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1929-)为美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大宇宙I》是克拉姆在1972年创作的钢琴独奏小品,这部作品运用了许多非常规演奏法,音响效果奇特,带有奇幻色彩。本文对其中的第五首《幽灵船夫》进行分析。
关键词:乔治·克拉姆;大宇宙;音响
《幽灵船夫》为《大宇宙I》的第五首,天蝎座,象征着克拉姆自己。他在谱面标记了其性格:“怪诞而邪恶的”。天蝎座在十二星座中最神秘、最极端,而这首作品在《大宇宙I》里音响效果是最诡异、最恐怖的。
一、材料分析
《幽灵船夫》共运用了七种材料。
材料①:首先,右手食指和中指装上金属套管,用指套在钢琴琴弦上刮奏,产生一种明亮、尖锐的音响色彩。左手指尖强力拨奏琴弦低音区。同时使用制音踏板【1】。随后的颤音是用金属指套快速敲击琴弦所产生的。这个材料的音高#D-A-B来源于“三音细胞”【2】,即以“4-2-3”为固定音程度数。
材料②:为大字二组A——大字组#D在琴弦上用指尖快速滑奏,类似于雷声,也有些像疾风的呼啸声。此材料在《大宇宙I》的第一首中出现过。
材料③:纯五度音程。此材料在每一句中几乎一直持续,构成了十八个平行五度,加上其机械的节奏,带来空灵、压抑的感觉,类似于幽灵船夫徘徊的脚步。这种平行和弦的用法继承了德彪西的特点。
材料④:在琴弦上滑奏。此材料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演奏者以弱——强——弱的力度用右手在琴弦的低音——高音——低音进行滑奏,同时伴随着演奏者鬼魅式的呻吟,带来非常诡异的效果。第二种是用右手指甲在琴弦的中端来回滑奏,每次出现都伴随着人声念咒或喊叫,营造窸窸窣窣的气氛。
材料⑤:在琴弦上拨奏。此材料同样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用戴金属指套的右手敲击琴弦。第二种是颤音,这种颤音是用金属指套快速敲击琴弦产生。这个材料近似曼陀铃等弹拨乐器的音色,带有毛骨悚然的音响效果。
材料⑥:在钢琴键上用很强的力度弹奏单音、音程或者和弦。
材料⑦:所有的人声材料。包括幽灵般的呻吟、像念咒语似地半歌唱、嘶嘶地喊叫以及三个音为一组下行的叹息。
二、结构分析
《幽灵船夫》在结构上具有三部性,可分为引子+A(a+b)+A’(a’+b’)+A’’(a’’+c)+尾声,见谱例1。引子由材料①构成,中间三段为并行,同头异尾,情绪逐步增强。
第一段(A)的内部可划分为两句(a+b)。a句由材料②的滑奏引出,随后材料③在低声部衬托,高声部为伴随着琴弦滑奏的幽灵呻吟,接着是材料⑤的呈示以及缩减发展。b句由材料⑥做单音持续的衬托,伴随着材料④和材料⑤,演奏者半唱出诡诈的咒语“I-ri-mi-ru!”,接著插入引子中的材料①,连接下一句“Hass!Hass!”喊叫的人声。
第二段(A’)的结构与第一段相同,但是a句中平行五度的烘托比第一段降低了一个大二度,材料⑤升高了一个大二度,并且材料比第一句发展了更多,毛骨悚然的气氛更加强烈。除此之外,人声的情绪、力度更强烈。b句材料⑥的持续衬托由单音变成了三度叠置的双音,演奏者的半唱咒语变成了“Ka-ra-bra-o!”。
第三段(A’’)的a句与之前相比,幽灵呻吟声更加强烈,并且材料⑤摒弃了开头的八分音符,之间发展十六分三连音,使之越来越密集,带来紧张感。同时伴随着演奏者同样用三连音型发出5组强烈的叹息。第二句(c)与前两段不同,由高低声部齐奏的材料②和材料⑤相互交错,就像可怕的幽灵在电闪雷鸣中,同时伴随叹息的人声,力度非常强,达到全曲的高潮。
尾声运用引子的材料,加入a句的开头,最后以幽灵微弱的呻吟结束全曲。
三、诡异音响的形成
《幽灵船夫》音响效果令人惊骇,通过象征性手法表现了幽灵的形象,富有神秘色彩。这种诡异的音响效果是由多种元素造成的。
首先是演奏法,由琴弦带来的特殊音响,加上刮奏、滑奏、拨奏、敲击等等手法,与听者预想的钢琴音色相差巨大,带来奇异的感觉。并且琴弦的音色较刺耳、尖锐,甚至让人感觉难受。传统音乐以协和、对称来表现“美”,而克拉姆则通过怪异的演奏法使音响失衡,来体现幽灵的“丑”。在这里,音高不再是主角,音色由陪衬变成了最具表现力的元素。
其次是人声,第一句人声没有标明音高,而是画了一串符咒一样的曲线,并且注明演奏者像幽灵般呻吟。之后人声又高喊像咒语般的少数民族词汇,以及训斥般的喊叫和沉重地叹气,十分骇人。这些人声是非歌唱性的,以非常规的发声方式和语气来表现,就像幽灵时而发怒,时而叹息。这种新人声的方式带来原始的神秘感,体现克拉姆寻求远古野性的意愿,带有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影子。
最后是音高。常规演奏的音大部分都分布在低音区,造成阴沉、轰鸣的氛围。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平行五度材料,造成空灵的音响效果,烘托幽灵的鬼魅气氛。这种抽象的氛围描写方式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特征。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大宇宙I》中第五首《幽灵船夫》运用了七种形态各异的材料,带来诡异的音响效果,创作手法十分先锋。但是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发展手法却较为传统。由于七种材料本身足够有特点,克拉姆并没有对它们做太多的展开,而是把重点放在力度、情绪上,着重烘托气氛。克拉姆在结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无限的创新,对20世纪新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幽灵船夫》恐怖的诡异气氛,是由演奏法、人声和音高三种元素共同营造的,音色在全曲中起到了最重要的表现作用。《幽灵船夫》这首作品使用先锋的表现手法,除了体现出神秘感和诡异感外,还传达出了幽灵深切的绝望、愤怒之感。《大宇宙》体现的是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而《幽灵船夫》在其中便代表着世界上阴暗丑恶的一面。
注释:
[1]制音踏板(damper pedal),标记为PI。
[2]三音细胞(3-tones)为《大宇宙I》的核心音程,集合原型为pc3-5[0,1,6]。
参考文献:
[1]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蔡良玉:《论克拉姆的思想和创作》,音乐研究,1989年01期。
作者简介:
胡佩瑶,女,武汉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生,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声方向。
关键词:乔治·克拉姆;大宇宙;音响
《幽灵船夫》为《大宇宙I》的第五首,天蝎座,象征着克拉姆自己。他在谱面标记了其性格:“怪诞而邪恶的”。天蝎座在十二星座中最神秘、最极端,而这首作品在《大宇宙I》里音响效果是最诡异、最恐怖的。
一、材料分析
《幽灵船夫》共运用了七种材料。
材料①:首先,右手食指和中指装上金属套管,用指套在钢琴琴弦上刮奏,产生一种明亮、尖锐的音响色彩。左手指尖强力拨奏琴弦低音区。同时使用制音踏板【1】。随后的颤音是用金属指套快速敲击琴弦所产生的。这个材料的音高#D-A-B来源于“三音细胞”【2】,即以“4-2-3”为固定音程度数。
材料②:为大字二组A——大字组#D在琴弦上用指尖快速滑奏,类似于雷声,也有些像疾风的呼啸声。此材料在《大宇宙I》的第一首中出现过。
材料③:纯五度音程。此材料在每一句中几乎一直持续,构成了十八个平行五度,加上其机械的节奏,带来空灵、压抑的感觉,类似于幽灵船夫徘徊的脚步。这种平行和弦的用法继承了德彪西的特点。
材料④:在琴弦上滑奏。此材料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演奏者以弱——强——弱的力度用右手在琴弦的低音——高音——低音进行滑奏,同时伴随着演奏者鬼魅式的呻吟,带来非常诡异的效果。第二种是用右手指甲在琴弦的中端来回滑奏,每次出现都伴随着人声念咒或喊叫,营造窸窸窣窣的气氛。
材料⑤:在琴弦上拨奏。此材料同样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用戴金属指套的右手敲击琴弦。第二种是颤音,这种颤音是用金属指套快速敲击琴弦产生。这个材料近似曼陀铃等弹拨乐器的音色,带有毛骨悚然的音响效果。
材料⑥:在钢琴键上用很强的力度弹奏单音、音程或者和弦。
材料⑦:所有的人声材料。包括幽灵般的呻吟、像念咒语似地半歌唱、嘶嘶地喊叫以及三个音为一组下行的叹息。
二、结构分析
《幽灵船夫》在结构上具有三部性,可分为引子+A(a+b)+A’(a’+b’)+A’’(a’’+c)+尾声,见谱例1。引子由材料①构成,中间三段为并行,同头异尾,情绪逐步增强。
第一段(A)的内部可划分为两句(a+b)。a句由材料②的滑奏引出,随后材料③在低声部衬托,高声部为伴随着琴弦滑奏的幽灵呻吟,接着是材料⑤的呈示以及缩减发展。b句由材料⑥做单音持续的衬托,伴随着材料④和材料⑤,演奏者半唱出诡诈的咒语“I-ri-mi-ru!”,接著插入引子中的材料①,连接下一句“Hass!Hass!”喊叫的人声。
第二段(A’)的结构与第一段相同,但是a句中平行五度的烘托比第一段降低了一个大二度,材料⑤升高了一个大二度,并且材料比第一句发展了更多,毛骨悚然的气氛更加强烈。除此之外,人声的情绪、力度更强烈。b句材料⑥的持续衬托由单音变成了三度叠置的双音,演奏者的半唱咒语变成了“Ka-ra-bra-o!”。
第三段(A’’)的a句与之前相比,幽灵呻吟声更加强烈,并且材料⑤摒弃了开头的八分音符,之间发展十六分三连音,使之越来越密集,带来紧张感。同时伴随着演奏者同样用三连音型发出5组强烈的叹息。第二句(c)与前两段不同,由高低声部齐奏的材料②和材料⑤相互交错,就像可怕的幽灵在电闪雷鸣中,同时伴随叹息的人声,力度非常强,达到全曲的高潮。
尾声运用引子的材料,加入a句的开头,最后以幽灵微弱的呻吟结束全曲。
三、诡异音响的形成
《幽灵船夫》音响效果令人惊骇,通过象征性手法表现了幽灵的形象,富有神秘色彩。这种诡异的音响效果是由多种元素造成的。
首先是演奏法,由琴弦带来的特殊音响,加上刮奏、滑奏、拨奏、敲击等等手法,与听者预想的钢琴音色相差巨大,带来奇异的感觉。并且琴弦的音色较刺耳、尖锐,甚至让人感觉难受。传统音乐以协和、对称来表现“美”,而克拉姆则通过怪异的演奏法使音响失衡,来体现幽灵的“丑”。在这里,音高不再是主角,音色由陪衬变成了最具表现力的元素。
其次是人声,第一句人声没有标明音高,而是画了一串符咒一样的曲线,并且注明演奏者像幽灵般呻吟。之后人声又高喊像咒语般的少数民族词汇,以及训斥般的喊叫和沉重地叹气,十分骇人。这些人声是非歌唱性的,以非常规的发声方式和语气来表现,就像幽灵时而发怒,时而叹息。这种新人声的方式带来原始的神秘感,体现克拉姆寻求远古野性的意愿,带有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影子。
最后是音高。常规演奏的音大部分都分布在低音区,造成阴沉、轰鸣的氛围。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平行五度材料,造成空灵的音响效果,烘托幽灵的鬼魅气氛。这种抽象的氛围描写方式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特征。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大宇宙I》中第五首《幽灵船夫》运用了七种形态各异的材料,带来诡异的音响效果,创作手法十分先锋。但是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发展手法却较为传统。由于七种材料本身足够有特点,克拉姆并没有对它们做太多的展开,而是把重点放在力度、情绪上,着重烘托气氛。克拉姆在结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无限的创新,对20世纪新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幽灵船夫》恐怖的诡异气氛,是由演奏法、人声和音高三种元素共同营造的,音色在全曲中起到了最重要的表现作用。《幽灵船夫》这首作品使用先锋的表现手法,除了体现出神秘感和诡异感外,还传达出了幽灵深切的绝望、愤怒之感。《大宇宙》体现的是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而《幽灵船夫》在其中便代表着世界上阴暗丑恶的一面。
注释:
[1]制音踏板(damper pedal),标记为PI。
[2]三音细胞(3-tones)为《大宇宙I》的核心音程,集合原型为pc3-5[0,1,6]。
参考文献:
[1]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蔡良玉:《论克拉姆的思想和创作》,音乐研究,1989年01期。
作者简介:
胡佩瑶,女,武汉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生,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