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因素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3142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内心世界的美好体验与感受。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会降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幼儿教师一旦产生了职业倦怠,就会对工作失去相当一部分的热情,甚至出现讨厌、厌恶,恐惧自己的职业,表现出明显的离职倾向。它对幼儿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及对幼儿的教育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社会里,幸福感似乎正离我们远去。怎样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满足内心情感的需要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中,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对9000名教师进行相关调查。调查显示82.20%的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10位教师中3位表示倦怠教育工作,将近4成教师表示目前的生存状况不佳。
  二、对乡镇公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
  调查发现,乡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种:社会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社会地位低下是一大消极因素;工作环境是影响幸福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个体因素中职业幸福感体验低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5—10年的工龄段。同时学历水平、家庭生活环境、关注自我的精神生活与自我价值的价值观等都对职业幸福感产生影响。
  三、对策
  (一) 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低下是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两个重要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原理,教师的幸福感取决于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横向的,社会的比较。而现实情况中教师在待遇上存在三个不平衡,一是报酬所得与实际成就之间的不平衡,二是理论地位与实际经济地位之间的反差,三是教师行业的待遇与其他行业人员的待遇之间存在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和反差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降低。因此,幼儿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乃至工作条件等,以保证幼儿教师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缓解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二)减少教师压力,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调查表明工作压力大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体验的一大因素。幼儿教师休息时间短,工作任务重,无暇照顾家人而受到家庭埋怨,加上随时可能面对幼儿家长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使多数幼儿教师难以承受。应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一是筹备资金为幼儿教师建一所教职工食堂,使休息时间得以增加,解决幼儿教师一定的家务负担。二是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检查和写材料,尽可能少给幼儿教师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额外任务。三是园领导要努力营造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多与教师沟通交流,尽可能的满足幼儿教师的精神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以增强。
  (三)形成尊重幼教的良好氛围
  发展农村乡镇幼儿教育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使农村乡镇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得以了解,让社会大众得知学前教育对个体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并不仅仅只是让孩子认识几个汉字,唱几首儿歌和数几个数表面上的简单教育,而是全方位的培养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使社会大众从本质上做到重视幼儿教育。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媒体舆论的力量多次报道该幼儿园优秀骨干教师的感人事迹,让人们深入了解幼儿教师繁重琐碎的工作,使社会大众对这些辛苦付出的幼儿教师多一份理解与支持。
  (四)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幼儿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的基础,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目前农村乡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部分幼儿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努力把高尚的职业道德贯穿在自己日常的幼儿教育工作中,使幼儿教师努力做到热爱自己的岗位,敬爱自己的行业,并使之事业心和责任感随之加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表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的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承担的,教师必须专业化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当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很好的体验这种幸福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去从事并投入幼儿教育工作当中。
  四、结论
  (1)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充分理解沟通,幼儿教师自身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幼儿教师参与园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有效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引起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正面认识,积极促进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3)幼儿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与道德修养,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高提供内在条件。
其他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课标中提出的“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三个理念和中高年级教材特点,结合“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我把自己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新模式定为:1、课前收集,自主整理—2、创设情境、激情引趣—3、小组合作、交流预展—4、展
期刊
微课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教研方式,不再局限在教室里进行集体性的学习。它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这正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微课不仅仅可以使学生轻松的学、愉快的学、高效的学,更能使教师个人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提升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定将会带领所有教育者走向更加宽阔和精彩的大舞台,使中国教育进入更便捷
期刊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逐步深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大家关注、思考并探索的问题。然而数学又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和要求很高的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着力对学生的这些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才会真正得以提高。针对如何改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真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平
期刊
踢毽子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运动。它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易携带,不需要多大的场地,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脚内侧踢技术是毽球锻炼活动和比赛中运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动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技术动作,学生对脚内侧动作的掌握与否对进一步学习自信心的确立、毽球运动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及后继其他技术动作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读写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障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指出,读写障碍一般包括阅读和书写困难,影响文字阅读及理解、记忆运作、提取生字能力及讯息处理速度。读写障碍儿童的语音处理、视觉感知、听觉认知、专注力、分辨左右、列序或组织等能力也明显较同龄儿童弱。有读写障碍的孩子,不能正确处理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文字信息。他们在拼字、书写、阅读、聆听或者是做算术时,会觉得非常
期刊
四川省会理县树堡乡中心小学属于多个少数民族杂居区,现有师生500余人。学校东面有一幢综合楼,西面一幢教学楼,两幢楼之间没有桥梁来衔接,双方是孤立的楼层。这样的布局,对于学校图书室来说,是很不合理的。所以现在来图书室阅读的师生并不是很多,那如何让师生爱上图书室呢?我们学校采取了如下方法:  1、在学校门卫室旁边的小屋内开设了教师阅览室  教师阅览室有专人负责,提供茶水和沙发。内设图书柜和报架,每天有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路得以确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着力做到让学生“想学历史,会学历史”。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高中历史教师贯彻新课程理念的第一要务。  一、让学生主动亲近历史,感知历史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对于部分学生在历史知识方面的无知与忽视已见怪不怪;对于许多功底扎实、爱好历史的学生在文理分科之际盲目选
期刊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设计从哪几方面开展呢?我认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除了来自于教材外,还可以来自于校园生活中,来自于家庭生活中,来自于社会生活中。教师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来设计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来自于校园生活中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到处有数学。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应引导学生注意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德为师之本”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我都注重自身朴实完美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平常的点滴的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把看成是一个亦师亦友的人,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引航者、是知识结构的传授者、情感中喜怒哀乐时的倾吐对象。同时我把我对
期刊
《国本课程校本化特色研究》课题在我校实施的一年中,作为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师,我以自己的任教班级为蓝本,通过“导悟研评”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模式的逐步形成,我形成了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习惯的知识整合课型的模式,旨在以各种整合形式(包括综合、渗透、重组、互补等)来挖掘、利用和综合各科知识,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与社会、家长取得联系,综合全方向的多重教学资源,为化学教学服务。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