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控制气候的剧场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览前一个月采访过石青,谈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空间的生产和德波的情景国际。“穿刺,打通”原有生产关系形成新的“再生产”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进底层大厅,扑面而来的好感,简洁、明快、有层次。4个像城规学院学生的建筑模型:剧场、堤坝上的临时房、纸箱加铁网盒作为草场地和机场、纸箱金字塔。其它就是加上了法语的铁丝笼、穿过的T恤,轮子和音箱之类的组合。作品都是新的,难道石青刻意模仿一个“小清新”和“正确”的展览来表达更重要的内容?看楼上,《王安石的山水》故意要让人猜谜:没人见过拗相公的画,会拗到什么程度呢?人物典故会跟当代艺术发生什么联系呢?“我的下一次个展一王安石的山水一山水如何与政治打通一就是要把它当成科幻小说来写”一行字都是印在镜面上的,因为叠影和反射的光晃到眼睛,只能眯眼看。边上铁笼子关着团铁丝网“疑云,星云”,白水泥的山形物,有点像科幻小说的场景。再看地图所示分散在草场地的装置,有点像转轮车的四不像放在民居边上,像是某种能量装置,又像发射装置。
  “展示”是艺术空间生产中重要一环,它切断了动态的艺术生产过程,转变艺术品进入“沉思审美”的静态空间,又通过这种仪式性的环节认证了艺术。展览中我们容易感受到作品时间线的存在,但这种时间的存在却刻意使观众困惑。展览又引入了变量Richardson——天气预测的开创者和他复杂的“气候剧场”的计算。这么多复杂的内容置入一个简单的“小清新”风的展厅中,暗示、象征、隐喻解释体系到这里似乎都不管用了,每种努力观看和解读都只是带来“空”的结果,迫使观众用新的方法论解读。而“模仿”既有的“小清新”抽去了通常在美术馆中“展示”的意义,使得展厅的展示纯粹变成了“展示”——“作品的临时停放与收容”(语出展览海报)。“第三方”作为消除二元对立的方法:艺术家作为脱离开现有艺术生产体制和日常生活的第三方,尝试去建立一种新的“再生产”的行动机制;“模仿”作为中性词,是对待历史的第三方态度;“气候”和对应的“地形”又是在具体展览中作为第三方变量引入。石青说:“引入第三方变量也是修改生产关系的方法,把各种矛盾聚集一起,偏转,变形,而不是试图用一个矛盾去替代另一个矛盾。”无法承载的“展示”只能“溢出”。面对“溢出”,观众只有作为艺术家状态的参与,而不是“观看”,去追索“溢出”到了草场地的作品。
  “变量引入,时间混乱”迫使展厅过载,从而溢出到日常生活中,转变为事件艺术,完成对原有生产关系的“穿刺”。具体手段就是“模仿”作为“展示”使静态艺术空间的意义为空。
其他文献
事件的属性就像马拉美所言:一切思想都产生于骰子一掷。  事件只是对行动以及这个行动以何种方式存在的一种“创伤性”回溯。它不可能是“已经”被给予,而只是需要我们去证明它,即它不存在于某个提前为它命名的地方,也不是作为一种客观真理的方式存在,它并没有结构性的内在于事物的秩序中,正是这种无法提前预知,同时掩藏了彻底的偶然性的一种“例外”,给予了我们一种机会去理解事件。  对于一个已发生的行为记录,我们无
期刊
时间  现实的时间,只有得到事件的定义,才成为特殊的时刻,才成为当下。只有在特殊的时刻,只有在当下,事件才发生。  首先必须是现实的时间,一般的时间。即在事件里,时间是不适合虚构的。时间的现实性决定了事件的现实性,不具备现实性的事件不可能发生。  然后是特殊的时刻,这是时间被意义击中并附体的状态。  当下,是对特殊时间的一般关照。当下是对“不容置疑”的“特殊意义”的怀疑和否定,正是这怀疑和否定,把
期刊
现如今,谈到对社会的理解,艺术家的看法往往受到重视,艺术也被认为有所功用。而且,政府、企业和社会更赋予了艺术一种重要的政治角色,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都通过文化投资,来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剩余价值;而另一方面,现在的艺术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并入了同一套关系网(这个空间有人称为“lnfoshpere”——信息圈),它们跟社会运动一道,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做出同步的应对。创作、政治、媒介这几个领域产生了根本
期刊
将意志和生命冲动视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同时忘记了艺术作品最初为真理空间奠基的生产性身份。西方美学的终极目的地是一种意志的形而上学,即从能量和创造冲动意义上理解的生命的形而上学。  “人在大地上拥有一种诗意,即生产性质的身份。”现在是时候回过头来对上一章出现过的这句话做一次更加本质的解读了。在如今这个时代,要追问艺术的命运问题,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与之密不可分的另外一个问题,即:生产活动的意义或人类“行为
期刊
另一种审美:一种从符号学走向能量学的审美
期刊
艺术时代=ARTTME  李明=李  ARTTIME:你怎么看做作品的随机性?作品中的或者作品外的。  李:这个“随机性”指什么?是偶然出现的不可控因素?  ARTTIME:是吧。我觉得你做作品似乎很注重这个。  李:我理解的是,我并不是注重创作时出现的偶然性,“偶然”是一个动态的时间状态,是非常当下的。我指的是,当艺术家在构想一个方案的时候,那个想象的时间是跟现实断层的。比如,在想象的时间里艺术
期刊
相比聊作品之外的故事,李明更愿意谈及创作本身。记得在一次和李明聊完他的作品后,我问他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创作并是否有相对满意的作品时,他说:每一次创作过程会有很多妥协的地方,当然,这里的“妥协”只是客观地描述一个行动过程的记录词,没有贬义。它是抱着对艺术本体的实践去的,抛开评判标准,都是可以量化成经验,他们是不带任何情绪的客观事实。因此,所谓的“满意”,在信息量上会更加复杂,可能还得把观众的反应加进
期刊
费尔威亚·卡纳瓦勒:你的研究轨迹很特别,开始是19世纪的工人斗争和乌托邦的档案研究,现在又研究当代艺术、美学和电影。你认为你的哲学之路是断裂的,还是连续的?  雅克·朗西埃:我不是那种从政治到美学、从过去的解放运动到当代艺术的哲学家。我总是设法批驳那种预设历史必然性的全球化思想。在1970年代我从事19世纪早期工人档案的研究,是因为1968年五月风暴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人解放的实际形式之复杂历
期刊
TOF小组(丁力,金锋)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关心为“特定”顾客需求提供服务的理念,TOF小组致力于充分利用其艺术创作经验和手段,在这个“特殊”的展示场域为“特殊”的顾客提供展示,以某种样本的扩张体验为其出发点,在其普遍日常的超真实经验中提取可能性。在这个场域中,客户的出现是超验的,这个场域面对每一个个体的到来,同时确信每一个观众,都是等待特殊客户身份的随时降临的神圣个体,这种对象被待定的感受
期刊
杂货铺·空间是一个很有趣的现实表征。我们试想一下,杂货铺与艺术空间结合在一起,它多少都会给人一种生疏感和失落,甚至还有一种失落后的喜悦。这种情感来自艺术与消费之间长期以来的尴尬关系被人自发地、轻而易举地解除了,也来自人们对“杂货铺”的简单化认知。  杂货铺作为一种形态与模式,它不仅仅是为消费活动提供空间,它还提供了闲逛、娱乐、审美行为与各种可能性活动。当人们来到这个自主选购的非压迫性社会空间——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