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演绎“活力”型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学家迪尼斯说:“学生是在现实经验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与结构来学习数学的。”我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感性、形象的情景,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概括出理性的数学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数学知识较为单调、抽象,在教学中,光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易产生疲劳且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学习兴趣便不会浓厚。多媒体手段具有视听结合、声形并茂、形象直观等特点,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稳定,能以最佳的求知状态进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
  在教学“混合运算(带小括号)试题”时,教师不必急着揭示例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怎么办”的悬念。先出示试题:53 27-14,让学生说出它的计算顺序。接着问:“我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该怎么办呢?”学生在思考后提出“可以把算式改成:27-14 53”这一答案。在肯定学生的想法后,我又提出“不改动算式的顺序,该怎么办呢?”这一疑问形成了一个悬念,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此时,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的、加粗的小括号,同时音响里传出清脆的声音:“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叫小括号。在需要改变计算顺序时,有了我,就能帮你们解决难题了。想知道怎样做吗?看我的吧!”
  学生眼看图像、耳听录音,兴趣一下子浓厚了。多媒体参与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
  二、导新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的经验之谈。
  “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我们平常虽有接触,但作为知识点来讲解时,学生却很难理解了。为了帮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情境,乐于学习,导入时,采用多媒体动画协助教学活动。屏幕上先打出“地球妈妈”的图像,只见她边眨眼睛,边张嘴叙述着:“太阳公公是个大胖子,我绕着他转一周所花的时间为一年……为一天。”(同时,屏幕角落处出现太阳、地球、月亮各自不同运动的画面)“你们想知道更多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吗?”学生被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住了,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小学生的情感极其丰富,易受感染,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吸引他们自发产生“想学”的念头。
  三、破难
  当教学内容出现学生难于掌握的知识点时,借助多媒体能使这些难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循环”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循环”是个难点。教师可以先用录音播放一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播放到此,便关掉录音,提问:“下面该讲什么了?有谁能接下去讲给同学听?”同学兴奋得直拍手。在几个同学续说之后,再追问:“这个故事什么时候能讲完?”同学都说讲不完时,接着问:“为什么?”同学很快就能找到原因——“这个故事一直把同样的几句话进行重复。”此时,教师就可以用投影打出几组循环的图案,要求学生在找出一定规律之后,再接着画下去。学生在故事的启发下,很快就能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打出几组“循环小数”,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出解题途径。最后,教师揭示:“我们刚才所找到的规律‘重复又重复’就是我们要学的新知识,给它一个名字‘循环’,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这一堂原本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课,由于多媒体的参与,变得有趣、活泼了,学生在故事、图片的引导下,逐渐理解了“循环”的含义,能在“循环小数”这一新知识中自在遨游。
  四、促知
  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倍”的概念,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在巩固课上,应继续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积极状态中进行深层次的认识。
  首先,教师通过媒体演示,在屏幕上显示出两束花:8朵红花和2朵黄花,让学生计算出红花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使学生借助图像,巩固旧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接着,让花束散开,两种花混合在一起,再让学生观察、计算。这时要让学生知道:“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先找出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学生的认知水平加深了一步。最后变动红花的朵数、黄花的朵数,再请学生列式解答,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列式计算时,要看清是谁和谁比,应该是谁做被除数”,引导学生概括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这样,在教师创设的、有目的的情境图的牵引下,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学习,逐步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
  五、拓思
  一堂课下来,学生心中的一根弦紧绷着,在课快要结束时,往往觉得十分疲惫。但是课的结尾部分是很重要的,既要概括教学的新内容,又要对所学知识、技能加以提高。因此,需要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时,让多媒体参与教学活动,就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一难题。
  在教完“角的认识”之后,设计一个复习练习。首先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同学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你是怎么数的?教师指着同学找出的角,提问:这个为什么是角?原因呢?(让学生叙述“角的特征”)再出示第二幅图片,说:根据角的特征,找一找这幅图中共有几个角?比一比,谁找得又多又正确?这种练习新颖、有趣,学生个个显出较高的兴趣、思维活跃起来。在欢快的气氛中,学生学以致用,既复习了角的有关知识点,又提高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个练习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总之,运用多媒体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能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情景交融的电化教学,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学、善学,使整个数学课堂“活”起来!
其他文献
社会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历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常规,是通识,也是铁律。所谓口语交际,就是指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实现交往。这种交际形式的广泛、高频使用及其所产生的现实效能,无不要求着我们必须在低年级就得好好加强口语交际教学,以此尽到应有的专业责任,凭此帮助并服务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需、思维发展之需及终身交往之需。要尽到这专业责任,着力点不少。而依循《语文课程标准》等规定内容,并随之建立到位
习作,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创造的过程、劳动的成果,理应得到教师的尊重。无论学生的习作水平如何,只要提笔作文,他便进入了组合词语、构成句子、组织语群、谋篇布局的文章编织过程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最初阶段,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数学的学习也会经历一个慢慢地从简单进入到复杂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
校本教研是以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来,笔者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一直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参与校本教研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几年来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些体会。  1.校本教研需要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