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概述博士后人才的内涵、特征和博士后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博士后创新的因素,提出了提升我国博士后创新水平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博士后;创新;培养
创新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对博士后的必然要求。博士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大小与博士后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博士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博士后人才概述
博士后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一般称这些人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
1、博士后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人才的定义有四种:一是通常人们把德才兼并,才能较高或有一技之长的人称为人才;二是在教育学上,将中专以上的毕业生称作人才;三是在人才预测中,指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包括相当于技术员以上的职称者;四是人才学认为,人才是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①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博士后人才是指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专题研究的德才兼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而且能以创造型思维为促进社会进步来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做出较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
博士后创新人才是学历、能力、贡献的高度统一。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发展程度的科技与教育,亦赋予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不同的内涵,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博士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来说,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具有共性的特征:
(1)资本性。人才资本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健康、心态等要素,而且还包括经历、经验以及发展潜力等要素。重视人力资本这就必然要求高层次人才必须拥有更多的人才资本存量,博士后人才成长过程的结果就是形成具有很高资本存量的高层次人才。
博士后人才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和实践获得专深知识和高超技能,通过向本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学习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投资过程就是其资本形成的过程,国家、单位和个人都要不断增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投资。
(2)自主性。与普通人才的批量生产相比,高层次人才的个别生产不是他因性的生产,而是自主性的生产,或称为自主性的成长。所以,博士后人才的成长不论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而言,还是对经验和经历的积累而言,都是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人才的层次越高,其成长过程中所含有的探索成分和难度就越大,人才个体的意志品格、兴趣爱好以及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依靠组织、社会或他人,更重要的是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创新性。高层次人才作为国家各专业领域的战略性资本,自主创新是其最根本的特征。由于高层次人才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和新的事物,因此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必须围绕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进行。
就博士后人才培养而言,其自主创新能力是博士后人才开发的战略基点和调整博士后人才结构、转变博士后人才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构建博士后人才的培养制度和体系,有效提高博士后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团队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再伟大再成功的人才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博士后人才的成长往往伴随着由若干层次相近的人才组成的群体或由若干水平相衔接的人才组成的梯队发展的过程。高层次人才的共生现象要比普通人才更加普遍和明显。
博士后人才的开发,不仅要强调团队背景,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主导局面的能力和非常强的凝聚力。博士后人才培养工程要为这样的专家团队的形成创造条件,塑造其优秀的人格魅力,使他们成为团队坚强的核心和带头人。
(5)风险性。凡是创新、发明、开拓和竞争性的事业都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越是高层次的人才其所从事的事业就越具有风险性。培养博士后人才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风险精神,创造条件对博士后人才的培养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博士后人才培养具有高风险性,因此根据博士后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大胆探索对博士后人才实行与其职业风险程度、对社会的累积贡献大小和人才价值的市场认可程度等相对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博士后人才安全体系。
2、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落实我们两大发展战略中的需要。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两大发展战略。这两大战略,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人才战略和创新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两大战略无不依赖于人的创造性。
要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就必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领衔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博士后人才队伍。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积极引导我国科技人才自主创新,推进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发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对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才能带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博士后人才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合理先进的复合知识结构、较强的亲和力、发散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决策本领是其“高层次”和“创新型”所在。这样,可以以他们为中心和主干组成一个人才链,产生我们所说的人才乘数效应,形成人才的合力。
(3)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高科技的发展,高层次人才严重告急己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创新型高层能跟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潮流,次人才的缺乏。博士后创新型人才在自主创新方面持续占有突出地位,才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快培养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加快消化吸收国外先讲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促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掌握核心技术,真正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3、博士后人才培养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博士后人才培养是高层次教育和科学研究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着社会综合功能的作用。它的地位高低、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其它教育的发展,乃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强大振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才竞争更是处于白日化的阶段,世界各国都把竞争的焦点对准了人才的竞争。然而,人才不是自然生成的,它得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完成。博士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形成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品质、素质和潜质的主要途径,由此亦成为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诞生的摇篮。
可以说,当代社会,尽管培养人才的途径成多样化,但正规化的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仍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它承担着绝大部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博士后人才培养系统是教育系统的中的一个子系统,跟社会其它系统也一样,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的功能的有机整体,其基本目的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培养博士后这种高层次人才。
二、博士后群体的特征
1、高层次性。博士后人才培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高、前、深、远”也是博士后人才培养高层次性的具体体现。博士后出站需撰写出站报告,博士后人才培养是继博士向专深拓展的精加工阶段。 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在加快:经济全球化已不可阻挡,我国面临的国际性的政治、经济、科学、军事等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些竞争使博士后人才培养的地位更加突显,博士后人才培养的“高、前、深、远”将赋予新的内涵,体现博士后群体的高层次性。
2、研究性,博士后在站期间,必须正式投入研究,并且在研究上取得成绩,获得研究成果。博士后的研究要求追踪学术前沿,紧跟国际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选择一个甚至是多个课题开展研究,最后形成博士后出站报告。博士后的出站报告是反映博士后本人在站期间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博士后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成果。博士后群体必须学会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具有独立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开放性,随着经济的日益活跃、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博士后群体要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保持活力必然要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博士后参与的项目多为与企业或其它社会机构的横向课题,这使得博士后群体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同时,博士后人才培养的“高、前、深、远”的特点使它必须主动选择走向国际社会,时刻关注世界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发展与变化,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保持学术活力与持续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4、创新性。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博士后的研究不能重复前人的工作,博士后必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才可能得到创造性的成果。他们的工作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和从事创造性劳动。我国的博士后培养单位都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这些单位是国家高级人才最密集、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它们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发源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创造性是博士后群体的“灵魂”。
三、影响博士后创新的因素分析
1、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对博士后的创新性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欲望和能力的关键因素。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高水平的导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导师的知识创新也直接影响着博士后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
导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增强博士后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塑造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博士后导师队伍是形成和发展博士后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2、博士后教学。博士后教学是提高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博士后学习是在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复杂深入的理论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激发有意义的学习动机,发挥潜在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辩证地、全方位地分析与探索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种种具体间题,为社会创造和生产新知识。
促使有着较高学术水平和独特思维方式的导师与具有一定见解、思维活跃的博士后之间产生多种思维风格和学术观点的交叉、融会,迸发智慧火花,形成有益于博士后个人研究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得以不断提高。
3、博士后科学研究。博士后是未来科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技术与开发研究、高层次的教学工作和社会各领域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将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是博士后进入学科前沿的主要手段。科学研究是博士后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创新能力是博士后诸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它的养成需要诸多的能力共同的支撑、相互的促进。而获得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参加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已成为培养博士后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一定程度关系到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创新程度。科研活动的类型和性质、博士后参于科研活动的方式和程度,博士后科研活动的管理方式,科研方法的训练等等都是影响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科学研究是创新型博士后培养的关键环节。
4、博士后出站报告写作。博士后出站报告写作是博士后培养的最后一道关口,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最重要的关口。博士后出站报告是博士后的科研实践与基础理论相结合,进行升华结晶的产物。通过博士后出站报告的撰写过程,博士后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组织材料的能力,提高了进行推理或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博士后出站报告写作是一个训练过程,是一个全面学习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进行研究并必须取得成果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博士后出站报告所达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博士后培养水平,博士后出站报告质量也自然成了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关键。
5、博士后培养环境营造。环境可激发博士后的创造力,也可抑止创造力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与创新成果的获得。博士后所处的培养环境是学科环境、制度环境和人际环境的综合。环境因素能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为博士后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影响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创新环境主要是通过物质的或精神的、制度化的或非制度化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博士后的思想观念、心理发展、个性品格等,进而对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新环境营造是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自由民主的创新氛围浸润着一种创新个性,对博士后起着感染、暗示、熏陶的作用,可以极大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锻炼其创新能力。
四、提升我国博士后创新能力的途径
首先,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浓厚的计划色彩及其衍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仍然有较强的惯性,严重消减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成效,对博士后创新能力的提升构成了最严重的障碍。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克服惯性思维和传统思维,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博士后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主动发展的启发式教育,重在培养博士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强调博士后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博士后的主体性,使得博士后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既有利于博士后个体,也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
博士后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重点,要求博士后培养及时反映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博士后的实践能力;要求博士后培养与高校的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相渗透,产学研相结合。
其次,建设合理的学术梯队。建设一支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调整与优化群体结构,以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动态优化原则,通过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通过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通过研究协作过程,坚持学术标准,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成果的评价,培养造就可以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博士后人才,有效改善和提高学术梯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才能,为博士后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如果某学科拥有一只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他们成了教学科研的骨干,那么整个学科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就有了重要的保证力量,博士后的培养也有了重要的依托。可以说,优秀的导师和合理的学术梯队是保证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再次,加强博士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做事畏首畏脚、瞻前顾后、墨守成规的人是很难做出创新性的成果的。高等学校在教学、生活、团队活动等方而要时刻注意培养博士后的创新精神,使博士后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已有的知识,解放思想,培养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为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把博士后当作一个有思维的、发展着的个体来对待,注重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后创新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博士后的创造才能,激发创新热情,在博士后流动站内形成创新的热潮。
第四,优化管理,重视博士后人才的培养、激励和评价。一是在博士后人才培养上,鼓励设站企业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包括博士后在内的企业技术人员在职、在岗培训,轮岗锻炼和挂职锻炼;二是在博士后人才激励上,鼓励和推广灵活多样的薪酬形式,维护和保障博士后的利益;鼓励博士后薪酬发放与考核结果捆绑,实行固定发放和动态发放相结合;加强企业博士后社会福利待遇的政策检查;三是在博士后人才评价上,严把入站关,确保博士后质量;改革现行博士后双重评价体系,根据博士后的学科专业,完善博士后的考核评价体系。
最后,为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博士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是学校单方而的事情,是全社会全民的大事,政府和社会力量都要积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加大投入是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必要条件。国家和政府要尽最大努力加大投入,为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使有利条件集中精力于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各社会团体、企业、公司等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的问题,给具备创新潜力的博士后提供创新的机会等。
[注释]
①王通讯.人才学新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54—56.
[参考文献]
[1]张华英.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王通讯.人才学新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博士后;创新;培养
创新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对博士后的必然要求。博士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大小与博士后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博士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博士后人才概述
博士后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一般称这些人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
1、博士后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人才的定义有四种:一是通常人们把德才兼并,才能较高或有一技之长的人称为人才;二是在教育学上,将中专以上的毕业生称作人才;三是在人才预测中,指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包括相当于技术员以上的职称者;四是人才学认为,人才是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①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博士后人才是指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专题研究的德才兼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而且能以创造型思维为促进社会进步来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做出较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
博士后创新人才是学历、能力、贡献的高度统一。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发展程度的科技与教育,亦赋予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不同的内涵,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博士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来说,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具有共性的特征:
(1)资本性。人才资本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健康、心态等要素,而且还包括经历、经验以及发展潜力等要素。重视人力资本这就必然要求高层次人才必须拥有更多的人才资本存量,博士后人才成长过程的结果就是形成具有很高资本存量的高层次人才。
博士后人才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和实践获得专深知识和高超技能,通过向本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学习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投资过程就是其资本形成的过程,国家、单位和个人都要不断增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投资。
(2)自主性。与普通人才的批量生产相比,高层次人才的个别生产不是他因性的生产,而是自主性的生产,或称为自主性的成长。所以,博士后人才的成长不论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而言,还是对经验和经历的积累而言,都是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人才的层次越高,其成长过程中所含有的探索成分和难度就越大,人才个体的意志品格、兴趣爱好以及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依靠组织、社会或他人,更重要的是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创新性。高层次人才作为国家各专业领域的战略性资本,自主创新是其最根本的特征。由于高层次人才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和新的事物,因此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必须围绕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进行。
就博士后人才培养而言,其自主创新能力是博士后人才开发的战略基点和调整博士后人才结构、转变博士后人才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构建博士后人才的培养制度和体系,有效提高博士后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团队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再伟大再成功的人才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博士后人才的成长往往伴随着由若干层次相近的人才组成的群体或由若干水平相衔接的人才组成的梯队发展的过程。高层次人才的共生现象要比普通人才更加普遍和明显。
博士后人才的开发,不仅要强调团队背景,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主导局面的能力和非常强的凝聚力。博士后人才培养工程要为这样的专家团队的形成创造条件,塑造其优秀的人格魅力,使他们成为团队坚强的核心和带头人。
(5)风险性。凡是创新、发明、开拓和竞争性的事业都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越是高层次的人才其所从事的事业就越具有风险性。培养博士后人才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风险精神,创造条件对博士后人才的培养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博士后人才培养具有高风险性,因此根据博士后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大胆探索对博士后人才实行与其职业风险程度、对社会的累积贡献大小和人才价值的市场认可程度等相对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博士后人才安全体系。
2、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落实我们两大发展战略中的需要。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两大发展战略。这两大战略,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人才战略和创新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两大战略无不依赖于人的创造性。
要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就必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领衔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博士后人才队伍。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积极引导我国科技人才自主创新,推进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发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对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才能带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博士后人才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合理先进的复合知识结构、较强的亲和力、发散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决策本领是其“高层次”和“创新型”所在。这样,可以以他们为中心和主干组成一个人才链,产生我们所说的人才乘数效应,形成人才的合力。
(3)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高科技的发展,高层次人才严重告急己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创新型高层能跟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潮流,次人才的缺乏。博士后创新型人才在自主创新方面持续占有突出地位,才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快培养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加快消化吸收国外先讲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促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掌握核心技术,真正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3、博士后人才培养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博士后人才培养是高层次教育和科学研究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着社会综合功能的作用。它的地位高低、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其它教育的发展,乃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强大振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才竞争更是处于白日化的阶段,世界各国都把竞争的焦点对准了人才的竞争。然而,人才不是自然生成的,它得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完成。博士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形成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品质、素质和潜质的主要途径,由此亦成为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诞生的摇篮。
可以说,当代社会,尽管培养人才的途径成多样化,但正规化的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仍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它承担着绝大部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博士后人才培养系统是教育系统的中的一个子系统,跟社会其它系统也一样,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的功能的有机整体,其基本目的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培养博士后这种高层次人才。
二、博士后群体的特征
1、高层次性。博士后人才培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高、前、深、远”也是博士后人才培养高层次性的具体体现。博士后出站需撰写出站报告,博士后人才培养是继博士向专深拓展的精加工阶段。 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在加快:经济全球化已不可阻挡,我国面临的国际性的政治、经济、科学、军事等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些竞争使博士后人才培养的地位更加突显,博士后人才培养的“高、前、深、远”将赋予新的内涵,体现博士后群体的高层次性。
2、研究性,博士后在站期间,必须正式投入研究,并且在研究上取得成绩,获得研究成果。博士后的研究要求追踪学术前沿,紧跟国际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选择一个甚至是多个课题开展研究,最后形成博士后出站报告。博士后的出站报告是反映博士后本人在站期间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博士后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成果。博士后群体必须学会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具有独立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开放性,随着经济的日益活跃、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博士后群体要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保持活力必然要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博士后参与的项目多为与企业或其它社会机构的横向课题,这使得博士后群体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同时,博士后人才培养的“高、前、深、远”的特点使它必须主动选择走向国际社会,时刻关注世界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发展与变化,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保持学术活力与持续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4、创新性。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博士后的研究不能重复前人的工作,博士后必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才可能得到创造性的成果。他们的工作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和从事创造性劳动。我国的博士后培养单位都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这些单位是国家高级人才最密集、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它们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发源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创造性是博士后群体的“灵魂”。
三、影响博士后创新的因素分析
1、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对博士后的创新性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欲望和能力的关键因素。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高水平的导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导师的知识创新也直接影响着博士后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
导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增强博士后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塑造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博士后导师队伍是形成和发展博士后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2、博士后教学。博士后教学是提高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博士后学习是在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复杂深入的理论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激发有意义的学习动机,发挥潜在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辩证地、全方位地分析与探索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种种具体间题,为社会创造和生产新知识。
促使有着较高学术水平和独特思维方式的导师与具有一定见解、思维活跃的博士后之间产生多种思维风格和学术观点的交叉、融会,迸发智慧火花,形成有益于博士后个人研究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得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得以不断提高。
3、博士后科学研究。博士后是未来科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技术与开发研究、高层次的教学工作和社会各领域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将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是博士后进入学科前沿的主要手段。科学研究是博士后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创新能力是博士后诸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它的养成需要诸多的能力共同的支撑、相互的促进。而获得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参加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已成为培养博士后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一定程度关系到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创新程度。科研活动的类型和性质、博士后参于科研活动的方式和程度,博士后科研活动的管理方式,科研方法的训练等等都是影响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科学研究是创新型博士后培养的关键环节。
4、博士后出站报告写作。博士后出站报告写作是博士后培养的最后一道关口,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最重要的关口。博士后出站报告是博士后的科研实践与基础理论相结合,进行升华结晶的产物。通过博士后出站报告的撰写过程,博士后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组织材料的能力,提高了进行推理或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博士后出站报告写作是一个训练过程,是一个全面学习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进行研究并必须取得成果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博士后出站报告所达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博士后培养水平,博士后出站报告质量也自然成了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关键。
5、博士后培养环境营造。环境可激发博士后的创造力,也可抑止创造力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与创新成果的获得。博士后所处的培养环境是学科环境、制度环境和人际环境的综合。环境因素能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为博士后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影响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创新环境主要是通过物质的或精神的、制度化的或非制度化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博士后的思想观念、心理发展、个性品格等,进而对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新环境营造是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自由民主的创新氛围浸润着一种创新个性,对博士后起着感染、暗示、熏陶的作用,可以极大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锻炼其创新能力。
四、提升我国博士后创新能力的途径
首先,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浓厚的计划色彩及其衍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仍然有较强的惯性,严重消减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成效,对博士后创新能力的提升构成了最严重的障碍。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克服惯性思维和传统思维,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博士后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主动发展的启发式教育,重在培养博士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强调博士后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博士后的主体性,使得博士后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既有利于博士后个体,也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
博士后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重点,要求博士后培养及时反映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博士后的实践能力;要求博士后培养与高校的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相渗透,产学研相结合。
其次,建设合理的学术梯队。建设一支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调整与优化群体结构,以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动态优化原则,通过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通过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通过研究协作过程,坚持学术标准,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成果的评价,培养造就可以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博士后人才,有效改善和提高学术梯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才能,为博士后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如果某学科拥有一只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他们成了教学科研的骨干,那么整个学科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就有了重要的保证力量,博士后的培养也有了重要的依托。可以说,优秀的导师和合理的学术梯队是保证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再次,加强博士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做事畏首畏脚、瞻前顾后、墨守成规的人是很难做出创新性的成果的。高等学校在教学、生活、团队活动等方而要时刻注意培养博士后的创新精神,使博士后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已有的知识,解放思想,培养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为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把博士后当作一个有思维的、发展着的个体来对待,注重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后创新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博士后的创造才能,激发创新热情,在博士后流动站内形成创新的热潮。
第四,优化管理,重视博士后人才的培养、激励和评价。一是在博士后人才培养上,鼓励设站企业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包括博士后在内的企业技术人员在职、在岗培训,轮岗锻炼和挂职锻炼;二是在博士后人才激励上,鼓励和推广灵活多样的薪酬形式,维护和保障博士后的利益;鼓励博士后薪酬发放与考核结果捆绑,实行固定发放和动态发放相结合;加强企业博士后社会福利待遇的政策检查;三是在博士后人才评价上,严把入站关,确保博士后质量;改革现行博士后双重评价体系,根据博士后的学科专业,完善博士后的考核评价体系。
最后,为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博士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是学校单方而的事情,是全社会全民的大事,政府和社会力量都要积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加大投入是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必要条件。国家和政府要尽最大努力加大投入,为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使有利条件集中精力于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各社会团体、企业、公司等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的问题,给具备创新潜力的博士后提供创新的机会等。
[注释]
①王通讯.人才学新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54—56.
[参考文献]
[1]张华英.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王通讯.人才学新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