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牌导演融得大笔资金,个人品牌魅力无穷
继《无极》、《夜宴》之后,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大制作电影当属大牌导演张艺谋和他的明星班底正在紧张制作之中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该片制作阵容“豪华”,场景金碧辉煌,投资高达3.6亿人民币。然而最火爆的新闻点还在于,影片在筹划期间就从银行业巨头渣打手中获得了大笔融资,张艺谋的市场号召力创造了中国内地电影单片融资市场的“神话”。
大牌导演融得大笔资金,全凭个人品牌的魅力。提到张艺谋,人们联想到的是《红高梁》、《英雄》、《四面埋伏》、《千里走单骑》,奥运会宣传片、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云南》、巩利、章子怡、中国红。大牌导演、大制作影片、大牌演员、一次次的票房大丰收,这些足以让人们有理由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当这个期待加上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基数后自然就具有了高回报的“投资”价值。
试想,拿出上亿元的资金投资一个虚幻的故事影片,不是张艺谋、陈凯歌这等重量级人物,不是堪称国际水准的大手笔运作,谁敢从一开始就跟进?个人品牌究竟有多大魅力,这就是活生生的答案。
崇拜英雄不如崇拜自己,个人品牌金光闪烁
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公众人物、政治领袖、商业巨子,大科学家、大哲学家的?显然,他一定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做出了超越常人的贡献,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
一个人投身一项伟大的事业,把自己的天赋、才华发挥到极致,与之融为一体,将之释放干广阔的社会天地之中,感染、启发。愉悦、指引同族、同类,这样的人生才轰轰烈烈、慷慨激昂。
崇拜英雄不如崇拜自己。“无限风光在险峰”,人只有不断向高处寻,才能将宇宙万物看得更寥廓,更宽广,更加气势恢宏、厚重真实。而每上一个台阶,则意味着个人的社会地位上了一个新层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变成一个别人须仰视才见的大人物,除了勤奋努力之外,个人品牌的树立至关重要。
拿现在最火的两个人来举例,一个是郭德纲,说了十年的相声,也许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但凭借着小剧院、电视、报刊以及网络媒体的传播一下子走入了千万家,把快乐也带到了寻常百姓家;一个是易中天,从2000年起,自己的心血之作——《品读中国书系》就已出版,但直至2005年底才售出4万套。而自从上了央视的《百家讲坛》,随着个人知名度的迅速提高,还是原来的书,4个月竟售出6万套,并且当他再次将自己的书稿拿出来公开招标时,有35家之多的出版社纷纷争夺。個人的品牌号召力可见一斑。
虽然,一个人的价值不能完全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但毕竟应承认,市场经济规则下,一个人的身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品牌。
正己利人,让自己的品牌活在他人的心中
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发展、科技日异月新。资讯高度发达、传媒无孔不入的时代,出人头地已不再是一件什么难事。新一代的少年富豪茅侃侃、李想,凭借大胆创意、弃学从商,短短几年之内身价已经几千万。一个少年尚且能做到如此,况我们这些有经验、有学历的职业人土呢?为何不及早塑造有魅力的个人品牌,让自己摆脱低附加值、单调乏味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切呢?
首先要对品牌有个界定,品牌不是自吹自擂、宣传炒作,但也不只是自娱自乐、与世隔绝。借助于社会平台将自己最宝贵的成果奉献出来,就在这播种、耕耘、收获、分享的过程中,个人品牌逐渐形成。
再用抽象的方式解析“品牌”二字:“品”即人的品质、品德,品行、品位等;“牌”即印记、联想、代号、名称等。“品”自内在生,“牌”是印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有晶无牌,价值不能被别人认可;有牌无晶,价值不能持久存在。
个人品牌的塑造非一日之功,也没有止境。综归起来,持续的作用力以及着眼点应放在“正己、利人”四个字上。正己,即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全面发展自己,正己的要义在于心态要正、思想要正,走的路子要正,做人的基本原则要正;利人,即以有利于人、有利于社会为任何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报着利人的目的,才能被大多数的人所接受,才能从别人的微笑中得到自己的快乐。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的价值不在自己,而在别人的心中。
正己与利人,一静一动、一思一行、一学一用,构成了个人品牌的两大核心支点。让自己变得有魅力,就从现在开始,调动自己所有的心思、智力,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之中,让你身边的每个人因你的出现而感到快乐、愉悦,对你永远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