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不断提升速度的铁路系统来说,铁路提速道岔故障是十分常见的故障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下道岔病害及故障的处理要求、方法,以及故障处理的思路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关键词]道岔故障;铁路提速;措施
中图分类号:P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4-0339-01
1.前言
随着铁路不断提速道岔故障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道岔故障进行控制,减少故障的发生,尤其是提前对铁路提速道岔故障进行预防、排查和整治。
2.提速道岔病害
2.1护轨作用不良
2.1.1由于对护轨的磨耗伤损及失效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有的护轨轻微磨耗,造成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不合格需要进行改道或加垫处理,但日常维修人员为减少工作量,对护轨进行更换,造成浪费。而当护轨磨耗严重时,频繁利用改道和加垫的办法保证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合格,但导致护轨缓冲段和平直段发生变化,改变了列车的设计运行条件。
2.1.2在日常设备检查时,发现侧向护轨前缓冲段起点有被车轮撞过的痕迹,在检查几何尺寸时缺无超限,这种不正常的撞击导致道岔该部位几何状态不良、护轮轨不均匀磨耗,以及线路配件的磨损加速。
2.1.3一般日常维修作业,由于护轮轨磨耗造成查照间隔、护轨轮缘槽宽度的变化在现场都是通过护轨间加设垫片进行调整的,但在现场进行作业时,加垫时只注意加查照間隔和护背距离处,调整该处轮缘槽宽度,对其前后的宽度却不进行相应的均匀调整,从而导致平直段出现弯折,造成列车通过护轨部分时出现晃车。
2.1.4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对乌丽站道岔(图一)、开心岭站道岔(图二)整铸叉心进行盯控调查,发现由于护轨处加垫不均匀(加垫在18mm以上),造成叉心心轨处磨耗速度比其它加垫量少、加垫量不均匀的叉心心轨速度快,且磨耗不均匀,特别是列车进入叉心直股的磨耗比曲股磨耗严重,导致对叉心处所出现的重复晃车整治不力,只能通过更换整铸叉心解决晃车问题。
图一 图二
3.提速道岔病害及故障处理
3.1铁路道岔的管理
提速道岔在工务、电务结合部分的分工为:工务部门负责道岔滑床板的清扫、涂油工作(格拉段无人站有工务负责);电务部门负责调整尖轨、心轨各牵引点的动程,检测绝缘部分的绝缘性能,保证锁闭杆、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工务部门负责紧固各类螺栓,锁定道岔,控制道岔转辙部分框架尺寸,打磨尖轨、基本轨、心轨和翼轨的飞边。对于钢岔枕结合部,工务部门负责钢岔枕与钢轨间联结;电务部门负责钢岔枕与电务装置间的联结。但是,道岔的状态与电务、工务各个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有关,一个部门设备的不标准会影响提速道岔的使用状态。如涂油不及时会增加尖轨转换的阻力,而转换杆件不平直也会增加尖轨转换的阻力,尖轨爬行同样会增加尖轨转换的阻力。因此,工务、电务三家应对道岔转换部分进行联合检查、联合处理。
3.2整平道床
道岔起道应以岔前和辙叉的高程为基点,进行全组道岔起道,整治道岔各部位的不平顺。作业程序是:先以道岔(包括道岔前后100m范围)的直股外轨为标准起道,做好大轨面,然后做水平,两股道要同时起平,不能起高,要注意一处起道影响一段,注意消除前后空吊。起道后同时按岔枕位置方正岔枕。在站场岔群区起道,要综合考虑各线的实际高度,避免一组道岔起高而影响其他道岔及线路。在起平道岔、方好岔枕后,要进行全面捣固。捣固作业一定要每根岔枕同时捣固,不能只捣一点,以免造成岔枕受力不均,要特别加强对钢轨接头、钢岔枕和辙叉部分的捣固。
3.3调整道岔各部尺寸
改道作业中要尽量利用轨距块调整轨距。轨距尺寸除应符合标准外,还要注意轨距变化率不超过1‰。结合改道作业,要督促电务部门调整好尖轨动程。整治道岔爬行,锁定道岔。对于已爬行的道岔,在道岔起道前要拉方道岔,调整轨缝。矫正钢轨硬弯,打磨钢轨,综合整治接头病害。利用直轨器矫正钢轨硬弯,防止钢轨出现不均匀磨耗;打磨钢轨飞边,防止钢轨掉块和假轨距。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有计划地涂油。
3.4提速道岔结合部分发生故障的处理程序
在检查提速道岔中发现的病害,应根据其对运输的影响程度,立即采取措施整治或安排计划整治。提速道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工务部门接到通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首先了解故障情况,然后分析故障原因,检查有否引起故障的病害,并立即处理引起故障的病害。对不引起故障的缺陷,待故障处理完毕后,应通过安排计划整治,而不要盲目地一到现场就做这做那,造成故障原因不明。分析不出故障原因,也就不能预防故障的再发生。
4.提速道岔其他常见病害及处理
4.1转辙部分顶铁不靠。转辙部分顶铁不靠的原因,一是由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此时首先要从解决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着手;二是由于顶铁太短,这时应采取在顶铁与基本轨间垫调整片的方法来解决。
4.2导曲线末端支距偏差过大,与直股轨距矛盾。其原因是,岔枕位置不准确或辙叉位置不对。解决方法是,首先将辙叉位置以直股为标准拨正,其次对岔枕的位置应由尖轨前基本轨接头量起,避免累积误差。
4.3提速道岔的斥离尖轨反弹,引起道岔无表示。由于提速道岔的斥离尖轨与密贴尖轨间无连接杆,因此斥离尖轨往外侧移动并无控制。目前现场多采用在尖轨中部增加限位铁来限制斥离尖轨外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限位铁系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床板上,如螺栓松动,则不但不能控制斥离尖轨外移,而且限位铁容易造成尖轨不能正常到位。因此,建议在需增设限位铁的滑床板上,生产时直接焊接一限位块。
5.结束语
道岔故障检查人员应该具备对道岔故障分析和电路检查的能力,是道岔故障时间缩短,减少因道岔故障对铁路的经济损失,采用逻辑推理和优选法相结合的办法,从而提高道岔故障的处理水平,来保证铁路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邓洪芳.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的综述[J].大众文艺,2016,14:17.
[2]周卓化,刘洪旅ZYJ7型提速道岔电流曲线分析及应用町铁道通信信号,2016,5:45-46.
[关键词]道岔故障;铁路提速;措施
中图分类号:P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4-0339-01
1.前言
随着铁路不断提速道岔故障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道岔故障进行控制,减少故障的发生,尤其是提前对铁路提速道岔故障进行预防、排查和整治。
2.提速道岔病害
2.1护轨作用不良
2.1.1由于对护轨的磨耗伤损及失效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有的护轨轻微磨耗,造成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不合格需要进行改道或加垫处理,但日常维修人员为减少工作量,对护轨进行更换,造成浪费。而当护轨磨耗严重时,频繁利用改道和加垫的办法保证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合格,但导致护轨缓冲段和平直段发生变化,改变了列车的设计运行条件。
2.1.2在日常设备检查时,发现侧向护轨前缓冲段起点有被车轮撞过的痕迹,在检查几何尺寸时缺无超限,这种不正常的撞击导致道岔该部位几何状态不良、护轮轨不均匀磨耗,以及线路配件的磨损加速。
2.1.3一般日常维修作业,由于护轮轨磨耗造成查照间隔、护轨轮缘槽宽度的变化在现场都是通过护轨间加设垫片进行调整的,但在现场进行作业时,加垫时只注意加查照間隔和护背距离处,调整该处轮缘槽宽度,对其前后的宽度却不进行相应的均匀调整,从而导致平直段出现弯折,造成列车通过护轨部分时出现晃车。
2.1.4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对乌丽站道岔(图一)、开心岭站道岔(图二)整铸叉心进行盯控调查,发现由于护轨处加垫不均匀(加垫在18mm以上),造成叉心心轨处磨耗速度比其它加垫量少、加垫量不均匀的叉心心轨速度快,且磨耗不均匀,特别是列车进入叉心直股的磨耗比曲股磨耗严重,导致对叉心处所出现的重复晃车整治不力,只能通过更换整铸叉心解决晃车问题。
图一 图二
3.提速道岔病害及故障处理
3.1铁路道岔的管理
提速道岔在工务、电务结合部分的分工为:工务部门负责道岔滑床板的清扫、涂油工作(格拉段无人站有工务负责);电务部门负责调整尖轨、心轨各牵引点的动程,检测绝缘部分的绝缘性能,保证锁闭杆、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工务部门负责紧固各类螺栓,锁定道岔,控制道岔转辙部分框架尺寸,打磨尖轨、基本轨、心轨和翼轨的飞边。对于钢岔枕结合部,工务部门负责钢岔枕与钢轨间联结;电务部门负责钢岔枕与电务装置间的联结。但是,道岔的状态与电务、工务各个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有关,一个部门设备的不标准会影响提速道岔的使用状态。如涂油不及时会增加尖轨转换的阻力,而转换杆件不平直也会增加尖轨转换的阻力,尖轨爬行同样会增加尖轨转换的阻力。因此,工务、电务三家应对道岔转换部分进行联合检查、联合处理。
3.2整平道床
道岔起道应以岔前和辙叉的高程为基点,进行全组道岔起道,整治道岔各部位的不平顺。作业程序是:先以道岔(包括道岔前后100m范围)的直股外轨为标准起道,做好大轨面,然后做水平,两股道要同时起平,不能起高,要注意一处起道影响一段,注意消除前后空吊。起道后同时按岔枕位置方正岔枕。在站场岔群区起道,要综合考虑各线的实际高度,避免一组道岔起高而影响其他道岔及线路。在起平道岔、方好岔枕后,要进行全面捣固。捣固作业一定要每根岔枕同时捣固,不能只捣一点,以免造成岔枕受力不均,要特别加强对钢轨接头、钢岔枕和辙叉部分的捣固。
3.3调整道岔各部尺寸
改道作业中要尽量利用轨距块调整轨距。轨距尺寸除应符合标准外,还要注意轨距变化率不超过1‰。结合改道作业,要督促电务部门调整好尖轨动程。整治道岔爬行,锁定道岔。对于已爬行的道岔,在道岔起道前要拉方道岔,调整轨缝。矫正钢轨硬弯,打磨钢轨,综合整治接头病害。利用直轨器矫正钢轨硬弯,防止钢轨出现不均匀磨耗;打磨钢轨飞边,防止钢轨掉块和假轨距。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有计划地涂油。
3.4提速道岔结合部分发生故障的处理程序
在检查提速道岔中发现的病害,应根据其对运输的影响程度,立即采取措施整治或安排计划整治。提速道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工务部门接到通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首先了解故障情况,然后分析故障原因,检查有否引起故障的病害,并立即处理引起故障的病害。对不引起故障的缺陷,待故障处理完毕后,应通过安排计划整治,而不要盲目地一到现场就做这做那,造成故障原因不明。分析不出故障原因,也就不能预防故障的再发生。
4.提速道岔其他常见病害及处理
4.1转辙部分顶铁不靠。转辙部分顶铁不靠的原因,一是由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此时首先要从解决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着手;二是由于顶铁太短,这时应采取在顶铁与基本轨间垫调整片的方法来解决。
4.2导曲线末端支距偏差过大,与直股轨距矛盾。其原因是,岔枕位置不准确或辙叉位置不对。解决方法是,首先将辙叉位置以直股为标准拨正,其次对岔枕的位置应由尖轨前基本轨接头量起,避免累积误差。
4.3提速道岔的斥离尖轨反弹,引起道岔无表示。由于提速道岔的斥离尖轨与密贴尖轨间无连接杆,因此斥离尖轨往外侧移动并无控制。目前现场多采用在尖轨中部增加限位铁来限制斥离尖轨外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限位铁系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床板上,如螺栓松动,则不但不能控制斥离尖轨外移,而且限位铁容易造成尖轨不能正常到位。因此,建议在需增设限位铁的滑床板上,生产时直接焊接一限位块。
5.结束语
道岔故障检查人员应该具备对道岔故障分析和电路检查的能力,是道岔故障时间缩短,减少因道岔故障对铁路的经济损失,采用逻辑推理和优选法相结合的办法,从而提高道岔故障的处理水平,来保证铁路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邓洪芳.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的综述[J].大众文艺,2016,14:17.
[2]周卓化,刘洪旅ZYJ7型提速道岔电流曲线分析及应用町铁道通信信号,2016,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