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在形式上具有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好诗更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的高度创造性。它高雅清新的意境,鲜明有致的节奏,充沛含蓄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然而诗歌教学却遇到了尴尬,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也没兴趣学。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陷入了这种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乏味的悲惨境地。面对那些千古绝唱,我们力不从心,没办法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没办法让他们欣赏美好的生活,使得诗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之花在我们苍白生硬的甚至强加于人的讲解之下萎谢凋零。语文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一、诗歌教学的困境
1、应试教学是诗歌教学最残酷的杀手。
通常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对考试技巧的研究热情远远超过诗歌本身,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术语,讨论“把握特色,重点突破;推敲诗题,以明意旨;品味语言,披文入境”等应试技巧,也不愿意带领学生阅读感悟。记诵好诗对积累来说非常必要,但是如果没有感悟,背诵得再多也没有用处。考试作文中每每提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样的要求实在与语文内在的发展逻辑南辕北辙。不允许学生写诗歌,这是在扼杀学生的写作天赋。
2.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中学老师每每遇到讲授现代诗歌,要么轻描淡写蜻蜒点水式的一笔带过,要么干脆弃之让学生课外自学。老师们总觉得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抒情率直,主题鲜明,学生读得明白,老师没什么好讲的。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響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专制的课堂扼杀了学生个性情感。
诗歌的学习更注重主体感悟,灌输总是无能的。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乏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二、诗歌教学的对策
诗歌中有真诚、炽热的感情,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所以不管是诗歌的教还是学都应该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诗歌教学就必须是一种知识教育(如知识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审美教育(如诗趣培养、增强文化底蕴),是一种情感教育(情志熏陶),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导引的重任。
1、诵读诗歌,感悟真情
读,诗歌教学的根本;读,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诗歌教学应加强朗读,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成功完成诵读的任务,要做到“三看”、“三读”。三看即看题目、看注释、看作者。
(1)看题目 题目是切入点。诗歌的题目或揭示时间,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点明主旨,如《我爱这土地》;或抒发情感,如《乡愁》。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提取诗歌的有关信息。
(2)看注释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尤其是古典诗歌对于学生而言有理解上的障碍,有些诗歌我们必须借助课文下的注释才能看懂。诗歌中经常会用到典故,正确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语言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遣冯唐希望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就谈不上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看作者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
2、发挥想象,联想再现
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3、抓住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意象是诗歌的组成单位,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如山水、草木、鸟兽、虫鱼、器物等等,经过诗人的择取、改造、提炼以后,凝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被艺术地反映到诗歌中,就成了意象。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4、模仿写诗,学以致用
以生活为蓝本,展现心中的诗情画意。应该说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对诗歌的创作练习上是重视不足的,许多中考作文要求就有明显的限制“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在考试这指挥棒指引下,教师极少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生活,甚至是扼杀不让写。其实初中生尝试诗歌的写作是可行的,应该鼓励学生们“诗意”地生活着,对生活、社会、世界怀有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们懂得:我们的情感生活,是在生活中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昧,走向高雅、精致、聪慧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显然,以上几种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诗歌毕竟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诗歌教学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首诗歌的教学都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学生才会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独创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但愿所有的语文老师,能回归“诗教”的家园,让诗歌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 让诗意在语文课堂缤纷,让诗情在人生之路绚烂!
然而诗歌教学却遇到了尴尬,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也没兴趣学。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陷入了这种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乏味的悲惨境地。面对那些千古绝唱,我们力不从心,没办法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没办法让他们欣赏美好的生活,使得诗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之花在我们苍白生硬的甚至强加于人的讲解之下萎谢凋零。语文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一、诗歌教学的困境
1、应试教学是诗歌教学最残酷的杀手。
通常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对考试技巧的研究热情远远超过诗歌本身,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术语,讨论“把握特色,重点突破;推敲诗题,以明意旨;品味语言,披文入境”等应试技巧,也不愿意带领学生阅读感悟。记诵好诗对积累来说非常必要,但是如果没有感悟,背诵得再多也没有用处。考试作文中每每提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样的要求实在与语文内在的发展逻辑南辕北辙。不允许学生写诗歌,这是在扼杀学生的写作天赋。
2.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中学老师每每遇到讲授现代诗歌,要么轻描淡写蜻蜒点水式的一笔带过,要么干脆弃之让学生课外自学。老师们总觉得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抒情率直,主题鲜明,学生读得明白,老师没什么好讲的。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響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专制的课堂扼杀了学生个性情感。
诗歌的学习更注重主体感悟,灌输总是无能的。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乏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二、诗歌教学的对策
诗歌中有真诚、炽热的感情,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所以不管是诗歌的教还是学都应该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诗歌教学就必须是一种知识教育(如知识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审美教育(如诗趣培养、增强文化底蕴),是一种情感教育(情志熏陶),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导引的重任。
1、诵读诗歌,感悟真情
读,诗歌教学的根本;读,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诗歌教学应加强朗读,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成功完成诵读的任务,要做到“三看”、“三读”。三看即看题目、看注释、看作者。
(1)看题目 题目是切入点。诗歌的题目或揭示时间,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点明主旨,如《我爱这土地》;或抒发情感,如《乡愁》。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提取诗歌的有关信息。
(2)看注释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尤其是古典诗歌对于学生而言有理解上的障碍,有些诗歌我们必须借助课文下的注释才能看懂。诗歌中经常会用到典故,正确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语言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遣冯唐希望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就谈不上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看作者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
2、发挥想象,联想再现
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3、抓住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意象是诗歌的组成单位,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如山水、草木、鸟兽、虫鱼、器物等等,经过诗人的择取、改造、提炼以后,凝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被艺术地反映到诗歌中,就成了意象。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4、模仿写诗,学以致用
以生活为蓝本,展现心中的诗情画意。应该说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对诗歌的创作练习上是重视不足的,许多中考作文要求就有明显的限制“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在考试这指挥棒指引下,教师极少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生活,甚至是扼杀不让写。其实初中生尝试诗歌的写作是可行的,应该鼓励学生们“诗意”地生活着,对生活、社会、世界怀有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们懂得:我们的情感生活,是在生活中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昧,走向高雅、精致、聪慧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显然,以上几种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诗歌毕竟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诗歌教学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首诗歌的教学都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学生才会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独创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但愿所有的语文老师,能回归“诗教”的家园,让诗歌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 让诗意在语文课堂缤纷,让诗情在人生之路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