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化學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课型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起点、动力和源泉;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0238-01
引言
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出发,将化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教材里面含有很多生活化的事例,这些都可以作为问题情境设置的素材。比如,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的蔬菜、花草中提取指示剂,也能测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这些指示剂也能用来测定日常中常见的肥皂、洗衣粉、溶液、洗发水等溶液的酸碱度;还可以利用桔子、西红柿制作原电池,使电铃发出悦耳的响声;还可以利用油脂提取物制作肥皂等。利用这些小制作、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1.2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素材。在问题情境设置中,用实际生活经验作为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从思索中获取化学知识,再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讲解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可以拿生活中的蜂窝煤燃烧得比块状的煤快且旺,用冰箱保存食物等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变化的快慢与周围温度及接触面积的关系。
二、要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是一个重要途径。所以,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成为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活动栏目,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要利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实验现象是变幻莫测的,适宜创设问题情境。实验设计改变过去的完整叙述方式,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设计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来回答,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比如,讲授钠的性质时,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钠的性质的实验,让学生根据钠的性质自行提出问题,再进行探究。
2.2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借助观察自然现象来创设。自然现象中包含着大量的化学素材,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讲授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问题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火山喷发的材料與录像来创设问题情境,看过材料与录像后,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火山口附近的黄色物体是什么呢?火山喷发会有含硫的物体产生,那含硫的气体都包括哪些呢?根据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让学生了解硫在自然界中转化的知识。
2.3 运用交流讨论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交流讨论活动中要设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观点,在个人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新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开展探究活动,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比如,可以拿身边的铝质饮料罐是否应该停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对此问题发表看法。让学生事先搜集相关资料作准备,集中进行探究活动。这样的活动不是为了区分出谁高谁低,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勤于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竞争意识。
三、精心设计习题,在练习测试中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新知识后,教师及时挑选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进行强化训练,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比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练习测试中,要求学生对一个反应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来标出。通过两种方法练习测试,学生感觉有兴趣,也加深了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理解,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做出调整,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内涵,能够活学活用。
四、适当提出一些错误问题,引导学生反省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性,不愿意站在对立面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创设一些和学生认知结构不和谐的特殊问题,让学生自我反省,找出问题所在,得出正确的结论,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学习溶液的PH值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般室温下,Ph=10的强碱溶液,如果分别稀释10倍,100倍后,溶液的PH值分别是多少?学生稍加思索后回答说9和8,再继续追问,如果稀释1000倍呢?很多同学都说是7。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并且找出错误原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敏捷性。在讲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这节时,可以给学生设计实验,拿一瓶溶液,标签不要让学生看到,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再继续加入溶液沉淀也不溶解。学生看到这种现象产生会感觉奇怪,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发问,思考这种溶液中有没有无硫酸根,学生毫不犹豫的就会回答: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出示答案,把标签展示给学生,标签上显示为硝酸银,学生开始会感觉奇怪,继而会明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创设参与性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就会受阻。化学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化学要多设置一些参与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比如,教学氯水中什么物质起到漂白作用时,可以创设参与性问题情境:在盛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的红色褪去。分析红色褪去的原因,设计实验,分析红色褪去是哪种微粒再起作用。然后再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起了褪色,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六、结束语
总之,化学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把问题看成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教师要将教学中的知识有选择性地进行问题化、情境化设计,努力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耀智.化学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学研究,2012,(12):32-33+50.[2017-08-02].
[2] 周珏卉.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郭庆山.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51-52.[2017-08-02].
[4] 史妍妍.浅析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121.[2017-08-02].
[5] 李化琳.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01):33-34+45.[2017-08-02].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1-0238-01
引言
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出发,将化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教材里面含有很多生活化的事例,这些都可以作为问题情境设置的素材。比如,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的蔬菜、花草中提取指示剂,也能测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这些指示剂也能用来测定日常中常见的肥皂、洗衣粉、溶液、洗发水等溶液的酸碱度;还可以利用桔子、西红柿制作原电池,使电铃发出悦耳的响声;还可以利用油脂提取物制作肥皂等。利用这些小制作、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1.2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素材。在问题情境设置中,用实际生活经验作为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从思索中获取化学知识,再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讲解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可以拿生活中的蜂窝煤燃烧得比块状的煤快且旺,用冰箱保存食物等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变化的快慢与周围温度及接触面积的关系。
二、要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是一个重要途径。所以,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成为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活动栏目,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要利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实验现象是变幻莫测的,适宜创设问题情境。实验设计改变过去的完整叙述方式,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设计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来回答,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比如,讲授钠的性质时,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钠的性质的实验,让学生根据钠的性质自行提出问题,再进行探究。
2.2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借助观察自然现象来创设。自然现象中包含着大量的化学素材,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讲授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问题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火山喷发的材料與录像来创设问题情境,看过材料与录像后,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火山口附近的黄色物体是什么呢?火山喷发会有含硫的物体产生,那含硫的气体都包括哪些呢?根据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让学生了解硫在自然界中转化的知识。
2.3 运用交流讨论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交流讨论活动中要设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观点,在个人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新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开展探究活动,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比如,可以拿身边的铝质饮料罐是否应该停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对此问题发表看法。让学生事先搜集相关资料作准备,集中进行探究活动。这样的活动不是为了区分出谁高谁低,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勤于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竞争意识。
三、精心设计习题,在练习测试中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新知识后,教师及时挑选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进行强化训练,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比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练习测试中,要求学生对一个反应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来标出。通过两种方法练习测试,学生感觉有兴趣,也加深了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理解,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做出调整,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内涵,能够活学活用。
四、适当提出一些错误问题,引导学生反省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性,不愿意站在对立面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创设一些和学生认知结构不和谐的特殊问题,让学生自我反省,找出问题所在,得出正确的结论,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学习溶液的PH值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般室温下,Ph=10的强碱溶液,如果分别稀释10倍,100倍后,溶液的PH值分别是多少?学生稍加思索后回答说9和8,再继续追问,如果稀释1000倍呢?很多同学都说是7。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并且找出错误原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敏捷性。在讲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这节时,可以给学生设计实验,拿一瓶溶液,标签不要让学生看到,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再继续加入溶液沉淀也不溶解。学生看到这种现象产生会感觉奇怪,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发问,思考这种溶液中有没有无硫酸根,学生毫不犹豫的就会回答: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出示答案,把标签展示给学生,标签上显示为硝酸银,学生开始会感觉奇怪,继而会明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创设参与性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就会受阻。化学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化学要多设置一些参与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比如,教学氯水中什么物质起到漂白作用时,可以创设参与性问题情境:在盛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的红色褪去。分析红色褪去的原因,设计实验,分析红色褪去是哪种微粒再起作用。然后再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起了褪色,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六、结束语
总之,化学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把问题看成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教师要将教学中的知识有选择性地进行问题化、情境化设计,努力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耀智.化学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学研究,2012,(12):32-33+50.[2017-08-02].
[2] 周珏卉.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郭庆山.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51-52.[2017-08-02].
[4] 史妍妍.浅析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121.[2017-08-02].
[5] 李化琳.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01):33-34+45.[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