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造灌输式的“反对话文化”,倡导“对话式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本身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即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三位一体”的学习过程。实现从“传递中心”的教学到“对话中心”的教学、从“记忆型教学文化”到“思维型教学文化”的革命性转变。
关键词:对话式主题;班会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84-02
2005年大学毕业以来,已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年有余,工作和生活简单而有序的重复着。10月初接到校长的电话,安排我参加市优秀班会课比赛,心里感到欣喜又不安。欣喜的是,对于一个站了十年讲台、兴趣广泛且能说会道的文科老师,做一场班会课表演秀能有何难。不安的是,历史课上了千千万,但在班会课教学领域,我还是个萌新。
1.从演绎式课型到对话式课型
接下任务,立即行动。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守望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这是触及人性深处的话题,且范围太大,怎么找到小的切入点,又能连贯真善美三层意思,还能启发学生思维,真正敲打到学生的心灵呢?上完一节课简单,上好这节课真不容易。我在网上泛泛浏览,期望找到灵感。这时一则校园“拾金不昧”事件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我设计班会活动给予了灵感。具体事件是:在XX学校校园,一位品格高尚的同学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失主的重要证件、大量现金、重要资料等。在捡到钱包后,高中生王某未做任何犹豫,直接将钱包拿到班主任办公室,此时凑巧班主任不在办公室,王某便留言:老师,我于今天12:30在校门口拐角处捡到钱包,现将其放在您的办公桌上面,烦劳您抽空想办法归还失主,感谢老师。随后,在失主拿到钱包后,其执意要给予“拾金不昧”者以感谢,但是王某并未及时现身,以致失主苦于无法当面感谢而多次联系学校,学校也出面多次找寻王某。这一典型案例 与我的主题吻合度很高。如果从身边的真实案例出发,挖掘信息,设置问题,展开探讨,可能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决定由此案例导入,围绕主题,启发学生思考,由学生主讲,变老师演绎到师生对话,实现课型的重大转变。
2.我的探索之路
(1)第一回合——收的太紧
在第一次试上之后,前来听课指导的老师说“你怕什么”。意思我是懂的,虽然我的设计美其名曰师生对话,实际操作中仍然是老师主控,我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形成呼应。说到底还是老師不敢放手,一是不信任学生,害怕学生回答不在老师的设计范围内;二是不相信自己,害怕不能对学生的回应及时反应、引导。
比如,我的第一个环节:
导入案例:2013年5月6日,在XX高中学校校园,一位品格高尚的同学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失主的重要证件、大量现金、重要资料等。在捡到钱包后,高中生王某未做任何犹豫,直接将钱包拿到班主任办公室,此时凑巧班主任不在办公室,王某便留言:老师,我于今天12:30在校门口拐角处捡到钱包,现将其放在您的办公桌上面,烦劳您抽空想办法归还失主,感谢老师。随后,在失主拿到钱包后,其执意要给予“拾金不昧”者以感谢,但是王某并未及时现身,以致失主苦于无法当面感谢而多次联系学校,学校也出面多次找寻王某。但是,王某依然没有现身承认自己“拾金不昧”的事实。
探究问题:假如你是王某,你会不会及时现身,并接受失主感谢?
学生活动:小组谈论、思考、态度及理由。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对真假进行思考。问题结合案例,比较接地气,以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们是有情可感,有情可议的。于是在师生对话中,学生们思维活跃、理由充分。很多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同学认为“要说”,部分同学认为“不要”,并且说了很多理由。
生1表示可以“承认”:如果我是王某,我会及时现身,接受感谢,并在全校师生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并未其他学生树立正面教材。
生2表示不能“承认”:既然王某不愿现身,学校应该出面让失主停止对王某的找寻,以避免对于王某的干扰和影响。
我的第二个环节设置的“怎么说”,这个问题其实是建立在第一个问题“要说”的基础上的。然而事实上很多同学是主张“不说”的,并给予了理由。我对这些“不说”置若罔闻,直接进入第二个环节。第一环节的师生对话,只是流于形式的问答,并没有真正对上话。
怎样让对话有实效,“追问”是个很好的办法。针对第不同学生提出的想法,老师展开追问:如果你是王某,面对失主的多次找寻,你会怎么办?从而引发学生的同理心体验,进而感知真相的重要性。随着学生讨论的深入,针对学生不同层面的思考,老师适时小结:只要内心深处有着美好品格,其实接受或者不接受感谢,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面对“诱惑”,我们的内心该怎么想?我们的行动该怎么做?
(2)第二回合——放的过火
第二次试上地点放在录播教室,活动桌,一下子就有了师生互动的氛围。于是我把原先准备好的稿子丢一边,大胆放手,给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表达什么见解都可以,不加阻拦,不置可否,热热闹闹,师生漫谈。比如对于“真=不假?”这个探究环节,学生们思维很活跃,有的用数学集合的理论来论证真不等于不假,有的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真不等于不假,有的证明真的不一定是不假的,有的证明假的也不一定是不真的。这个话题学生侃侃而谈了二十分钟,生动活泼、生机勃勃。我惊叹学生们在开放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评课的时候,主任问我“你的结论是什么”,我又懵了:老师还需要结论吗?老师只是主持人,学生才是主讲人。专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我的问题,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放的过火,课堂失控。班会课,既是会,更是课。学生的思想可以充分表达,但是结论还是要有的,每一个环节讨论到最后,老师都该有明晰的结论定位,让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得到一定提升,这才是班会课应该给学生的正确价值引导。
怎么在收与放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既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有话可说,又能回到老师设计的价值观主线,我想关键还是要在问题设置上下工夫。于是在设问上仔细斟酌。比如原先设置的“真=不假?”这个探究题太大太空,且离案例主线较远。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天马行空。于是我大胆将这一环节删除,在“怎么说”这一问题上再次挖掘。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案例中的王某要不要说出真相”“真相在何时该说何时可以不说”等小问题,既考验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引导了求真亦要向善的价值观,紧扣案例,简化环节,问题更细,主线更清晰,思维更合逻辑,师生间的对话更有指向性。
3.我的经验小结
(1)问题为导向。根据主题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提问以达到理解、发展能力和道德养成的目的。提问运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课堂过程的始终。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代表性,始终紧扣主线,剔除没有思考力的假问题。大问题应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小问题,形成有思维逻辑的问题链。通过问题链的系统设计、结构化处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深度学习。
(2)“预设—生成”模式。对话式班会课不是老师的个人秀,没有预先准备好的大量图、文、音、影等材料呈现给学生,整个课堂建立在“课前预设—课堂生成”的模式上。老师应在课前对学生作充分调查、分析、了解,提前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对话,成竹在胸才能驾驭课堂。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思想进行适时引导,从而充实和改造学生原有的道德经验。这对老师的课堂把控力、临场应变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有温度、真实的对话。对话式课堂应建立在平等、民主的生态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老师可以和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的基础上,实现最广泛、最充分的对话。还应关怀到每一位学生,点燃每一位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持续提升课堂对话温度和话题热度,打造活力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求对错,但求真实,建立包容性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郭艳.真正的教育从对话开始[J].科学咨询,2008(S1):72-72.
关键词:对话式主题;班会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84-02
2005年大学毕业以来,已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年有余,工作和生活简单而有序的重复着。10月初接到校长的电话,安排我参加市优秀班会课比赛,心里感到欣喜又不安。欣喜的是,对于一个站了十年讲台、兴趣广泛且能说会道的文科老师,做一场班会课表演秀能有何难。不安的是,历史课上了千千万,但在班会课教学领域,我还是个萌新。
1.从演绎式课型到对话式课型
接下任务,立即行动。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守望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这是触及人性深处的话题,且范围太大,怎么找到小的切入点,又能连贯真善美三层意思,还能启发学生思维,真正敲打到学生的心灵呢?上完一节课简单,上好这节课真不容易。我在网上泛泛浏览,期望找到灵感。这时一则校园“拾金不昧”事件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我设计班会活动给予了灵感。具体事件是:在XX学校校园,一位品格高尚的同学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失主的重要证件、大量现金、重要资料等。在捡到钱包后,高中生王某未做任何犹豫,直接将钱包拿到班主任办公室,此时凑巧班主任不在办公室,王某便留言:老师,我于今天12:30在校门口拐角处捡到钱包,现将其放在您的办公桌上面,烦劳您抽空想办法归还失主,感谢老师。随后,在失主拿到钱包后,其执意要给予“拾金不昧”者以感谢,但是王某并未及时现身,以致失主苦于无法当面感谢而多次联系学校,学校也出面多次找寻王某。这一典型案例 与我的主题吻合度很高。如果从身边的真实案例出发,挖掘信息,设置问题,展开探讨,可能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决定由此案例导入,围绕主题,启发学生思考,由学生主讲,变老师演绎到师生对话,实现课型的重大转变。
2.我的探索之路
(1)第一回合——收的太紧
在第一次试上之后,前来听课指导的老师说“你怕什么”。意思我是懂的,虽然我的设计美其名曰师生对话,实际操作中仍然是老师主控,我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形成呼应。说到底还是老師不敢放手,一是不信任学生,害怕学生回答不在老师的设计范围内;二是不相信自己,害怕不能对学生的回应及时反应、引导。
比如,我的第一个环节:
导入案例:2013年5月6日,在XX高中学校校园,一位品格高尚的同学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失主的重要证件、大量现金、重要资料等。在捡到钱包后,高中生王某未做任何犹豫,直接将钱包拿到班主任办公室,此时凑巧班主任不在办公室,王某便留言:老师,我于今天12:30在校门口拐角处捡到钱包,现将其放在您的办公桌上面,烦劳您抽空想办法归还失主,感谢老师。随后,在失主拿到钱包后,其执意要给予“拾金不昧”者以感谢,但是王某并未及时现身,以致失主苦于无法当面感谢而多次联系学校,学校也出面多次找寻王某。但是,王某依然没有现身承认自己“拾金不昧”的事实。
探究问题:假如你是王某,你会不会及时现身,并接受失主感谢?
学生活动:小组谈论、思考、态度及理由。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对真假进行思考。问题结合案例,比较接地气,以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们是有情可感,有情可议的。于是在师生对话中,学生们思维活跃、理由充分。很多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同学认为“要说”,部分同学认为“不要”,并且说了很多理由。
生1表示可以“承认”:如果我是王某,我会及时现身,接受感谢,并在全校师生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并未其他学生树立正面教材。
生2表示不能“承认”:既然王某不愿现身,学校应该出面让失主停止对王某的找寻,以避免对于王某的干扰和影响。
我的第二个环节设置的“怎么说”,这个问题其实是建立在第一个问题“要说”的基础上的。然而事实上很多同学是主张“不说”的,并给予了理由。我对这些“不说”置若罔闻,直接进入第二个环节。第一环节的师生对话,只是流于形式的问答,并没有真正对上话。
怎样让对话有实效,“追问”是个很好的办法。针对第不同学生提出的想法,老师展开追问:如果你是王某,面对失主的多次找寻,你会怎么办?从而引发学生的同理心体验,进而感知真相的重要性。随着学生讨论的深入,针对学生不同层面的思考,老师适时小结:只要内心深处有着美好品格,其实接受或者不接受感谢,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面对“诱惑”,我们的内心该怎么想?我们的行动该怎么做?
(2)第二回合——放的过火
第二次试上地点放在录播教室,活动桌,一下子就有了师生互动的氛围。于是我把原先准备好的稿子丢一边,大胆放手,给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表达什么见解都可以,不加阻拦,不置可否,热热闹闹,师生漫谈。比如对于“真=不假?”这个探究环节,学生们思维很活跃,有的用数学集合的理论来论证真不等于不假,有的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真不等于不假,有的证明真的不一定是不假的,有的证明假的也不一定是不真的。这个话题学生侃侃而谈了二十分钟,生动活泼、生机勃勃。我惊叹学生们在开放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评课的时候,主任问我“你的结论是什么”,我又懵了:老师还需要结论吗?老师只是主持人,学生才是主讲人。专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我的问题,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放的过火,课堂失控。班会课,既是会,更是课。学生的思想可以充分表达,但是结论还是要有的,每一个环节讨论到最后,老师都该有明晰的结论定位,让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得到一定提升,这才是班会课应该给学生的正确价值引导。
怎么在收与放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既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有话可说,又能回到老师设计的价值观主线,我想关键还是要在问题设置上下工夫。于是在设问上仔细斟酌。比如原先设置的“真=不假?”这个探究题太大太空,且离案例主线较远。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天马行空。于是我大胆将这一环节删除,在“怎么说”这一问题上再次挖掘。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案例中的王某要不要说出真相”“真相在何时该说何时可以不说”等小问题,既考验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引导了求真亦要向善的价值观,紧扣案例,简化环节,问题更细,主线更清晰,思维更合逻辑,师生间的对话更有指向性。
3.我的经验小结
(1)问题为导向。根据主题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提问以达到理解、发展能力和道德养成的目的。提问运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课堂过程的始终。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代表性,始终紧扣主线,剔除没有思考力的假问题。大问题应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小问题,形成有思维逻辑的问题链。通过问题链的系统设计、结构化处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深度学习。
(2)“预设—生成”模式。对话式班会课不是老师的个人秀,没有预先准备好的大量图、文、音、影等材料呈现给学生,整个课堂建立在“课前预设—课堂生成”的模式上。老师应在课前对学生作充分调查、分析、了解,提前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对话,成竹在胸才能驾驭课堂。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思想进行适时引导,从而充实和改造学生原有的道德经验。这对老师的课堂把控力、临场应变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有温度、真实的对话。对话式课堂应建立在平等、民主的生态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老师可以和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的基础上,实现最广泛、最充分的对话。还应关怀到每一位学生,点燃每一位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持续提升课堂对话温度和话题热度,打造活力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求对错,但求真实,建立包容性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郭艳.真正的教育从对话开始[J].科学咨询,2008(S1):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