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承中国文化,发扬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但是现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教学是为升学而学,是为老师而学,是为父母而学,致使历史教学难度逐步加大,若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養。本文便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历史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在相关历史中学到经验,更要以史为鉴,防止错误再次出现。但是现在很多中学生对于历史的态度却只是机械的学习,并没有领悟其中内涵,从而提高了教学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但很多老师对此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学生之所以认为历史是学给其他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历史这个学科也不是十分了解,也就没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所以,若想降低历史的教学难度,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历史的深层含义,进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当进行历史拓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老师在讲述《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时,魏晋南北朝的相关内容较为简略,老师可以告诉同学们一些俗语如“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并结合相关制度进行讲解,三省制,以及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老师可以告诉同学,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时代精神,是为了以史为鉴,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不会重演,却会惊人的相似!”借此告诉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是为了防止我们的后代子孙再次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乱,是为了防止出现安史之乱那样盛极而衰的局面,通过这样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充分地挖掘历史史料,讲述家国情怀含义
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之后,老师还应该结合课本,深度挖掘历史史料,并借助史料,向学生讲述历史中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打下坚定的基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老师的教学难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借鉴的史料要真实可靠,老师自身不能对史料仅有一知半解。
例如老师在讲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借助《史记》、《汉书》等官方史料细致地讲述汉武帝的一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入人物,比如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彰显霍去病的家国情怀。还比如陈汤给汉元帝上书史料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彰显汉元帝时代的雄心壮志,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感到无聊,所以老师也可以借助相关史料,进行相应的历史事件的拓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以此来告诉学生,在古代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都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像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如南宋崖山之战的十万民众齐跳海都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使学生了解家国情怀的含义,更好的传承中国的文化,使中学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
三、运用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在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老师还要运用比较典型的案例,详细讲解历史中家国情怀的含义,通过真实的历史案例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时代的精神。同样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适当与学生进行探讨,帮助学生理解家国情怀。
例如老师在讲解《抗日战争》时,这个章节则是全面的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老师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讲述,比如一面彰显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毒辣,比如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等,另一面还要展现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精神,比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百团大战等等,以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们了解那个时代,对相应的历史时代产生共鸣,从而对他们实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们明白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以史为鉴,使学生们明白这是每一代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教训。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只要铭记历史教训,还应该传承时代精神,老师在讲述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老师可以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进行详细讲述,从中体现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相应的学习精神,并且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向学生真实展现那个时代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行径以及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使他们铭记历史,继而主动学习历史。
综上所述,若想改变历史教学现状就需要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这首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其次需要老师结合历史事件,深挖历史史料,讲述家国情怀的含义;同时还应结合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家国情怀教育。
参考文献:
[1]庄细兰. 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39.
[2]谢菡.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33+3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历史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在相关历史中学到经验,更要以史为鉴,防止错误再次出现。但是现在很多中学生对于历史的态度却只是机械的学习,并没有领悟其中内涵,从而提高了教学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但很多老师对此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学生之所以认为历史是学给其他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历史这个学科也不是十分了解,也就没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所以,若想降低历史的教学难度,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历史的深层含义,进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当进行历史拓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老师在讲述《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时,魏晋南北朝的相关内容较为简略,老师可以告诉同学们一些俗语如“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并结合相关制度进行讲解,三省制,以及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老师可以告诉同学,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时代精神,是为了以史为鉴,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不会重演,却会惊人的相似!”借此告诉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是为了防止我们的后代子孙再次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乱,是为了防止出现安史之乱那样盛极而衰的局面,通过这样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充分地挖掘历史史料,讲述家国情怀含义
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之后,老师还应该结合课本,深度挖掘历史史料,并借助史料,向学生讲述历史中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打下坚定的基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老师的教学难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借鉴的史料要真实可靠,老师自身不能对史料仅有一知半解。
例如老师在讲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借助《史记》、《汉书》等官方史料细致地讲述汉武帝的一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入人物,比如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彰显霍去病的家国情怀。还比如陈汤给汉元帝上书史料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彰显汉元帝时代的雄心壮志,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感到无聊,所以老师也可以借助相关史料,进行相应的历史事件的拓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以此来告诉学生,在古代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都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像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如南宋崖山之战的十万民众齐跳海都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使学生了解家国情怀的含义,更好的传承中国的文化,使中学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
三、运用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在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老师还要运用比较典型的案例,详细讲解历史中家国情怀的含义,通过真实的历史案例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时代的精神。同样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适当与学生进行探讨,帮助学生理解家国情怀。
例如老师在讲解《抗日战争》时,这个章节则是全面的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老师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讲述,比如一面彰显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毒辣,比如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等,另一面还要展现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精神,比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百团大战等等,以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们了解那个时代,对相应的历史时代产生共鸣,从而对他们实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们明白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以史为鉴,使学生们明白这是每一代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教训。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只要铭记历史教训,还应该传承时代精神,老师在讲述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老师可以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进行详细讲述,从中体现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相应的学习精神,并且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向学生真实展现那个时代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行径以及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使他们铭记历史,继而主动学习历史。
综上所述,若想改变历史教学现状就需要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这首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其次需要老师结合历史事件,深挖历史史料,讲述家国情怀的含义;同时还应结合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家国情怀教育。
参考文献:
[1]庄细兰. 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39.
[2]谢菡.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