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清时期中西音乐文化交流活跃,许多地方小戏流传至欧洲,本文通过介绍清代荆州花鼓,福建正音戏等地方小戏在欧洲传播的过程,反映西方人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关注及其不同的中国音乐观。
关键词:清代;欧洲人;中国;地方小戏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1-864X(2014)08-0062-01
清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活跃,兴盛于各地的地方小戏受到来华的西方人的关注。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发源于荆楚大地,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乡土戏曲。荆州花鼓戏正式以戏剧形式出现,相传始于清朝中叶,迄今已有200年历史,它最初名叫“沿门花鼓”(或“推车花鼓)。在其早期阶段,常是三五个人搭成一个小小的戏班,走乡串镇,用几张方桌搭成平台,演出一些对子戏。常见戏目有《双撇笋》、《茅江夜话》,说是其领班是个叫贺四郎的民间艺人。演出内容,多为一些反映男女情爱的戏剧片断,演出时用简板、渔鼓伴奏,因其声腔柔婉,颇受四乡民众欢迎。荆州花鼓戏约在1840年以后流入欧洲,被欧人称为“华人花鼓戏”。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沔华侨当时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如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还有“华人花鼓剧团”及对这一艺术进行研究的组织。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公元1767年,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父把中国影戏带回国去,在马赛和巴黎作公开表演,后来在凡尔赛公园也放映了中国皮影戏。1776年又传入到英国。德国大文豪歌德就十分喜爱中国影戏,1774年曾在一个展览会上热心介绍和宣传;1781年,为庆祝生日,歌德又公开放映了中国皮影戏。据说,法国雅各宾党人还曾用它来放映政治新闻进行宣传活动。这出皮影戏演的内容就是他的名著《米拉瓦生平》。中国影戏在欧洲大陆的流行,无疑给电影发明许多启发。浑司楼在所著的《人们的剧场》中说:“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崇拜中国影戏为开山祖。”法国著名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在他的巨著《电影通史》中把皮影戏称为“电影的先驱”。1767年法国传教士居阿罗德把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带回欧洲。 中国的木偶戏源远流长,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剧种之一。它在清代以后十分繁荣,几乎遍及全国,并通过民间艺人和华侨带到海外。清代的《据说》写道:“乾隆二十九年,西洋贡铜伶18人,能演《西厢》一部。”说明清朝中国的木偶戏已传到欧洲,且欧洲人以他们自己制作的“铜伶”来演中国的戏剧,似乎有点青出于蓝而盛于蓝的味道!
Tun Li-ch’en在《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1855-1911)中谈到中国民间流行的各种杂戏表演:“木偶戏是人躲在幕后操纵着木偶,头顶上方有一个小小舞台,人一边舞动木偶一边唱着“打虎”、“赛马”,和其他混杂的小曲。……皮影戏利用光产生的影子。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悲伤和愤怒。年长的女性听到这些常常会禁不住潸然泪下。铃鼓表演都是一些地位低下的人。其中几人演奏弦乐器,另外几人演唱,插科打诨令人捧腹。什不闲中有旦角(男扮女装)和丑角,但是没有生。他们演唱的歌曲非常独特,声音或激昂或低沉,绕梁回旋,余音不绝。在咸丰以前,他们是很受尊敬的,不过现在都已逐渐衰落。子弟书的歌曲有悲有喜,词韵考究。歌舞杂技包含的娱乐形式种类繁多。把式则包括了武术技艺(如剑舞)。口技艺人用他们的嘴模仿各种鸟鸣,南北口音,种种声音混杂出自一人之口,而听众却能明辨区分,由此给与赞誉喝彩或是倒彩谩骂。大鼓和说书尤其可以毒害人的思想。这是因为大鼓通常由女性表演,仅仅是由女性演唱表演这一点就已经不合体统。说书是语言与手势表达,不用任何音乐伴奏,通过语言描述故事人物的鲜活形象[1]。”
这里作者介绍了各种民间艺术。“什不闲·莲花落”是明、清以来在北京十分盛行的两种表演形式,清朝康、乾、嘉的帝王们都喜欢听莲花落,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1),什不闲与莲花落合流,成为一种新的、综合性的民间表演艺术,并发展成为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曲种———“什不闲·莲花落”。
福建正音戏是明清时期在在漳州和泉州一带普遍流行的剧中。它们大概比白字戏规制大些。这种地方戏很少被西方人记载,一位荷兰人Henri Borel ,他描述看到的临时戏台,木搭的,可容三十人之多上场,八个乐工坐在戏台的后面。一出《薛丁山征西》(以《樊梨花》之名而更为人知的故事)他说得详细,但过于繁琐。他列举出十五种不同乐器,只是描述不正确。三种胡琴(拉弦乐器)包括竹做的管仔弦;吹奏乐中有笙。演员全为男性,由班主通常雇用一年。正旦一月挣洋钱五十元,乐工只挣五元。除了七月最繁忙的演季外,每天演出两场,午后及晚上。谁要请一场戏,只给班主十二元即可。
清代欧洲人对中国地方戏曲的认识,多是直观地描述,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研究地层次。但他们意识到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曲种的繁多,尤其对融入着中国各地人情风俗及艺术特色的地方小戏别有关注,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戏曲的认识。
参考文献:
[1]Tun Li-ch’en.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1855-1911:不详:23.
作者简介
1.李冉:女,硕士,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2.贺敏:女,博士,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注:本论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为HB13YS001
关键词:清代;欧洲人;中国;地方小戏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1-864X(2014)08-0062-01
清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活跃,兴盛于各地的地方小戏受到来华的西方人的关注。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发源于荆楚大地,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乡土戏曲。荆州花鼓戏正式以戏剧形式出现,相传始于清朝中叶,迄今已有200年历史,它最初名叫“沿门花鼓”(或“推车花鼓)。在其早期阶段,常是三五个人搭成一个小小的戏班,走乡串镇,用几张方桌搭成平台,演出一些对子戏。常见戏目有《双撇笋》、《茅江夜话》,说是其领班是个叫贺四郎的民间艺人。演出内容,多为一些反映男女情爱的戏剧片断,演出时用简板、渔鼓伴奏,因其声腔柔婉,颇受四乡民众欢迎。荆州花鼓戏约在1840年以后流入欧洲,被欧人称为“华人花鼓戏”。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沔华侨当时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如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还有“华人花鼓剧团”及对这一艺术进行研究的组织。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公元1767年,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父把中国影戏带回国去,在马赛和巴黎作公开表演,后来在凡尔赛公园也放映了中国皮影戏。1776年又传入到英国。德国大文豪歌德就十分喜爱中国影戏,1774年曾在一个展览会上热心介绍和宣传;1781年,为庆祝生日,歌德又公开放映了中国皮影戏。据说,法国雅各宾党人还曾用它来放映政治新闻进行宣传活动。这出皮影戏演的内容就是他的名著《米拉瓦生平》。中国影戏在欧洲大陆的流行,无疑给电影发明许多启发。浑司楼在所著的《人们的剧场》中说:“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崇拜中国影戏为开山祖。”法国著名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在他的巨著《电影通史》中把皮影戏称为“电影的先驱”。1767年法国传教士居阿罗德把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带回欧洲。 中国的木偶戏源远流长,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剧种之一。它在清代以后十分繁荣,几乎遍及全国,并通过民间艺人和华侨带到海外。清代的《据说》写道:“乾隆二十九年,西洋贡铜伶18人,能演《西厢》一部。”说明清朝中国的木偶戏已传到欧洲,且欧洲人以他们自己制作的“铜伶”来演中国的戏剧,似乎有点青出于蓝而盛于蓝的味道!
Tun Li-ch’en在《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1855-1911)中谈到中国民间流行的各种杂戏表演:“木偶戏是人躲在幕后操纵着木偶,头顶上方有一个小小舞台,人一边舞动木偶一边唱着“打虎”、“赛马”,和其他混杂的小曲。……皮影戏利用光产生的影子。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悲伤和愤怒。年长的女性听到这些常常会禁不住潸然泪下。铃鼓表演都是一些地位低下的人。其中几人演奏弦乐器,另外几人演唱,插科打诨令人捧腹。什不闲中有旦角(男扮女装)和丑角,但是没有生。他们演唱的歌曲非常独特,声音或激昂或低沉,绕梁回旋,余音不绝。在咸丰以前,他们是很受尊敬的,不过现在都已逐渐衰落。子弟书的歌曲有悲有喜,词韵考究。歌舞杂技包含的娱乐形式种类繁多。把式则包括了武术技艺(如剑舞)。口技艺人用他们的嘴模仿各种鸟鸣,南北口音,种种声音混杂出自一人之口,而听众却能明辨区分,由此给与赞誉喝彩或是倒彩谩骂。大鼓和说书尤其可以毒害人的思想。这是因为大鼓通常由女性表演,仅仅是由女性演唱表演这一点就已经不合体统。说书是语言与手势表达,不用任何音乐伴奏,通过语言描述故事人物的鲜活形象[1]。”
这里作者介绍了各种民间艺术。“什不闲·莲花落”是明、清以来在北京十分盛行的两种表演形式,清朝康、乾、嘉的帝王们都喜欢听莲花落,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1),什不闲与莲花落合流,成为一种新的、综合性的民间表演艺术,并发展成为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曲种———“什不闲·莲花落”。
福建正音戏是明清时期在在漳州和泉州一带普遍流行的剧中。它们大概比白字戏规制大些。这种地方戏很少被西方人记载,一位荷兰人Henri Borel ,他描述看到的临时戏台,木搭的,可容三十人之多上场,八个乐工坐在戏台的后面。一出《薛丁山征西》(以《樊梨花》之名而更为人知的故事)他说得详细,但过于繁琐。他列举出十五种不同乐器,只是描述不正确。三种胡琴(拉弦乐器)包括竹做的管仔弦;吹奏乐中有笙。演员全为男性,由班主通常雇用一年。正旦一月挣洋钱五十元,乐工只挣五元。除了七月最繁忙的演季外,每天演出两场,午后及晚上。谁要请一场戏,只给班主十二元即可。
清代欧洲人对中国地方戏曲的认识,多是直观地描述,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研究地层次。但他们意识到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曲种的繁多,尤其对融入着中国各地人情风俗及艺术特色的地方小戏别有关注,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戏曲的认识。
参考文献:
[1]Tun Li-ch’en.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1855-1911:不详:23.
作者简介
1.李冉:女,硕士,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2.贺敏:女,博士,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注:本论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为HB13Y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