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城市生活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微美学的新时代
  “网络架构了我们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学,网络逻辑的传播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过程、体验、权利和文化的运作与结果。”[1]
  ——曼纽尔·凯斯泰尔斯
  全球化时代是以信息、资本、市场为基本前提,高速的全球化巨变不断完成着变异和繁殖,形成全新的生产系统。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微时代改变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形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并引发了“微时代的美学”。
  在笔者眼中,这个当下的微时代更像是一个剧场,要么看戏,要么演戏,要么看人。从微博到微信再到现在疯狂崛起的uber,微时代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方式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个场域当中,我们有人扮演观众,有人扮演演员,有时候又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身份转换,微时代的美学,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剧场,一个微型的剧场。
  二、传统美学与微美学的处境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美学是什么样的?中国艺术举凡绘画、诗词、音乐、讲究的是一种“意境”,并以此为最高的审美准则。“意境”一词最早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2] “意境”包括了“意”(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和“境”(外在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反映、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蕴涵着无穷无尽之韵味,被称之为“言外之味”和“弦外之响”,达到超越物化层面之上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简括地说:意境是心物、主客、内涵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更着重以虚涵实、实中见虚,有着无限和深远的特征。意境实为中国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美学范畴。
  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是从实际出发,把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音乐艺术要服从于一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规范。音乐上强调“和”字,如:“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以及“清浊、大小、短长、疾综、哀乐、刚柔”。
  然而,微时代将一切都变得“微小”起来,它将审美方式变得更加的生活化、日常化。比如说,对其审美对象的微小化,人们的欣赏与分享才会占用相对微小的时间长度。就目前以微信、微博为最主要代表的“微媒介”来看,其存在状态最为主要的标志是——每条微博在字数上不超过140字,微信朋友圈所发图片不超过9张,微信的微视不超过8秒钟。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字内容与图片虽然可以增多,但其载体也是以私人性、便携性以及使用频繁性为特征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使用时间总是在我们身处地铁、汽车、商场、家庭、日常交际场所或者工作之余。
  三、平等的微美学时代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对于美学在微时代中不断平等化的感受。
  (一)“重庆森林”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
  笔者创建了一个名为“重庆森林”的微信公众平台在这个微型剧场里,笔者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既是这个“森林”的主人,也是朋友圈里的观众。最初创建这个微信公众平台是在2014年。笔者一直就是一个非常乐于分享的人,看到好看的,好玩的,有趣的东西总是喜欢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于是就有人说:不如你做一个微信订阅号试试。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通了“重庆森林”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在平台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后来每天会在平台上面推出和分享一些和艺术相关的内容以及资讯。这样的方式让笔者每天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搜集资料和整理,这对于笔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阅读量以及视野,又能将好的东西与他人进行分享。在微信平台开通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粉丝和人气在缓慢的积攒着,当平台的一篇原创文章《徐冰个人作品完整回顾1975——2013完整得让人受不了》发表以后,微信平台第一次迎来了人气增长的小高峰,这篇文章在当时频刷朋友圈,人人相传,最后竟传到了艺术家徐冰自己的手中。微信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与分享的能量实在让人惊叹。回想以前,在没有网络技术与通讯设备的年代,我们若是要联系一个人,若是要将一个消息传达到这个人的手中,需要写一封信,这封信将跨越千山万水,经过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然而现在呢?我们只需要在我们巴掌大的屏幕上轻轻的点击“发送”按钮,一条消息或是一封email在下一秒就从地球的这一端传到那一端了。微时代让我们处于一个巨大的信息网当中,每个人都被这个巨大信息网覆盖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关联起来了。
  (二)人人都是“审美的人”
  接下来笔者在2014开放的六月首次在“重庆森林”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唐小姐带你看展”的栏目,受欢迎的程度更是大大超乎了笔者的预料。这是一个怎样的栏目呢?作为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笔者并没有以一个美院学生或是专业观众的角度来报道毕业展,而是以一个真实的、普通的、平凡的观众——唐小姐的视角,进入展厅,以略带调侃的轻松幽默的方式带着观众们还原专业的展览。
  笔者思考这就是微时代的美学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和改变,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方式。首先,传统的参观方式,观众想要看懂一次美术展或是一件艺术作品也许需要一定的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需要接收一些专业的解说或者报道,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在看展览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视角吧,以一种轻松的低姿态来看待艺术品,人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家的作品。其次,我们以前看展览可能需要驱车去到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在展厅可能还会以拍照或录像的方式来记录展览。看一次展览需要为此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现在我们也许只需要在微信上打开一条链接,就可以在一个巴掌大的屏幕上足不出户的观看展览。艺术接受的场所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剧院或影院等传统艺术空间而扩大至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更重要的是,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精英们独享,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审美的人”。艺术不再是仅仅属于有机会进入到美术馆的人所欣赏的专利。   (三)平等的微时代
  微时代的美学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平等。
  说到平等,美国这个国家伟大的地方在于开创了一项传统:“其中最富裕的消费者与最贫穷的消费者基本上购买相同的东西。你可以在电视上看见可口可乐,你知道总统喝可口可乐,伊丽莎白泰勒喝可口可乐,然后你想想,你也可以喝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就是可口可乐,没有钱能让你买到比街角流浪汉所喝的更好喝的可乐,所有的可口可乐都一样,而所有的可口可乐都很好喝。伊丽莎白泰勒知道,总统也知道,流浪汉也知道,而你也知道。”[3]
  微时代也创造了同样的一件事——平等。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美术馆和博物馆越来越亲民,人们了解艺术知识和掌握艺术创作技法的途径越来越广,与艺术创作者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开始利用自己的互联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创作:拍照、摄影、微电影、设计甚至绘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移动设备上的APP进行美化与加工,使人人都能创作出一件看起来还不错的作品并迅速的上传到朋友圈或微博这样的公共空间与更多的人进行展示与分享。在过去,精英艺术家往往扮演传统艺术创作者中的主要角色,与之不同的是,微时代的艺术创作者的身份则既有非职业的爱好者,又有专业出身的艺术创作者。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平等性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参与者、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轻松的借助互联网进行艺术创作,完成一次审美自我表达,又能随时随地的互动与交流,完成一次审美的对话。微艺术的创作形式不仅为草根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的平民创作手法,也实现了草根观众和精英阶层的真正的精神交流与对话。
  手机说:人人都是摄影师;美拍说:人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海报工厂说:人人都是设计师;足迹说:人人都是王家卫;唱吧说:人人都是歌手;我想说:安迪沃霍尔神一般的存在,今天微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呈现了他的那句预言: “在未来,人人都会成名15分钟。”[4]
  四、微美学当中的商业化
  微时代的艺术更倾向于商业化与商品化,实现商业化与商品化的形式也更加的草根与平等。任何人都拥有在当下审美和创作的权利,许多审美交流和艺术作品的成交都能借助微信平台和互联网来完成。关于艺术商业化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广泛讨论和争议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商业化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它带来的是观众和普及性。
  笔者联想到《波普启示录里》安迪·沃霍尔关于艺术商业化问题的看法,在他曾经住院的那一段时间,他“工厂”的“职员们”继续做事情,他这才明白他的确有个活的生意,因为它没有安迪一样能运转,对认识到这一点他感到十分高兴,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判定商业是最好的艺术。 商业艺术(business art)乃是艺术(art)的下一个阶段,安迪沃霍尔以一名商业广告艺术家起家,希望能以一名商业艺术家终了。在他从事过叫作“艺术”——或不管叫什么——的那件事之后,他跨进商业艺术,他想成为一名艺术商人,或者商业艺术家。“商业做得好是最令人着迷的一种艺术。在嬉皮的年代,人们贬抑商业这个概念——他们说:‘金钱是不好的。’还有‘工作是不好的’。但是赚钱是一种艺术,工作是一种艺术,而赚钱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5]
  五、新媒体的日常化
  “由于跨国媒介的到来,全球政治经济所具有不断变化的本质;时间层面的普遍提速,与媒介文化有关的我所谓的权力空间领域的出现;对于一种世界范围的、真正全球化的传播民主的需求。”[6]
  来自世界各地的图像和影像,最初只能在电影院里派上用场,而现在它们已经迅猛进入了普通家庭,并且由黑白色变成了现在的彩色。加拿大作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0年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属于我们的新媒体,都是因包容性的集体意识,才能获得新的语感和新的集体编撰体验。”[7]他在1969年又指出:“新媒体不是把我们同旧的‘真实的’世界联系起来的方式,它们就是现实的世界,它们会在任何意义上重塑旧世界的意愿。”[8]
  互联网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普及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微信、微博、facebook……都是新媒体的传播媒介。自20世纪中期开始,所有的新材料都引入了艺术,比如媒体、表演、录像艺术、装置艺术、摄影艺术、数字艺术。很多好的作品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我们只能通过美术馆的系统了解它们,而如今这些引入新材料的艺术可以通过互联网得以迅速的传播,包括微信、朋友圈、微博,优酷、土豆等网站,尤其是很多新兴艺术家的影像和动画作品,在互联网上拥有非常高的人气和点击率,这些都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平等性与互动性。随着技术和媒体的解放,艺术家们获得了一种非美术馆和博物馆系统的新的系统来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就像病毒似的飞快蔓延。“个人电脑的适用性不断增强,使新兴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包含了计算机图形、动画、数字图像、电脑雕刻、激光演示、运动和通信事件,以及范围广阔的,需要既是观察者又是参与者参与的各种形式的互动艺术。”[9]这个系统是一个将虚拟世界即视化和平等化的平台,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是一种将新媒体日常化,将日常化碎片化的过程。
  六、世界的未来将是人类的一件艺术品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10]他的作品是艺术对日常生活的介入与思考。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人以充满生命力的态度独立思考,拥有自由自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都是艺术家。自由,等于创作,等于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创作的表现,创作也是人类存在的唯一可感形式。自约瑟夫·博伊斯之后,艺术的价值已无法停留在形式审美的节拍上,它同诗歌、文学、音乐以及哲学一起,承担着对人类文化机制质疑、破坏和重建的重任。由他掀起的当代艺术狂潮席卷一切。在某种意义上,博伊斯通过艺术改变了世界。以至于当下,几乎所有要打倒任何人的先锋艺术家们只把他 —— 约瑟夫·博伊斯捧到教堂中十字架上救世主的位置。博伊斯一直主张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艺术形式和内涵的新的艺术门类,就像他曾说的:“我的艺术品不仅止于那些收藏于美术馆或其他任何地方的(收藏)……我主要的活动总是摆在组织以及行动上。”他还说过,世界的未来,将是人类的一件艺术品。如今微时代的互联网与媒介技术的介入与革新,重塑了社会审美和艺术创作的方式,微时代的艺术变得日常化、微观化,“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口号似乎正在这个微型的剧场当中渐渐变为现实。
  用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1]
  参考文献:
  [1][荷]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麦永雄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
  [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4:42
  [3][美]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M].卢慈颖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6.
  [4][美]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M].卢慈颖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5][美]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M].卢慈颖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3.
  [6][英]尼克 · 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p146.
  [7][美]迈克尔·拉什.新媒体艺术[M].俞青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84.
  [8][美]迈克尔·拉什.新媒体艺术[M].俞青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84.
  [9][美]迈克尔·拉什.新媒体艺术[M].俞青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208.
  [10][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北京金成出版社,2005:240.
  [11][美]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宋兆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5:2.
  作者简介:
  唐婉璐,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摄影艺术。
其他文献
摘 要: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建筑设计作品以其创新的表皮形式为人们所熟知,他们通过对材料的颠覆性使用和对传统编织技艺的现代化演绎,从材料、建构入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编织”表皮。通过分析建筑实例,揭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编织”表皮在注重表达美学的同时又兼顾建筑室内的物理性能和结构受力。  关键词:编织;美学;物理性能;结构受力  一、“编织”概述  (一)编织的概念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技巧,是将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住宅产业化设计成为建筑业界值得探究的焦点。从农村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出发,对鄂东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2015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作品“光·宅”为例,从构件标准化、空间部品化、户型多样化和功能灵活化等方面提出了鄂东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的设计策略,为今后该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鄂东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
期刊
摘 要: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传统文化等的先后实施,使得一大批极具域性、特点突出、有着深厚积淀的民俗民族文化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文化的产生有着较强的地域性,但文化的发展却脱离了时空的限制,出现交融和发展,也因此逐渐影响着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在介绍国内工业建筑现状以及背景的基础上,简要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价值以及模式,并以重庆过去的印刷五厂改造为N18Loft小院为例,分析改造与再利用方式的优势与特征,并从室内空间更新的角度入手,结合实例对改造过程中个性、多元等空间特质作简要分析,提出旧工业建筑的新陈代谢模式。  关键词:工业建筑改造;N18Loft小院;重庆印刷五厂;Loft文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随着社会的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工作环境的需求亦有较大的改观,从传统的只注重办公需求开始逐渐转向关注人文办公的需求,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城市办公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近些年流行的“绿色办公”、“生态办公”的实质,就是创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活动需求。因此在应对城市当中的办公空间这一设计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探索与实践致力于通过整合科学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长信宫灯的案例分析,由长信宫灯制作表现谈一下专业材料学的学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功能方面的学习等对设计艺术教育专业的启示。  关键词:长信宫灯;材料学;设计功能;设计心理学;职业道德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王朝之一,那一时期王朝的发展呈现了国家繁荣富强的景象,这一时期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汉文化不容忽视,工艺品在这一时期取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化出现新的特点。从当下“建筑城市化”的定义和目标,梳理出在这一背景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总结。  关键词:建筑城市化;城市建筑;空间;联系  一、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说道:“人们为了生活来到这个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这个城市。”可以说这段话准确地形容了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和具体过程。无论是
期刊
摘 要: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传统乡土景观进行提炼,将其符号化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议题。从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入手分析,详细探讨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和河南乡土景观符号,并就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进行了思考,旨在推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乡土景观理
期刊
摘 要:纵观《红楼梦》中与宁荣二府交往密切的一众僧道,不难看出他们耽于情色、利欲熏心、攀附权贵的世俗化倾向。作者用犀利尖锐的笔调绘出这样一幅僧尼道士群像,体现了对佛道的世俗化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的幻灭感以及在这种困惑中的挣扎。  关键词:红楼梦;明清时期;宗教世俗化  明清时期佛教和道教的世俗化程度大大加强,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反映颇多。《红楼梦》一书中充满了佛道的色彩,传统研究大多讨论《红楼梦》
期刊
摘 要: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逐渐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是“单向度的人”。 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手机出现以及较为快速的移动网络出现以后,手机的功能变得愈来愈强大,也成为了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成为了比亲人更亲密的朋友,占据着生命中大部分的生活时间。尽管人们无形之中在这个被叫做手机的工具奴役和异化着,也还乐此不彼,正在慢慢地变成一种“单向度的人”,这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