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取向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交际法教学概念的内涵
交际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英语教学法,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法。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将“交际能力”归结为语法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四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交际法广泛运用于英语教学,成为国际英语教学的一个新焦点。它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使用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强调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法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别于那种纯粹的“语言”能力。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
最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要扩中学生语言的认知面,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中学英语教学也是围绕这一终极目标来进行改革即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交际法教学的内容
(一)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
交际是一种活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学生自己去经历,不能由教师去代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教师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指导思想,营造语言交际活动的情景与条件,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努力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转变。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
首先,向学生清晰明了地阐明活动的程序和规则,否则课堂活动就会失去控制,并通过演示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活动的一些技巧和基本用语,可以利用黑板,投影仪等,尤其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一些关键词或主要句型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样做,可提前几天布置题目,让学生们事先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便于提高活动的质量。其次,所选话题要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视学生表现,逐渐加大难度,如将准备时间由几天缩短为课堂内准备,或者将话题由学生身边的事扩展到整个社会。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学生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稍稍超出学生的能力,接近其“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一种挑战,有一种成就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比如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复述故事等等。即使在讲授语言点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文字游戏,竞赛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语言活动时,要恰当而不失时机地做出反馈和评价,其依据侧重于交际是否流畅,信息是否得以恰当传递,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是否达到,而不是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应是促进和鼓励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动力,使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学好语言的热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同时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并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联系起来。这四项技能简单归类起来,听、读技能是输入的方式,说、写技能则是输出的方式。这点特征决定了同时训练四项技能的可能性。
三、交际法教学的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仿真的交际性课堂活动。教师可选择有文化差异的典型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这些情景,扮演各种不同角色,进行求职面试、电话预约、送生日礼物、租房、存钱等活动。将语言运用同社会情景和人际关系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本族文化的氛围中体会到异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组织英语角
在这里,学生能够自由地相互交际、大胆地进行实践、切实地感受英语文化气息、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从跨文化电子函件课堂交流网的主页中所提供的电子论坛的有关信息中,寻找、选择与所教班级的英语水平相当的、交流目的大致相同的网友或网上友好班级,共同讨论、交流。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习英语容易、理解英语文化困难的尴尬局面,满足现代社会对中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一、交际法教学概念的内涵
交际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英语教学法,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法。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将“交际能力”归结为语法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四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交际法广泛运用于英语教学,成为国际英语教学的一个新焦点。它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使用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强调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法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别于那种纯粹的“语言”能力。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
最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要扩中学生语言的认知面,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中学英语教学也是围绕这一终极目标来进行改革即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交际法教学的内容
(一)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
交际是一种活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学生自己去经历,不能由教师去代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教师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指导思想,营造语言交际活动的情景与条件,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努力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转变。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
首先,向学生清晰明了地阐明活动的程序和规则,否则课堂活动就会失去控制,并通过演示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活动的一些技巧和基本用语,可以利用黑板,投影仪等,尤其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一些关键词或主要句型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样做,可提前几天布置题目,让学生们事先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便于提高活动的质量。其次,所选话题要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视学生表现,逐渐加大难度,如将准备时间由几天缩短为课堂内准备,或者将话题由学生身边的事扩展到整个社会。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学生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稍稍超出学生的能力,接近其“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一种挑战,有一种成就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比如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复述故事等等。即使在讲授语言点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文字游戏,竞赛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语言活动时,要恰当而不失时机地做出反馈和评价,其依据侧重于交际是否流畅,信息是否得以恰当传递,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是否达到,而不是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应是促进和鼓励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动力,使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学好语言的热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同时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并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联系起来。这四项技能简单归类起来,听、读技能是输入的方式,说、写技能则是输出的方式。这点特征决定了同时训练四项技能的可能性。
三、交际法教学的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仿真的交际性课堂活动。教师可选择有文化差异的典型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这些情景,扮演各种不同角色,进行求职面试、电话预约、送生日礼物、租房、存钱等活动。将语言运用同社会情景和人际关系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本族文化的氛围中体会到异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组织英语角
在这里,学生能够自由地相互交际、大胆地进行实践、切实地感受英语文化气息、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从跨文化电子函件课堂交流网的主页中所提供的电子论坛的有关信息中,寻找、选择与所教班级的英语水平相当的、交流目的大致相同的网友或网上友好班级,共同讨论、交流。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习英语容易、理解英语文化困难的尴尬局面,满足现代社会对中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