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面形态探析钦州骑楼商业价值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JFASDJFASDJF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骑楼是钦州一种典型民居建筑,始建于上世纪初期。现存骑楼建筑分布集中,中山路骑楼街位于钦州骑楼街区的边缘,由于商业地段欠佳,整体建筑形态保存最为完整。文章从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出发,分析了骑楼主要的立面形态语言,并探讨了骑楼立面形态与商业价值的关系。
  关键词: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商业价值;中山路
  一、引言
  骑楼是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形式,其良好的商住结合形式,一度成为当时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由于商业地形的要求,骑楼建筑的平面形制为面阔窄而进深长,建筑一幢连着一幢,隐藏了建筑的侧立面,展示于人前的只剩一个正立面。因此,骑楼的立面造型精美且形态丰富,丰富的文化符号和精美的建筑元素都蕴含于建筑的立面形态之中。
  二、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分析
  钦州位于中国西南沿海,广西北部湾地区。由于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多种文化在此碰撞,形成了丰富并特别的建筑形式。骑楼是当地的一种特色民居形式,受岭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共同影响,骑楼建筑样式来源于广东骑楼,在一些形态上又区别是广东骑楼。
  钦州骑楼分布集中,主要分布于钦江西岸,东至滨江南路,西至人民路,北至一马路,南至五马路。中山路是一条与钦江平行南北走向的骑楼街,由于其商业地段欠佳,目前骑楼建筑形态保存较好。尤其是中山路南段(二马路以南)骑楼街区整体形态完整,立面形态统一且连续。
  (一)首层廊柱
  廊檐空间是骑楼建筑特殊的建筑空间,其连续的廊檐空间也是骑楼街的韵味所在,首层廊柱主要是指这种骑于街道一侧的廊檐空间。从具体形态语言来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廊的形态。廊的造型以简洁为主,在结构方面有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合两种形式。钦州市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廊道形态简洁,由于中山路宽度窄,为了保证首层空间采光的需求,廊道宽度较窄。在结构方面以砖木结合为主,无吊顶等其他装饰。
  其二,柱的形态。首层柱子主要起支撑作用,结构功能大于装饰作用。骑楼的首层柱子有方形与圆形之分,以方形居多,下端施以柱脚。钦州中山路一带骑楼的首层柱子全部为方形柱子,底端的柱脚只是在形态上大一圈,并无其他装饰,以实用为主。
  (二)窗户
  窗户是骑楼重要的采光与通风构件,其功能性高于形式性。然而,窗户的体量大,占据骑楼立面的主要部分,所以窗户的形态也颇有讲究。其一,窗户的形态多样。早期建造的骑楼以中国传统的支摘窗形式,中间镶嵌玻璃,这种窗户的形式美观,但不能完全打开,通风受到限制。后期逐渐发展为民国时期的方窗,简洁的方格子,中间镶以玻璃,为了使造型美观,部分方窗增加了园林漏窗元素,并镶以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异常夺目。其二,窗户的材料多样。骑楼窗户材料是木材为主,早期建筑的骑楼窗户全是木质结构,后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材料,如铁艺和玻璃材料,使骑楼的窗户形态更加丰富。
  (三)拱券与装饰柱
  拱券与装饰柱属于欧式建筑形态语言,却是骑楼立面形态中典型元素之一,足以证明骑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骑楼的立面形态中,拱券与装饰柱组合出现,分布于窗户周围。根据骑楼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征。早期建造的骑楼拱券与装饰柱的造型比较复杂,立体感强,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就属于这样。后期建造的骑楼拱券与装饰柱的形态逐渐简化,只能依稀看出一些痕迹。
  (四)排水管
  由于骑楼的商业性,建筑一幢连着一幢,顶棚的雨水无法从侧面排出,只能从前后立面排走。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建筑正立面排水管的设计非常巧妙,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横竖交叉,保护色覆盖。每层檐口设置一个横向槽形结构,用于收集每层的雨水,然后汇集至竖向的排水管中。排水管设置于正立面的一侧,沿首层柱子一直到地面。排水管用立面材料同质的水泥或沙灰覆盖,类似一个凸起的造型,如图1。
  (五)女儿墙
  女儿墙为骑楼建筑立面形态的最高点,属于建筑天际线的部分,由于所处位置高,保存得较完整。女儿墙不作为承重结构,装饰性大于结构性,故形态比较丰富。各地区的女儿墙形态也不尽相同,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女儿墙表现以下特征。其一,栏杆式女儿墙。女儿墙本是骑楼顶部的栏杆,在一些女儿墙形态上还是沿用这种栏杆的形态。其二,牌匾式女儿墙。女儿墙所处位置高,是商业牌匾悬挂的理想位置,一些女儿墙直接作为商业牌匾来使用。其三,装饰式女儿墙。部分女儿墙造型特别,仅作为装饰构件,如图2。
  三、骑楼立面形态与商业价值的关系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梧州骑楼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广西正式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百年骑楼与骑楼文化。《条例》规定了骑楼买卖相关内容,骑楼商业价值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与其他建筑相比,骑楼立面形态丰富而精美,立面形态也是区别于其他建筑的重要内容,势必会影响骑楼的商业价值。
  (一)立面形态影响骑楼单体建筑的商业价值
  建筑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任何建筑形式在实现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须充分考虑人的精神需求。正因如此,才促进了建筑形态的发展,形成建筑样式的丰富性,诞生了许多精典建筑。骑楼建筑由于地段的限制,只以正立面展示,因此骑楼的立面形态极其丰富。从骑楼的立面形态语言中能读出各种文化的印记,也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其立面的拱券、柱式在现代建筑中也常常出现。骑楼的精典与骑楼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些立面形态。如单个骑楼建筑的立面形态完全损毁,那么这幢骑楼建筑就失去其最基本的特征,由于其年代久远,商业价值甚至还不如普通商业建筑。
  (二)立面形态影响骑楼街区的整体价值
  在文化强国和文化强区的指引下,各地纷纷打造精品文化街区,文化街区的价值在于其整体性。骑楼建筑的美在于其丰富的立面形态,骑楼街区的韵味在于其立面形态的连续性。比较我国一些著名的文化街区,古建筑的聚集能够产生很大的商业效应。如丽江古城正因为庞大古建筑的聚集,统一的建筑样式,连续的建筑形态,才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效应。   文化街区在于其街区建筑的整体性,骑楼建筑的立面形态直接影响街区的整体形态,只有保证建筑立面形态的统一与连续,才能发挥街区的整体效应。钦州市中山路骑楼街以二马路为界,可以分为南北两段。中山路北段街道一侧的骑楼建筑已拆除,只剩街道西侧的骑楼建筑。由于只保留街道一侧的骑楼形态,因此整体街区的氛围不强。而中山路南段,街道两侧骑楼建筑完整,立面形态也基本保存较好,整体街区的氛围犹在。
  (三)立面形态的修缮费用高
  骑楼建筑的立面形态语言丰富,上文已有论述。钦州中山路段骑楼建筑始建于上世纪初,建筑年代久远,立体形态的修缮费用高。其一,所有建筑构件并非现在常用的建筑构件。骑楼的立面形态样式丰富,其建造于百余年前,所使用的建筑构件并非现在市面上能采购。如骑楼的窗户以支摘窗和木质方窗为主,这种构件形式只有通过订做才能实现。其二,骑楼立面形态的施工工艺只能采用手工工艺,无法使用现代机器技术。骑楼立面形态丰富而精美,其造型相当复杂。部分构件采用雕刻工艺,为了打破单一的格局,纹样的选择也是多样化。骑楼立面形态的完整性影响着骑楼建筑的修缮费用,从而影响骑楼的商业价值。
  四、结语
  骑楼是南方沿海省区常见的古民居建筑样式,由于其数量规模大,长期以来未得到较好的保护。由于骑楼建筑地段的特殊性,骑楼只以正立面展示于人,立面形态丰富而精美。立面形态也是骑楼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些立面形态却损毁较大。在当今文化强国的指引下,各地开始注重骑楼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广西已通过立法来保护与规范骑楼建筑的买卖,骑楼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探讨骑楼立面形态与其商业价值的关系,对骑楼的保护和开发可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侯百镇,刘莉莉,李敏泉.海南骑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杨宏烈.岭南骑楼建筑的文化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薛颖.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龙慧.体验经济视角下北海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甘冠蓝,钦州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建筑形态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传统文化等的先后实施,使得一大批极具域性、特点突出、有着深厚积淀的民俗民族文化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文化的产生有着较强的地域性,但文化的发展却脱离了时空的限制,出现交融和发展,也因此逐渐影响着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在介绍国内工业建筑现状以及背景的基础上,简要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价值以及模式,并以重庆过去的印刷五厂改造为N18Loft小院为例,分析改造与再利用方式的优势与特征,并从室内空间更新的角度入手,结合实例对改造过程中个性、多元等空间特质作简要分析,提出旧工业建筑的新陈代谢模式。  关键词:工业建筑改造;N18Loft小院;重庆印刷五厂;Loft文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随着社会的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工作环境的需求亦有较大的改观,从传统的只注重办公需求开始逐渐转向关注人文办公的需求,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城市办公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近些年流行的“绿色办公”、“生态办公”的实质,就是创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活动需求。因此在应对城市当中的办公空间这一设计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探索与实践致力于通过整合科学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长信宫灯的案例分析,由长信宫灯制作表现谈一下专业材料学的学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功能方面的学习等对设计艺术教育专业的启示。  关键词:长信宫灯;材料学;设计功能;设计心理学;职业道德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王朝之一,那一时期王朝的发展呈现了国家繁荣富强的景象,这一时期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汉文化不容忽视,工艺品在这一时期取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化出现新的特点。从当下“建筑城市化”的定义和目标,梳理出在这一背景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总结。  关键词:建筑城市化;城市建筑;空间;联系  一、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说道:“人们为了生活来到这个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这个城市。”可以说这段话准确地形容了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和具体过程。无论是
期刊
摘 要: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传统乡土景观进行提炼,将其符号化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议题。从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入手分析,详细探讨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和河南乡土景观符号,并就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进行了思考,旨在推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乡土景观理
期刊
摘 要:纵观《红楼梦》中与宁荣二府交往密切的一众僧道,不难看出他们耽于情色、利欲熏心、攀附权贵的世俗化倾向。作者用犀利尖锐的笔调绘出这样一幅僧尼道士群像,体现了对佛道的世俗化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的幻灭感以及在这种困惑中的挣扎。  关键词:红楼梦;明清时期;宗教世俗化  明清时期佛教和道教的世俗化程度大大加强,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反映颇多。《红楼梦》一书中充满了佛道的色彩,传统研究大多讨论《红楼梦》
期刊
摘 要: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逐渐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是“单向度的人”。 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手机出现以及较为快速的移动网络出现以后,手机的功能变得愈来愈强大,也成为了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成为了比亲人更亲密的朋友,占据着生命中大部分的生活时间。尽管人们无形之中在这个被叫做手机的工具奴役和异化着,也还乐此不彼,正在慢慢地变成一种“单向度的人”,这让
期刊
一、微美学的新时代  “网络架构了我们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学,网络逻辑的传播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过程、体验、权利和文化的运作与结果。”[1]  ——曼纽尔·凯斯泰尔斯  全球化时代是以信息、资本、市场为基本前提,高速的全球化巨变不断完成着变异和繁殖,形成全新的生产系统。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微时代改变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形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并引发了“微时代的
期刊
摘 要:城市是包括新与旧、历史与现实等在内的多种元素拼贴的产物。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建筑的拼贴无疑对城市的影响的是巨大的。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在欧洲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建筑拼贴的可持续方法。  关键词:建筑;拼贴;城市更新;形式符号;色彩符号;肌理符号  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新与旧共存,历史与现实共生。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在进行新的城市建设的同时又同时破坏和摧毁着旧的城市的过程。城市建设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