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描述
本案例是《有趣的体操棒》教学内容。我原本计划在“恢复身心”这一环节所预设的内容为集体舞——幸福舞(这里笔者把“幸福舞”进行了改编,把原来的拍手、拍肩、跺脚改成了同时跺棒和跺脚来进行放松练习。)当教学过程进行到这一环节的时候,学生群中一片骚动并发出阵阵的喝彩声,是什么原因呢?我随着学生的目光望去,原来顾洋同学正用前额顶着体操棒,只见他两手平举、仰头注视、移动脚步、调整身体。周围同学的目光都被他的前额顶棒久久不倒而吸引,有的同学干脆也模仿起来。出于内心,我本想制止,但转念一想,此时如加以制止,学生表面上可能因老师的威严在行动上有所收敛,但内心肯定不愉快。这时我突然来了灵感:是否可以换一下呢?把原先预设的放松内容换成各种“顶棒”小游戏呢?于是我就重新宣布放松内容:同学们,刚才顾洋同学的前额顶棒精彩不精彩?“精彩”!那么,大家要不要亲自体验一下?同学们一致同声地说:“要”,那么大家就去体验吧,此时,棒声、笑声、夹杂着尖叫声阵阵传来。一会儿,我又抓住学生愉兴未艾的时机,说:“除了用前额顶棒,能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位顶棒或不使用身体的部位使体操棒不倒”。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做了“手指(手掌)顶棒”、“脚背顶棒”、“击掌扶棒”、“换位扶棒”等小游戏,学生玩得开心,练得主动,不但放松了身体而且愉悦了心理,身心俱欢。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直面“节外生枝”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我们如何精心地设计,学生总会有出乎我们意料的举动。因为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学生个性各异,思维千变万化,再者体育课堂空间的开放性,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这就使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学生的意外举动看起来是“节外生枝”,其实是体育教学真实的体现,面对学生这些“意外行为”,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兴趣进行挖掘?如果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原本预设的目标;如果压制学生,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扼杀他们的创造性,触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深深地感悟到:教师的高智慧应该体现在对课堂各种意外的驾驭和合理利用上。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飞扬起自主的个性,课堂也必然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进而带来课堂教学的异彩纷呈。
(二)增强“课程意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意识。课程开发不仅仅包括对师生自身的认知与利用、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关注与开发,而且还包括对课堂教学中意外情况的捕捉与生发。因此,教师要努力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振。在预设阶段时,就要具有较强的“生成”意识,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形进行多方面评估和预测,并准备一些应对预案,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有弹性的“学案”。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促使 “预设生成”。即使出现“旁逸斜出”也不至于惊慌失措,如果引导得当可能还有“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在实施阶段,课程意识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无价值的生成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对极富价值的创造火花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本节课虽然最后的放松部分跟预设的内容不同,但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学生都达到了愉悦身心的作用。
(三)注重“有效引领”
既然体育教学中的“意外”是客观存在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我们需要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避免“意外”的发生,而是当“意外”出现时应该怎么办。这节课给我的启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有效引领”。如果引领不得法,就会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如果教师能够冷静分析,从容应对,通过临场捕捉,瞬时设计与深化挖掘,将“意外行为”中的有意义成分变成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有利资源,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课堂也就成为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空间。当然,引领需要有效的策略,它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靠教师在平时的磨砺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
可见,在动态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合理的、积极的、超出课时目标之外的、隐性的等无法预料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体育教师应及时捕捉引导拓展进行生成性教育。只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建立一个动态的、成长的、有生命且富有灵气的新的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做到:
1. 课前预设的教案要有弹性化。要从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本位,从学生五维或部分领域的现状出发,以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为基础,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注重教学策略,特别是多种教学思路的设计,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具有指导性的“动态教案”,即弹性化的“预设”方案。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就会多一份自信,少一份仓促。
2.要注重体育学科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发展智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知识越渊博,能力便越强,无知则无能,这是举世皆知的道理。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体育教师知识构成的模式,将由人们提出的“金字塔型”转换为具有“放射性的圆台型”。即随着一个人的学有所成,水平越高,综合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利提高专业知识的浓度水平,其教学能力就会越强。只有多学习,才能练好自身内功,才具备拥有、储备一些课上随机应变的临场处理的教学经验。这样不管课上出现什么情况都能胸有成竹地应付。
3.要注重课后总结。我们在体育课后,总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及时对课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创新教法等教学素材“静思总结”,这样对后面的再教学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无形当中帮助一个人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实践告诉我们,及时总结,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阶梯,及时总结,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极其解决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实践依据,及时总结,才能使再教学更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更富有灵气。
在动态生成的体育课上,常会出现学生做出令人感到意外而又惊喜的举动。面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甚至加以制止,而要给予密切地关注与亲切地呵护,让课堂“有益”的生成资源开出绚烂的花朵。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
本案例是《有趣的体操棒》教学内容。我原本计划在“恢复身心”这一环节所预设的内容为集体舞——幸福舞(这里笔者把“幸福舞”进行了改编,把原来的拍手、拍肩、跺脚改成了同时跺棒和跺脚来进行放松练习。)当教学过程进行到这一环节的时候,学生群中一片骚动并发出阵阵的喝彩声,是什么原因呢?我随着学生的目光望去,原来顾洋同学正用前额顶着体操棒,只见他两手平举、仰头注视、移动脚步、调整身体。周围同学的目光都被他的前额顶棒久久不倒而吸引,有的同学干脆也模仿起来。出于内心,我本想制止,但转念一想,此时如加以制止,学生表面上可能因老师的威严在行动上有所收敛,但内心肯定不愉快。这时我突然来了灵感:是否可以换一下呢?把原先预设的放松内容换成各种“顶棒”小游戏呢?于是我就重新宣布放松内容:同学们,刚才顾洋同学的前额顶棒精彩不精彩?“精彩”!那么,大家要不要亲自体验一下?同学们一致同声地说:“要”,那么大家就去体验吧,此时,棒声、笑声、夹杂着尖叫声阵阵传来。一会儿,我又抓住学生愉兴未艾的时机,说:“除了用前额顶棒,能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位顶棒或不使用身体的部位使体操棒不倒”。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做了“手指(手掌)顶棒”、“脚背顶棒”、“击掌扶棒”、“换位扶棒”等小游戏,学生玩得开心,练得主动,不但放松了身体而且愉悦了心理,身心俱欢。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直面“节外生枝”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我们如何精心地设计,学生总会有出乎我们意料的举动。因为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学生个性各异,思维千变万化,再者体育课堂空间的开放性,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这就使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学生的意外举动看起来是“节外生枝”,其实是体育教学真实的体现,面对学生这些“意外行为”,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兴趣进行挖掘?如果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原本预设的目标;如果压制学生,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扼杀他们的创造性,触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深深地感悟到:教师的高智慧应该体现在对课堂各种意外的驾驭和合理利用上。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飞扬起自主的个性,课堂也必然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进而带来课堂教学的异彩纷呈。
(二)增强“课程意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意识。课程开发不仅仅包括对师生自身的认知与利用、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关注与开发,而且还包括对课堂教学中意外情况的捕捉与生发。因此,教师要努力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振。在预设阶段时,就要具有较强的“生成”意识,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形进行多方面评估和预测,并准备一些应对预案,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有弹性的“学案”。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促使 “预设生成”。即使出现“旁逸斜出”也不至于惊慌失措,如果引导得当可能还有“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在实施阶段,课程意识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无价值的生成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对极富价值的创造火花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本节课虽然最后的放松部分跟预设的内容不同,但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学生都达到了愉悦身心的作用。
(三)注重“有效引领”
既然体育教学中的“意外”是客观存在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我们需要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避免“意外”的发生,而是当“意外”出现时应该怎么办。这节课给我的启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有效引领”。如果引领不得法,就会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如果教师能够冷静分析,从容应对,通过临场捕捉,瞬时设计与深化挖掘,将“意外行为”中的有意义成分变成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有利资源,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课堂也就成为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空间。当然,引领需要有效的策略,它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靠教师在平时的磨砺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
可见,在动态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合理的、积极的、超出课时目标之外的、隐性的等无法预料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体育教师应及时捕捉引导拓展进行生成性教育。只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建立一个动态的、成长的、有生命且富有灵气的新的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做到:
1. 课前预设的教案要有弹性化。要从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本位,从学生五维或部分领域的现状出发,以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为基础,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注重教学策略,特别是多种教学思路的设计,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具有指导性的“动态教案”,即弹性化的“预设”方案。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就会多一份自信,少一份仓促。
2.要注重体育学科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发展智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知识越渊博,能力便越强,无知则无能,这是举世皆知的道理。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体育教师知识构成的模式,将由人们提出的“金字塔型”转换为具有“放射性的圆台型”。即随着一个人的学有所成,水平越高,综合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利提高专业知识的浓度水平,其教学能力就会越强。只有多学习,才能练好自身内功,才具备拥有、储备一些课上随机应变的临场处理的教学经验。这样不管课上出现什么情况都能胸有成竹地应付。
3.要注重课后总结。我们在体育课后,总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及时对课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创新教法等教学素材“静思总结”,这样对后面的再教学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无形当中帮助一个人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实践告诉我们,及时总结,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阶梯,及时总结,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极其解决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实践依据,及时总结,才能使再教学更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更富有灵气。
在动态生成的体育课上,常会出现学生做出令人感到意外而又惊喜的举动。面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甚至加以制止,而要给予密切地关注与亲切地呵护,让课堂“有益”的生成资源开出绚烂的花朵。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