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绍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又作蝯叟。湖南道州人,故世人亦称其为“何道州”。何绍基是家中长子,能书能诗,早年在家接受家学,后入阮元门下,承乾嘉学派之遗风。他性嗜金石碑帖,是北碑的“狂热粉”,书名盛传于当时,出名比入仕早。他还热衷于旅游,喜欢在途中寻碑、访友、看收藏,经常作诗文抒发感想。
何绍基生性耿直,属于有话直说且不加修饰的类型。他的朋友遍天下,大都与他有着相同的爱好。何绍基这种不造作的性格被意气相投的文人朋友视为真性情,在“职场”中却不受欢迎。
园“语疵”被降级的高才生
何绍基自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18岁时起参加乡试,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37岁时共考了11次都未中举,终于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次科考何绍基发挥得不错,监考官们对他也颇为赞赏,没想到最后却发生了变故——他因为考卷中出现的“语疵”而被降至二甲第八名。至于此次考试中使结果发生变化的“语疵”究竟是什么,一直众说纷纭。
何绍基的同年进士陆以湉曾在《冷庐杂识》中记载:“丙申殿试,何子贞太史卷已列进呈十卷之首,旋以‘大行’二字为阅卷大臣某公指出,改置二甲第八名。”类似的说法也曾出现于晚清文史學者平步青的《霞外捃屑》。学者兼书法家商衍鎏也曾提及此事,他的说法比较有趣。
按商衍鎏的说法,检举何绍基考卷“语疵”之人为卓秉恬。卓秉恬当时是以大学士身份参与考试阅卷的人之一,发现何绍基的文中有“大行”二字,害怕触犯皇家忌讳,遂将其降至十名之外。但是这两个字在文中并不是相连的,而是在前后行中并列。使卓秉恬对何绍基如此苛刻的原因,是卓秉恬与何父何凌汉有过节。事实上,卓秉恬公报私仇的戏码或与史实有偏差,因为何绍基成为进士后对卓氏以弟子之礼相待,与卓的儿子也有往来。若卓、何两家是宿敌,那我们看到的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和谐的文字记载了。
学者于景祥认为,何绍基的“语疵”是因疏忽而没有避讳,用了道光皇帝“曼宁”一名中的“宁”字,故被降级。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很多,但此次事件的重要物证即考卷本身并没有被保存下来,所以真相如何现在已无从得知。但就以上记载来看,试卷中有“语疵”一事应是确实的。
仕途不顺的国史馆小官员
何绍基成为庶吉士后,在三年期满后的考试中取得了散馆一等的好成绩,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协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上半年,何绍基任职于国史馆,充武英殿总纂,五月时曾被任命为福建乡试正考官。与此同时其父何凌汉担任顺天乡试副考官,这件父子同时监考的事还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工作刚有了一些起色,却不想迎来家中的噩耗:十一月,与何绍基最为亲近的胞弟何绍业病故。第二年年初,父亲何凌汉也病逝。亲人的接连离世对何绍基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八月,何绍基带着父亲和弟弟的灵柩回湖南老家安葬。这一去,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冬天他才再次入都,供职于国史馆。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48岁的何绍基再次面临职场生涯中的一场小型危机。当时何绍基在国史馆任提调一职,负责经办一些具体事务,穆彰阿为总裁,是何绍基的直接领导。何绍基发现当时馆中所存朝臣的传记只有一品、二品官员的,没有三品以下官员的。关于这件事,乾隆曾“屡次严旨申谕”,但国史馆一直遵循旧例,未执行乾隆的意旨。何绍基想“遍搜官书及前人文集补办国初以来三品以下名臣各传”,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穆彰阿之后,遭到坚决反对。最终何绍基辞去提调之职,但仍供职于国史馆。
51岁时,何绍基的母亲去世。他于第二年春启程回乡葬母,直到54岁才重回京师。回京之后没多久,何绍基便得到传召,于勤政殿首次拜见了咸丰,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得咸丰重用后的大起大落
何绍基被任命为四川学政,八月初九,何绍基在乾清宫西书房得到正式授任,一个月后便携家带口,动身前往四川。
何绍基心怀感激,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伯乐,以一种“饮君滴水恩,我当涌泉报”的积极心态走马上任。清朝的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在任时,四川各州府的科考何绍基都会亲自前往监督,从不懈怠。除了主持科考工作,他还严格督查各州府的学官。在巡察各地考试期间,何绍基发现了许多教育方面的漏洞,建议整顿各地提调官及考场舞弊的不正之风。工作热情高涨的何绍基除了主抓教育工作,对不属于学政职务范围内的民事、刑事案件也兼有涉及,触犯了一些官僚的利益。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五日,何绍基因屡陈时务,被皇帝责以肆意妄言,受到降调三级的处分,并被免去四川学政一职。被免职后的何绍基心灰意冷,于八九月间离开四川。
任四川学政的这一时期是何绍基职场生涯中的巅峰,虽然任期不长,但意义深刻。交印后,何绍基曾游峨眉山,作诗云“使节三年圆一梦,奇峰万点洗双眸。谪官愈识君恩重,许到峨眉顶上游”,透露出满满的无奈。至此,何绍基的职场生涯正式终结。他四处游历,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秋病故于苏州寓所,享年75岁。
(摘自《北京青年报》,大浪淘沙荐)
何绍基生性耿直,属于有话直说且不加修饰的类型。他的朋友遍天下,大都与他有着相同的爱好。何绍基这种不造作的性格被意气相投的文人朋友视为真性情,在“职场”中却不受欢迎。
园“语疵”被降级的高才生
何绍基自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18岁时起参加乡试,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37岁时共考了11次都未中举,终于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次科考何绍基发挥得不错,监考官们对他也颇为赞赏,没想到最后却发生了变故——他因为考卷中出现的“语疵”而被降至二甲第八名。至于此次考试中使结果发生变化的“语疵”究竟是什么,一直众说纷纭。
何绍基的同年进士陆以湉曾在《冷庐杂识》中记载:“丙申殿试,何子贞太史卷已列进呈十卷之首,旋以‘大行’二字为阅卷大臣某公指出,改置二甲第八名。”类似的说法也曾出现于晚清文史學者平步青的《霞外捃屑》。学者兼书法家商衍鎏也曾提及此事,他的说法比较有趣。
按商衍鎏的说法,检举何绍基考卷“语疵”之人为卓秉恬。卓秉恬当时是以大学士身份参与考试阅卷的人之一,发现何绍基的文中有“大行”二字,害怕触犯皇家忌讳,遂将其降至十名之外。但是这两个字在文中并不是相连的,而是在前后行中并列。使卓秉恬对何绍基如此苛刻的原因,是卓秉恬与何父何凌汉有过节。事实上,卓秉恬公报私仇的戏码或与史实有偏差,因为何绍基成为进士后对卓氏以弟子之礼相待,与卓的儿子也有往来。若卓、何两家是宿敌,那我们看到的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和谐的文字记载了。
学者于景祥认为,何绍基的“语疵”是因疏忽而没有避讳,用了道光皇帝“曼宁”一名中的“宁”字,故被降级。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很多,但此次事件的重要物证即考卷本身并没有被保存下来,所以真相如何现在已无从得知。但就以上记载来看,试卷中有“语疵”一事应是确实的。
仕途不顺的国史馆小官员
何绍基成为庶吉士后,在三年期满后的考试中取得了散馆一等的好成绩,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协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上半年,何绍基任职于国史馆,充武英殿总纂,五月时曾被任命为福建乡试正考官。与此同时其父何凌汉担任顺天乡试副考官,这件父子同时监考的事还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工作刚有了一些起色,却不想迎来家中的噩耗:十一月,与何绍基最为亲近的胞弟何绍业病故。第二年年初,父亲何凌汉也病逝。亲人的接连离世对何绍基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八月,何绍基带着父亲和弟弟的灵柩回湖南老家安葬。这一去,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冬天他才再次入都,供职于国史馆。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48岁的何绍基再次面临职场生涯中的一场小型危机。当时何绍基在国史馆任提调一职,负责经办一些具体事务,穆彰阿为总裁,是何绍基的直接领导。何绍基发现当时馆中所存朝臣的传记只有一品、二品官员的,没有三品以下官员的。关于这件事,乾隆曾“屡次严旨申谕”,但国史馆一直遵循旧例,未执行乾隆的意旨。何绍基想“遍搜官书及前人文集补办国初以来三品以下名臣各传”,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穆彰阿之后,遭到坚决反对。最终何绍基辞去提调之职,但仍供职于国史馆。
51岁时,何绍基的母亲去世。他于第二年春启程回乡葬母,直到54岁才重回京师。回京之后没多久,何绍基便得到传召,于勤政殿首次拜见了咸丰,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得咸丰重用后的大起大落
何绍基被任命为四川学政,八月初九,何绍基在乾清宫西书房得到正式授任,一个月后便携家带口,动身前往四川。
何绍基心怀感激,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伯乐,以一种“饮君滴水恩,我当涌泉报”的积极心态走马上任。清朝的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在任时,四川各州府的科考何绍基都会亲自前往监督,从不懈怠。除了主持科考工作,他还严格督查各州府的学官。在巡察各地考试期间,何绍基发现了许多教育方面的漏洞,建议整顿各地提调官及考场舞弊的不正之风。工作热情高涨的何绍基除了主抓教育工作,对不属于学政职务范围内的民事、刑事案件也兼有涉及,触犯了一些官僚的利益。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五日,何绍基因屡陈时务,被皇帝责以肆意妄言,受到降调三级的处分,并被免去四川学政一职。被免职后的何绍基心灰意冷,于八九月间离开四川。
任四川学政的这一时期是何绍基职场生涯中的巅峰,虽然任期不长,但意义深刻。交印后,何绍基曾游峨眉山,作诗云“使节三年圆一梦,奇峰万点洗双眸。谪官愈识君恩重,许到峨眉顶上游”,透露出满满的无奈。至此,何绍基的职场生涯正式终结。他四处游历,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秋病故于苏州寓所,享年75岁。
(摘自《北京青年报》,大浪淘沙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