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每个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腹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仅次于呼吸道疾病,高发人群为3岁以内的婴幼儿。甚至有些宝宝腹泻迁延不愈,使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当宝宝出现呕吐、腹泻时,妈妈们心里都很着急,希望宝宝能马上好起来。
宝宝容易患腹泻,是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对食物变化耐受性差;而婴幼儿本身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因此,胃肠道负担重,易致胃肠功能紊乱。且婴幼儿本身免疫机制不健全,胃肠道的分泌型lgA水平低,肠道的正常菌群未建立,若家长滥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紊乱,或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就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泻。
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
饮食因素 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消化酶分泌少,不能适应所进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此当宝宝吃得过多、过少;喂养不定时;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等;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种类、性质或断奶,均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还有少数宝宝对牛奶、鸡蛋或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喂食后也可发生腹泻。
感染因素 由于宝宝的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下,消化道胃酸含量少,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低,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比较容易感染细菌、病毒。在秋冬季节,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另外,餐具消毒不彻底,宝宝吃了带有细菌的食物,也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因此,妈妈们也要注意餐具的消毒。宝宝本身患感冒或者肺炎、败血症等疾病时,也会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症状。
护理因素 妈妈们在护理宝宝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勤消毒,还要保证自己的双手干净,宝宝玩耍的环境也要卫生。宝宝喜欢用口来认识东西,所以宝宝能接触到的东西要经常清洗。很多时候腹泻都是从口里吃进去细菌、病毒引起的,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防止“病从口入”。
气候因素 气候炎热、出汗过多、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功能降低,影响食物消化;气候变冷,昼夜温差大时,腹部容易受凉,肠道蠕动增加,均可导致腹泻。
其他因素 婴幼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比较差,当宝宝过度哭闹、情绪紧张或低落时,植物神经功能容易紊乱,引起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运动功能失调而发生腹泻。
感染性腹泻有哪些
有些宝宝在医院就医时,医师会告诉妈妈,这是感染性腹泻,有传染性,要注意与别的宝贝隔离。妈妈一听说有传染性往往会比较紧张,什么样的腹泻有传染性呢?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占小儿腹泻的一大部分。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通常经水、食物、接触和苍蝇等媒介传播。在婴幼儿中感染性腹泻以细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细菌性腹泻
好发于夏季。在人工喂养时所用的餐具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工作没做好,就有感染的可能。此外,长期应用大量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也可以引起细菌性腹泻。由于引起腹泻的细菌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1.痢疾杆菌引起的腹泻,称为细菌性痢疾,好发于夏秋季。轻症患儿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症状。重症者可突发高热、昏迷、抽搐、呼吸不畅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冰冷、脉搏细弱等休克现象,如不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有生命危险。
2.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在夏季发病,起病比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出现呕吐、低热及脱水症状,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较多黏液、胨子,亦可有便血情况。
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所致。主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和呕吐,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变成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次数极多,每天可达10~20次,小儿脱水情况较为严重。
预防细菌性腹泻主要是注意卫生,严格消毒奶具、餐具等物品。禁止给宝宝吃在冰箱内放置时间较长的食品、饮料及不干净的食物。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细菌性腹泻的治疗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多发生于秋季,故又称为“秋季腹泻”,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等。目前国内以轮状病毒最为多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经过1~3天发病,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伴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多在38℃至40℃之间波动,持续1~4天。发病后两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发病后7~10天自愈,少数孩子腹泻可持续20多天。如果护理不当,宝宝频繁、大量腹泻及呕吐,进食又少,精神差,容易引起严重脱水、电解质失衡,也需及时就医。
宝宝腹泻的自我鉴别
如何区分宝宝是感染性腹泻还是肚子受凉、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呢?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从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做初步判断:一般非感染性腹泻大便无腥臭味,偶有酸臭味,以稀便多见或可见奶瓣、食物颗粒等,无脓血便;而细菌感染性腹泻大便中黏液胨子、血便多见,病毒感染以蛋花汤样大便为主,水多渣少。
2.发病季节:夏季一般以细菌感染性腹泻多见,秋冬季节以病毒感染性腹泻多见(尤其是轮状病毒),逢年过节则一般以非感染性腹泻多见。
3.喂养方式:人工喂养儿以细菌感染性腹泻多见。
4.接触史:即宝宝及看护人最近有无接触细菌或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
5.大便和血常规的检查:通过两项检查,可以明确了解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最后提醒各位妈妈把握好就医时机。婴幼儿腹泻病情变化快,宝宝的耐受力差,容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谨慎对待。
宝宝容易患腹泻,是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对食物变化耐受性差;而婴幼儿本身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因此,胃肠道负担重,易致胃肠功能紊乱。且婴幼儿本身免疫机制不健全,胃肠道的分泌型lgA水平低,肠道的正常菌群未建立,若家长滥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紊乱,或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就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泻。
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
饮食因素 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消化酶分泌少,不能适应所进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此当宝宝吃得过多、过少;喂养不定时;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等;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种类、性质或断奶,均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还有少数宝宝对牛奶、鸡蛋或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喂食后也可发生腹泻。
感染因素 由于宝宝的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下,消化道胃酸含量少,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低,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比较容易感染细菌、病毒。在秋冬季节,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另外,餐具消毒不彻底,宝宝吃了带有细菌的食物,也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因此,妈妈们也要注意餐具的消毒。宝宝本身患感冒或者肺炎、败血症等疾病时,也会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症状。
护理因素 妈妈们在护理宝宝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勤消毒,还要保证自己的双手干净,宝宝玩耍的环境也要卫生。宝宝喜欢用口来认识东西,所以宝宝能接触到的东西要经常清洗。很多时候腹泻都是从口里吃进去细菌、病毒引起的,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防止“病从口入”。
气候因素 气候炎热、出汗过多、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功能降低,影响食物消化;气候变冷,昼夜温差大时,腹部容易受凉,肠道蠕动增加,均可导致腹泻。
其他因素 婴幼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比较差,当宝宝过度哭闹、情绪紧张或低落时,植物神经功能容易紊乱,引起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运动功能失调而发生腹泻。
感染性腹泻有哪些
有些宝宝在医院就医时,医师会告诉妈妈,这是感染性腹泻,有传染性,要注意与别的宝贝隔离。妈妈一听说有传染性往往会比较紧张,什么样的腹泻有传染性呢?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占小儿腹泻的一大部分。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通常经水、食物、接触和苍蝇等媒介传播。在婴幼儿中感染性腹泻以细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细菌性腹泻
好发于夏季。在人工喂养时所用的餐具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工作没做好,就有感染的可能。此外,长期应用大量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也可以引起细菌性腹泻。由于引起腹泻的细菌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1.痢疾杆菌引起的腹泻,称为细菌性痢疾,好发于夏秋季。轻症患儿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症状。重症者可突发高热、昏迷、抽搐、呼吸不畅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冰冷、脉搏细弱等休克现象,如不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有生命危险。
2.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在夏季发病,起病比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出现呕吐、低热及脱水症状,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较多黏液、胨子,亦可有便血情况。
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所致。主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和呕吐,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变成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次数极多,每天可达10~20次,小儿脱水情况较为严重。
预防细菌性腹泻主要是注意卫生,严格消毒奶具、餐具等物品。禁止给宝宝吃在冰箱内放置时间较长的食品、饮料及不干净的食物。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细菌性腹泻的治疗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多发生于秋季,故又称为“秋季腹泻”,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等。目前国内以轮状病毒最为多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经过1~3天发病,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伴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多在38℃至40℃之间波动,持续1~4天。发病后两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发病后7~10天自愈,少数孩子腹泻可持续20多天。如果护理不当,宝宝频繁、大量腹泻及呕吐,进食又少,精神差,容易引起严重脱水、电解质失衡,也需及时就医。
宝宝腹泻的自我鉴别
如何区分宝宝是感染性腹泻还是肚子受凉、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呢?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从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做初步判断:一般非感染性腹泻大便无腥臭味,偶有酸臭味,以稀便多见或可见奶瓣、食物颗粒等,无脓血便;而细菌感染性腹泻大便中黏液胨子、血便多见,病毒感染以蛋花汤样大便为主,水多渣少。
2.发病季节:夏季一般以细菌感染性腹泻多见,秋冬季节以病毒感染性腹泻多见(尤其是轮状病毒),逢年过节则一般以非感染性腹泻多见。
3.喂养方式:人工喂养儿以细菌感染性腹泻多见。
4.接触史:即宝宝及看护人最近有无接触细菌或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
5.大便和血常规的检查:通过两项检查,可以明确了解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最后提醒各位妈妈把握好就医时机。婴幼儿腹泻病情变化快,宝宝的耐受力差,容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