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章认为,文化部门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顺势而为,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更高的需要。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目前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必须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较低,设施设备不够齐全。大部分村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配套设施过于简单陈旧单一,存在图书、文化娱乐、健身设施“三少”现象,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综合文化站配备设备器材简陋,行政村及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设施设备更少。
(二)文化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镇情村情不同,经济基础发展差异较大等原因,造成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就农村文化建设而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文化部的评估定级标准经自查,难以达到相关要求
(三)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管理不善,乡镇文化站设施不配套,设施利用率低问题比较突出。村级文化协管员工资低(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文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受待遇差、发展前景受限等影响,有文化专长、素质高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偏远乡镇文化站专业人才奇缺。大部分文化站工作单一、没有生机,个别文化站人员被抽调包村包队,文化站则长期关门。
二、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既要重视抓经济,也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同时,要把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工作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逐步改变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状态,全面提升我市农村文化设施水平。
(二)科学规划,分类推进。一是在规划布局上,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农村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国家文化部的有关标准,确定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目标,选址要求交通便利、服务半径合适,方便老百姓对设施的使用。二是在功能定位上,重点围绕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把党员教育、文物保护、文体健身、科学普及、法制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就业技能培训等功能综合进来,建设基层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是在实施时序安排上,根据市、乡两级的财力和乡鎮的实际,先选择一批乡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期分批推进,力争“十三五”末,我市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有质的提升。
(三)整合资源,对接需求。一是加强农村文化场所的建设。采取新建、改建、合建等多种形式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结合文物保护单位、祠堂、旧民居等,通过调整置换、整合集合等方式进行整合修建利用,也可充分利用学校布点调整中腾出的闲置校舍,进行文化设施集合建设,或是与中小学文化设施实施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主动接地气。老百姓有需求设施就有吸引力,其利用率就会提高,如农家书屋、图书室要挑选农民感兴趣的、通俗易懂、科学致富或健康养生类书籍为主。三是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应努力为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活动搭建物质载体,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乡镇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和培育内容健康向上、农村群众喜闻乐见和参与性强的地方民俗文化,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多元投入,加快发展。一要加大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政策,市、乡财政应把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保证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和活动经费的同时,逐年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奖励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文化部门要转变思维,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拓宽路子。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功能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并积极开展“以文补文”“以商补文”“多业助文”活动,增强文化站自身的造血功能。
(五)创新管理,发挥作用。一要创新农村文化管理。立足本土,重视和发挥农民自身作用,引导农民组建文化大院、书画室,自办文化,成为文化专业户,使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有效盘活农村文化资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按照文化部《文化站管理办法》,文化站配备专职干部1-3名的规定,配齐文化站人员,并确保专职专干。三要加大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活动开展的“领头羊”作用。四要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广泛动员和鼓励有一定文艺专长的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成长为农村文化使者。五要拓宽文化站工作领域。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辐射作用,加强同农技、科技、卫计及团、妇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目前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必须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较低,设施设备不够齐全。大部分村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配套设施过于简单陈旧单一,存在图书、文化娱乐、健身设施“三少”现象,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综合文化站配备设备器材简陋,行政村及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设施设备更少。
(二)文化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镇情村情不同,经济基础发展差异较大等原因,造成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就农村文化建设而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文化部的评估定级标准经自查,难以达到相关要求
(三)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管理不善,乡镇文化站设施不配套,设施利用率低问题比较突出。村级文化协管员工资低(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文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受待遇差、发展前景受限等影响,有文化专长、素质高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偏远乡镇文化站专业人才奇缺。大部分文化站工作单一、没有生机,个别文化站人员被抽调包村包队,文化站则长期关门。
二、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既要重视抓经济,也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同时,要把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工作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逐步改变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状态,全面提升我市农村文化设施水平。
(二)科学规划,分类推进。一是在规划布局上,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农村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国家文化部的有关标准,确定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目标,选址要求交通便利、服务半径合适,方便老百姓对设施的使用。二是在功能定位上,重点围绕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把党员教育、文物保护、文体健身、科学普及、法制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就业技能培训等功能综合进来,建设基层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是在实施时序安排上,根据市、乡两级的财力和乡鎮的实际,先选择一批乡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期分批推进,力争“十三五”末,我市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有质的提升。
(三)整合资源,对接需求。一是加强农村文化场所的建设。采取新建、改建、合建等多种形式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结合文物保护单位、祠堂、旧民居等,通过调整置换、整合集合等方式进行整合修建利用,也可充分利用学校布点调整中腾出的闲置校舍,进行文化设施集合建设,或是与中小学文化设施实施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主动接地气。老百姓有需求设施就有吸引力,其利用率就会提高,如农家书屋、图书室要挑选农民感兴趣的、通俗易懂、科学致富或健康养生类书籍为主。三是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应努力为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活动搭建物质载体,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乡镇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和培育内容健康向上、农村群众喜闻乐见和参与性强的地方民俗文化,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多元投入,加快发展。一要加大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政策,市、乡财政应把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保证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和活动经费的同时,逐年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奖励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文化部门要转变思维,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拓宽路子。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功能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并积极开展“以文补文”“以商补文”“多业助文”活动,增强文化站自身的造血功能。
(五)创新管理,发挥作用。一要创新农村文化管理。立足本土,重视和发挥农民自身作用,引导农民组建文化大院、书画室,自办文化,成为文化专业户,使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有效盘活农村文化资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按照文化部《文化站管理办法》,文化站配备专职干部1-3名的规定,配齐文化站人员,并确保专职专干。三要加大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活动开展的“领头羊”作用。四要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广泛动员和鼓励有一定文艺专长的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成长为农村文化使者。五要拓宽文化站工作领域。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辐射作用,加强同农技、科技、卫计及团、妇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