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从海登·怀特历史诗学中“虚实结合”的角度来分析《间谍课:复仇者》中有关外祖父和“复仇者”的复仇行为,并揭示其复仇行动背后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尤其是二战后美国反恐行动给当今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本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阅读和分析视角,从而进一步理解原文,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便更加深刻地阐释小说中虚构的故事情节在反映社会历史现实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复仇行为;恐怖主义;历史诗学;美国反恐行动
作者简介:苏龙,男,汉族,河北保定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指导教师:徐朝晖,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林岚,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3
一、引言
弗·福赛斯是当今世界最受情报界推崇的英国间谍小说家,在2012年被英国“犯罪小说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钻石匕首奖”。他的作品基于丰富的事实调查,借以高端的细节描写技术,通过新闻写作的手法来展现作品中人物周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超强的应变处事能力。在他笔下,小说中的人物堪称“项目策划实施的至高典范”。凭借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他对世界各国的政治主张、间谍手法、历史恩怨、特种部队、武器装备等方面内容烂熟于心。他被称为国际政治惊悚小说大师,他的作品素有“杀手指南”“间谍培训手册”之称。
《间谍课: 复仇者》为弗·福赛斯“9·11”后力作。这篇小说虚构了一个有关20岁的美国青年里基·科伦索在援助波黑期间被准军事组织残忍杀害,当美国最高情报机构、司法机构对那个神秘失踪的杀人恶徒束手无策时,受害青年的外祖父高薪诉助于一个单枪作战的“复仇者”为其执行复仇计划,并将恶徒活捉,带到美国法庭接受审判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反映出二战以后,在逐步走向和平的世界里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依然存在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了美国反恐运动的鲜明态度与决心。
目前,读者们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基于当前有限的参考资料和国际信息,本文试从美国思想史家、历史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海登·怀特历史诗学中“虚实结合”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本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复仇行为以及隐藏在复仇行动背后的深层含义及用意。本文希望此分析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阅读和分析视角,从而深入理解原文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揭示虚构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实。
二、理论基础
海登·怀特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他在著作《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2004)的前言中曾说“作为创造过程的产物,历史的文学性和诗性要强于科学性和概念性;并且,我将历史说成是事实的虚构化和过去实在的虚构化。”(海登·怀特,2004)他认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情形应该如何进行塑造,这取决于历史学家在把一种特殊的情节结构和一组他希望赋予某种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加以匹配时的微妙把握。这实质上是一种文学的亦即虚构创作的运作过程。”(海登·怀特,2011:93)
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借助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对历史修撰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尤其是从转义、虚构、话语、叙事和文本性等方面来描述历史修撰与文学创作、历史研究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联性,这对文学的历史主义批评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在小说《间谍课: 复仇者》中,作者虚构的故事基于二战后苏联解体,南联盟瓦解,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猖獗,美国反恐行动等社会历史现实,因此,本文拟从历史诗学中“虚实结合”的角度对本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及其复仇行为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三、从“虚实结合”角度具体分析有关《间谍课: 复仇者》的复仇行为
战后(二战)形成了许多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成为战后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李生荣,1999)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南斯拉夫也陷入四分五裂的局势。自一九九一年以来,南斯拉夫各民族被不同大国所控制,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民族争端不断加剧。波黑爆发了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之间的混战,遭受了民族大屠杀及“种族清洗”。一九九五年暮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波黑塞族发动大规模空袭,《代顿协定》的签订使波黑内战基本平息。这场战争既是发生在独立的波黑共和国内部三个民族、宗教集团之间的内战,又是存在外部国家插手和国际社会干预的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前南民族问题国际化的一个典型形态。(余建华,2003:30)二零零一年,前南斯拉夫地区烟消云散,战争罪犯得到审判。
3.1 善良的里基·科伦索和残暴的左兰·季利奇
基于以上所提到的社会历史事实,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虚构的故事情节以一个二十岁的美国青年在援助波黑期间遇害一事为缘由展开叙述。小说中的受害人里基·科伦索与其他美国青年人一样在一个安全的、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他于一九九四年高中毕业……那年冬天他在电视里看到,在一个叫波黑的遥远的地方,发生了残忍的种族清洗,之后难民们状况悲惨,各种救援计划应运而生。他决心要以某种方式提供帮助……必须去波黑……”(福赛斯,2013:11)出于善良的本性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下定决心前往波黑为那里的难民提供无偿援助,尽一份社会责任。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联络到一个名为“面包和鱼”的小型美国慈善救援机构并跟随此机构为当地难民提供日常的物质救援。
结合以上细节描述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虚构的青年写出了这个时代具有和平国度里教养青年的特征。善良的青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刻关注着波黑难民的动态并为帮助他们解决生存问题而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各种援助团体的存在说明帮助因战乱而生存困难的遥远地区的妇女儿童是这个社会群体的善良。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虚构里基这一普通人物和他善良而又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试图向广大读者来展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遍布着许多像里基一样关注社会,充满善义感的人,他们力求通过自己的善行来缓解社会矛盾或改变残酷的社会现实。 凶手左兰·季利奇是一个名为“左兰狼群”准军事组织的创建者。他和他所创建的武装小组很低调,行动隐蔽,但做事相当残忍。在波黑内战期间,他带着他的团伙组织了三次行动,一路上强奸、殴打、谋杀这里悲惨的居民,他们的第三次行动便是把这个美国青年捅下粪池将其杀死。“他们第七次把那个美国小伙子捅下了粪池。这一次,他没能浮上来,死在了那里,每个毛孔都充满了不可言状的污物。干完之后,这些人放下木杆,在草地上坐下来,狂笑着开始抽烟……”(福赛斯,2013:序幕)这几句话表明季利奇及其团伙杀人手段之凶狠悲劣,他们这种反人类行为让人世间本为善良的东西变的肮脏丑恶。这些暴徒在干完之后“放下木杆”“坐下来”“狂笑着”“抽烟”,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行为暗示了他们杀人时的麻木不仁,他们以杀人为乐并享受其过程。
作者在小说中对季利奇及其团伙谋杀里基一事的叙述暴露了季利奇人性的丑恶。只有内乱与屠杀才会使这种在少年时期就呈现出品质问题的人趁机嗜血,以对人类残暴和杀戮的方式来发展自己及其势力。作者虚构了这场杀人,却写实了国家分裂和种族战乱给人类和社会所带来的悲剧。在波黑地区战乱逐步平息之际,季利奇投向了国际恐怖分子的阵营,这也表现出二战后像季利奇及其准军事组织团伙一样的恐怖分子和组织依然隐藏在我们周围这一严峻事实。他们的存在使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猖獗不断,他们的反人类行为践踏着人类善良的本性,给社会造成深重隐患。残暴与杀戮正在伤害着无辜的平民百姓。
3.2 意志坚决的外祖父和机智勇敢的“复仇者”
在里基遇害三个星期后,母亲将其失联的信息告诉了外祖父,并开始了之后一系列的追查行动,通过私家侦探的侦查得知他已被杀害。随着里基被害一事渐渐浮出水面,杀害他的凶手已不知去向。在全美国最高情报机构、司法机构都无能为力时,里基的外祖父在老朋友彼得·卢卡斯的帮助下去寻找一位复仇者来帮助追查凶手并希望将其带回美国接受审判。复仇行为开始了。
受害人的外祖父史蒂夫·埃德蒙是一名二战期间退役空军战士,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当接到外孙的噩耗时,他已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是一个大力资助慈善事业的最为富有的矿业商人。这个爱家的好男人虽外表和善,但意志力如同他所操纵过的航空发动机一样坚强。小说第三章有一处关于老人的细节描写:他多年来无数次地走到墙上的那张照片面前,他保存这张照片的目的在于提醒自己,我们称之为生命的那种东西是何等的脆弱。(福赛斯,2013:22)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老人对生命的重视、尊重与珍惜。当他得知外孙的死因后,在悲痛之余更多的是对凶手的愤恨不平,因此他下定决心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此事负责的恶徒带到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他(里基)的国家(美国),来接受法庭的审判,为外孙复仇。
在里基葬礼仪式结束后,老人曾说:“我也许会上天堂,我也许要下地狱,如果我必须下地狱,我会去的。”(福赛斯,2013:113)小说中也曾写到“他发布了一条悬赏线索的启事,其酬金之高,令人垂涎欲滴”由此看出,外祖父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把凶手追查到底的决心。当外祖父向老朋友彼得·卢卡斯参议员求助时说“也许我们可以做最后一件好事。我的外孙是美国公民。美国有权把这个恶魔从全世界任何地方引渡过来,以一级谋杀罪把他押上被告席接受审判……”,彼得·卢卡斯回答“我的朋友,如果华盛顿政府不能够给你带来公正,那么没人能够。”(福赛斯,2013:117)在两个人的对话中,“美国公民”“美国”“华盛顿政府”等字眼的出现,反复强调了两人对美国公民民族属性的认同及美国的民族特征。在他们看来,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属性和特征,找到那个杀害美国公民的凶手并把他押回美国接受审判是一件好事,因此这件事理所应当去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老人复仇的信心。
老人的复仇行为首先是对逝去的无辜生命的尊重与安慰,作为受害人的家属有责任让这个杀人暴徒为他残忍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接受相应的惩罚。同时老人是一名加拿大公民,曾在二战中浴血奋战,作为一名幸存的二战老兵,他内心充满了正义感。作者在小说中对祖父这个人物形象和复仇行为的虚构,反映的是失去血缘至亲的心痛以及具有正义感的人同邪恶作斗争的决心。
“复仇者”加尔文·德克斯特是新泽西州彭宁顿村的一名律师,年轻时饱尝了越战作战的艰难生活,到五十岁的时候依然遭受着难以名状的痛苦——女儿受骗,死于黑帮之手,妻子痛心而亡。“我有权知道是谁杀了我的孩子,这是我用鲜血换来的权利。”(福赛斯,2013:125)和“这个恶棍应该站到法庭的被告席上,听法官宣读终身监禁并不得保释的判决……因为他对一个纯洁的姑娘犯下了这些罪行,他将终生为此付出代价。”(福赛斯,2013:131)在他看来,在自己用鲜血换来本民族和平的基础上自己家人应有权得到安全保障。然而,美国本土也不是一块绝对的净地,也有黑帮为了钱财进行各种犯罪,与境外同伙勾结。作为父亲,当女儿遇害后,他有权为遇害的女儿去尽一份责任。他凭借越战中培养的作战技能和丰富经验亲手将凶手暗杀,为女儿复仇。
为帮助遭受此种经历的人伸张正义,当他看到里基外祖父发布的招募“复仇者”启示后,他义然选择成为那个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复仇计划的人。然而,他的复仇任务不是简单地暗杀凶手,而是活捉恶徒并将其带到美国法庭接受审判。这个神秘的“复仇者”借助发达的美国技术和严密的思维制定了一个周密的复仇计划,他机智地突破重重难关,潜入凶手的隐身之处。他装扮成飞机修理工躲在飞机霍克1000的行李储藏室内,当季利奇乘坐此机外逃时,在空中将他劫持。“控制塔,这架飞机上有一个大屠杀的刽子手,他还在巴尔干地区杀死了一个美国人……请通知你们的警察局长把他严密看管起来,等待联邦法院的审判。”(福赛斯,2013:290)这句话中的“大屠杀”指前文所提到的波黑民族大屠杀,这个大屠杀的刽子手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需要国际法庭的审判;同时对于他在巴尔干地区对一个美国普通公民犯下的罪行,美国有权对此进行审判。这也是“复仇者”坚持把季利奇劫持到美国,让他接受美国审判的原因。同时说明任何侵犯美国公民的反人类行为都会受到美国的追究及其法庭的审判。 作者通过对“复仇者”的亲身经历和为他人复仇行为的虚构,揭示出在物质化的社会中他的复仇行为并不是为了拿到别人付给他的高额酬金,而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试图用自己的善良和力量去改变社会中的丑恶行为。他的复仇行为维护了美国公民的利益,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与重视。这也进一步表明二战以后那些正义的美国公民对恐怖行动的坚决反对。
结语:
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认为特定历史过程的特定历史需要通过叙事化的形式来表现,并具有一定的诗学特性和虚构性。他把“事实”看作建构之物,它是一种语言学上的话语的虚构,这正是他看待现代小说中实在表现的方式。就叙事为实在强加了那种只会在故事中遭遇的意义的形式和内容而言,将实在叙事化便是一种虚构化。(海登·怀特,2011)本文以历史诗学为理论基础,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先对小说叙述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小说中相关人物复仇行为作进一步的解释。
基于二战后的历史事实,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对外祖父和复仇者等人物、故事情节及复仇行为的虚构,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人强烈维护自己的利益、民族属性甚至是话语权这一事实,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与现实社会中那些任意侵犯自己的丑恶行为及恐怖行动作坚决的斗争。同时,基于小说中人物命运的真实,他们的复仇行为从侧面表明二战后看似和平发展的世界里充满了危机。面对危机,经历过战争的老一辈显得越挫越勇,未经战争历练的新一代美国年轻人虽有善良的本性却无自我防范的本能。在安逸的生活中,人们仍需要恐惧的刺激,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意识。
除了《间谍课:复仇者》这部小说外,福赛斯还为读者创作了其他间谍课系列的小说,例如《间谍课:豺狼的日子》,这部小说讲的是戴高乐将军执政时期,承认前法属殖民地的独立,引来其他殖民国家一些旧势力以及多国籍军团的不满,谋杀戴高乐一事。《间谍课:暗杀名单》,这部小说讲的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通过网络宣传和煽动年轻人搞爆炸袭击,滥杀无辜。这些经典之作,均值得大家认真品读与深刻研究,从多维度去了解和审视历史事实和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弗·福赛斯.间谍课:复仇者[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3.
[2]海登·怀特.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文集[M].董立河,译.北京:大象出版社,2011:93.
[3]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贾文山.美国全球话语权策略的启示[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2014(2): 17—18.
[5]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M].钮先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6]李生荣.论北约武力干涉南联盟内部事务的性质、目的及后果[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2):44-46 52.
[7]林亚军.“反恐”话语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描写与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8]余建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国际化与冷战后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2003(6):28-33.
[9]曾传芳. 历史的虚构性——谈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9(6):94-101.
[10]张满生. 美式反恐战略给无辜者带来的道德伤害[J].伦理学研究新视点,2015(3):62—64.
关键词:复仇行为;恐怖主义;历史诗学;美国反恐行动
作者简介:苏龙,男,汉族,河北保定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指导教师:徐朝晖,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林岚,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3
一、引言
弗·福赛斯是当今世界最受情报界推崇的英国间谍小说家,在2012年被英国“犯罪小说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钻石匕首奖”。他的作品基于丰富的事实调查,借以高端的细节描写技术,通过新闻写作的手法来展现作品中人物周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超强的应变处事能力。在他笔下,小说中的人物堪称“项目策划实施的至高典范”。凭借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他对世界各国的政治主张、间谍手法、历史恩怨、特种部队、武器装备等方面内容烂熟于心。他被称为国际政治惊悚小说大师,他的作品素有“杀手指南”“间谍培训手册”之称。
《间谍课: 复仇者》为弗·福赛斯“9·11”后力作。这篇小说虚构了一个有关20岁的美国青年里基·科伦索在援助波黑期间被准军事组织残忍杀害,当美国最高情报机构、司法机构对那个神秘失踪的杀人恶徒束手无策时,受害青年的外祖父高薪诉助于一个单枪作战的“复仇者”为其执行复仇计划,并将恶徒活捉,带到美国法庭接受审判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反映出二战以后,在逐步走向和平的世界里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依然存在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了美国反恐运动的鲜明态度与决心。
目前,读者们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基于当前有限的参考资料和国际信息,本文试从美国思想史家、历史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海登·怀特历史诗学中“虚实结合”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本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复仇行为以及隐藏在复仇行动背后的深层含义及用意。本文希望此分析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阅读和分析视角,从而深入理解原文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揭示虚构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实。
二、理论基础
海登·怀特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他在著作《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2004)的前言中曾说“作为创造过程的产物,历史的文学性和诗性要强于科学性和概念性;并且,我将历史说成是事实的虚构化和过去实在的虚构化。”(海登·怀特,2004)他认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情形应该如何进行塑造,这取决于历史学家在把一种特殊的情节结构和一组他希望赋予某种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加以匹配时的微妙把握。这实质上是一种文学的亦即虚构创作的运作过程。”(海登·怀特,2011:93)
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借助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对历史修撰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尤其是从转义、虚构、话语、叙事和文本性等方面来描述历史修撰与文学创作、历史研究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联性,这对文学的历史主义批评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在小说《间谍课: 复仇者》中,作者虚构的故事基于二战后苏联解体,南联盟瓦解,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猖獗,美国反恐行动等社会历史现实,因此,本文拟从历史诗学中“虚实结合”的角度对本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及其复仇行为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三、从“虚实结合”角度具体分析有关《间谍课: 复仇者》的复仇行为
战后(二战)形成了许多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成为战后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李生荣,1999)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南斯拉夫也陷入四分五裂的局势。自一九九一年以来,南斯拉夫各民族被不同大国所控制,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民族争端不断加剧。波黑爆发了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之间的混战,遭受了民族大屠杀及“种族清洗”。一九九五年暮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波黑塞族发动大规模空袭,《代顿协定》的签订使波黑内战基本平息。这场战争既是发生在独立的波黑共和国内部三个民族、宗教集团之间的内战,又是存在外部国家插手和国际社会干预的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前南民族问题国际化的一个典型形态。(余建华,2003:30)二零零一年,前南斯拉夫地区烟消云散,战争罪犯得到审判。
3.1 善良的里基·科伦索和残暴的左兰·季利奇
基于以上所提到的社会历史事实,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虚构的故事情节以一个二十岁的美国青年在援助波黑期间遇害一事为缘由展开叙述。小说中的受害人里基·科伦索与其他美国青年人一样在一个安全的、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他于一九九四年高中毕业……那年冬天他在电视里看到,在一个叫波黑的遥远的地方,发生了残忍的种族清洗,之后难民们状况悲惨,各种救援计划应运而生。他决心要以某种方式提供帮助……必须去波黑……”(福赛斯,2013:11)出于善良的本性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下定决心前往波黑为那里的难民提供无偿援助,尽一份社会责任。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联络到一个名为“面包和鱼”的小型美国慈善救援机构并跟随此机构为当地难民提供日常的物质救援。
结合以上细节描述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虚构的青年写出了这个时代具有和平国度里教养青年的特征。善良的青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刻关注着波黑难民的动态并为帮助他们解决生存问题而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各种援助团体的存在说明帮助因战乱而生存困难的遥远地区的妇女儿童是这个社会群体的善良。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虚构里基这一普通人物和他善良而又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试图向广大读者来展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遍布着许多像里基一样关注社会,充满善义感的人,他们力求通过自己的善行来缓解社会矛盾或改变残酷的社会现实。 凶手左兰·季利奇是一个名为“左兰狼群”准军事组织的创建者。他和他所创建的武装小组很低调,行动隐蔽,但做事相当残忍。在波黑内战期间,他带着他的团伙组织了三次行动,一路上强奸、殴打、谋杀这里悲惨的居民,他们的第三次行动便是把这个美国青年捅下粪池将其杀死。“他们第七次把那个美国小伙子捅下了粪池。这一次,他没能浮上来,死在了那里,每个毛孔都充满了不可言状的污物。干完之后,这些人放下木杆,在草地上坐下来,狂笑着开始抽烟……”(福赛斯,2013:序幕)这几句话表明季利奇及其团伙杀人手段之凶狠悲劣,他们这种反人类行为让人世间本为善良的东西变的肮脏丑恶。这些暴徒在干完之后“放下木杆”“坐下来”“狂笑着”“抽烟”,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行为暗示了他们杀人时的麻木不仁,他们以杀人为乐并享受其过程。
作者在小说中对季利奇及其团伙谋杀里基一事的叙述暴露了季利奇人性的丑恶。只有内乱与屠杀才会使这种在少年时期就呈现出品质问题的人趁机嗜血,以对人类残暴和杀戮的方式来发展自己及其势力。作者虚构了这场杀人,却写实了国家分裂和种族战乱给人类和社会所带来的悲剧。在波黑地区战乱逐步平息之际,季利奇投向了国际恐怖分子的阵营,这也表现出二战后像季利奇及其准军事组织团伙一样的恐怖分子和组织依然隐藏在我们周围这一严峻事实。他们的存在使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猖獗不断,他们的反人类行为践踏着人类善良的本性,给社会造成深重隐患。残暴与杀戮正在伤害着无辜的平民百姓。
3.2 意志坚决的外祖父和机智勇敢的“复仇者”
在里基遇害三个星期后,母亲将其失联的信息告诉了外祖父,并开始了之后一系列的追查行动,通过私家侦探的侦查得知他已被杀害。随着里基被害一事渐渐浮出水面,杀害他的凶手已不知去向。在全美国最高情报机构、司法机构都无能为力时,里基的外祖父在老朋友彼得·卢卡斯的帮助下去寻找一位复仇者来帮助追查凶手并希望将其带回美国接受审判。复仇行为开始了。
受害人的外祖父史蒂夫·埃德蒙是一名二战期间退役空军战士,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当接到外孙的噩耗时,他已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是一个大力资助慈善事业的最为富有的矿业商人。这个爱家的好男人虽外表和善,但意志力如同他所操纵过的航空发动机一样坚强。小说第三章有一处关于老人的细节描写:他多年来无数次地走到墙上的那张照片面前,他保存这张照片的目的在于提醒自己,我们称之为生命的那种东西是何等的脆弱。(福赛斯,2013:22)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老人对生命的重视、尊重与珍惜。当他得知外孙的死因后,在悲痛之余更多的是对凶手的愤恨不平,因此他下定决心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此事负责的恶徒带到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他(里基)的国家(美国),来接受法庭的审判,为外孙复仇。
在里基葬礼仪式结束后,老人曾说:“我也许会上天堂,我也许要下地狱,如果我必须下地狱,我会去的。”(福赛斯,2013:113)小说中也曾写到“他发布了一条悬赏线索的启事,其酬金之高,令人垂涎欲滴”由此看出,外祖父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把凶手追查到底的决心。当外祖父向老朋友彼得·卢卡斯参议员求助时说“也许我们可以做最后一件好事。我的外孙是美国公民。美国有权把这个恶魔从全世界任何地方引渡过来,以一级谋杀罪把他押上被告席接受审判……”,彼得·卢卡斯回答“我的朋友,如果华盛顿政府不能够给你带来公正,那么没人能够。”(福赛斯,2013:117)在两个人的对话中,“美国公民”“美国”“华盛顿政府”等字眼的出现,反复强调了两人对美国公民民族属性的认同及美国的民族特征。在他们看来,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属性和特征,找到那个杀害美国公民的凶手并把他押回美国接受审判是一件好事,因此这件事理所应当去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老人复仇的信心。
老人的复仇行为首先是对逝去的无辜生命的尊重与安慰,作为受害人的家属有责任让这个杀人暴徒为他残忍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接受相应的惩罚。同时老人是一名加拿大公民,曾在二战中浴血奋战,作为一名幸存的二战老兵,他内心充满了正义感。作者在小说中对祖父这个人物形象和复仇行为的虚构,反映的是失去血缘至亲的心痛以及具有正义感的人同邪恶作斗争的决心。
“复仇者”加尔文·德克斯特是新泽西州彭宁顿村的一名律师,年轻时饱尝了越战作战的艰难生活,到五十岁的时候依然遭受着难以名状的痛苦——女儿受骗,死于黑帮之手,妻子痛心而亡。“我有权知道是谁杀了我的孩子,这是我用鲜血换来的权利。”(福赛斯,2013:125)和“这个恶棍应该站到法庭的被告席上,听法官宣读终身监禁并不得保释的判决……因为他对一个纯洁的姑娘犯下了这些罪行,他将终生为此付出代价。”(福赛斯,2013:131)在他看来,在自己用鲜血换来本民族和平的基础上自己家人应有权得到安全保障。然而,美国本土也不是一块绝对的净地,也有黑帮为了钱财进行各种犯罪,与境外同伙勾结。作为父亲,当女儿遇害后,他有权为遇害的女儿去尽一份责任。他凭借越战中培养的作战技能和丰富经验亲手将凶手暗杀,为女儿复仇。
为帮助遭受此种经历的人伸张正义,当他看到里基外祖父发布的招募“复仇者”启示后,他义然选择成为那个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复仇计划的人。然而,他的复仇任务不是简单地暗杀凶手,而是活捉恶徒并将其带到美国法庭接受审判。这个神秘的“复仇者”借助发达的美国技术和严密的思维制定了一个周密的复仇计划,他机智地突破重重难关,潜入凶手的隐身之处。他装扮成飞机修理工躲在飞机霍克1000的行李储藏室内,当季利奇乘坐此机外逃时,在空中将他劫持。“控制塔,这架飞机上有一个大屠杀的刽子手,他还在巴尔干地区杀死了一个美国人……请通知你们的警察局长把他严密看管起来,等待联邦法院的审判。”(福赛斯,2013:290)这句话中的“大屠杀”指前文所提到的波黑民族大屠杀,这个大屠杀的刽子手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需要国际法庭的审判;同时对于他在巴尔干地区对一个美国普通公民犯下的罪行,美国有权对此进行审判。这也是“复仇者”坚持把季利奇劫持到美国,让他接受美国审判的原因。同时说明任何侵犯美国公民的反人类行为都会受到美国的追究及其法庭的审判。 作者通过对“复仇者”的亲身经历和为他人复仇行为的虚构,揭示出在物质化的社会中他的复仇行为并不是为了拿到别人付给他的高额酬金,而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试图用自己的善良和力量去改变社会中的丑恶行为。他的复仇行为维护了美国公民的利益,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与重视。这也进一步表明二战以后那些正义的美国公民对恐怖行动的坚决反对。
结语:
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认为特定历史过程的特定历史需要通过叙事化的形式来表现,并具有一定的诗学特性和虚构性。他把“事实”看作建构之物,它是一种语言学上的话语的虚构,这正是他看待现代小说中实在表现的方式。就叙事为实在强加了那种只会在故事中遭遇的意义的形式和内容而言,将实在叙事化便是一种虚构化。(海登·怀特,2011)本文以历史诗学为理论基础,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先对小说叙述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小说中相关人物复仇行为作进一步的解释。
基于二战后的历史事实,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对外祖父和复仇者等人物、故事情节及复仇行为的虚构,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人强烈维护自己的利益、民族属性甚至是话语权这一事实,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与现实社会中那些任意侵犯自己的丑恶行为及恐怖行动作坚决的斗争。同时,基于小说中人物命运的真实,他们的复仇行为从侧面表明二战后看似和平发展的世界里充满了危机。面对危机,经历过战争的老一辈显得越挫越勇,未经战争历练的新一代美国年轻人虽有善良的本性却无自我防范的本能。在安逸的生活中,人们仍需要恐惧的刺激,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意识。
除了《间谍课:复仇者》这部小说外,福赛斯还为读者创作了其他间谍课系列的小说,例如《间谍课:豺狼的日子》,这部小说讲的是戴高乐将军执政时期,承认前法属殖民地的独立,引来其他殖民国家一些旧势力以及多国籍军团的不满,谋杀戴高乐一事。《间谍课:暗杀名单》,这部小说讲的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通过网络宣传和煽动年轻人搞爆炸袭击,滥杀无辜。这些经典之作,均值得大家认真品读与深刻研究,从多维度去了解和审视历史事实和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弗·福赛斯.间谍课:复仇者[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3.
[2]海登·怀特.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文集[M].董立河,译.北京:大象出版社,2011:93.
[3]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贾文山.美国全球话语权策略的启示[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2014(2): 17—18.
[5]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M].钮先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6]李生荣.论北约武力干涉南联盟内部事务的性质、目的及后果[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2):44-46 52.
[7]林亚军.“反恐”话语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描写与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8]余建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国际化与冷战后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2003(6):28-33.
[9]曾传芳. 历史的虚构性——谈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9(6):94-101.
[10]张满生. 美式反恐战略给无辜者带来的道德伤害[J].伦理学研究新视点,2015(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