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并且用来指导实际工作。它是会计日常工作的规范体现,也是处理工作中关键问题的准绳,同时,会计准则还要充分体现体现会计专业自身发的要求。它是各个行业中会计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指引。
关键词:会计准则;指导;结构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准则由会计基本前提、一般会计原则和具体会计原则三大部分构成。
二、对一般会计原则解释
一般会计原则指的是,会计工作的过程当中以会计操作的基本前提和目标位依据而形成了会计工作基本原则,对所有会计工作具有要求指导的工作原则。一般会计原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从会计行业总体范围所要求的原则。二是对会计工作的数据处理要求的原则。三是会计工作中数据确认和计算所要求的原则。这些原则全面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般会计工作的总结。
(一)、总体性要求的原则
1、可比性的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操作的过程当中所有程序和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账目信息的反馈上具有可比性。它是保证不同行业之间会计操作流程一致,为国家对企业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提供依据。因此企业会计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可比性,所有会计工作的执行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处理。
2、一致性的原则。一致性原则指的是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办法和相关程序前后期应当相同,不得进行随意的改变。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经济业务常常有多种处理办法,企业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可在会计准则内容允许的范围内使用。 一致性原则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采用始终如一的会计程序和方法,通过分期结算所形成和提供的前后各期会计资料,才可能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据以了解并掌握经营方面的情况、成果、间题和趋势,从而进一步采取合理的措施和作出正确的决策。
(2)、会计实务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有会计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出于估计, 这就在客观上为弄虚作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只要始终采用同一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这种可能性也就较小。因此, 要求企业会计遵守这一原则,有助于维护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的利益。
3、谨慎性的原则。谨慎原则是指对某一会计事项尽可能选择一种不导致企业虚增盈利的做法为原则。这一原则通常体现在以下间题上:
(1)、在企业会计的操作过程过程中对某一项目投资的核算工作应以核算损失为准,而不应该以核算利益收入为准。如坏账是企业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没有发生的前提下也应该入账。
(2)、对于企业资产的有关评估计算的时候,必须有从分的数据支持才能得出准确的价格,如果没有数据支持就应该按照市场最低价格进行核算。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1、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性的原则指的是会计在操作的过程中所有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必须以企业真实发生的数据为依据,不应该以个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比如说企业的财务现状,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财务水平是不会以个人意志而发生改变的,但是要如实准确的反映这一事实,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比如说企业经营者为了逃避国家有关税费,虚报各种财务数据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常见。因此企业会计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真实性的原则,所以经济业务的来往必须有真是的证据和凭证。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调控,投资者的正确决策和企业内部高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相关性的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数据信息应当有效满足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管理的相关要求,满足有关管理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需求,满足企业自身加强高效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收集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各个方面提供对决策的有用信息,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必须使提供的信息与各方面使用的会计信息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信息使用者增多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发生变化。过去,信息相关性主要是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在满足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的同时,还应考虑其他有关各方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3、及时性的原则。及时性的原则指的是在会计工作的操作过程中对企业各项业务的处理过程必须是高效的、快速及时的。这种及时性主要体现着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要及时,也就是说相关数据处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得将上一日期内的账目拖到下一日期进行处理或是提前进行处理。二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财务报表要及时的做出。财务报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呈报给有关部门或是负责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对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显得更加重要和可贵。
(三)对会计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要求的相关原则
1、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权责发生制指的是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有的收入与支出是否发生为主要数据支持来确认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收入和费用支出的管理办法。为准确的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段的经营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的相关原则作为记帐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正确反映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 而且又不进行盈亏计算,可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帐基础。
企业实行权责发生制, 是为了真实地反映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但也有弊病,如果一个企业销售利润率高, 但现金流动性差, 那么企业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就可能会遇到资金紧张的问题。因此, 在西方国家, 除了按权贵发生制核算企业收益外, 还要补充编制“现金流量表” 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
2、实际成本的原则。实际成本原则指的是所有资产应该按照购买和建筑之初的原始价格作为做账依据。具体内容体现在企业在创建和经营过程中所有资产都必须以原始供应商的相关证件支持为依据进行记账,并以此作为费用分摊的数据支持。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一律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负债项目应以形成负债的当时由法令、制度、合同所确认的金额为标准。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以形成投资, 拨款时的实际金额为准。以实际成本作为会计计量的原则有其胡显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实际成本计价, 其数据比较容易取得。第二:根据实际成本数据处理的财务成本信息具有客观性。第三:实际成本具有可验证性。这一观念, 对那些缺乏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认为会计理所当然地能够反映资产的价值, 并且是在当前条件下的实际价值,以致在阅读、分析和利用企业的有关财务报告和会计资料时,常会产生错觉和误解,甚至据以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近年来,这一原则也受到会计界的怀疑,因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物价变动已变得不容忽视,使实际成本原则受到了冲击。为此,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物价变动会计间题。由于我国物价水平不会发生剧烈变动,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仍坚持实际成本原则。
3、配比原则。配比原则主要指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企业来说, 取得收入总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此项代价就是成本。在已经实现的收入中,必须扣除为实现此项收入所付出的代价亦即成本,能确定企业进行有关业务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就一个企业而言,收入的实现与成本的发生,在时间上往往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为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需要着重解决在已经发生的成本内 有哪些和多少数额与已实现的收入有关,又有哪些成本与实现的收入有关而尚未实际发生等间题。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凡收益支出主要包括:工资支出、房租支出等; 资本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无形资产的研制或购买支出等。在这些数据之前应该做出正确的划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结构是一般会计准则、会计基本前提、具体会计原则三部分构成的,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我国会计会计准则主体。在会计准则的研究过程中,它的执行一方面要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靠企业的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证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如实的反映我国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炼。 新会计准则结构及变化[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04)。
[2] 朱星文。 会计准则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研究——对我国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的思考[J]。 当代财经, 2005,(09)。
[3] 芦金萍。 新会计准则的重要理念与体系结构[J]。 生产力研究, 2008,(18)。
[4] 汪祥耀。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结构问题的重新探讨[J]。 四川会计, 2001,(05)。
[5] 陈文晶,刘璟。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与突破[J]。 中外企业家, 2008,(03)。
[7] 邵瑞庆。 我国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结构与实现的主要突破[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08)。
[8] 王开田。 试论具体会计准则的结构[J]。 财会通讯, 1996,(02)
关键词:会计准则;指导;结构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准则由会计基本前提、一般会计原则和具体会计原则三大部分构成。
二、对一般会计原则解释
一般会计原则指的是,会计工作的过程当中以会计操作的基本前提和目标位依据而形成了会计工作基本原则,对所有会计工作具有要求指导的工作原则。一般会计原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从会计行业总体范围所要求的原则。二是对会计工作的数据处理要求的原则。三是会计工作中数据确认和计算所要求的原则。这些原则全面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般会计工作的总结。
(一)、总体性要求的原则
1、可比性的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操作的过程当中所有程序和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账目信息的反馈上具有可比性。它是保证不同行业之间会计操作流程一致,为国家对企业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提供依据。因此企业会计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可比性,所有会计工作的执行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处理。
2、一致性的原则。一致性原则指的是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办法和相关程序前后期应当相同,不得进行随意的改变。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经济业务常常有多种处理办法,企业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可在会计准则内容允许的范围内使用。 一致性原则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采用始终如一的会计程序和方法,通过分期结算所形成和提供的前后各期会计资料,才可能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据以了解并掌握经营方面的情况、成果、间题和趋势,从而进一步采取合理的措施和作出正确的决策。
(2)、会计实务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有会计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出于估计, 这就在客观上为弄虚作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只要始终采用同一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这种可能性也就较小。因此, 要求企业会计遵守这一原则,有助于维护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的利益。
3、谨慎性的原则。谨慎原则是指对某一会计事项尽可能选择一种不导致企业虚增盈利的做法为原则。这一原则通常体现在以下间题上:
(1)、在企业会计的操作过程过程中对某一项目投资的核算工作应以核算损失为准,而不应该以核算利益收入为准。如坏账是企业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没有发生的前提下也应该入账。
(2)、对于企业资产的有关评估计算的时候,必须有从分的数据支持才能得出准确的价格,如果没有数据支持就应该按照市场最低价格进行核算。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1、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性的原则指的是会计在操作的过程中所有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必须以企业真实发生的数据为依据,不应该以个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比如说企业的财务现状,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财务水平是不会以个人意志而发生改变的,但是要如实准确的反映这一事实,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比如说企业经营者为了逃避国家有关税费,虚报各种财务数据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常见。因此企业会计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真实性的原则,所以经济业务的来往必须有真是的证据和凭证。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调控,投资者的正确决策和企业内部高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相关性的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数据信息应当有效满足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管理的相关要求,满足有关管理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需求,满足企业自身加强高效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收集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各个方面提供对决策的有用信息,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必须使提供的信息与各方面使用的会计信息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信息使用者增多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发生变化。过去,信息相关性主要是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在满足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的同时,还应考虑其他有关各方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3、及时性的原则。及时性的原则指的是在会计工作的操作过程中对企业各项业务的处理过程必须是高效的、快速及时的。这种及时性主要体现着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要及时,也就是说相关数据处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得将上一日期内的账目拖到下一日期进行处理或是提前进行处理。二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财务报表要及时的做出。财务报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呈报给有关部门或是负责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对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显得更加重要和可贵。
(三)对会计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要求的相关原则
1、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权责发生制指的是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有的收入与支出是否发生为主要数据支持来确认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收入和费用支出的管理办法。为准确的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段的经营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的相关原则作为记帐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正确反映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 而且又不进行盈亏计算,可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帐基础。
企业实行权责发生制, 是为了真实地反映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但也有弊病,如果一个企业销售利润率高, 但现金流动性差, 那么企业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就可能会遇到资金紧张的问题。因此, 在西方国家, 除了按权贵发生制核算企业收益外, 还要补充编制“现金流量表” 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
2、实际成本的原则。实际成本原则指的是所有资产应该按照购买和建筑之初的原始价格作为做账依据。具体内容体现在企业在创建和经营过程中所有资产都必须以原始供应商的相关证件支持为依据进行记账,并以此作为费用分摊的数据支持。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一律不得调整其帐面价值。负债项目应以形成负债的当时由法令、制度、合同所确认的金额为标准。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以形成投资, 拨款时的实际金额为准。以实际成本作为会计计量的原则有其胡显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实际成本计价, 其数据比较容易取得。第二:根据实际成本数据处理的财务成本信息具有客观性。第三:实际成本具有可验证性。这一观念, 对那些缺乏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认为会计理所当然地能够反映资产的价值, 并且是在当前条件下的实际价值,以致在阅读、分析和利用企业的有关财务报告和会计资料时,常会产生错觉和误解,甚至据以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近年来,这一原则也受到会计界的怀疑,因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物价变动已变得不容忽视,使实际成本原则受到了冲击。为此,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物价变动会计间题。由于我国物价水平不会发生剧烈变动,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仍坚持实际成本原则。
3、配比原则。配比原则主要指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企业来说, 取得收入总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此项代价就是成本。在已经实现的收入中,必须扣除为实现此项收入所付出的代价亦即成本,能确定企业进行有关业务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就一个企业而言,收入的实现与成本的发生,在时间上往往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为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需要着重解决在已经发生的成本内 有哪些和多少数额与已实现的收入有关,又有哪些成本与实现的收入有关而尚未实际发生等间题。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凡收益支出主要包括:工资支出、房租支出等; 资本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无形资产的研制或购买支出等。在这些数据之前应该做出正确的划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结构是一般会计准则、会计基本前提、具体会计原则三部分构成的,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我国会计会计准则主体。在会计准则的研究过程中,它的执行一方面要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靠企业的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证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如实的反映我国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炼。 新会计准则结构及变化[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04)。
[2] 朱星文。 会计准则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研究——对我国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的思考[J]。 当代财经, 2005,(09)。
[3] 芦金萍。 新会计准则的重要理念与体系结构[J]。 生产力研究, 2008,(18)。
[4] 汪祥耀。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结构问题的重新探讨[J]。 四川会计, 2001,(05)。
[5] 陈文晶,刘璟。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与突破[J]。 中外企业家, 2008,(03)。
[7] 邵瑞庆。 我国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结构与实现的主要突破[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08)。
[8] 王开田。 试论具体会计准则的结构[J]。 财会通讯, 1996,(02)