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高考后的未來人生开始向往并规划,但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仍较为滞后,究其根本既有教学环境的限制,又有学生本身的惰性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数学知识的前后串联形成问题的融会贯通,将课本中呆板的字符迁移到实际当中达到有效的利用,以数学思维看待周遭生活情境,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3-0018-01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顾名思义,即使在脱离教师的指导下,依然可以利用自身的基础水平,发散思维开展数学命题的探究,面对数学错综复杂的知识系统,可做出多维的辩证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人云亦云,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教师需摒弃传统一板一眼的授课模式,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思维的不断拓展下,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了对学生的求知热情,饱含精力破解数学的重点难点,可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环,是人才奠基的基础。
一、转变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努力,教师应首当其冲的转变教学角色与定位,将学生从知识的接收状态推上主动求知的舞台,让学生有机会直面数学困惑,以原有的单向化课堂流程拓展为多向的互动形式,创建出自由而民主的空间,打破课堂的封闭限制,推陈出新的保留传统授课中的良性习惯,剔除传统授课中的陈旧思想,引进新的技术手段,灵活转换知识的呆板性。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先不急于阐述等差数列的理论内容,而是提供一组数字“1,2,4,6,8,10”以此类推,让学生思考这组数字的规律,由于问题相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简便,学生便可以脱口而出“2的倍数”,教师可顺势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答案,便有了“依次相加2”、“都是偶数”等诸多答案,由学生的反馈导入“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的概念,从根本上理解等差数列的内涵,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按部就班的灌输理论让学生死记硬别,也没有流程化的直接展开等差数列的例题练习,为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摸索到数学的真理,获得内心的满足,即掌握了知识本身,又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潜移默化树立了主动的学习意识。
二、抛出疑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从质疑开始展开的问题破解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思考与质疑能力,学生内心的困惑得到有效的抒发,也就能够及时消化复杂的知识脉络,教师应当堂课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避免知识不断累积为自主学习造成负累,可抛砖引玉,针对教材要求设定契合数学理解范围的疑问,让学生根据问题的思考顺藤摸瓜掌握本节课的重心,围绕集中额命题展开探究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例如:教学“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时,可根据二次函数的经典案例y=ax 2+bx+c(a,b,c是常数,a=0),分别思考当a>0时与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朝哪个方向?画出对应的对称轴,标注坐标与区域的函数增减性,免得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找不到数学自主学习的方向,朝着自主学习的目标不断突破自我,获得能力的循序升华。
三、挖掘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能力并非止步于现阶段的表现,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终其一生也只能开发出仅少的一部分能量,其他的智慧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被封存,教师应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学生身上不同以往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形成数学自主学习的信心,在充满激情与动力的情况下,再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后期的查漏补缺,可从学生熟知的内容着手,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的前后串联,便于根据自身的认知理解新鲜的数学内容,例如:教学“利用函数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时,回顾前期函数的单调性与相关的定义内容检测数学还记得多少,同时让学生将函数的增减性与单调性置于一个函数图像上进行分析类比,最后可结合生活案例辅以结论的验证。让学生以自主的知识钻研深化表层的认知,激发出潜在的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强化意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的能力养成与素养沉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需教师不断激励学生,保持不满足现状的心态,阶梯性朝着数学的最高阶迈进,与自己形成竞争意识,按照自己本身的数学水平获得空缺认知的填补,以持续性的数学主动探究,强化坚持的毅力。例如:教学“函数的奇偶性”时,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难免容易走神或是形成自主思考的断链,可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观察图像的特征,得出函数的定义,继而再根据定义判断问题的类型,一步步接近深奥的数学内涵,获得全套的数学系统认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导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激趣,让学生充满积极性与好奇心主动参与到数学的问题探究中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已形成的认知体系,并深化拓展数学的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04-105
[2]王德先.基于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236-237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3-0018-01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顾名思义,即使在脱离教师的指导下,依然可以利用自身的基础水平,发散思维开展数学命题的探究,面对数学错综复杂的知识系统,可做出多维的辩证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人云亦云,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教师需摒弃传统一板一眼的授课模式,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思维的不断拓展下,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了对学生的求知热情,饱含精力破解数学的重点难点,可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环,是人才奠基的基础。
一、转变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努力,教师应首当其冲的转变教学角色与定位,将学生从知识的接收状态推上主动求知的舞台,让学生有机会直面数学困惑,以原有的单向化课堂流程拓展为多向的互动形式,创建出自由而民主的空间,打破课堂的封闭限制,推陈出新的保留传统授课中的良性习惯,剔除传统授课中的陈旧思想,引进新的技术手段,灵活转换知识的呆板性。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先不急于阐述等差数列的理论内容,而是提供一组数字“1,2,4,6,8,10”以此类推,让学生思考这组数字的规律,由于问题相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简便,学生便可以脱口而出“2的倍数”,教师可顺势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答案,便有了“依次相加2”、“都是偶数”等诸多答案,由学生的反馈导入“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的概念,从根本上理解等差数列的内涵,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按部就班的灌输理论让学生死记硬别,也没有流程化的直接展开等差数列的例题练习,为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摸索到数学的真理,获得内心的满足,即掌握了知识本身,又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潜移默化树立了主动的学习意识。
二、抛出疑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从质疑开始展开的问题破解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思考与质疑能力,学生内心的困惑得到有效的抒发,也就能够及时消化复杂的知识脉络,教师应当堂课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避免知识不断累积为自主学习造成负累,可抛砖引玉,针对教材要求设定契合数学理解范围的疑问,让学生根据问题的思考顺藤摸瓜掌握本节课的重心,围绕集中额命题展开探究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例如:教学“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时,可根据二次函数的经典案例y=ax 2+bx+c(a,b,c是常数,a=0),分别思考当a>0时与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朝哪个方向?画出对应的对称轴,标注坐标与区域的函数增减性,免得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找不到数学自主学习的方向,朝着自主学习的目标不断突破自我,获得能力的循序升华。
三、挖掘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能力并非止步于现阶段的表现,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终其一生也只能开发出仅少的一部分能量,其他的智慧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被封存,教师应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学生身上不同以往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形成数学自主学习的信心,在充满激情与动力的情况下,再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后期的查漏补缺,可从学生熟知的内容着手,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的前后串联,便于根据自身的认知理解新鲜的数学内容,例如:教学“利用函数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时,回顾前期函数的单调性与相关的定义内容检测数学还记得多少,同时让学生将函数的增减性与单调性置于一个函数图像上进行分析类比,最后可结合生活案例辅以结论的验证。让学生以自主的知识钻研深化表层的认知,激发出潜在的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强化意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的能力养成与素养沉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需教师不断激励学生,保持不满足现状的心态,阶梯性朝着数学的最高阶迈进,与自己形成竞争意识,按照自己本身的数学水平获得空缺认知的填补,以持续性的数学主动探究,强化坚持的毅力。例如:教学“函数的奇偶性”时,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难免容易走神或是形成自主思考的断链,可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观察图像的特征,得出函数的定义,继而再根据定义判断问题的类型,一步步接近深奥的数学内涵,获得全套的数学系统认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导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激趣,让学生充满积极性与好奇心主动参与到数学的问题探究中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已形成的认知体系,并深化拓展数学的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04-105
[2]王德先.基于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