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如处理不当,可致产妇出现近期或远期的并发症,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妇女健康。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及重度贫血等相应症状,其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其他还有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在处理时必须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尽力保障产妇安全。
1 临床资料
2010-2014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19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11例,年龄18-39岁,孕<37周1例,37-40周6例,40~41周11例,≥42周2例。其中剖宫产4例,自然分娩者15例,会阴侧切13例,出量500~700ml者19例,800~1000ml者1例。以上病例均采用聚血盆收集血量。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2例,胎盘因素6例,软产道损伤1例,以上各例经医护配合,进行正确止血及补充血容量处理,未产生严重后果。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产妇过度紧张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易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继发性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2],产后宫缩乏力,从而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在观察产程时,应随时对各个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出正确评价,给予积极支持、暗示等心理指导,增强其对顺利分娩的信心,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完成分娩全过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应注意心理护理及保暖,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抢救。
2.2 健康教育
做好避孕宣教工作, 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有血液系统及其他相关疾病者,治愈后再孕,不能继续妊娠者,必要时于孕12周前治疗后终止妊娠,根据孕妇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身心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学习目标,举办孕妇学习班,向其宣讲妊娠生理、孕期保健、优生优育,自然分娩的优点,产后保健以及母乳喂养等知识,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临产后要鼓励产妇摄入足够水分,少量多次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使其能以充沛的精力及体力娩出新生儿,减少难产和滞产的发生。
3 预防
3.1 孕期
合理膳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保持身心健康,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通过询问病史和各项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合并相关疾病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正确治疗,加强产检。
3.2 分娩期
第一产程要重视产妇休息及饮食,防止疲劳,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绘制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第二产程要提高助产技术科学接生,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注意保护会阴和适时会阴切开,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防止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等待胎盘剥离后再协助胎盘娩出,异常出血的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软产道有无裂伤和血肿。对曾有产后出血病史的产妇,应提前准备好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在胎儿前肩娩出后,即可使用,可以较好的加强子宫收缩,有效降低其再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3.3 分娩后
分娩后24h内,尤其是最初2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峰时段,产妇应在产房内观察2h,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会阴切口处有无血肿及宫底高度,按摩子宫促进宫缩,及时排空膀胱,准确收集和测量阴道流血量,如果2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做相应处理,或是阴道流血量并不多,产妇出现失血症状,检查宫底较高,膀胱并未充盈,应考虑子宫收缩乏力,宫腔积血所致,还有个别产妇,产后宫缩好,阴道流血不多,却出现失血症状,并伴有肛门坠脹不适,应考虑阴道后壁血肿,再有宫颈裂伤,阴道穹隆裂伤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均应能及时发现,针对出血原因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母婴情况允许者应鼓励并协助母亲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能促进宫缩,减少出血量。
3.4 失血性休克护理
产后出血量多而急,产妇因血容量的快速下降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抢救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发现早期休克,做好护理记录,立即取去枕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呼叫相关人员,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有条件监测中心静脉压,遵医嘱及时快速补充扩容剂如平衡液,血液,新鲜冷冻血浆等,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以便合理用药防治肾功能衰竭,随时做血气检查,合理使用纠酸药,及时纠正酸中毒,遵医嘱使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给予按摩子宫底,使用缩宫剂,加强子宫收缩。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并遵医嘱使用广普抗生素防治感染。
总结
产后出血发生原因较多,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细心,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要能提前预防,正确估计出血量,拒绝使用目测法,尽量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抢救器材及药品须准备齐全并在备用状态。在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时候,更需要医生护士紧密配合,快而不乱,分秒必争,尽最大努力挽救产妇生命,避免并发症及后遗症,给产妇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张红菱,王丽华.产科护士如何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9):589
作者信息:吴苏(1977.04),女,汉族,江苏泗阳人,本科,主管护师,泗阳县仁慈医院,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及重度贫血等相应症状,其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其他还有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在处理时必须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尽力保障产妇安全。
1 临床资料
2010-2014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19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11例,年龄18-39岁,孕<37周1例,37-40周6例,40~41周11例,≥42周2例。其中剖宫产4例,自然分娩者15例,会阴侧切13例,出量500~700ml者19例,800~1000ml者1例。以上病例均采用聚血盆收集血量。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2例,胎盘因素6例,软产道损伤1例,以上各例经医护配合,进行正确止血及补充血容量处理,未产生严重后果。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产妇过度紧张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易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继发性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2],产后宫缩乏力,从而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在观察产程时,应随时对各个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出正确评价,给予积极支持、暗示等心理指导,增强其对顺利分娩的信心,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完成分娩全过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应注意心理护理及保暖,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抢救。
2.2 健康教育
做好避孕宣教工作, 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有血液系统及其他相关疾病者,治愈后再孕,不能继续妊娠者,必要时于孕12周前治疗后终止妊娠,根据孕妇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身心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学习目标,举办孕妇学习班,向其宣讲妊娠生理、孕期保健、优生优育,自然分娩的优点,产后保健以及母乳喂养等知识,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临产后要鼓励产妇摄入足够水分,少量多次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使其能以充沛的精力及体力娩出新生儿,减少难产和滞产的发生。
3 预防
3.1 孕期
合理膳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保持身心健康,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通过询问病史和各项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合并相关疾病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正确治疗,加强产检。
3.2 分娩期
第一产程要重视产妇休息及饮食,防止疲劳,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绘制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第二产程要提高助产技术科学接生,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注意保护会阴和适时会阴切开,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防止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等待胎盘剥离后再协助胎盘娩出,异常出血的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软产道有无裂伤和血肿。对曾有产后出血病史的产妇,应提前准备好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在胎儿前肩娩出后,即可使用,可以较好的加强子宫收缩,有效降低其再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3.3 分娩后
分娩后24h内,尤其是最初2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峰时段,产妇应在产房内观察2h,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会阴切口处有无血肿及宫底高度,按摩子宫促进宫缩,及时排空膀胱,准确收集和测量阴道流血量,如果2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做相应处理,或是阴道流血量并不多,产妇出现失血症状,检查宫底较高,膀胱并未充盈,应考虑子宫收缩乏力,宫腔积血所致,还有个别产妇,产后宫缩好,阴道流血不多,却出现失血症状,并伴有肛门坠脹不适,应考虑阴道后壁血肿,再有宫颈裂伤,阴道穹隆裂伤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均应能及时发现,针对出血原因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母婴情况允许者应鼓励并协助母亲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能促进宫缩,减少出血量。
3.4 失血性休克护理
产后出血量多而急,产妇因血容量的快速下降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抢救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发现早期休克,做好护理记录,立即取去枕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呼叫相关人员,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有条件监测中心静脉压,遵医嘱及时快速补充扩容剂如平衡液,血液,新鲜冷冻血浆等,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以便合理用药防治肾功能衰竭,随时做血气检查,合理使用纠酸药,及时纠正酸中毒,遵医嘱使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给予按摩子宫底,使用缩宫剂,加强子宫收缩。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并遵医嘱使用广普抗生素防治感染。
总结
产后出血发生原因较多,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细心,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要能提前预防,正确估计出血量,拒绝使用目测法,尽量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抢救器材及药品须准备齐全并在备用状态。在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时候,更需要医生护士紧密配合,快而不乱,分秒必争,尽最大努力挽救产妇生命,避免并发症及后遗症,给产妇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张红菱,王丽华.产科护士如何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9):589
作者信息:吴苏(1977.04),女,汉族,江苏泗阳人,本科,主管护师,泗阳县仁慈医院,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