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于路桥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现代公路、桥梁工程筹建数量的增加、设计规模的扩大、功能要求的增多,不仅大幅提高了项目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同时也对项目施工的技术方法、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8.13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137―01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内交通流量的现状趋于饱和状态。对此,为保证城市交通的流畅、安全,国内许多大型城市相继新建了许多不同等级的公路项目、跨度不一的桥梁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紧张的局面,但也曝露出一些质量问题、安全事故以及“豆腐渣工程”。对此,作为影响路桥项目施工质量、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我国有关的标准与规范,结合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专业、合理、完善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实施具体生产操作,开展规范化、程序化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采取全方位的监督、管控措施,从根本上避免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的产生,促进路桥项目、参建企业的发展。
1、 路桥项目施工的质量管控措施
1.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应从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的源头抓起,首先需要不断改进、完善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对多套设计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具可行性、经济性的技术方案。其次,应组织各施工班组的负责人、技术人员、主管人员,深入的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案、图纸,为后续的生产操作打下基础,并编辑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明确施工技术与工艺。最后,项目经理部、监理工程师应协同完成安全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制定合理、完善、可行的责任制、奖惩制、技术交底制等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
1.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进行道路、桥梁的施工时,首先需要严格把关建材、机械、设备的质量,在采购、租赁的过程中对多个供应厂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系统的对比、分析,从中选择最佳合作单位,并在合同中明确有关材料的供应时间与数量、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护等事项的具体要求。在进场时,应加大检查力度,必须保证抽样检验合格、相关证明及证书完备才能给予批准,而使用的过程中则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注意待用物料的存放条件。其次,对于各个的施工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有关监管人员应加大监察力度,以现场签证、质量验收、上岗资质审核、技术交底等多种手段、措施加以控制,倘若存有疑义、发现隐患,则需立即上报至项目经理部、设计部门,及时处理设计变更等事项。此外,对于全体施工班组的业务操作,应以安全教育、技术培训的方式加以规范,在提高项目施工水平的同时,从根本上避免质量缺陷的产生。
2 、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 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作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用料,对于施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抓起。首先,对于水泥材料,在进场时应严格审查、核对其相关出厂证明、仓号、品种、规格等,并以抽样试验的方式来确定具体的质量、强度。对于水泥的存放,应保持场地环境的干燥,以避免遇水发生化学反映。为避免水泥材料在高压下出现结块现象,袋装水泥的堆放应限制在10袋以内,与地面、窗口、墙壁的距离应设定在30cm以上。对于卵石、砂、碎石的质量控制,应在使用的过程中以品种划分的方式来堆放,同时注意粗细骨料与其他材料之间的区分、间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粗细骨料的检验,应分别从五个不同的堆放部位、区域抽取等量的材料加以拌和,再以等量划分的方式将拌和后的骨料分成四份,最后抽取10kg左右的骨料进行检验。对于外加剂的质量控制,除了检查、审核其出厂资质证明外,在每次使用前均需要检测一次产品性能。
2.2 混凝土的拌制
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各组原材料的投放应严格依据配合比通知单进行,减水剂的掺加使用应事先过秤,根据混凝土拌制量、施工需求的不同,应定期检查拌和深度。投入使用的混凝土,必须保证其具备良好的均匀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待确认其颜色一致、不离析、不泌水的前提下,停止搅拌机的运行,而倘若拌和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则需要以加水、掺外加剂等方式加以调整,并指派专人负责杂物的清理。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应保证其振捣、密实,只有确认混凝土材料的表面平整、不冒气泡、停止下沉后,才可进行后续施工。
2.3 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对于模板的浇筑、施工,只有事先将基层、调平层上的尘土、浮灰、杂物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模板的设立、支撑,对于模板的施工高度,应能保证与路面高度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装设模板的过程中,为避免模板位置发生偏离、位移,应针对其两侧位置,采用铁钎材料钉入基层的内部,以此作为固定。监理工程师,应注意模板施工时的顶面标高,可利用水准仪随时加以测量、校验,倘若与设计要求不符,则需立即加以纠正。
3、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孔壁塌陷的防控
首先,如发现地基有地下水,应密切注意其是否夹带有不透水层,当下层的承压地下水的水头比下层的地下水位高时,必须保证其有足够的泥水压力;施工前的地质情况勘测中,必须有地下水的压力、出水量、水流方向等要素条件相关内容;泥浆的比重以维持在1.05 左右为宜。其次,中断成孔作业之后,还要着重监视漏水和跑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反循环钻孔法的成孔施工中,钻孔速度不宜过快,如果过快,孔壁面若尚未形成有效泥浆膜表面,则施工过程中将易出现孔壁坍塌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施工前需对地层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注意所施工地层的地质资料的积累以便改进施工方案。
3.2 断桩现象的防控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在实际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时,应保证不同桩位间的距离在桩径的3.5倍以上,应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设计要求、场地条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确定打桩顺序,最大限度的避免打桩操作对新桩的影响,或通过打桩时间上的控制、跳打法的采纳,以尽可能的减少对邻近桩体的影响。打桩过程中,为及时发现、识别桩体断裂现象,可组织具备一定经验、技术能力的专业人员站在桩头位置上,利用木锤敲打桩头的两侧位置,或使用专业探测设备求得曲线图形、波形曲线图,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判断桩体是否存有质量缺陷、发生断裂,而对于已发现的断桩,应将断裂的部分拔出桩孔,待将孔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利用混凝土材料,以灌注的方式重新制作桩身。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命运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为保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合格、使用安全,必须切实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针对隐蔽工程、主体结构、关键工序等技术性较强、施工难度较大的生产任务,不仅需要严格依据有关的标准、规范实施操作,同时还需结合项目的施工技术,有针对性的加强质量验收、抽样试验以及监督管控力度,从根本上避免出现质量缺陷与病害。
参考文献
[1] 王占军.对路桥施工技术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2004(02.
[2] 齐红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水利水电施工,2009(1).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8.13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137―01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内交通流量的现状趋于饱和状态。对此,为保证城市交通的流畅、安全,国内许多大型城市相继新建了许多不同等级的公路项目、跨度不一的桥梁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紧张的局面,但也曝露出一些质量问题、安全事故以及“豆腐渣工程”。对此,作为影响路桥项目施工质量、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我国有关的标准与规范,结合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专业、合理、完善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实施具体生产操作,开展规范化、程序化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采取全方位的监督、管控措施,从根本上避免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的产生,促进路桥项目、参建企业的发展。
1、 路桥项目施工的质量管控措施
1.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应从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的源头抓起,首先需要不断改进、完善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对多套设计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具可行性、经济性的技术方案。其次,应组织各施工班组的负责人、技术人员、主管人员,深入的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案、图纸,为后续的生产操作打下基础,并编辑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明确施工技术与工艺。最后,项目经理部、监理工程师应协同完成安全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制定合理、完善、可行的责任制、奖惩制、技术交底制等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
1.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进行道路、桥梁的施工时,首先需要严格把关建材、机械、设备的质量,在采购、租赁的过程中对多个供应厂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系统的对比、分析,从中选择最佳合作单位,并在合同中明确有关材料的供应时间与数量、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护等事项的具体要求。在进场时,应加大检查力度,必须保证抽样检验合格、相关证明及证书完备才能给予批准,而使用的过程中则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注意待用物料的存放条件。其次,对于各个的施工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有关监管人员应加大监察力度,以现场签证、质量验收、上岗资质审核、技术交底等多种手段、措施加以控制,倘若存有疑义、发现隐患,则需立即上报至项目经理部、设计部门,及时处理设计变更等事项。此外,对于全体施工班组的业务操作,应以安全教育、技术培训的方式加以规范,在提高项目施工水平的同时,从根本上避免质量缺陷的产生。
2 、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 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作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用料,对于施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抓起。首先,对于水泥材料,在进场时应严格审查、核对其相关出厂证明、仓号、品种、规格等,并以抽样试验的方式来确定具体的质量、强度。对于水泥的存放,应保持场地环境的干燥,以避免遇水发生化学反映。为避免水泥材料在高压下出现结块现象,袋装水泥的堆放应限制在10袋以内,与地面、窗口、墙壁的距离应设定在30cm以上。对于卵石、砂、碎石的质量控制,应在使用的过程中以品种划分的方式来堆放,同时注意粗细骨料与其他材料之间的区分、间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粗细骨料的检验,应分别从五个不同的堆放部位、区域抽取等量的材料加以拌和,再以等量划分的方式将拌和后的骨料分成四份,最后抽取10kg左右的骨料进行检验。对于外加剂的质量控制,除了检查、审核其出厂资质证明外,在每次使用前均需要检测一次产品性能。
2.2 混凝土的拌制
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各组原材料的投放应严格依据配合比通知单进行,减水剂的掺加使用应事先过秤,根据混凝土拌制量、施工需求的不同,应定期检查拌和深度。投入使用的混凝土,必须保证其具备良好的均匀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待确认其颜色一致、不离析、不泌水的前提下,停止搅拌机的运行,而倘若拌和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则需要以加水、掺外加剂等方式加以调整,并指派专人负责杂物的清理。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应保证其振捣、密实,只有确认混凝土材料的表面平整、不冒气泡、停止下沉后,才可进行后续施工。
2.3 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对于模板的浇筑、施工,只有事先将基层、调平层上的尘土、浮灰、杂物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模板的设立、支撑,对于模板的施工高度,应能保证与路面高度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装设模板的过程中,为避免模板位置发生偏离、位移,应针对其两侧位置,采用铁钎材料钉入基层的内部,以此作为固定。监理工程师,应注意模板施工时的顶面标高,可利用水准仪随时加以测量、校验,倘若与设计要求不符,则需立即加以纠正。
3、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孔壁塌陷的防控
首先,如发现地基有地下水,应密切注意其是否夹带有不透水层,当下层的承压地下水的水头比下层的地下水位高时,必须保证其有足够的泥水压力;施工前的地质情况勘测中,必须有地下水的压力、出水量、水流方向等要素条件相关内容;泥浆的比重以维持在1.05 左右为宜。其次,中断成孔作业之后,还要着重监视漏水和跑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反循环钻孔法的成孔施工中,钻孔速度不宜过快,如果过快,孔壁面若尚未形成有效泥浆膜表面,则施工过程中将易出现孔壁坍塌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施工前需对地层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注意所施工地层的地质资料的积累以便改进施工方案。
3.2 断桩现象的防控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在实际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时,应保证不同桩位间的距离在桩径的3.5倍以上,应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设计要求、场地条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确定打桩顺序,最大限度的避免打桩操作对新桩的影响,或通过打桩时间上的控制、跳打法的采纳,以尽可能的减少对邻近桩体的影响。打桩过程中,为及时发现、识别桩体断裂现象,可组织具备一定经验、技术能力的专业人员站在桩头位置上,利用木锤敲打桩头的两侧位置,或使用专业探测设备求得曲线图形、波形曲线图,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判断桩体是否存有质量缺陷、发生断裂,而对于已发现的断桩,应将断裂的部分拔出桩孔,待将孔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利用混凝土材料,以灌注的方式重新制作桩身。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命运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为保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合格、使用安全,必须切实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针对隐蔽工程、主体结构、关键工序等技术性较强、施工难度较大的生产任务,不仅需要严格依据有关的标准、规范实施操作,同时还需结合项目的施工技术,有针对性的加强质量验收、抽样试验以及监督管控力度,从根本上避免出现质量缺陷与病害。
参考文献
[1] 王占军.对路桥施工技术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2004(02.
[2] 齐红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水利水电施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