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棒棒军进行描述,并阐述每个阶段与重庆的城市变迁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棒棒军这三十多年的兴衰,其实反映的正是重庆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从而为重庆城市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棒棒军;生命周期;城市变迁
(一)引言
棒棒军这一称呼源自重庆,指的是在街头、码头、车站等地方经常出现的一群依靠体力劳动为生的特殊群体。他们主要为别人提供一些小型货物的搬运服务。对于这一特殊人群,学术界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至今,已有不少关于棒棒军的研究。
宋尾在《棒棒军的前世今生》比较详细考究了棒棒军的历史来源。他认为,棒棒军最早来自于挑夫这一职业。这一职业的兴起与重庆山地多相关。在19世纪末由于水运的发达,这一职业人群开始形成并形成一定规模。 夏进在《进城农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关于山城“棒棒军”劳动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主要介绍了山城棒棒军的劳动方式和劳动特点。陈洪、刘达培、杜中波的《关于山城“棒棒军”生存境况的调查报告》对棒棒军目前的生存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处于相当匮乏的状况,并且这一职业缺乏流动性。杨晓鸿在《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现象及其符号价值开发——以山城“棒棒军”为例》中认为,在面临着生存困境的背景下,棒棒军的民俗现象有可能会趋于消失。提出了将“棒棒军”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符号进行开发,使得这一民俗现象重现。
已上的研究中,尚未有人从城市变迁的角度对棒棒军进行考察。因此,本文希望填补这一学术空白。
(二)棒棒军的产生
首先对棒棒军进行历史考察。棒棒军起源于十九世纪末,重庆作为一个水路重镇,是当时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南地区大量的货物需要通过重庆的码头运往全国各地,而棒棒军此时则开始以码头搬运工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当时棒棒军的规模十分庞大,根据《重庆民俗概论》记载,清末的棒棒军甚至形成了局、号等等行帮组织。在抗战期间,也涌现了棒棒军的身影。在那一时期,日本人对国家进行大面积的狂轰烂炸,是棒棒军依靠自己的劳力,将这些工业设备从炮火中抢救出来。不过,从产生至抗战这一期间,他们的称呼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称他们为“脚夫”或者“劳力”。
“棒棒军”这一说法是源自民间,具体的起源时间暂时无证可考,只能确认大约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重庆周边地区的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重庆这一大城市谋生。而当时的重庆短时间内又无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而农村也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农民来耕种土地。无奈之下,这些农民只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依靠出卖体力为生。另外,由于棒棒军这一职业的进入门槛也非常低,只需要一根扁担。于是,导致这一时期重庆棒棒军的数量瞬间暴增,“棒棒军”这一称呼也因此逐渐产生并流行开来。
(三)棒棒军的发展
接下来,棒棒军这一群体进入发展繁荣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量的增长以及分布区域的广泛。历史上的棒棒军尽管数量十分庞大,但是主要分布在码头这一地点。而这一时期的棒棒军,不仅在码头大量存在,在火车站,在商场门口,在菜市场,在大街上都能随时看到。这一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重庆的普通民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在菜市场要求“棒棒”帮忙提菜,在商场门口要求“棒棒”帮忙拎包拎衣服,在火车站出站后要求“棒棒”帮忙拉行李箱等等,这种种对于棒棒的需求说明了重庆的市民逐渐改变了过去勤俭的作风,开始以现代性的渴望享受的心态进行消费。
第二,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的出现。1997年,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在重庆的地方电视台播出。尽管播出的只是一个地方电视台,但是它所引发的讨论和关注却是全国性的。棒棒军这一民间的称呼,首次通过电视荧幕的方式在全国人民心中得到了确立,棒棒军这一群体的形象也首次以这种方式向全国的人民展现出来了。这无疑也反映出来了这一时期棒棒军在重庆人民心中的重要的地位,进而说明棒棒军这一群体的发展速度之快。此外,我们不妨再次关注《山城棒棒军》这一方言剧的播出时间,为1997年,尚处于重庆的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此时,重庆市民对于这一方言剧的热捧,反映了重庆人这一时期仍然难以摆脱的乡土气息。尽管此时重庆的城市化已进行了一定的时间,然而对于大多数的重庆人而言,仍然是城里人与乡下人的结合体。
第三,棒棒名人的出现。在许多描写棒棒军扥书籍和期刊杂志中,都可以找到两位棒棒军中的名人,他们就是诗人张其林和老板刘晓萧。张其林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非常喜欢编打油诗,先后写成过五本诗歌集,并在报刊上发表,因而被称为“棒棒诗人”。老板刘晓萧则是因为曾经在《重庆晚报》上发表过文章《我的名字叫棒棒》而一夜为人知晓,随后不断获得资源自主创业成功而广获赞誉。棒棒名人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一时期棒棒军队伍的强大,因为某一群体如果数量太少则不需要在他们当中树立偶像,同时也是是棒棒军自我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知道,从事棒棒军的这一群体大都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希望通过树立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形象来向社会获得身份的认可,进而更好地融入重庆的现代化这一进程。
(四)棒棒军的衰落或现代转换
2005年,作为重庆极其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山城棒棒军无法入围重庆十大名片,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但是评审方依然坚持了评选的结果,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棒棒军的美誉度不够。重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它应该与文明、与先进等等词汇相联系,而棒棒军这一群体,他们经常都是衣衫褴褛,给人一种肮脏的感觉。另外,出于抢夺生意的缘故,棒棒之间经常会发生口角甚至斗殴的情况。这一评审的结果,其实也预示着棒棒军这一群体逐渐被重庆这一城市所遗弃,因为它无法跟上重庆现代性的步伐。
此外,由于现代的交通工具逐渐改善,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大量出现,对于棒棒军的需求也已大不如前了。大量的棒棒开始转向其他的行业或工作,如加入搬家公司或从事其他体力劳动,像前文讲到的棒棒名人刘晓萧就是成立了自己的一个搬家公司。当然,也有部分人继续留在棒棒这一职业,但也开始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范围了,比如有的棒棒会专门学习英文来为外国的游客进行服务,有的棒棒则会同时兼几份工作来养活自己。
2010年棒棒军的续集《山城棒棒军第二部》播出,但是此时的棒棒军方言剧已经和1997年的棒棒军方言剧有了很大的不同。1997年播出的《山城棒棒军》像是在讲述重庆身边发生的故事,而2010年的《山城棒棒军第二部》更多的是对于曾经的棒棒军的盛况的追忆,对于棒棒军这一民俗现象的保护。
(五)结语
从兴起到衰落,棒棒军的这三十多年的生命史,其实反映的正是重庆这座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最终也会随着重庆现代化的深入,逐漸淡出人们的视线。
参考文献:
[1]宋尾.棒棒军的前世今生[J].中国三峡,2012(04),44-48
[2]杨晓鸿.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现象及其符号价值开发——以山城“棒棒军”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4)
[3]陈洪,刘达培,杜中波.关于山城“棒棒军”生存境况的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15(05)
[4]夏进.进城农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关于山城“棒棒军”劳动生活的调查与分析[J].城市研究,1998(04)
[5]汪瓒 ,王玲, 曾亮. 重庆棒棒军职业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6]周勇.重庆通史[M].重庆出版社,2001:11-11
[7]李大华.重庆城市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
[8]苏小玲.重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
【关键词】:棒棒军;生命周期;城市变迁
(一)引言
棒棒军这一称呼源自重庆,指的是在街头、码头、车站等地方经常出现的一群依靠体力劳动为生的特殊群体。他们主要为别人提供一些小型货物的搬运服务。对于这一特殊人群,学术界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至今,已有不少关于棒棒军的研究。
宋尾在《棒棒军的前世今生》比较详细考究了棒棒军的历史来源。他认为,棒棒军最早来自于挑夫这一职业。这一职业的兴起与重庆山地多相关。在19世纪末由于水运的发达,这一职业人群开始形成并形成一定规模。 夏进在《进城农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关于山城“棒棒军”劳动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主要介绍了山城棒棒军的劳动方式和劳动特点。陈洪、刘达培、杜中波的《关于山城“棒棒军”生存境况的调查报告》对棒棒军目前的生存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处于相当匮乏的状况,并且这一职业缺乏流动性。杨晓鸿在《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现象及其符号价值开发——以山城“棒棒军”为例》中认为,在面临着生存困境的背景下,棒棒军的民俗现象有可能会趋于消失。提出了将“棒棒军”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符号进行开发,使得这一民俗现象重现。
已上的研究中,尚未有人从城市变迁的角度对棒棒军进行考察。因此,本文希望填补这一学术空白。
(二)棒棒军的产生
首先对棒棒军进行历史考察。棒棒军起源于十九世纪末,重庆作为一个水路重镇,是当时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南地区大量的货物需要通过重庆的码头运往全国各地,而棒棒军此时则开始以码头搬运工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当时棒棒军的规模十分庞大,根据《重庆民俗概论》记载,清末的棒棒军甚至形成了局、号等等行帮组织。在抗战期间,也涌现了棒棒军的身影。在那一时期,日本人对国家进行大面积的狂轰烂炸,是棒棒军依靠自己的劳力,将这些工业设备从炮火中抢救出来。不过,从产生至抗战这一期间,他们的称呼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称他们为“脚夫”或者“劳力”。
“棒棒军”这一说法是源自民间,具体的起源时间暂时无证可考,只能确认大约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重庆周边地区的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重庆这一大城市谋生。而当时的重庆短时间内又无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而农村也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农民来耕种土地。无奈之下,这些农民只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依靠出卖体力为生。另外,由于棒棒军这一职业的进入门槛也非常低,只需要一根扁担。于是,导致这一时期重庆棒棒军的数量瞬间暴增,“棒棒军”这一称呼也因此逐渐产生并流行开来。
(三)棒棒军的发展
接下来,棒棒军这一群体进入发展繁荣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量的增长以及分布区域的广泛。历史上的棒棒军尽管数量十分庞大,但是主要分布在码头这一地点。而这一时期的棒棒军,不仅在码头大量存在,在火车站,在商场门口,在菜市场,在大街上都能随时看到。这一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重庆的普通民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在菜市场要求“棒棒”帮忙提菜,在商场门口要求“棒棒”帮忙拎包拎衣服,在火车站出站后要求“棒棒”帮忙拉行李箱等等,这种种对于棒棒的需求说明了重庆的市民逐渐改变了过去勤俭的作风,开始以现代性的渴望享受的心态进行消费。
第二,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的出现。1997年,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在重庆的地方电视台播出。尽管播出的只是一个地方电视台,但是它所引发的讨论和关注却是全国性的。棒棒军这一民间的称呼,首次通过电视荧幕的方式在全国人民心中得到了确立,棒棒军这一群体的形象也首次以这种方式向全国的人民展现出来了。这无疑也反映出来了这一时期棒棒军在重庆人民心中的重要的地位,进而说明棒棒军这一群体的发展速度之快。此外,我们不妨再次关注《山城棒棒军》这一方言剧的播出时间,为1997年,尚处于重庆的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此时,重庆市民对于这一方言剧的热捧,反映了重庆人这一时期仍然难以摆脱的乡土气息。尽管此时重庆的城市化已进行了一定的时间,然而对于大多数的重庆人而言,仍然是城里人与乡下人的结合体。
第三,棒棒名人的出现。在许多描写棒棒军扥书籍和期刊杂志中,都可以找到两位棒棒军中的名人,他们就是诗人张其林和老板刘晓萧。张其林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非常喜欢编打油诗,先后写成过五本诗歌集,并在报刊上发表,因而被称为“棒棒诗人”。老板刘晓萧则是因为曾经在《重庆晚报》上发表过文章《我的名字叫棒棒》而一夜为人知晓,随后不断获得资源自主创业成功而广获赞誉。棒棒名人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一时期棒棒军队伍的强大,因为某一群体如果数量太少则不需要在他们当中树立偶像,同时也是是棒棒军自我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知道,从事棒棒军的这一群体大都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希望通过树立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形象来向社会获得身份的认可,进而更好地融入重庆的现代化这一进程。
(四)棒棒军的衰落或现代转换
2005年,作为重庆极其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山城棒棒军无法入围重庆十大名片,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但是评审方依然坚持了评选的结果,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棒棒军的美誉度不够。重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它应该与文明、与先进等等词汇相联系,而棒棒军这一群体,他们经常都是衣衫褴褛,给人一种肮脏的感觉。另外,出于抢夺生意的缘故,棒棒之间经常会发生口角甚至斗殴的情况。这一评审的结果,其实也预示着棒棒军这一群体逐渐被重庆这一城市所遗弃,因为它无法跟上重庆现代性的步伐。
此外,由于现代的交通工具逐渐改善,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大量出现,对于棒棒军的需求也已大不如前了。大量的棒棒开始转向其他的行业或工作,如加入搬家公司或从事其他体力劳动,像前文讲到的棒棒名人刘晓萧就是成立了自己的一个搬家公司。当然,也有部分人继续留在棒棒这一职业,但也开始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范围了,比如有的棒棒会专门学习英文来为外国的游客进行服务,有的棒棒则会同时兼几份工作来养活自己。
2010年棒棒军的续集《山城棒棒军第二部》播出,但是此时的棒棒军方言剧已经和1997年的棒棒军方言剧有了很大的不同。1997年播出的《山城棒棒军》像是在讲述重庆身边发生的故事,而2010年的《山城棒棒军第二部》更多的是对于曾经的棒棒军的盛况的追忆,对于棒棒军这一民俗现象的保护。
(五)结语
从兴起到衰落,棒棒军的这三十多年的生命史,其实反映的正是重庆这座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最终也会随着重庆现代化的深入,逐漸淡出人们的视线。
参考文献:
[1]宋尾.棒棒军的前世今生[J].中国三峡,2012(04),44-48
[2]杨晓鸿.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现象及其符号价值开发——以山城“棒棒军”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4)
[3]陈洪,刘达培,杜中波.关于山城“棒棒军”生存境况的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15(05)
[4]夏进.进城农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关于山城“棒棒军”劳动生活的调查与分析[J].城市研究,1998(04)
[5]汪瓒 ,王玲, 曾亮. 重庆棒棒军职业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6]周勇.重庆通史[M].重庆出版社,2001:11-11
[7]李大华.重庆城市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
[8]苏小玲.重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