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本科院校越来越多,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是职院校业本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山东现代学院201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人才培养目标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升级为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山东现代学院一直致力于本科教学发展研究。本文讨论了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现状,并最终形成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发展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33-2
1 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职业性专科学校升本成功,成为本科院校,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职业本科院校的首要选择。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类型,要加快本科院校转型,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自身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关于应用性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做好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等。
2015年5月,山东现代学院升本成功,升为本科的5个专业分别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护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山东现代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升级为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决定了学院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的构建,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故本文以山东现代学院2015级本科学生为对象,了解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现状。同时,我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升本后的山东现代学院立足于教学改革,有明确的办学定位,逐步摆脱传统高校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依据设置本科专业结构和课程安排,侧重于实践、应用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做乐赛”的教学模式,努力保持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学校注重国学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注重科学精神对成才、发展、创新精神的启蒙。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参与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综合性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技术开发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山东现代学院2015级本科学生对学校教学情况和老师教学水平的满意率高,但也反映了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对专业、课程等缺乏兴趣。第二,课程建设仍需要加强,需要增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整合优化专业课,扩充特色内容。第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在本科教学中不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仍需加强。第四,教师授课内容应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贯穿在实践当中,实践后注重总结,巩固理论。
2 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发展建议
2.1 本科教学需增强兴趣性
本科学生多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生如同枯木竭泉,没有前进的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所以,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甚至是老师。
本科学生选择专业时,父母的决定和亲戚朋友的推荐只能作为参考意见,不能作为决定因素。专业的选择直接决定未来学生将学习哪些教学内容,没有兴趣的帮助,学生会感到授课内容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
马丁·特罗认为大众化阶段的课程特点是“灵活的模块化课程”,即打破传统学术课程的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课程与职业领域的对应关系组合成不同的课程模块,以供学生自由的选择。国外很多大学并没有严格、固定的专业这一说,专业不过是课程的组合而已,课程之间可以进行重组,课程的重组形成不同的专业。
借鉴以上经验,我国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可以设置更多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其中公共选修课目前在多数高校都已实施,可以将专业选修课打造成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的特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做出选择。
2.2 本科教学需增强针对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这需要增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针对性。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应尽量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经管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对高等数学的需求就不一样,这就要求高等数学的老师必须与具体的专业需求相结合,而不是只单纯地遵循高等数学课程本身的逻辑体系。在山东现代学院就根据专业不同开设工程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同样,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也应与专业课结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例如大学英语今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分流为经济英语、商务英语、护理英语等英语课程。
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课应优化整合、扩充特色内容。学术性本科大多以学科本身的体系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职业学院本科教育另辟蹊径,走不同道路,要求学生对理论掌握的“广、浅、新、用”,即广泛、浅显、新潮和会应用,以便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鉴于目的和要求不同,在职业院校中专业课程可进行适当改革。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基础课程可以适当删减。几门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减少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职业院校专业课程需更好地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形成特色课程。
2.3 本科教学需增强职业性
职业院校本科教学需增强职业性,职业院校教师应加强“双师型”建设,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中心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知识要求和职业需要。
职业院校的本科学生在学校里就应该接触与职业、行业相关的应用型课程与实践,提高对职业的适应性应。同时,学生在就业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等各方面都应强于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
在众多素质和能力中,学生更希望通过本科的历练获得自信心、耐挫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开设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今后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2.4 本科教学需增强实践性
突出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本质区别,而落实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加强实践教学。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就成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发展的核心之一。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纲领,确立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重点难点,加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学校和教师应完成的首要实践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所改变,倡导研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在假期应多与社会联系、企业联系,这样才能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将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与未来需求紧密结合,再应用于实践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实际课程和训练当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器材和自主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更多学习自主权,支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教师在完成课程讲授后,增加作业、实践、讨论和学术科技活动等,让学生有较多时间去思考、去实践、去训练,较好地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转化。
参 考 文 献
[1] [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 朱科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04-106.
[3] 吴邵兰.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9(22):218-219.
[4] 高兴霞.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创新探讨[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关键词: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33-2
1 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职业性专科学校升本成功,成为本科院校,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职业本科院校的首要选择。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类型,要加快本科院校转型,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自身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关于应用性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做好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等。
2015年5月,山东现代学院升本成功,升为本科的5个专业分别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护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山东现代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升级为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决定了学院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的构建,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故本文以山东现代学院2015级本科学生为对象,了解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现状。同时,我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升本后的山东现代学院立足于教学改革,有明确的办学定位,逐步摆脱传统高校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依据设置本科专业结构和课程安排,侧重于实践、应用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做乐赛”的教学模式,努力保持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学校注重国学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注重科学精神对成才、发展、创新精神的启蒙。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参与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综合性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技术开发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山东现代学院2015级本科学生对学校教学情况和老师教学水平的满意率高,但也反映了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对专业、课程等缺乏兴趣。第二,课程建设仍需要加强,需要增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整合优化专业课,扩充特色内容。第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在本科教学中不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仍需加强。第四,教师授课内容应加强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贯穿在实践当中,实践后注重总结,巩固理论。
2 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发展建议
2.1 本科教学需增强兴趣性
本科学生多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生如同枯木竭泉,没有前进的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所以,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甚至是老师。
本科学生选择专业时,父母的决定和亲戚朋友的推荐只能作为参考意见,不能作为决定因素。专业的选择直接决定未来学生将学习哪些教学内容,没有兴趣的帮助,学生会感到授课内容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
马丁·特罗认为大众化阶段的课程特点是“灵活的模块化课程”,即打破传统学术课程的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课程与职业领域的对应关系组合成不同的课程模块,以供学生自由的选择。国外很多大学并没有严格、固定的专业这一说,专业不过是课程的组合而已,课程之间可以进行重组,课程的重组形成不同的专业。
借鉴以上经验,我国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可以设置更多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其中公共选修课目前在多数高校都已实施,可以将专业选修课打造成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的特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做出选择。
2.2 本科教学需增强针对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这需要增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针对性。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应尽量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经管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对高等数学的需求就不一样,这就要求高等数学的老师必须与具体的专业需求相结合,而不是只单纯地遵循高等数学课程本身的逻辑体系。在山东现代学院就根据专业不同开设工程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同样,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也应与专业课结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例如大学英语今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分流为经济英语、商务英语、护理英语等英语课程。
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课应优化整合、扩充特色内容。学术性本科大多以学科本身的体系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职业学院本科教育另辟蹊径,走不同道路,要求学生对理论掌握的“广、浅、新、用”,即广泛、浅显、新潮和会应用,以便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鉴于目的和要求不同,在职业院校中专业课程可进行适当改革。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基础课程可以适当删减。几门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减少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职业院校专业课程需更好地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形成特色课程。
2.3 本科教学需增强职业性
职业院校本科教学需增强职业性,职业院校教师应加强“双师型”建设,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中心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知识要求和职业需要。
职业院校的本科学生在学校里就应该接触与职业、行业相关的应用型课程与实践,提高对职业的适应性应。同时,学生在就业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等各方面都应强于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
在众多素质和能力中,学生更希望通过本科的历练获得自信心、耐挫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开设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今后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2.4 本科教学需增强实践性
突出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本质区别,而落实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加强实践教学。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就成为职业院校本科教学发展的核心之一。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纲领,确立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重点难点,加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学校和教师应完成的首要实践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所改变,倡导研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在假期应多与社会联系、企业联系,这样才能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将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与未来需求紧密结合,再应用于实践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实际课程和训练当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器材和自主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更多学习自主权,支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教师在完成课程讲授后,增加作业、实践、讨论和学术科技活动等,让学生有较多时间去思考、去实践、去训练,较好地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转化。
参 考 文 献
[1] [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 朱科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04-106.
[3] 吴邵兰.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9(22):218-219.
[4] 高兴霞.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创新探讨[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