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薄壁长筒零件是目前制造业常见的一种零件结构,但由于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致使加工困难,本文针对薄壁长筒零件的加工问题,分析了影响加工精度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壁长筒零件是目前制造业常见的一种零件结构,但由于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致使加工困难,本文针对薄壁长筒零件的加工问题,分析了影响加工精度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给出量化结果,得到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取95%置信概率,包含因子k为2,被测样品中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分别为42.61μg/g、44.04μg/g、42.94μg/g和41.90μg/g时,相应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65μg/g、1.82μg/g、1.66μg/g和1.61μg/g。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改
通过GUM法和自适应蒙特卡洛法分别对0.005级压力式水深测量仪器检定装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对GUM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压力测量模型比较复杂,2种方法均适合用来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并且在标准不确定度有效位数取1位时,GUM法在各个检测点均通过了验证。同时,合理的数值容差取值非常重要,实际测试中,测量结果位数的选取应考虑仪器的测量精度和使用要求,还要考虑标准仪器的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
摘要:设计了一套实验台控制系统,将STC15单片机和物联网相结合,以继电器为执行末端,实验室温度由DS18B20测出发送给IAP15W4K58S4单片机,配合ESP8266-12F物联网模块,通过机智云平台与手机App机智云连接,实现实验台电源状态和实时室温的信息传递。实验室管理员通过远程在线方式可实时查看各实验台电源状态和实验室室温,远程控制每个实验台电源开启或关闭。 关键词:STC15;机智
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法对SO_3的在线测量进行了实验研究,搭建了SO_3气体发生系统。为提高检测精度,探究了去除测量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SO_3与SO_2的特征吸收波段重叠严重,通过合理选择特征吸收波段和光谱反演策略最大程度地去除SO_2对SO_3测量的影响。研究中采用标准曲线法结合单波长法、双波长法和积分光谱法建立了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积分光谱法的测量误差最小,可优先应用于SO_3排放的在线光谱计
为了研究增量式光栅编码器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测量误差,构建了一套基于旋转角加速度测量的编码器误差检测系统。首先介绍了永磁式角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增量式光栅编码器的角加速度测量原理;然后采用角加速度传感器和增量式光栅编码器,对同一正弦振动源实际轴上的旋转角加速度进行检测,根据实验结果剖析了光栅编码器在不同分辨率下的误差产生原因;最后讨论了在进行角参数测量时,选择增量式光栅编码器分辨率的参考依据。
针对目前农业环境监测存在距离远、布线难、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智慧农业大棚数据采集及调控系统。该系统设计了以MSP430F247为处理器,搭载LoRa无线模块的底层监测节点,通过节点来收集传感器数据,并上传至系统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平台也通过节点下发指令,实现大棚调节设备的控制以及报警。
电子产品的装配对其性能影响较大,出现质量问题时风险较大,可能导致电子产品功能失效。A公司在装配雷达时出现了质量问题,通过运用六西格玛DMAIC方法对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利用Pareto图、鱼骨图等找出导致装配参数异常的主要原因,解决了质量问题,减少了返工及报废的成本,也极大降低了劣质产品流到客户端的风险和产品功能失效造成的损失。
电缆在大功率输电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电磁力或外部因素而承受沉重的拉伸载荷,由于局部应力集中,该载荷在机械上削弱了电缆的稳定性;同时施加的传输电流以及暴露于外部或自磁场的影响会在电缆中引起AC损耗。本文使用3D有限元工具仔细研究了几何参数对电缆的机电稳定性的影响,改变内圆角半径、外圆角半径、横断面的线宽和直段中线束堆叠之间的间隙等参数,观察其对机械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各种负载条件执行其机电仿真;然后,在此默认几何体上更改电缆的参数,在每组变化之后,执行机电仿真,并将其影响与几何参数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关的一些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X光胸片中的肺实质提取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U-Net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编解码模式的肺实质分割算法。应用特征融合思想,构建A形特征融合模块,充分学习深层特征的语义信息。引入注意力机制,在深层卷积神经网络中加入密集空洞卷积模块和残差多核池化模块,扩大卷积感受野并提取上下文特征信息。通过改进可变形卷积和分割损失函数,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螺旋锥齿轮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手段。主要介绍了螺旋锥齿轮的虚拟切齿加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得到相关参数,然后使用CATIA复现切齿加工过程,再通过Pro/E进行曲面处理及模型重构,最后在Pro/Mechanica模块中进行齿面接触的有限元分析。相关研究为后续螺旋锥齿轮系统的传动误差优化、接触区域修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