以,并没有达到认识本性的高度。
第三层,超越习性,认识本性。人的习性有善恶,然而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习善则善,习恶则恶。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论述,既认识人的习性,又超越习性,认识人的本性。如此,我们谈教育,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进而揭示其本质。
3.图书的层次
如果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一本书,就要分析此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有助于发明人的本性,这本书的价值就越高;越有助于滋长人的习性,这本书的价值就越低。
一流书是述道书。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天地常道、揭示人与社会关系的人间正道、揭示人与灵魂关系的心灵至道,古今圣人证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并讲给天下的人们,这样的书,为述道书。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老庄、孔孟、佛陀之作,是述道书;在世界文化语境中,《圣经》《古兰经》也是述道书。
述道书,指导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己,超越习性,发明本性。
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千古而不易,因而,述道书永远也不会过时。有人说,那些经典有精华也有糟粕,那些经典也有不合时宜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今的人们多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超越世俗的经典,于是就有了种种误解。
二流书是解惑书。圣人的述道书,世人能读懂者不多,加之有些望文生义的误解,所以,能把握本义的贤人就对这些书进行注解演说。这样,就有了解惑书。
历代学者,为传播圣学,不遗余力。所以,到了后世,述道书就有了很多解读。像王弼解老、朱熹解孔,皆属此类。解惑书,虽未必直达本性,然为初学者不可或缺的阶梯。
三流书是致用书。此类书,分属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军事、医学、建筑等,体现作者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
致用书直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人们带来现实利益,所以普遍为大众欢迎。此类书基本上是向善者,然而多为小善,未达大善,甚或终未为善。
流外书是消闲书。此类书,纯粹顺应人的习性,若引人向善,派作消闲,未尝不可;然而,也有引人向恶者,其罪莫大焉。
4.书单的比较
人们热衷于为青少年儿童推荐好书,以为此举功德无量,于是就有了很多版本的推荐书目。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新阅读研究所发起研制的系列书目,《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初中书目)》《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高中书目)》。
这四份书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俗性和文学性是书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注重图书内容的质量。所以,按照这个序列进行阅读,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三份书单,绝大部分是三流书,一流书、二流书极少。高中书单中,一流书、二流书也非常有限。
我们可以将新阅读研究所的书单,与钱穆、胡适、南怀瑾三位先生列的书单对照,看看其中长短。
(1)钱穆的书单
钱穆先生列出了7本书,作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2)胡适的书单
胡适先生应记者之邀,为将要留学的少年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书目。《书目答问》《法华经》《左传》《中国人名大辞典》《阿弥陀经》《文选》《九种纪事本末》《坛经》《乐府诗集》《中国哲学史大纲》《宋元学案》《全唐诗》《老子》《明儒学案》《宋诗钞》《四书》《王临川集》《宋六十家词》《墨子閒诂》《朱子年谱》《元曲选一百种》《荀子集注》《王文成公全书》《宋元戏曲史》《韩非子》《清代学术概论》《缀白裘》《淮南鸿烈集解》《章实斋年谱》《水浒传》《周礼》《崔东壁遗书》《西游记》《论衡》《新学伪经考》《儒林外史》《佛遗教经》《诗集传》《红楼梦》。
(3)南怀瑾的书单
为了在青少年儿童中推广中国文化经典,南怀瑾先生指导编辑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大学》《老子》《论语》《弟子规》《笠翁对韵》《孝经》《庄子》《千字文》《昔时贤文》《孟子》《诗经》《菜根谭》《易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内经述》《鉴略妥注》《礼记》《医学三字经》《药性赋》《唐诗选》。
三位先生所认识的教育,在于发明人的本性。所以开列书单,以一流书和二流书为主,三流书辅之。
新阅读研究所认识的教育,在于顺应人的习性。所以开列书单,以三流书为主,一流书、二流书辅之。
5.书目的指正
教育,若停留于顺应习性,则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教育,欲一步跨到发明本性,则缺乏根基,是不现实的。中庸的做法是,以改善习性为基础,以发明本性为目标。
读书,若停留于三流书,会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读书,若纯粹阅读一流书,则视野狭隘,也是不可行的。中庸的做法是,广泛涉猎三流书,认真阅读二流书,反复诵读一流书。
如此,可以开列一个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的推荐书目。把上述三位先生的书单中一流书、二流书检点出来,把新阅读研究所书单中流下书剔除出去,然后合在一起,基本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理想的推荐书目。我们可以给这个书目起一个名字,叫做本性书目。如果再参阅其它推荐书目,找到一些好书作为补充,则本性书目会日趋完善。
6.结论
综上所述,超越人的习性,认识人的本性,我们具有了较高的教育见地,对图书教育价值的层次有了比较准确的判断,参考甄别各种层次的推荐书单,才能研制出优质的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
参考文献
[1]王守仁.传习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6.05
[2]南怀瑾.儿童中国文化导读[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11
[3]胡適.胡诗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