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在针对小学数学阶段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效地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教材的深入挖掘,找到适合教材与学生学习结合的思维方式,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立足于教材进行探究,探讨通过教材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贡献力量。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材;学习与发展;概括
中图分类号:C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203-02
思维能力培养,是当今数学教学中必然趋向。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涵义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有多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有的学生能够通过多样性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解答,而有的学生却思维习惯较差,对问题的解决不能达到灵活应用的地步。这就是表现出了不同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思考方式和解答问题能力的影响。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善于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框架,不仅如此,具备较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重视课本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本概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进行概念学习的过程是进行思考的过程。在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课本概念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概念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形成一定的认识,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通分”这一概念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先进行独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再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得到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身的思考来掌握概念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剖析课本例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学习过程中所选择的例题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在进行教学时,有效地结合这些例题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具体的例题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横向剖析
横向剖析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所给出的解法进行相应的扩散。让学生在教材解答方式之外,进行合理地思维扩散,找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必定需要通过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找到多样性的解题方式。而这种联系知识点进行解答的思考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习的高效性。通过这种在解题的过程中剖析多种解决问题方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灵活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2.纵向剖析
纵向剖析是根据例题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分析,剖析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哪些是容易存在错误的地方?如何进行有效的运用能够达到对题目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是解题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进行有效地利用,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结合课本进行例题的剖析和解答,让学生了解到解题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寻找关键点、如何进行题目的解答,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提高思维,使学生在应对多变的题目时,能够达到灵活应用的地步。
3.“变题”剖析
“变题”指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称之为“变题”。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因此,教师如果要对课本例题进行改编,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教师在立足于教材例题进行变题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一是改变后的题目应该以教材重点难点为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一定能力的提升。二是进行例题的改变时,要注意相应的尺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三是在进行变题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进行不同的选择,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归纳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学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具体的学习重点难点的概括,形成了对知识的梳理,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方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条理化的,规律化的思考方式。并且通过知识点与知识点的概括学习过程,更简化了学生学习的复杂性。但在总结中要注意,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其它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知识网络构架。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同时可以使学生把书由厚变薄,做到心中有数。
(四)布置开放式的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不仅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还需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学习内容的升华。而这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师把好作业关,通过适当地布置开放式作业启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在课后作业的巩固过程中,是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应用的过程,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解答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通过开放式作业的布置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矩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即针对现在教师的两扇窗户的尺寸来购买窗帘布,窗的高和宽分别为2米,应该购买多大尺寸的窗帘才能满足需求?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开动脑筋,从实际出发,考虑阳光、窗帘褶皱、美观度等多个因素。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不只是计算出每个窗户的面积就可以了,他们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一交流沟通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面积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更加深入,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学的重点不应该简单的停留在教会学生学到知识,更多应该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探究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紅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3).1-2.
[2]李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32-32.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材;学习与发展;概括
中图分类号:C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203-02
思维能力培养,是当今数学教学中必然趋向。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涵义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有多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有的学生能够通过多样性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解答,而有的学生却思维习惯较差,对问题的解决不能达到灵活应用的地步。这就是表现出了不同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思考方式和解答问题能力的影响。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善于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框架,不仅如此,具备较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重视课本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本概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进行概念学习的过程是进行思考的过程。在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课本概念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概念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形成一定的认识,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通分”这一概念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先进行独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再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得到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身的思考来掌握概念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剖析课本例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学习过程中所选择的例题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在进行教学时,有效地结合这些例题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具体的例题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横向剖析
横向剖析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所给出的解法进行相应的扩散。让学生在教材解答方式之外,进行合理地思维扩散,找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必定需要通过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找到多样性的解题方式。而这种联系知识点进行解答的思考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习的高效性。通过这种在解题的过程中剖析多种解决问题方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灵活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2.纵向剖析
纵向剖析是根据例题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分析,剖析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哪些是容易存在错误的地方?如何进行有效的运用能够达到对题目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是解题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进行有效地利用,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结合课本进行例题的剖析和解答,让学生了解到解题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寻找关键点、如何进行题目的解答,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提高思维,使学生在应对多变的题目时,能够达到灵活应用的地步。
3.“变题”剖析
“变题”指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称之为“变题”。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因此,教师如果要对课本例题进行改编,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教师在立足于教材例题进行变题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一是改变后的题目应该以教材重点难点为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一定能力的提升。二是进行例题的改变时,要注意相应的尺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三是在进行变题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进行不同的选择,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归纳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学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具体的学习重点难点的概括,形成了对知识的梳理,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方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条理化的,规律化的思考方式。并且通过知识点与知识点的概括学习过程,更简化了学生学习的复杂性。但在总结中要注意,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其它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知识网络构架。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同时可以使学生把书由厚变薄,做到心中有数。
(四)布置开放式的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不仅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还需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学习内容的升华。而这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师把好作业关,通过适当地布置开放式作业启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在课后作业的巩固过程中,是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应用的过程,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解答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通过开放式作业的布置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矩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即针对现在教师的两扇窗户的尺寸来购买窗帘布,窗的高和宽分别为2米,应该购买多大尺寸的窗帘才能满足需求?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开动脑筋,从实际出发,考虑阳光、窗帘褶皱、美观度等多个因素。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不只是计算出每个窗户的面积就可以了,他们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一交流沟通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面积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更加深入,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学的重点不应该简单的停留在教会学生学到知识,更多应该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探究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紅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3).1-2.
[2]李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