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稳定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来源 :工业微生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ni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渤海湾盐碱地被油污染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6株产热稳定碱性脂肪酶菌株。其中菌株1—7产脂肪酶能力较强,其最高酶活为8.67U/mL。根据其16S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生理生化分析,初步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菌所产脂肪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作用pH为9.0。摇瓶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玉米粉10,黄豆饼粉20,K2HPO41,NaYO35,橄榄油10。最适产酶条件为:初始pH8.0,培养温度37℃,
其他文献
采用比浊法对本试验室保存的126株南极微生物产适冷溶菌酶进行测定,发现7株菌产溶菌酶.并对其中的菌株NJ147进行ITS-5.8 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
翘鳞香菇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具有很大市场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但是对翘鳞香菇的分类地位还存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结合简并PCR和染色体步行技术克隆获得了翘鳞香菇B交配型
采用向硫化矿培养基中补加FeS04的方式以维持Fd2+浓度为4~8g/L,可使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茵浓在培养39h时达到6.25×10^8cells/mL,并在比生长速率几乎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了转化率
首先用动态轴向压缩柱将缬氨酸从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三种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又研究了在线性条件下用模拟移动床分离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工艺,实现了丙氨酸和缬氨酸
厌氧消化产沼气被认为是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实质是在多种微生物综合作用下的生物化学过程.本文研究了在促进和抑制性因子作用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酶学过
以果胶酶产生菌黑曲霉EIM6为出发菌株,初始果胶酶活为14539U/mL,经紫外诱变反复处理,摇瓶复筛和遗传稳定性试验,最终获得一株果胶酶高产菌株EIMU2。EIMU2菌株的形态特征发生了明显
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Zhang为出发菌株,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了干酪乳杆菌酸胁迫抗性驯化菌株。对细胞内微环境的检测发现,驯化菌株在酸胁迫过程中能够维持较高的磷酸
采用产氢产乙酸/同型产乙酸两相耦合工艺对剩余污泥进行了半连续式厌氧发酵,主要研究了pH值和产甲烷抑制剂2-bromoethanesulphonate(BES)对耦合系统定向产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碱
建立了热凝胶生产菌土壤杆菌菌体总蛋白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和双向电泳方案,确定了使用蛋白质裂解液(7mol/L尿素,2mol/L硫脲,1%ASB-14去垢剂,40mmol/L Tris,0.001%溴酚蓝,1mmol/LEDTA,1%TBP和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