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正值高校开学。不过在新生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一些表面光鲜的高校却在为债务问题忧心不已。审计署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共有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负债2634.98亿元。8月29日,湖北省政府发文指出:面对日趋严重的高校债务压力,计划用5~8年的时间,逐步化解省及地市高校共计133亿元的贷款债务。
就在地方政府想办法解决公办高校债务时,另一颗炸弹爆出,由于生源逐年下降和前期高速扩张投入巨大等因素,民办高校也都负债累累,甚至有部分民办院校已经彻底从这个行业消失。
据《每日经济新闻》近期报道,湖北某民办院校宣布了它生命的终结。施源是这座有着十余年办学历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始人之一。对于自己所创办的这所学校破产,施源和他的同事们总结为“船太大了、速度太快了”,“学校每年的教工薪酬支出都在几亿元,最高峰的时候聘有3000多名员工,仅仅维持运转就需要巨大投入。”然而随着近两年生源的急剧减少,民办学校高速扩张后的债务风险很快凸显了出来,再加之没有良好的债务预警,巨大的债务压力很轻易就能将一所民办高校压垮。
尽管施源和其创办的学校是高等教育行业的个例,但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和所承受的债务压力正成为事实。根据教育部向社会公布的新设置民办高校资产情况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1月30日,湖北3所最具知名度的民办独立学院共计负债6亿多元。其中,武汉东湖学院银行贷款2.2亿元,其他债务1834万元;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负债2.57亿元;汉口学院资产负债1.13亿元。
如何化解巨额高校债务
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信力建
通常单纯的经济问题,可以用市场手段来解决。我国用十年的时间花掉了上万亿的财富来发展高等教育。十年下来,新增了5000亿的固定资产,但也累积了2000多亿的巨额债务。巨额债务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接制约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这也成为高校不可摆脱的心理包袱。据了解,仅仅是每年的利息已经让不少学校透不过气来。可想而知,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高等教育将为此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学校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以及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校的梦想,亦无从谈起。
当此之际,应该趁着金融系统的相对通融,债务还没有成为坏账的时候,及时查明病因,不惜下“猛药”,方有根治的希望。
民办学校自主经营,一切风险责任自负,如果资不抵债,无力偿还的话,最常见的处理就是宣布倒闭。如果不能也不想倒闭,那么产权债务重组也能带领学校走出困境。高等教育既然要走向国际,在财务管理上也可以参照世界高校的常见做法,进行产权债务重组。无论归属,先成立财务管理基金,向校务管理和理事会公开,再讨论学校经营管理方略及债务偿还办法。其实,这是高校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经之路。高校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要长大成人,不管是不是追求跻身世界名校之列,都必须真正履行自身的法律定位和社会职能。现阶段,独立学术、独立财政和独立管理就是高校证明自身实力的试金石。
提升高校经营意识
南昌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戚务念
从长远考虑,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必须发挥高校自身的主动性,主动性一旦调动,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说:“作为大学校长,应该有一种投入和产出的概念。”“要维持大学的良性运转,更好地‘经营’,需要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高校一定要对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益进行充分论证,谨慎选择;高校在利用通过负债取得的资金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保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资金使用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避免不合理支出以及贪污浪费等现象,挤干高校教育成本中的水分。
在地方政府也开始逐渐加强对地方高校的建设项目监管的大背景下,高校自身也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制度。尤其是在基本建设项目中,要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制度。只有建立严密完善的监控系统,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有效畅通的运行机制,才能从内部杜绝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
在具体筹资手段方面,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进行校企合作是一条颇值得关注的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或独立创办科技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创办科技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有些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
高校债务管理长久之计:开源节流重信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万朋
除了政府和市场中介机构从外部对高校债务问题进行有效地干预与控制外,美国各大世界级民办高校自身也非常注意在内部加强管理和防范。以下做法值得国内民办及公办高校借鉴。
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相应的评估指标,严格控制债务风险。一所高校的财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因此,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构建一个以自我评价为中心的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债务问题的重要性,在美国高校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专门有一类是关于学校信贷价值的评价指标,以便学校能够有效地自我控制债务风险。
由专业人士结合学校内外部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债务战略发展计划,及时根据政府政策或市场变化调整学校债务。除了设计相应的财务评估指标以控制债务风险外,美国高校还成立由具有专门资质的人员组成的机构或聘请权威的社会中介机构,为学校制订债务能力分析报告和债务战略发展计划。例如,业内权威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在2003年分析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债务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截止到6月30日,波尔得分校有待偿还的长期债务总计2.14亿美元,当前债务的总资金到2013年将下降到1.31亿美元,如果没有新的债务增加,学校的偿债能力比率2004年为4.1%,到2013年将降到2.0%。
美国高校还善于及时根据资本市场的变化调整其债券债务发行方案。以往美国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买者,往往发行可调整利率债券。但在2007~2008年,美国可调整利率债券市场中的债券利率大幅增加。伴随着支付利息的飙升,许多公立和私立大学所支付的债券利息超出他们预算的两三倍,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高校的债务负担,因此波士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率先调整其数亿美元的债务,将可变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并将利率固定在3%~4%,其他许多大学也都纷纷效仿。
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开展学校经营,以缓解学校债务压力。美国高校的善于经营闻名于世,通过积极开展各种经营活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了高校的债务压力。其中最為人们熟悉的手段有三个。第一,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历来是美国高校重要的收入来源,此项收入一般占到5%~10%。哈佛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财务出现困难时,发起了大规模的社会筹款运动,5年间共向17.4万个机构和个人筹款26亿美元,平均每笔捐款13000美元。第二,社会服务收入。美国高校积极利用自身在学术、科研、医疗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并销售相关产品。此项收入一般占到高校总经费的5%~8%。第三,基金运作及相关投资收入。美国一些名校近年来成功地进行着基金运作,使其成为高校新的收入增长点。例如,斯坦福大学在2003年的基金规模就达到了100亿美元,投资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到20%。在2006~2007财政年度,哈佛大学更创下了捐赠基金增长23%、市值达41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
就在地方政府想办法解决公办高校债务时,另一颗炸弹爆出,由于生源逐年下降和前期高速扩张投入巨大等因素,民办高校也都负债累累,甚至有部分民办院校已经彻底从这个行业消失。
据《每日经济新闻》近期报道,湖北某民办院校宣布了它生命的终结。施源是这座有着十余年办学历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始人之一。对于自己所创办的这所学校破产,施源和他的同事们总结为“船太大了、速度太快了”,“学校每年的教工薪酬支出都在几亿元,最高峰的时候聘有3000多名员工,仅仅维持运转就需要巨大投入。”然而随着近两年生源的急剧减少,民办学校高速扩张后的债务风险很快凸显了出来,再加之没有良好的债务预警,巨大的债务压力很轻易就能将一所民办高校压垮。
尽管施源和其创办的学校是高等教育行业的个例,但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和所承受的债务压力正成为事实。根据教育部向社会公布的新设置民办高校资产情况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1月30日,湖北3所最具知名度的民办独立学院共计负债6亿多元。其中,武汉东湖学院银行贷款2.2亿元,其他债务1834万元;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负债2.57亿元;汉口学院资产负债1.13亿元。
如何化解巨额高校债务
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信力建
通常单纯的经济问题,可以用市场手段来解决。我国用十年的时间花掉了上万亿的财富来发展高等教育。十年下来,新增了5000亿的固定资产,但也累积了2000多亿的巨额债务。巨额债务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接制约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这也成为高校不可摆脱的心理包袱。据了解,仅仅是每年的利息已经让不少学校透不过气来。可想而知,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高等教育将为此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学校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以及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校的梦想,亦无从谈起。
当此之际,应该趁着金融系统的相对通融,债务还没有成为坏账的时候,及时查明病因,不惜下“猛药”,方有根治的希望。
民办学校自主经营,一切风险责任自负,如果资不抵债,无力偿还的话,最常见的处理就是宣布倒闭。如果不能也不想倒闭,那么产权债务重组也能带领学校走出困境。高等教育既然要走向国际,在财务管理上也可以参照世界高校的常见做法,进行产权债务重组。无论归属,先成立财务管理基金,向校务管理和理事会公开,再讨论学校经营管理方略及债务偿还办法。其实,这是高校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经之路。高校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要长大成人,不管是不是追求跻身世界名校之列,都必须真正履行自身的法律定位和社会职能。现阶段,独立学术、独立财政和独立管理就是高校证明自身实力的试金石。
提升高校经营意识
南昌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戚务念
从长远考虑,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必须发挥高校自身的主动性,主动性一旦调动,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说:“作为大学校长,应该有一种投入和产出的概念。”“要维持大学的良性运转,更好地‘经营’,需要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高校一定要对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益进行充分论证,谨慎选择;高校在利用通过负债取得的资金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保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资金使用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避免不合理支出以及贪污浪费等现象,挤干高校教育成本中的水分。
在地方政府也开始逐渐加强对地方高校的建设项目监管的大背景下,高校自身也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制度。尤其是在基本建设项目中,要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制度。只有建立严密完善的监控系统,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有效畅通的运行机制,才能从内部杜绝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
在具体筹资手段方面,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进行校企合作是一条颇值得关注的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或独立创办科技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创办科技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有些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
高校债务管理长久之计:开源节流重信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万朋
除了政府和市场中介机构从外部对高校债务问题进行有效地干预与控制外,美国各大世界级民办高校自身也非常注意在内部加强管理和防范。以下做法值得国内民办及公办高校借鉴。
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相应的评估指标,严格控制债务风险。一所高校的财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因此,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构建一个以自我评价为中心的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债务问题的重要性,在美国高校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专门有一类是关于学校信贷价值的评价指标,以便学校能够有效地自我控制债务风险。
由专业人士结合学校内外部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债务战略发展计划,及时根据政府政策或市场变化调整学校债务。除了设计相应的财务评估指标以控制债务风险外,美国高校还成立由具有专门资质的人员组成的机构或聘请权威的社会中介机构,为学校制订债务能力分析报告和债务战略发展计划。例如,业内权威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在2003年分析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债务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截止到6月30日,波尔得分校有待偿还的长期债务总计2.14亿美元,当前债务的总资金到2013年将下降到1.31亿美元,如果没有新的债务增加,学校的偿债能力比率2004年为4.1%,到2013年将降到2.0%。
美国高校还善于及时根据资本市场的变化调整其债券债务发行方案。以往美国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买者,往往发行可调整利率债券。但在2007~2008年,美国可调整利率债券市场中的债券利率大幅增加。伴随着支付利息的飙升,许多公立和私立大学所支付的债券利息超出他们预算的两三倍,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高校的债务负担,因此波士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率先调整其数亿美元的债务,将可变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并将利率固定在3%~4%,其他许多大学也都纷纷效仿。
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开展学校经营,以缓解学校债务压力。美国高校的善于经营闻名于世,通过积极开展各种经营活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了高校的债务压力。其中最為人们熟悉的手段有三个。第一,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历来是美国高校重要的收入来源,此项收入一般占到5%~10%。哈佛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财务出现困难时,发起了大规模的社会筹款运动,5年间共向17.4万个机构和个人筹款26亿美元,平均每笔捐款13000美元。第二,社会服务收入。美国高校积极利用自身在学术、科研、医疗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并销售相关产品。此项收入一般占到高校总经费的5%~8%。第三,基金运作及相关投资收入。美国一些名校近年来成功地进行着基金运作,使其成为高校新的收入增长点。例如,斯坦福大学在2003年的基金规模就达到了100亿美元,投资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到20%。在2006~2007财政年度,哈佛大学更创下了捐赠基金增长23%、市值达41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